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與宋江,好兄弟為何最終分道揚鑣?

2021-02-07 朝文社

歷史迷聚集地,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探究

音頻

話題

視頻

問答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張蘇君

《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

字數:2384字,閱讀時間:約6分鐘


宋江、武松都是《水滸傳》中濃墨重彩的人物,篇幅之多,乃至江湖常有宋十回、武十回之說。

武松宋江交集頗多,從素不相識到義結金蘭,從若即若離到分道揚鑣,研究他們的關係變化,可見三觀之重要,志同道合者,才能行遠。

一、一見相投

武松與宋江,初次相見,是在柴進莊上。

宋江是逃犯,武松也是逃犯,就連罪名都高度一致。宋江殺閻婆惜,武松殺公務員(一年後才知被救活)。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原來是同志啊,馬上握手言和,把酒言歡。

當時,武松在莊上是不受歡迎的,大約是領取最低生活保障的類型。據說是他喜歡吃酒,酒後又好打人,大家都在柴莊主耳邊吹風,被柴進所不待見。也有住得太久的因素,一氣住了一年多,真把這裡當福利院了。

宋江初來乍到,又是江湖聞名的「及時雨」,與「小孟嘗」柴進齊名。自然是最高規格的待遇,安排洗浴、更換新衣,輪流把盞,開懷暢飲。單是服務人員就近20人,「有十數個近上的莊客並幾個主管」。不是身邊人,還沒996的福氣呢。

宋江一見武松,「心中甚喜」,傾心相交。每日四處遊玩,陪吃陪喝。十數天後,武松辭別。宋江十裡相送,酒店餞行。這份高規格的禮遇,讓初出江湖的武松感動不已,提出拜為義兄。

二人分手時,武松居然留下英雄淚,灑淚而別。一路上都在尋思:「江湖上只聞說及時雨宋公明,果然不虛。結識得這般弟兄,也不枉了!」

同病相憐,又惺惺相惜,人生若只如初見,那該多好。

二、隔閡初生

兩人再次相逢,已是次年的十一月,地點是孔太公莊上。

初次見面,是武松與宋江差點動手,而這次武松直接打了宋江的高徒孔亮,輕鬆地「恰似放翻小孩子的一般」。

久別重逢,自是喜悅。孔太公置酒設席,宋江邀武松同榻夜談。住了十多日,宋江與武松便辭行。細節很有趣,宋江在柴進處住了半年,在這裡也是半年,關係再好,也不能緊著一隻羊薅羊毛。

武松要投二龍山,宋江要奔清風寨,二人在瑞龍鎮分手作別。但在這裡,出現了令二人產生隔閡的談話。氣氛原本很融洽,作為結拜兄弟,武松本欲再送宋江一程。宋江推辭一番,並語重心長地對武松講了一段話:

「兄弟,你只顧自己前程萬裡,早早的到了彼處。入夥之後,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攛掇魯智深、楊志投降了。日後但是去邊上,一刀一槍博得個封妻蔭子,久後青史上留一個好名。」

二人初次見面,武松對體制還存有幻想,畢竟是他殺人在先,理屈在己。而此時的武松與體制,已徹底決裂了。

身為都頭替縣官辦事,哥哥被害證據確鑿,縣令受賄不予受理;為張都監辦差,掏心掏肺,卻被設計陷害。所以他才在鴛鴦樓大開殺戒,連殺15人並留血書:殺人者,打虎武松也。強調打虎而非都頭,是武松覺醒的標誌。

但他的宋大哥,卻仍寄厚望於體制。三觀不同,自然隔閡頓生。二人分別的細節裡,可見施公妙筆。處處與上次不同,大有徹底清算的味道。

酒店飲酒,這次是武松刷卡,上次卻是宋江買單。臨行作別,這次是宋江灑淚,上次卻是武松墮淚。感情、錢,相互奉還,各不相欠。

作別之後,上次宋江一直看著武松背影,「望武松不見了,方才轉身回來」,武松還內心以結識宋江為榮。這次武松壓根連這個動作都省略了,「自投西去了」。

三、若即若離

與君再相逢,又是三年後。

呼延灼攻下白虎山,擒拿了毛頭星孔明,孔亮跑到二龍山搬救兵。鑑於青州高城深池,難以攻打,二龍山三位領導召開了班子會議。

魯智深、楊志二人,此前未與宋江謀面,也不曾有交情,只是聽說過及時雨宋江的大名。武松不僅有交情,而且交情不淺,是結拜兄弟。

會議很耐人尋味,首倡與梁山合夥的人,不是武松而是楊志。理由很充分:宋江有名望、呼延灼是敵方、孔明是他弟子。魯智深明確表態,「正是如此」,投了贊成票。武松竟然未作表態,議案順利通過。

