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香港書展已成八方雲集的「文化嘉年華」——專訪香港聯合出版集團董事長文宏武
新華社香港7月25日電(閔捷 張晶 丁梓懿)時值正午,坐落在香港鬧市區灣仔的三聯書店裡,前來看書、買書的人明顯多了起來。三樓的咖啡廳鬧中取靜,與香港聯合出版集團董事長文宏武約的專訪就是在這裡進行的。
「不少人認為書展進行得如火如荼,實體書店近來應該冷清不少。事實上,鄰近書展現場(即會展中心)的三聯書店灣仔店的客流變化並不明顯,在午飯時間很多白領和年輕人會到書店來轉轉,買書、看書。」文宏武說。
香港書展與市民形成良好互動
從1990年第一屆香港書展到2016年的第二十七屆,香港書展已成為香港的「文化地標」。作為書展的最大參展商和主要協辦單位之一,聯合出版集團27年來始終都是書展的積極參與者。
據文宏武介紹,書展的前身是圖書展銷會,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由聯合出版集團牽頭,聯合業界其他一些公司舉辦展銷會。後來出版界意識到有必要發展成為一個規模更大、更專業化、更能服務業界的平臺,此後便交給了香港貿發局,由貿發局主辦了1990年第一屆香港書展。
「將圖書展示和銷售結合起來,吸引市民前來看書購書,這使出版行業與市民有了更多交流和互動。」文宏武說,通過銷售,實現了知識和文化的傳播,自然就增強了書展的文化功能和文化效應。書展還邀請兩岸暨香港和海外知名作家前來講座,市民可以近距離與作家交流,擴大了書展文化影響。
「書展的成功之處還在於,每年都會推出一批好書,這是書展良性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文宏武說,市民慢慢也習慣性地認為書展一定會有好書,不然人不會這麼多。今年,聯合出版集團在書展期間重點推出新書200多種,主題涵蓋「中國歷史與文學」「香港足印」「世界歷史」等,還推出了逾30項文化活動,與讀者共享年度文化盛事。
文宏武表示,通過主辦方和參展單位的積極努力,推動了市民閱讀習慣的養成。「我認為香港書展是全球書展中文化傳播效果最好的之一。」他說。
百年老店:在香港出版業「深耕厚植」
聯合出版集團是1988年在一些歷史悠久的出版機構基礎上組建而成,屬下機構包括:香港三聯書店、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商務印書館及中華商務聯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等。其中,香港商務印書館於1914年開業;香港中華書局於1927年開業;香港三聯書店於1948年由生活書店、讀書出版社和新知書店在香港合併而成。從1914至今,聯合出版集團已經紮根香港、深耕厚植了逾百年。
「可以自豪地說,聯合出版集團已經服務香港讀者超過一個世紀了。」文宏武表示,出版業是一個投資時間長、見效相對較慢的行業,香港本地僅有700萬人口,營商成本高企,所以出版業務很難盈利,圖書零售業務也是微利。在這種情況下,出版業必須保持為讀者服務、為香港繁榮穩定服務的理念。
「紮根香港,文化為本」是這家「百年老店」的核心理念。在文宏武看來,集團的發展早已融入了香港這座多元城市的各階層、各年齡段,不同種族和職業背景的人都是集團的服務對象。
「香港東西方融合的豐富性為集團帶來靈感和養分,而集團服務香港的誠意和效率也贏得了市場和讀者的口碑。二者之間已經形成深厚的共生關係。」談及集團與香港的關係,他深有感觸地說。
他表示,相對旅遊等行業,近年來經濟不景氣對香港出版業的影響並不是最明顯的,但是讀者的消費欲望確實有所下降。從書店的銷售情況來看,有些顧客以前來店平均買6本書,現在減少到只買兩三本,現在還有一些顧客只是來書店看看書,但不會花錢買書。
「任何一本書出版之前,最有經驗的出版人也難以確保其暢銷;任何一間書店的成功經驗也很難完全複製到其他書店上。出版人必須隨時保持對新事物的敏感度和好奇心,不斷學習,這充滿挑戰。」文宏武說。
「碎片化閱讀」VS傳統閱讀:快餐與正餐的遠慮近憂
隨著電子閱讀的興起,傳統的紙質閱讀受到一定的衝擊。文宏武將「碎片式」的電子閱讀和紙質閱讀比喻成「快餐」和「正餐」的關係。電子閱讀像是「快餐」,雖然速度快,口感好,也能有飽腹感,但是營養不夠或不全面;傳統紙質閱讀像「正餐」,口感不一定特別好,但是非常有營養。
「長期吃快餐,人的健康機能自然會退化。」文宏武說,無論電子閱讀未來如何發展,紙質書籍都是無可取代的。紙書閱讀可以比較好地培養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和人文情懷,從認知規律來看,紙書閱讀也比電子閱讀效果更好。
網際網路技術給出版行業帶來的究竟是挑戰還是機會?紙質出版是夕陽產業麼?對於這些問題,文宏武的回答是: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商業模式。網際網路時代的商業法則,從「產品為王」變成「產品+服務+用戶體驗為王」。要與時俱進,出版業要創業商業模式,與網際網路融合發展。
文宏武表示,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聯合出版集團就開始發展網上業務,至今開發運營了多個大型網站,包括電子商務平臺「超閱網」、印刷專業資訊信息網站「必勝網」等。2015年,集團在零售業務中啟動了「會員服務+社交媒體」項目建設,目前VIP會員已超過50萬。下一步,集團將引入大數據技術,將網上書店平臺、移動網際網路平臺、社交媒體平臺和實體門店整合起來,形成完整的個性化服務系統。
「閱讀是一種生活方式,可以陪伴個人成長一輩子。集團在新的網際網路環境下將不斷探索,在保持商業上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努力做好文化傳承,這是我們的文化使命。」文宏武說。
(責編:王穎(實習)、劉潔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