【網絡述年】團年飯:家的味道

2021-01-08 紅網

「外婆,我們回來了」。循聲望去,許久未見的三姐一家人提著大包小包走了進來,此時在廚房忙碌的外婆手裡拿著鍋鏟笑盈盈地出來迎接。每年這個時候,在外工作的兄弟姊妹們都會陸續趕回家,只為吃上一口熱乎的團年飯。

自我有記憶以來,「吃團年飯」這個傳統從未間斷過。小時候,我們幾個孩子圍坐在一桌,常常為了爭碗裡的最後幾顆炸肉丸大吵大鬧。這時外婆總會假裝生氣地呵止我們,然後跑到廚房裡拿出一大包早就炸好的肉丸。「就知道你們這些貪吃鬼,盡你們吃」。看到面前金燦燦的肉丸,我們幾個「熊孩子」才望著對方笑起來。漸漸地,我們都已經長大成人,再也不會為了一個喜歡的菜而爭吵不休。但外婆還是習慣性準備很多肉丸,以備「不時之需」。

隨著哥哥姐姐們一個個成家立業,團年飯桌上的人越來越多。最開始是10個,然後11個、13個、17個……慢慢地一桌都坐不下了,本就不大的客廳擺下兩張飯桌後顯得格外擁擠。外婆一個人要準備兩桌年夜飯,卻忙得不亦樂乎。我們怕她辛苦,建議去飯店裡訂兩桌。外婆總是義正言辭地拒絕:「外面吃得哪叫團年飯啊,只要你們肯回來團圓,兩桌飯我還是搞得了的。」大家拗不過她,每年還是高高興興地回鄉下團圓。外婆每年都會提前幾天甚至一周就開始準備團年飯的菜,從選材到醃製、烹飪,事無巨細都親力親為。她雖然年逾七十,視力也不太好,但有關團年飯的事卻一點也不馬虎。炸肉丸、紅燒魚、燉土雞、八寶飯……外婆的菜單數十年如一日,可我們卻從未覺得膩,因為團年飯有「外婆的味道」,那是無論我們在外面走過多少地方都無法遇到的味道。

「準備洗手吃飯啦」外婆一聲叫喚,哥哥姐姐的孩子們一溜煙地跑進廚房幫忙拿碗筷,躡手躡腳地接過外婆手裡的菜,端著的瓷碗溢出濃濃的香味,湯上飄著一層濃鬱的油,下面是一碗嫩白的雞,被一圈圈紅棗包裹著。孩子們個個垂涎欲滴,聞著香味來到了飯桌旁。「咦,這不是剛剛那隻黑公雞嗎?」三姐家的孩子指著那隻黑色的雞爪問到。外婆一把抱起她寵溺地說到:「姥姥養了它這麼久,就是要把它養的得肥肥的給我們欣欣吃了長高高的。」看著祖孫二人溫馨的畫面,我不禁出了神,中國的親情不正是通過一年一次的團年飯得以凝聚和延續嗎?老人看著兒孫滿堂,一家人共享天倫之樂,圍坐在一起總結過去一年的悲歡離合,共同送上新年的美好祝福,這也是「團年飯」的意義所在。

多少年輕人常年在外為生活奔波,留下老人獨居在農村,盼望著年底的闔家團圓。可近些年來,許多年輕人迫於生活壓力過年也不能回家,「團年飯」這項古老的春節習俗也逐漸成了空談。「團年飯」不僅僅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一頓飯,而且每一道菜的背後都象徵著美好的祝福。對於長輩們來說,「團年飯」更是一種寄託,她們對於子女的牽掛,對於家庭和睦的願望,都凝聚在其中。只要子女們能整整齊齊地坐在一起吃頓飯,老人們便會感到滿足。各家團年飯的香味也成了每個人對於年味的「獨家記憶」,那便是——家的味道。