魯智深當即作出決議:孔亮兄弟,你要救你哥哥時,快親自去那裡告請他們,洒家等先在這裡和那撮鳥們廝殺。

等到宋江帶隊前來,宋江、魯達勝利會師。見面的場景也很官方、很正式。

武松和雙方都很熟悉,他引著魯智深、楊志等人前來相見。宋江請魯智深就坐,並相互致意寒暄。一個講「久聞阿哥大名,無緣不曾拜會」,一個講「今日得識慈顏,平生甚幸」。

楊志也與宋江親切交流,自我檢討,力贊梁山之盛。接下來便是魯智深令左右置酒招待。見面會上沒看到武松與宋江,重逢的喜悅與親近。

從倡議提出、方案實施,到兩軍會師,按理而言,一邊是義兄的隊伍,一邊是自己的人馬,武松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但他積極性不高,做事很被動,可看出二人漸行漸遠之態勢。

熟悉的配方,不一樣的味道。

四、衝突分手

轉眼間,次年重陽節。

雖然梁山泊只是山寨,宋寨主卻極注重文化生活。為凝聚團隊合力,統一全員思想,宋江決定大擺筵席,召開菊花大會。所有幹部不論遠近,都來參加,不得請假。

肉山酒海,語笑喧譁,觥籌交錯,眾頭領開懷痛飲。宋江趁著大醉,寫詞《滿江紅》。領導有雅興,自然要助興。歌手樂和當場才藝表演,譜曲演唱,果然是高手在山寨。

領導目光殷切,樂和格外賣命,男高音撕裂雲霄。唱到「望天王降詔早招安」時,武松跳出來,大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

打虎英雄,直接砸場子,旗幟鮮明地反對招安。魯智深亦力挺武松,滿朝文武多是奸邪,就比衣服上色,怎麼洗乾淨?招安不濟事。

恰好李逵跟著起鬨,立即被拿說事,轉移注意力。而對於武松的反對,宋江採取溫言悅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最終,宋江跳開反對派,自任組長,以吳用、朱武之謀,燕青之力,全力推進招安工作。進京面聖時,眾人皆穿御賜的紅錦綠錦,魯智深將其縫做僧衣,武行者改作直裰。這也是一種無聲的抗爭。

