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故人來》第九期 | 泥土並不「土」 指尖藝術百年不息

2021-01-08 澎湃新聞
《似是故人來》第九期 | 泥土並不「土」 指尖藝術百年不息

2020-09-15 21: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中國網 中國網

9月15日晚21:20,《似是故人來》節目第九期於中國網、江蘇衛視、愛奇藝同步播出。

節目中,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拜訪了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泥人張」第四代傳人張錩,探索百年民間技藝「泥人張」是如何保持創作的生命力,從只限家族傳承到今天進入高校開展廣泛的社會化傳承。

「只見人家泥人張聽賽沒聽,左手伸到桌子下邊,打鞋底摳下一塊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飲酒,眼睛也只瞅著桌上的酒菜,這左手便擺弄起這團泥巴來,幾個手指飛快捏弄,比變戲法的劉禿子還靈巧……隨後手一停,他把這泥團往桌上『叭』地一截,起身去櫃檯結帳。吃飯的人伸脖一瞧,這泥人張真捏絕了!就賽把海張五的腦袋割下來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腦袋,小鼓眼,一臉狂氣,比海張五還像海張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上面是中學語文課本中《泥人張》的一段節選,形象而深刻地表現出「泥人張」第一代傳人張明山技藝之高超、精湛。

「泥人張」彩塑注重塑造、注重對人物性格的刻劃。羅丹和格賽兒的一段對話說:「我告訴你一個重要的秘密。在這座維納斯像前,我們所感受到的真實生命的印象,你以為是怎麼來的?-- 是來自『塑造』的學問。」「泥人張」的作品裡正是體現了這一學問,這也是「泥人張」作品裡顯現強烈生命感的一個原因。所以,無論是在戲樓還是在市井街巷,都能尋找到張明山的身影,他正是將這人間的百態看在眼底,藏於心底,最後呈現在了作品裡。他極善於捕捉住人物剎那間的動態,並著重刻劃人物內在的性格。所以才有後來馮驥才說:「手藝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著十萬八千裡。」

誕生於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的「泥人張」,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它經歷和見證著新中國的建立和成長,也被這段歷史深刻影響著。而近兩百年不間斷的家族傳承,並沒有讓這項工藝變得陳舊。嚴格的傳承和時代的解讀不斷豐富著「泥人張」的世界。「泥人張」依然有傳統題材,但作品的表現方式和審美狀態卻是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

無論是中國經典傳統文學名著,還是神話志怪題材,亦或是鄉野漁夫、樵婦,甚至是新中國時期的重大事件,「泥人張」都能通過手指的藝術將這些內容用最平常的泥土形象生動的表達到位。從老百姓的生活中來,這也正是「泥人張」在這一百多年時間裡,一直被老百姓喜愛的原因。

