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奇瑞」合縱連橫:打造「沒有圍牆的研究院」

2020-12-11 新華網客戶端

  奇瑞攜手「政產學研」合縱連橫,打造「沒有圍牆的研究院」,打通了原始創新的「最初一公裡」和市場應用的「最後一公裡」,構建了開放式創新格局;

  奇瑞堅持技術「應用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建立可持續的迭代創新能力,確保每一代產品的技術始終處於先進水平;

  「技術奇瑞」累計申請專利19826件,累計授權12790件,位居中國汽車行業前列。在中汽研中心發布的「2019汽車專利創新指數」排名中,奇瑞在代表前沿技術的智能網聯領域躋身全球20強,位居自主品牌汽車企業第一。

  11月8日,奇瑞在2020「聚智•創贏」新一代汽車電子高峰論壇期間,達成一系列產學研戰略合作項目,並公開發布了一批前瞻「黑科技」產業化成果。這些項目不僅代表了「技術奇瑞」在「新四化」領域的最新研發實力,更展示了奇瑞多年來構建開放式自主創新體系、打造「沒有圍牆的研究院」模式所取得的成果,使奇瑞再次成為汽車界和科技創新界關注的焦點。

圖為高峰論壇現場

  在汽車產業「新四化」發展過程中,如何既保持原始創新的「源源動力」,又能讓研發成果迅速產業化,從試驗室走向市場?

  堅持自主創新23載的奇瑞汽車,探索出一條打通原始創新「最初一公裡」和成果轉化、市場應用「最後一公裡」的特色之路。一方面,奇瑞堅持自主研發,每年投入銷售收入的5%-7%用於技術研發,在全球建立了包括蕪湖總部、上海、歐洲、北美、中東以及巴西的全球研發基地布局,擁有一支來自10餘個不同國家、5500餘名設計師和工程師組成的全球化研發團隊;奇瑞集團內部建立了近30個國家級創新型企業、技術中心和實驗室。另一方面,奇瑞整合國內外智力資源、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跨界創新等,打造了「沒有圍牆的研究院」。

  「政產學研」合縱連橫

  瞄準「新四化」達成新合作

  作為奇瑞持續推進產學研合作的最新成果,本屆高峰論壇上,奇瑞又誕生了幾項重要的新合作,且都聚焦「新四化」方向:一是奇瑞與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善林再次牽手,籤約合作成立工作站。工作站將利用院士的研發資源優勢,結合奇瑞公司成熟的量產車型開發平臺,共同進行智能網聯汽車和大數據分析應用等方面的研究和量產開發。

奇瑞與楊善林院士籤約成立工作站

  二是奇瑞分別與浙江大學、中科院微電子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並向8名兼職專家發放了聘書,未來將在智慧大燈等汽車光學投影技術、汽車電子晶片、全景系統、汽車電子開放平臺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共建聯合研發中心/聯合實驗室,推進前瞻技術聯合研發及研究成果產業化應用。

奇瑞與浙江大學、中科院微電子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三是奇瑞作為理事長單位的「安徽自貿區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聯盟」正式揭牌。該聯盟已組織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45家加入,旨在通過建立長效、有序的聯盟機制,實現跨學科、跨行業、跨部門融合,加快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

安徽自貿區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聯盟揭牌

  開放式創新格局

  打造「沒有圍牆的研究院」

  打造沒有圍牆的研究院,招徠高層次人才,開展產學研合作……奇瑞的技術積累從來不是單打獨鬥閉門造車,而是完全開放式的,打通了創新鏈、價值鏈

  長期以來,奇瑞與包括楊善林在內的一批院士、專家等開展持續合作通過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集聚高層次人才,帶領研發團隊不斷攻克技術難關,掌握國內頂尖的前沿技術;先後與7家高校、11家企業共建了七大聯合實驗室,圍繞高科技概念車、智能座艙、輪轂電機、智能線控與分布式電驅動、大數據、新材料輕量化等開展30餘項前瞻技術的產學研協同研發工作,許多科研成果已經應用到奇瑞量產車型上。