此後徵戰中,鮮見武松與宋江的私下交流。平定方臘後班師回京,路過杭州時,武松決定在六和寺出家,宋江聞言,未作任何挽留,勉勵一句:任從你心。

兄弟,就順了你的心吧。

所以,人與人之間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不是生死之遙,而是三觀不合。

三觀不合,親密戰友亦可形同陌路,舊日同僚可反目成仇。武松與宋江越走越遠,自然在情理之中。

參考資料:《水滸傳》

 好物推薦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我們愛歷史》商城

相關焦點

  • 宋江與武松:曾經相見恨晚的結拜兄弟為何最後分道揚鑣、形同陌路
    但宋江與李逵的關係要遠遠好過了與武松的關係,所以宋江要殺李逵,實際上是做給武松看的。當時,宋江對武松是說了一番意味深長的話的:「兄弟,你也是個曉事的人,我主張招安,要改邪歸正為國家臣子,如何便冷了眾人的心?」
  • 武松肯為宋江失去一臂,但最終為何分道揚鑣?只因宋江說了兩個字
    多個好兄弟在一起好不快活。但是這樣的好日子卻因為招安而結束了。事情是這樣的,當晁蓋死後宋江接手了梁山泊的頭領之位。宋江與吳用的目光長遠,認為招安才是梁山眾好漢的唯一出路。但是有一個好漢直接提出了反對。他就是行者武松,稱: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兄弟們的心。
  • 武松是宋江最早招攬的好漢,為何卻沒成為心腹?魯智深看破不說破
    ​不過有意思的是,在花榮、李逵之前,宋江就曾經花大力氣招攬過一個好漢,但最終的效果卻並不明顯,那個好漢自然就是武松。按照這個劇情發展下去,武松本應該是宋江身邊李逵一樣的心腹打手,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我們如今提到武松的時候,不會將其併入「宋江一系」,不認為他是宋江的心腹,而認為他與魯智深等人一系,都是很明確要反對宋江的人,這是為何呢?
  • 武松為何主動和宋江結拜兄弟,他圖什麼?
    當然,宋江所做的這一切,他的所有選擇,都是帶有極強的規劃和目的性,不是小孩過家家。成年人的世界裡其實全是衡量和算計,每一步都是經過精心測算。正是因為這樣,宋江才最終決定上梁山,這一步也改變了他的命運,同時也改變了梁山其他好漢的命運。武松的命運之船也是系在宋江的大船上。和其他絕大多數梁山好漢不一樣的是,武松和宋江的關係更近,他們還曾結拜過,是真正的袍哥兄弟。
  • 魯智深坐化六和寺後,宋江對斷臂武松說了一句話,毫無兄弟義氣
    但是在遇到魯智深之前,和武松關係最好的人就是宋江了,但是為什麼後來武松和宋江的關係非常差呢?,但是武松反對招安。兩人的目標不一樣,於是就分道揚鑣。有人說,就算是目標不同,但是兄弟情誼還在啊,事實上,武松和宋江之間僅僅只是維持表面上的兄弟關係,其中在打敗方臘的時候,宋江對武松說了這樣一句話,直接表現了宋江毫無兄弟情誼。
  • 武松為何疏遠宋江?後和魯智深形影不離?看看宋江對武松做了啥
    武松為何疏遠宋江,和魯智深形影不離?宋徽宗用10字概括引言:水滸中集結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他們皆是來自五湖四海,從事各種工作的人員,最後因為種種原因落難,被逼上梁山。有一說一,宋江雖然自私,但是對武松還是極好的,甚至不計成本在他身上投資。
  • 宋江為何對武松束手無策?武松身上有兩大「法寶」,正好克制宋江
    第二個,梁山108將排位後,宋江公開提出招安,武松第一個反對,搞得宋江這個沒面子。因為武松是他結義兄弟,等於最親密的人,卻也反對!幸好此刻,李逵蹦出來攪局,才給了宋江一個臺階,非要殺李逵,對武松卻是好言安撫。
  • 宋江被賜毒酒,武松反應冷漠:一切都結束了,卻道破宋江真實人品
    世間之大,人各有志,早已數不清有多少曾經情同手足的好朋友最終由於志向和選擇不同,分道揚鑣,形同陌路。《水滸傳》中就有這樣的例子:&34;武松和&34;宋江。原本武松和宋江也算是情意深重的好兄弟,卻由於二人志向追求不同,最終分道揚鑣,形同陌路。後來得知宋江被賜毒酒的消息,也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34;武松雖然只說了這六個字,卻道出了宋江的齷齪本性。
  • 冷暖自知,武松與宋江的塑料兄弟情分,從暖洋洋到冷冰冰
    宋江、武松都是《水滸傳》中濃墨重彩的主要人物,描寫篇幅之多,言語之精細,巧妙都是眾一百零八位好漢中的重中之重。所以江湖流傳有宋十回、武十回之說。武松、宋江交集頗多,從素不相識到義結金蘭,從同榻共眠,到無話可說,時間見證了這段兄弟友情的從盛到衰,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 水滸中,宋江為何一直提防武松?武松斷臂後說了4個字看透了一切
    在水滸傳中,宋江號稱及時雨,一直在江湖上都有著非常好的名聲。而武松也正是因為仰慕宋江,所以在初相識的時候就和他結為兄弟。但是後來上了梁山之後,宋江和武松的關係就漸漸的疏遠,甚至宋江一直提防著武松,為什麼宋江要提防武松呢?武松斷臂後說的四個字表明了他看透了一切。