作者:李汀

原創文章,版權歸中國網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大/家/都/在/看

主編:劉倩

原標題:《《似是故人來》第九期 | 泥土並不「土」 指尖藝術百年不息》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似是故人來》第九期 指尖藝術百年不息
    《似是故人來》第九期 指尖藝術百年不息發布時間:2020-09-15 08:27:34 | 來源:中國網 | 責任編輯:右手依然端杯飲酒,眼睛也只瞅著桌上的酒菜,這左手便擺弄起這團泥巴來,幾個手指飛快捏弄,比變戲法的劉禿子還靈巧……隨後手一停,他把這泥團往桌上『叭』地一截,起身去櫃檯結帳。吃飯的人伸脖一瞧,這泥人張真捏絕了!就賽把海張五的腦袋割下來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腦袋,小鼓眼,一臉狂氣,比海張五還像海張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 《似是故人來》第九期 泥土並不「土」 指尖藝術百年不息
    右手依然端杯飲酒,眼睛也只瞅著桌上的酒菜,這左手便擺弄起這團泥巴來,幾個手指飛快捏弄,比變戲法的劉禿子還靈巧……隨後手一停,他把這泥團往桌上『叭』地一截,起身去櫃檯結帳。吃飯的人伸脖一瞧,這泥人張真捏絕了!就賽把海張五的腦袋割下來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腦袋,小鼓眼,一臉狂氣,比海張五還像海張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 《似是故人來》第九期播出 探尋「泥人張」藝術永葆青春的秘密
    9月15日晚21:20,《似是故人來》節目第九期於中國網、江蘇衛視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特邀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泥人張」第四代傳人張錩,探索百年民間技藝「泥人張」是如何保持創作的生命力,從只限家族傳承到今天進入高校開展廣泛的社會化傳承。王曉輝與張錩的對話中,金句頻出,引發公眾思考。
  • 《似是故人來》第八期播出 探索中國古建築文化的內涵與智慧
    9月8日晚21:20,《似是故人來》節目第八期於中國網、江蘇衛視「中國人在五行認知上,意識到土木與人生生不息的關係。居住在土木的房子裡,以土為臺基,以木為屋架、屋頂,人在中間是相當舒適的。柱以陰氣上升,天以陽和下降,陰陽交泰。」「中國人蓋房子的出發點是為人,為現世。」
  • 「似是故人來」走進書法藝術名家——任玉嶺
    有幸能與其重逢,如見故人,喜不自勝。「似是故人來」,既是一場重遇傳統文化之旅,更是一場重拾「初心」之旅。任玉嶺 原為國務院資深參事,全國政協第八屆委員、第九他曾先後連續五次獲得了辛亥革命書展、共產黨九十周年書展、文化部百名藝術傳承人書展、海峽兩岸書畫交流展以及阿斯塔納國際文化展金獎。
  • 《似是故人來》最終篇播出 聆聽足尖上的中國故事
    9月22日晚21:20,《似是故人來》節目第十期於中國網、江蘇衛視、愛奇藝同步播出。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特邀中央芭蕾舞團團長、藝術總監馮英,探索如何運用足尖上的藝術,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王曉輝與馮英的對話中,金句頻出,引發公眾思考。
  • 《似是故人來》第七期播出 回溯中國翻譯世界的幾次浪潮
    9月1日晚21:20,《似是故人來》節目第七期於中國網、江蘇衛視、愛奇藝同步播出。我們不僅要關注引進來,更要關注走出去。為了取得這種平衡,我們要注重翻譯,注重文化的傳播。這是翻譯的責任和使命。」9月8日晚21:20,中國網、江蘇衛視、愛奇藝將同步播出《似是故人來》第八期。節目中,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將特邀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梁思成的再傳弟子王貴祥,一起領略中國古代建築的無窮魅力,探索中國古建築文化的內涵與智慧。
  • 《似是故人來》第七期 | 翻譯——穿透時空的文字交流
    《似是故人來》第七期 | 翻譯——穿透時空的文字交流 2020-09-01 2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匠心天津丨泥土間塑出來的藝術——百年泥人張
    匠心天津丨泥土間塑出來的藝術——百年泥人張 2019-09-24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似是故人來」走進藝術名家——王志安