  奇瑞在本屆高峰論壇上以路演形式、公開發布的六大「黑科技」產業化項目,就是產學研成果轉化應用的最新案例。這批項目包括智能座艙系統、氫燃料電池汽車及測試平臺、多材料融合的新能源汽車輕量化平臺等,涉及人工智慧、大數據云計算、新能源汽車技術、新材料研發與應用、汽車智能化等領域,在行業內都處於領先地位。

左圖為奇瑞氫燃料電池車、右圖為奇瑞已經應用的新能源全鋁輕量化車身技術

  現場發布的項目中,「軸向磁通輪轂電機驅動系統」項目開發的輪轂電機峰值功率65kW,峰值扭矩700Nm,且適配現有車輛底盤、懸架系統,項目應用後能夠提高我國在輪轂電機驅動系統的競爭力,助力分布式電驅動整車量產化推廣。「燃料電池汽車及關鍵技術開發」 項目已完成四代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開發,其最新開發的奇瑞艾瑞澤5氫燃料電池車,3分鐘可加滿氫氣,最大續航裡程超過700公裡。「汽車智能線控系統」項目開發的線控轉向系統,響應速度和執行時間可以滿足高級別自動駕駛的要求,採用全線控底盤的整車最高車速可以達到150km/h,爬坡度大於30%。

  迭代式創新能力

  牢牢掌握關鍵核心技術

  「技術創新是奇瑞的『魂』,體系再造是奇瑞的『根』。我們一定要把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據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介紹,奇瑞近年來圍繞「一條線、五層樓」的技術路線規劃,在做強做實傳統汽車產業的同時,重點在體系流程再造和技術創新方面開展工作,實現了以「TQCDI指標」(T技術、Q質量、C成本、D交付、I投資)為代表的核心競爭力的顯著提升。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致辭 

  一直以來,奇瑞的技術創新就像「挖井」一樣越挖越深,不斷在傳統核心技術基礎上融合新技術和新工藝,瞄準新能源、智能網聯等領域進行前瞻性布局,形成可持續的迭代式創新能力。

  如果說目前用戶接觸到的各類奇瑞產品代表著奇瑞自主研發的、已經成熟應用的技術。那麼成立於2008年的奇瑞前瞻技術研究院,則通過產學研協同創新,瞄準未來3-10年整車先進技術進行前瞻性布局。奇瑞內部還有一個被稱為「黑屋子」的試驗室,重點研發未來2-3年可量產應用的技術。這樣一代接一代,形成了「應用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的技術研發布局,確保奇瑞每一代產品的技術始終處於先進水平。

  截至目前,奇瑞累計申請專利19826件,累計授權12790件,位居中國汽車行業前列。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次、「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次;10餘次榮獲「中國大陸創新企業百強」「中國品牌創新引領企業」等榮譽。在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發布的「2019汽車專利創新指數」排名中,奇瑞在最具「含金量」的專利質量評價方面位居自主品牌汽車企業第一;在代表前沿技術的智能網聯領域躋身全球20強,位居自主品牌汽車企業第一。

