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文化自信要從青年做起

2021-01-10 網易新聞

顧駿在《北京日報》撰文指出,青年代表著未來,增強文化自信,首先要從青年做起。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種文化產品蜂擁而入。堅持中國文化傳統,提高民族身份意識,應成為青年工作的重大主題。

「活著」的歷史是文化,「死去」的文化是歷史。傳統文化教育要從仍然「活」在青年人身邊的事項入手,來增加傳統文化的親和力。在人類歷史上,像中華民族這樣為了跟上時代,在極短時間內,自覺跳出因襲的傳統,虛心學習外來先進文化,成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民族並不多。傳統文化式微是中國現代化的成本。但從弘揚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看,其影響所及主要是中華民族的顯性文化,也就是能在民族成員意識層面顯現的文化,但許多隱性文化,比如思維方式、審美情趣或行為方式,仍然活躍在當代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中華民族成員在世界各地仍然保留著鮮明的文化特性。

文化自信以文化自覺為基礎。要在青年人中培育文化自信,首先要讓他們感受到傳統文化頑強的生命力,切身體驗傳統文化並沒有「死去」,同自己的生活並不遙遠,由此對傳統文化產生崇敬感和親近感,這應該成為傳統文化教育的首要切入點。

文化能「活著」,是因為文化本來就是人類最有效的工具,無論作為價值引導還是目的實現。中國在現代化進程中,學習了一些西方的先進理論和經驗。但中國的進步絕非單純學習先進外來文化那麼簡單,中國一路走來,不但有著自己的探索,更受優秀傳統文化所賜,只是因為起作用的更多的是隱性文化,而不是顯性文化的緣故。所以,一時間還沒有得到合理歸因而已。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我們認真總結中國的成功經驗,找到其中文化因子及其發揮作用的機理,不但可以進一步認清中國未來發展的方向,還可以讓青年人在見證當代中國高速發展的現實情境中體驗傳統文化、認知傳統文化、認同傳統文化。

這麼多年來,對中國當代為什麼成功的解讀,往往立足於經濟、政治和社會的多,而著眼於文化的少。現在需要及時補上這一課,它將對青年人樹立文化自信,起到意想不到的積極效果。

(原標題:增強文化自信要從青年做起)