  • 林衝魯智深武松三人早已看透宋江,為何不選擇離開梁山?
    三山聚義拍馬青州之時,魯智深曾道,今兒有人說宋三郎好,明兒也有人說宋三郎好,可惜洒家不曾相會。眾人說他的名字,聒得洒家耳朵也聾了,想必其人是個真男子,以至天下聞名。彼時,不止魯智深,身在梁山的林衝,亦對宋江仰慕有加。
  • 宋江幫武松兩次,恩深義重,武松為何沒成宋江心腹?
    讓人奇怪的是,武松在受到宋江兩次相幫後,竟然拒絕跟隨宋江,去了二龍山落草。就算最後歸入梁山,也始終沒有成為宋江的心腹。武松為人一貫恩怨分明,為何對宋江卻有些有始無終呢?我們且結合武松與宋江的兩次遭遇來看。
  • 武松聽到了宋江的死訊, 他說了簡單的六個字, 兄弟感情不復存在!
    武松聽到了宋江的死訊, 他說了簡單的六個字, 兄弟感情不復存在我們大家都知道,在水滸當中,有著很多的好漢都是被騙上的梁山,但是呢等到了在人生的後半部分都看出來了宋江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在當時宋江招安,然後去徵戰方臘的時候,梁山當中的好漢也死傷了很多,每一個人都是非常的狼狽,但是呢,宋江做了一個大官,這個大官也是梁山好漢們用生命給他換下來的,從而就是圓了自己一輩子想當大官的這個夢想。但是到了後來的時候,武松聽到了宋江的死訊,他說了簡單的六個字,很好的就體現出了自己和宋江的兄弟感情早就沒有了。
  • 直至武松斷臂後才明白,宋江為何苦勸魯智深回京,原因只有3個字
    01宋江的冰火兩重天《水滸傳》好在哪?早就有公論了,所謂:好就好在招安。因為梁山招安,如同照妖鏡,照出了梁山好漢們的本來面目。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那位一出場,就自帶主角光環的宋江。宋江若真如此好心,那麼為何在武松斷臂後,提出不回京,就出家在六和寺時,宋江卻只說了四個字:任從你心?最直白的翻譯就是,你高興了就好!跟宋江苦勸魯智深回京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須知,武松既是宋江的結義兄弟,如今又斷了一臂成了殘疾,更需要有人照料,可宋江為何卻又突然如此無情?
  • 武松走投無路,宋江為何不推薦他上梁山?兩種後果,宋江承擔不起
    還有被好兄弟們坑慘的,如朱仝,一貫走得正行得端,卻被晁蓋、宋江、雷橫這三位好兄弟,死乞白賴拉進梁山群,是想哭都哭不出來!當時可把宋江興奮壞了,就差抱著武松啃兩口了。也就是在這時,宋江得知武松,已經走投無路,所以想去二龍山撞撞運氣,看看能否收留自己。須知,當時晁蓋已經當上了梁山大哥。宋江不但是晁蓋的救命恩公,更是結義兄弟。而武松呢,也是宋江的結義兄弟,且還名滿江湖,是條響噹噹的好漢。按理說,此刻宋江推薦武松去梁山,必是武松願意,晁蓋高興,宋江也落得人情。
  • 水滸傳中,為什麼宋江不重用武松?
    一、宋江結識武松,與武松拜把兄弟 一開始的宋江對武松特別好,他們是在柴進的家裡面結識的,當時宋江因為殺了閻婆惜倉皇躲進柴進的府邸,恰好武松也住在柴進府邸,所謂不打不相識,宋江在一次醉酒路過烏漆漆的走廊,打倒了武松的烤火爐子,氣急敗壞的武松正準備暴打宋江剛好被路過的柴進及時制止住,得知對方是宋江後的武松連忙道歉
  • 武松的武功那麼高,又是宋江的結拜兄弟,為何才排第14把交椅?
    武松的武功那麼高,又是宋江的結拜兄弟,為何梁山排座次才排第14把交椅?首先我們說梁山一百單八將排名順序是有玄機的,這裡面是有水分的。這個排名歸根到底是圍繞著宋江這個核心人物設定的。但這些跟排名一點關係沒有,即便武松與宋公明稱兄道弟,可宋江在排位上卻一點沒有過多偏袒過武松。
  • 武松(12)大結局:武松與宋江分道揚鑣
    這一點,武松倒是與魯智深為難兄難弟,故《水滸》中武松與魯智深兩個人的戲份都比較多,並且他們一定會產生交集,這個交集就是武松與魯智深及楊志在二龍山聚義。後來,三山聚義上梁山。上了梁山後,武松與魯智深皆被分配為一組,鐵打的搭檔。兩人都是步軍頭領,都是好酒之徒,都是佛門俗家弟子。
  • 宋江武松首次告別武松流淚,二次告別宋江傷心,三次告別讀者痛心
    說起宋江和武松,有說不完的話題,比如二人感情到底是真兄弟感情,還是裝兄弟感情?有的朋友以為宋江和武松觀點是相反的,所以感情也是裝的,小編不這麼認為,原因是從兩人有三次告別,第一次武松落淚,第二次告別是宋江灑淚。第三次讀者傷心。這三次告別、兩次流淚能說明什麼問題呢?
  • 作為宋江結拜兄弟的武松,是什麼時候看透宋江薄情寡義的呢
    ,結識了宋江,相比於武松來說,宋江的城府就深多了,有意識的對武松噓寒問暖,結識不久後,宋江便忽悠的武松和他結為兄弟。武松又是什麼時候認識到宋江的薄情寡義呢?他們兩人最開始心生間隙,應該是在孔太公莊上。自滄州一別後,武松和宋江便許久未見,如今重逢在孔太公莊裡,兩人是促膝長談、把酒言歡、好不快活!但是一個「招安」話題卻讓他們兩人出現了分歧,大家都知道,宋江的內心裡是一直希望能夠再回到朝廷的懷抱,而不是流落江湖,可是武松卻是再也不想回到那個黑暗的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