來源:紅網

作者:​鄒玉瑛

編輯:田德政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1/23/6646983.html

相關焦點

  • 「網絡述年」團年飯:家的味道
    每年這個時候,在外工作的兄弟姊妹們都會陸續趕回家,只為吃上一口熱乎的團年飯。自我有記憶以來,「吃團年飯」這個傳統從未間斷過。小時候,我們幾個孩子圍坐在一桌,常常為了爭碗裡的最後幾顆炸肉丸大吵大鬧。這時外婆總會假裝生氣地呵止我們,然後跑到廚房裡拿出一大包早就炸好的肉丸。「就知道你們這些貪吃鬼,盡你們吃」。
  • 【網絡述年】巧手剪窗花,快樂迎新年
    【網絡述年】巧手剪窗花,快樂迎新年 2020-01-17 15: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絡述年】大年初六——辭舊迎新
    【網絡述年】大年初六——辭舊迎新 2020-01-30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絡述年】大年初九——拜天公壽誕
    【網絡述年】大年初九——拜天公壽誕 2020-02-02 15: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絡述年】年近 春聯父子少不了 上聯下聯怎麼貼
    【網絡述年】年近 春聯父子少不了 上聯下聯怎麼貼 2020-01-15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團年飯中的火鍋味道
    而如今團年飯除了祭拜、祝福的不變,吃的方面已經有了較大的變化,可以有多種菜式的變化,買到各種食材去做想要的美食。而現在我們家的團年飯一般會選擇一頓火鍋,就可以解決炒各種菜的繁瑣以及剩餘太多飯菜造成的浪費,準備好大家想吃的火鍋材料,一種一种放進鍋裡涮、煮,味道很好吃,也很有年味。
  • 【網絡述年】獻縣:扶貧送福暖民心,墨寶飄香迎新年!
    【網絡述年】獻縣:扶貧送福暖民心,墨寶飄香迎新年!近日,獻縣網信辦開展了一系列「網絡述年」活動,並進行展播。1月8日滄州書法家協會的書法家們來到了獻縣韓村鎮,揮毫潑墨為村民送上了自己書寫的對聯,目前這些對聯已送到基層、貧困村社中,與大家歡度鼠年,共同述年。「庚年有慶辭舊歲、子夜無聲鼠報春」一幅漂亮的對聯,加上「萬象更新」一個橫批,再配上兩個大「福」字,一幅完整的春聯就成功了。
  • 【網絡述年】墨香四溢送福來,法制宣傳迎新春
    【網絡述年】墨香四溢送福來,法制宣傳迎新春 2020-01-21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愛申活暖心春##網絡述年#
    #愛申活暖心春##網絡述年# 2020-01-24 13: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絡述年】2020年新春賀詞
    【網絡述年】2020年新春賀詞 2020-01-24 10: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絡述年】黃驊市舊城鎮大六間房學校舉辦幼兒畫展暨親子活動
    【網絡述年】黃驊市舊城鎮大六間房學校舉辦幼兒畫展暨親子活動 2020-01-14 1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肥屋潤迎金豬不一樣的團年飯
    原標題:家肥屋潤迎金豬不一樣的團年飯 正佳萬豪酒店素盆菜頗受食客歡迎。每年的團年飯,粵菜中總少不了「發財就手」「年年有餘」「紅皮赤壯」那幾味傳統意頭菜。而今年,不少五星級酒店大廚都出盡法寶求創新,他們將意頭菜與潮流食材相結合,讓大家吃一頓不一樣的團年飯。 盆滿缽滿好意頭 如果說一雙筷子,承載了中國人的情感和記憶,那麼盆滿缽滿的盆菜,則完美詮釋了過年的味道。
  • 急診護士周霞:飯盒裝滿家的味道 值班也有「團年飯」
    儘管不能陪伴家人,但食堂送來熱騰騰的湯圓、水餃,值班的同事各自從家裡帶來父母的拿手菜,空閒的時候,大家圍坐在一起吃個「團年飯」,醫院裡也有溫暖的「年味兒」。  醫院今年的值班表已經排好,周霞是大年三十值班,她給家中父母打了電話,告知他們不能回家過年,老人很理解,讓她安心工作。
  • 八種「味道」重新定義年味,明星、大廚一起陪你吃好《中國團年飯》
    北京衛視、聞視頻攜手打造的春節美食特別節目《中國團年飯》,要用八個半小時的美食奇觀和情感故事留住年味,最重要的是讓觀眾在節目中得到感官享受和情感共鳴。 在聯合總導演北京衛視張洪亮導演看來:「情感的載體就是團年飯,不同味道承載著不同的情感。」
  • 你家團年飯有這些菜不?少一道都不能真正的叫做團年!
    除了一家人團團圓圓之外,我們也會在過年之前邀請一些親戚上門來吃團年飯,不知道大家家裡是不是已經吃了呢?說實在的,團年飯還是有講究的,不是隨便的幾個菜就可以打發的,你家團年飯有這些菜不?少一道可都不能叫做真正的團年!
  • 【網絡述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唱著歌謠迎新年
    【網絡述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唱著歌謠迎新年
  • 【網絡述年】孟村縣2020年首場新聞發布會,和過大年有關...
    【網絡述年】孟村縣2020年首場新聞發布會,和過大年有關......原標題:《【網絡述年】孟村縣2020年首場新聞發布會,和過大年有關......》
  • 2019年團年飯指南來了!有20家
    老字號、高性價比環境加分、適合請客…今年吃團年飯的地方我都給你找好了!,超多正宗的川菜,都是30年的老味道。@郎女倩老成都們私藏的蒼蠅館子,在本地打卡攻略裡經常被提及,裝修過後店面大了,但味道保持的一直很不錯
  • 劉家三兄弟的團年飯
    對於年近半百的蓬萊鎮紫雲村村民劉華吉來說,一年中,最值得期待的便是除夕的團年飯,最可驕傲的也是除夕的團年飯。為著這一頓團年飯,遠在浙江台州打工的二弟、三弟一家一放假便踏上歸途;為著這一頓團年飯,妻子白理菊早早地購置年貨、準備食材。
  • 外婆家的團年飯
    等到兒女長大成家,家婆屋頭的團年飯便在臘月廿八。除夕晚上只剩下單身的么舅陪老兩口看春晚。  米酒甜香,催得只有指頭大的糯米小湯圓和滑溜溜的荷包蛋急急下了肚。小小院落早被新春的喜慶喚醒,幾戶鄰居之間的談笑與鍋碗瓢盆的碰撞交織在一起。  傍晚,舅舅們帶家眷回來了,手裡大包小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