奇瑞應用了新一代汽車電子技術的部分主打產品

相關焦點

  • 奇瑞汽車的快慢哲學
    從「零」到「一」  剛成立的奇瑞,被尹同躍稱為「三個沒有」:沒有錢、沒有人、也沒有政府的批文。和大多數自主品牌車企類似,從零起步要發展起來,最快捷的辦法就是買。  奇瑞最早從英國買來了一條生產線做發動機,但之後發現,這種貪快的路子,並不好走。
  • 天津博物館:真正打造「沒有圍牆的博物館」
    本文轉自【中國網】;中國網5月25日訊 在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來臨之際,由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指導,天津博物館和中國移動天津公司、天津九宸數字影像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5G智能互動體驗展」於5月18日在天津博物館開幕。
  • 奇瑞技術全國領先,為啥銷量卻不盡人意?車主:它不夠浪漫!
    如果說起我國技術最為優秀的自主品牌,相信很多人都會說出奇瑞這個名字,確實奇瑞的技術非常優秀,尤其是它打造的發動機更是被很多人譽為是國產最強,但就是這樣的一家車企在今天的局勢真的是不容樂觀,它的銷量也是不及長城吉利等等品牌的,這也讓很多人感嘆:奇瑞除了技術之外一無是處。
  • 奇瑞戰略轉型背後的研發體系解讀
    形成全過程開發管理機制和多級產品決策機制,核心目的是根據市場客戶需求打造出高品質的產品。,將使得奇瑞的基礎技術研究更加模塊化、專業化,從而構成對「技術奇瑞」的體系支撐能力。根據IBM對於新產品開發流程的諮詢建議,著力於打造統一的研發技術和產品開發管理體系,成立了與奇瑞汽車工程研發總院平級的產品開發管理中心,以此來強化對研發技術的管理,產品開發管理中心具有統一協調管理所有技術研發部門的權限。在原有的技術中心各專業院以內形成了專業化的機構設置,實現了以項目制為基礎的人力資源共享計劃和專業化的深度發展體系。
  • 奇瑞技術到底如何?這大螞蟻詮釋得淋漓盡致
    隨著綠色環保理念深入人心以及電動汽車技術的不斷進步,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表現可謂是愈發亮眼。即使面對上半年的車市寒冬,新能源汽車受到的衝擊也遠小於傳統燃油車型。越來越多的傳統汽車廠商開始加大對於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奇瑞也不例外。近期奇瑞新上市的奇瑞大螞蟻就是傳統大廠轉向新能源技術的代表作。
  • 奇瑞汽車四項成果榮獲2020年度中國質量技術獎
    近日,「2020中國質量協會質量技術獎」綜合類項目成果結果正式發布,奇瑞汽車申報的4項質量技術成果項目摘得二等獎3項、優秀獎1項,成為汽車行業獲獎項目最多的汽車企業。
  • 趙福全對話尹同躍:自主情境與奇瑞邏輯
    鳳凰汽車與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共同推出行業策劃《趙福全研究院》。第六季《趙福全研究院》力邀力邀奇瑞汽車董事長兼總經理尹同躍、蔚來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斌和長城華冠董事長、前途汽車董事長陸群。我們更希望看到這樣的企業家組合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行業新思考。以下為趙福全對話奇瑞汽車董事長兼總經理尹同躍的訪談實錄。
  • 全國首家「奇瑞新能源冠名班」落戶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十月三十一日上午,「奇瑞新能源冠名班」揭牌儀式在無錫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隆重舉行。在徐漢文副院長主持下,無錫商院黨委書記戴慶化、奇瑞新能源總經理高立新和無錫茂業總經理李小衛以及合作企業和學校有關領導參加了揭牌儀式。
  • 是什麼讓奇瑞新能源有底氣推出整車終身質保?
    這句話適用於任何行業,尤其是以技術著稱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奇瑞新能源 20餘年始終注重技術積累與研發創新,不斷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在品牌實力、研發積澱、三電技術、智慧工廠以及全球化供應鏈等方面都擁有堅實保障,從而打造出高品質無憂產品。這也是奇瑞新能源螞蟻敢推出整車終身質保的自信與底氣所在。
  • 全鋁輕量化奇瑞小螞蟻eQ1上市 售價4.98萬起
    上市會現場,奇瑞新能源公司副總、研究院院長倪紹勇圍繞產品研發理念,產品定位以及車型亮點進行了詳細講解。奇瑞新能源公司副總、銷售公司總經理孫衛健宣布小螞蟻(eQ1)補貼後(含廠家補貼)官方售價為4.98萬起。