    「似是故人來」,既是一場重遇傳統文化之旅,更是一場重拾「初心」之旅。又幸能與其重逢,如見故人,喜不自勝。(作品2)【王志安先生的書法藝術他的書法藝術,柔矯健和雄渾為一體,冶飄逸和厚重為一爐,既俊逸清麗又蒼勁雄渾。著名書畫家孫其峰先生評價他的字「勁險刻厲、妙於取勢、純熟自然、柔中帶剛、古樸通變」。花甲之後藝術生命更加旺盛,精神煥發地週遊祖國五湖四海,和世界名山大川,使他的藝號五湖散翁更加名副其實。他在全國和世界進行文化旅行和文化交流,記述時代,寫生世界,書寫人生,他的詩書畫文全面拓展,創作了大量詩詞,散文,繪畫速寫和書法作品。
  • 《似是故人來》第二期 尋找「禪」中那個自由的靈魂
    問題來了,什麼是禪?關於禪的論述,的確很難一言以蔽之。對於中國古代文人墨客來說,禪是「心遠地自偏」(陶淵明),禪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禪是「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對於學貫中西的大學者來說,禪是「靈性的自由」(鈴木大拙),「禪就是生活」(楊曾文)。
  • 《似是故人來》第十期 洋為中用 看足尖如何講述中國故事
    面對一門全新的跨文化的高雅藝術,善於學習和創新的中國芭蕾舞者們探索出一條自己的道路。在短短幾年時間裡,我們不僅能夠出色地演繹國外芭蕾舞經典劇目《天鵝湖》、《胡桃夾子》等,還創新地編排出像《紅色娘子軍》這樣極具中國民族特色的芭蕾舞劇目,並得到了世界芭蕾舞界高度的認可和讚揚。
  • 每日一歌《似是故人來》-梅豔芳
    每日一歌《似是故人來》-梅豔芳 歌 詞 似是故人來 - 梅豔芳 詞:林夕 曲:羅大佑
  • 《似是故人來》第七期 翻譯——穿透時空的文字交流
    《似是故人來》第七期 翻譯——穿透時空的文字交流發布時間:2020-09-01 09:09:31 | 來源:中國網 | 責任編輯:公元401年,57歲的鳩摩羅什在命運與信仰的兩重裹挾下,進入姚秦的都城長安,受到國師的禮遇。
  • 20條有韻味、偏古風的文藝小句子:青衫煙雨客,似是故人來
    望山不是山,臨水不似水。唯有夢中景,教人思斷腸。——《故鄉山川+烏蘇里船歌》網易雲熱評 3.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4.我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餘生,請多指教》 5.天然一段風騷,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紅樓夢》
  • 一首老歌《似是故人來》
    《似是故人來》,是由羅大佑作曲,梅豔芳演唱,於1992年11月發行的一首歌曲。獲1990年度電影《雙鐲》主題曲(第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歌詞表面上看寫的是情人被迫分開的幽怨,實際上描寫了人生在經歷了某一階段後,只能在歲月的深淵中沉淪的無奈。
  • 20條有韻味、偏古風的文藝小句子:青衫煙雨客,似是故人來
    望山不是山,臨水不似水。唯有夢中景,教人思斷腸。——《故鄉山川+烏蘇里船歌》網易雲熱評3.心有猛虎,細嗅薔薇。4.我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餘生,請多指教》5.天然一段風騷,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
  • 再見左小青,似是故人來
    在央視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最新一期,看到一張熟悉的臉:左小青,似是故人來的欣喜之後,心中竟然有些五味雜陳。當時左小青飾演的年輕刑警芮小丹,顧盼神飛,英姿颯爽,清麗處如水仙,熱烈時又似玫瑰,將一位家境優越、內心豐盈、聰慧深刻、剛毅果決、對生活、情感、人生都有著至高追求的年輕女性塑造得如此惹人憐愛而又令人心生敬意。
  • 依稀人影在 似是故人來
    今天,我與大家一起賞析的是梅豔芳的歌曲——《似是故人來》。似是故人來,仿佛好夢圓。一句話表示出所有的美好都是假想中的樓閣,人生中的那一對戀人終究分飛勞燕,唏噓無奈。同是過路,同做過夢,本應是一對。梅姐在歌曲首句就點明了願望,同時也埋下了悲傷的種子。
  • 《似是故人來》敦煌篇播出 傾聽黃沙斷崖間最美的歌
    8月4日晚21:30,《似是故人來》第三期於中國網、江蘇衛視、愛奇藝同步播出。節目中,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與文物保護傑出貢獻者、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敦煌研究院副院長蘇伯民一起,帶領觀眾走進光怪陸離的壁畫世界,探索敦煌藝術永葆青春的秘訣。作為玉門關與陽關的交匯之所,敦煌自公元四世紀開始了莫高窟的營建,歷經十六國、隋、唐、五代、西夏、元的興建,終成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的今日大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