本文來源:大江網-江西日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增強文化自信要從大學生做起
    【摘要】民族自強源於文化自覺與自信。當前西方文化的衝擊造成一些大學生文化自覺不足、文化自信缺失,高校要堅持主流文化導向、增強理想信念教育、加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通過校園文化、網絡文化建設等培育大學生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同時,大學生也要強化自我教育,提升文化素質。
  • 增強青年思想引領 牢牢堅定文化自信
    因此,「十四五」時期應進一步增強青年思想引領,以堅定的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推進文化「走出去」戰略,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堅定文化自信是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的根本前提「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青年大學習」:提升青年文化自信,從文化認知做起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杜沂蒙)6月22日,由共青團中央宣傳部和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聯合推出的「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第九季第七期上線。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系統總結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堅持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全體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緊緊團結在一起的顯著優勢」。
  • 朱繼東:當代青年如何做文化自信、價值自信的表率(7)
    十四、做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的表率共青團工作存在「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問題。今天,廣大青年要做價值自信、文化自信的表率,就要直面這些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成為我們黨最信賴、最可靠、最有力的助手和後備軍。首先要強化問題意識,突出問題導向,進一步明確自己的定位。
  • 提升青年群體的文化自信
    在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下,許多優秀的傳統道德觀念正在逐漸淡化,對文化自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削弱。強化青年群體的文化認知,挖掘中華文化的價值內涵,營造積極健康的家庭文化氛圍提升青年群體文化自信,要強化他們的文化認知。
  • 牢固樹立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
    【教師說】  作者:康震(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將文化自信寫入黨章,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舉措。  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中華民族5000年悠久的歷史文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 培育青年文化自信從何處發力
    青年是國家與民族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國青年能否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血液,從而樹立起文化自信,直接關係著中華文化的傳承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因此,我們需要著力培育青年群體的文化自信,以正能量的文化內容引領青年成長。培育青年文化自信是實施文化強國戰略的關鍵一環。踐行文化強國戰略是加快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發展步伐、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
  • 堅定當代青年文化自信的意義與對策
    >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和大國形象的不斷樹立,「文化自信」這一概念逐漸應運而生。因此,我們需要利用全媒體的優勢,通過有效的途徑增強當代青年的文化自信。這是我國建立強大的文化軟實力的關鍵。第二,在教學內容上,我們不能僅僅局限於對以往理論知識的學習,更要適應時代的特點和要求來進行對教育內容的甄別,以期達到更理想的效果。文化自信是深植內心的文化和信仰,要達到教育的目的,不能單純依靠傳統的理論講授的方式,更應當面向全媒體時代開展實踐教學。「各國各民族都應該虛心學習、積極借鑑別國別民族思想文化的長處和精華,這是增強本國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條件。」
  • 青年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關鍵主體
    青年是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更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關鍵主體。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特定歷史方位上,青年應當堅定文化自信。一  文化自信是歷史、時代和當下的多重實際因素綜合促成的,是傳統與當代、信念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新時代青年堅定文化自信是時代的需要,也是青年自身發展的需要。
  • 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自信增強文化軟實力
    要不斷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就要將文化發展作為目的而不僅是手段,並在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過程中,把握文化發展的內在規律,將新發展理念和「四個自信」貫徹落實到增強文化軟實力的具體實踐行為上,不斷促進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 堅定文化自信 增強意識形態凝聚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滲透在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之中,其核心就在於價值觀自信,價值觀又是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因而文化自信與意識形態具有密切聯繫,在一定程度上,意識形態決定著文化的發展方向和道路,文化則促進著意識形態建設的深化,兩者之間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我們要以增強文化自信為契機,充分發掘文化資源,以文化的內在價值和外在表現形式,增強人民群眾對於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信仰與認同。
  • 過好傳統節日 增強文化自信——《王者歷史課》文化名家中華優秀...
    5月5日下午,「堅定文化自信 傳播時代新聲」文化名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講堂在上海交通大學成功舉辦。活動旨在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更好引導青年特別是高校學生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
  • 倡議書:過好傳統節日,增強文化自信
    傳統節日需要的是保留著最初最本質的情懷,經過歷史長河的淘洗,傳統文化有著非凡的教育意義,作為華夏子孫的我們,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我們有責任!三、增強文化自信,傳承中華文明文化自信深深植根於中華文明傳承的土壤。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文化自信始終把56個民族緊緊凝聚在一起。
  • 少數民族文化傳承面臨斷層 政協委員籲增強文化自信
    大量少數民族青壯年外出務工,留守村裡的人群年齡偏大、文化偏低,造成少數民族文化傳承人日漸稀缺與斷層。廣西防城港市政協委員李林珍18日在此間召開的防城港市人大、政協會議上呼籲,加大保護少數民族文化力度,增強少數民族青年的民族文化自信。位於中越邊境的防城港是「邊、山、老、少」民族地區,居住的壯、瑤、京等少數民族人口佔全市總人口的48.6%。
  • 涇陽:做好文保工作 增強文化自信
    刊發了我縣在文物保護管理和利用方面開展的一系列紮實有效的工作方法,原文如下:做好文保工作 增強文化自信近年來,涇陽縣始終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保護方針,在文物保護管理和利用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紮實有效的工作,文物保護管理與整體利用水平不斷提高,為展示鄉幫歷史和民俗文化,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發展全域旅遊奠定了良好基礎。
  • 肖毅:增強文化自信 進一步發揚光大臨川文化
    本報訊(記者饒品翔)5月26日下午,市委書記肖毅深入市中心城區、臨川區和撫州高新區,專題調研歷史文化名城創建工作。他強調,要切實增強創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的信心,增強創建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喚醒文化意識,增強文化自信,進一步發揚光大臨川文化。市領導肖承貴、徐國義、譚贛明參加調研。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讓文化自信之光指引青年幹部成長
    青年幹部要帶頭堅定文化自信,當好傳統文化的認同者、紅色文化的示範者、先進文化的引領者和推動者,在躬身實踐中詮釋文化自信,讓文化自信之光體現在每個黨員幹部身上。  堅守精神家園,讓傳統文化「不褪色」。我們的文化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種覺悟和反思是獲取文化自信的前提。
  • 新時代增強文化自信的基本途徑
    原標題:新時代增強文化自信的基本途徑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深刻指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因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徵程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眾文化,是增強文化自信的基本途徑。
  • 「大數據視野中的青年文化自信」高峰論壇舉行 探討科技、青年與...
    4月13日下午,由中國青年出版總社主辦的「大數據視野中的青年文化自信」高峰論壇在杭州舉行。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佳音 攝中國青年網杭州4月14日電(記者 李佳音) 4月13日下午,在第四屆中國數字閱讀大會期間,由中國青年出版總社主辦,咪咕數媒傳播有限公司等承辦的「大數據視野中的青年文化自信」高峰論壇在杭州西溪賓館舉行。
  • 如何增強孩子的文化自信呢?!
    如何增強孩子的文化自信呢?! 不管是「00」後 還是「10」後都擁有了足夠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