  • 不缺技術的奇瑞,為什麼賣不好高端車?
    經歷過瑞麒、觀致的跌倒之後,奇瑞依然如打不死的小強,推出了星途品牌,可若探其市場表現,便發現遠不如領克與WEY兩家對手混得滋潤,前8個月累計銷量不足1萬輛,再看對家領克完成了8.7萬輛,而WEY也超過了4萬輛,被甩在最後的星途可以說相當尷尬。奇瑞不缺技術,這是行業所公認的。每次提到奇瑞,吹捧的人也不少。
  • 逆勢增長 解讀「奇瑞樣本」
    平臺技術上,奇瑞還是率先打造汽車平臺的中國汽車品牌,奇瑞現有全系產品均基於T1X、M1X、M3X和新能源專屬平臺等四大產品平臺開發,平臺化技術已達到行業先進水平。得益於平臺化技術的發展,使得奇瑞能夠以成熟技術、更高品質、更快速度將新產品投放市場,加快產品迭代,提升市場競爭力。
  • 是什麼讓奇瑞新能源有底氣推出整車終身質保? - 新聞詳情 - 買車網
    奇瑞新能源 20餘年始終注重技術積累與研發創新,不斷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在品牌實力、研發積澱、三電技術、智慧工廠以及全球化供應鏈等方面都擁有堅實保障,從而打造出高品質無憂產品。這也是奇瑞新能源螞蟻敢推出整車終身質保的自信與底氣所在。 >品牌實力 奇瑞新能源擁有中國一線造車企業奇瑞的深厚技術底蘊,和廣大用戶信賴基礎。
  • 依託堅實體系能力 奇瑞捷豹路虎電氣化技術玩的怎樣?
    驚豔「觸電」,擴展品牌新能源布局作為以全地形能力為傲的發現家族系列車型,新車在應對各種複雜工況和野外全地形方面的能力絲毫沒有妥協。全新路虎發現運動版P300e插電混動不僅仍然保持212毫米的離地間隙、傲領同級的600毫米最大涉水深度,而且匯集了燃油版卓越的多功能性和實用性以及發現家族一貫的傳統——強大的全地形反饋適應系統,更基於先進的PTA豪華橫置發動機平臺打造,具備完善的電氣化系統布局,應用大量的電氣化技術,更加環保、經濟。
  • 勇闖海外市場,奇瑞技術與研發創新為劍,成為自主出口第一品牌
    事實上奇瑞雖然是100%的國有企業,但絕不是一個封閉的企業。相反,從創業之日開始,奇瑞就是一個高度開放,而且是國際化的企業。如果只是憑藉一味的模仿和合作,那麼永遠也不會走向世界舞臺。在當時,中國汽車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還是比較薄弱的,而奇瑞想到了一個高招,成功的從技術壁壘中突圍了出去。這個高招是什麼呢?
  • 奇瑞雄獅獲2億元戰略融資,主攻車聯網和5G無人駕駛技術研發
    3月18日,記者從天眼查獲悉,奇瑞旗下蕪湖奇瑞雄獅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全新項目品牌——奇瑞雄獅,獲得來自於奇瑞汽車的2億元戰略投資。該品牌定位為一家智能汽車業務服務提供商,主營業務為車聯網和5G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發。
  • 奇瑞「WWW+計劃」的雄心
    其中奇瑞經過20多年核心技術的研發和積累,在國內整車企業當中率先建立了V字型正向開發流程,擁有全球化研發體系,在平臺、動力和智能互聯等方面形成了強大生命力的技術生態體系,精品打造的艾瑞澤、瑞虎等品牌車型也遠銷全球,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
  • 虹口分層梳理紅色文化遺址舊址 打造沒有圍牆的"紅色博物館"
    原標題:虹口分層梳理紅色文化遺址舊址,推出「四川北路紅色文化生態示範區」 打造沒有圍牆的「紅色博物館」本報記者蔣迪雯攝  記者獲悉,虹口區近期出臺了《關於加強紅色文化建設的意見》,將著力打造「四川北路紅色文化生態示範區」,讓紅色文化變成身邊看得到、感受得到的文化現象。  示範區覆蓋遺址舊址57處  虹口是海派文化的發源地,擁有獨特的紅色文化資源和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是上海「黨的誕生地」的重要區域。
  • 高立新:訥於言敏於行 奇瑞新能源造好車
    網通社2017年7月21日報導 做良心產品,做讓消費者用的放心的產品;零基礎,傾力打造「三電技術」;時刻將造一款良心產品作為品牌底線。奇瑞新能源汽車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立新在近1個小時的訪談中,向網通社講述了中國第一批投身新能源事業的車企,18年來的成長故事。
  • 奇瑞控股:矢志育喬木 十年蔚成林
    奇瑞新能源是奇瑞堅持自主創新的一道縮影。從最開始解決「有沒有」再到解決「優不優」,奇瑞走出了一條從模仿創新到集成創新、再到自主創新的成長之路,為中國自主品牌企業樹立了標杆。          時間回溯到奇瑞誕生的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