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訓: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2021-02-19 網行俠客


複製以下微信號加好友,我們共同成長

wjx190358498 , wan782283647


文:

「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出自《朱子治家格言》。

一、中華傳統文化的中「五倫」關係,即父子有親、長幼有序、夫婦有別、君臣有義、朋友有信。這是五倫大道,是人類存在的五種正常關係,出了這五種關係都是違背倫常的。「倫常乖舛」中的「乖舛」就是違背、出格、偏離的意思,是否定了倫常,「立見消亡」就是馬上就會遭禍(疾病、災禍、夭折)。

二、中華傳統文化講的是道德,首重德行的修養,道是自然規律,德是按自然規律做事,這樣的人是有德行的人,就是按四維五常八德做事,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義、禮、智、信。」人的德行要同他所在的地位(社會、團體、家庭等等)相配,否則也會招至災禍。

三、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為善不昌,乃其自身或祖上前有餘殃,殃盡定昌;為惡不殃,乃其自身或祖上前有餘昌,昌盡定殃。

四、 百善孝為先。

例:

一個15歲的小傢伙都懂這個道理,其父為之激動與驕傲讓我羨慕。

兒15歲,暑假。父親受邀參會,攜兒同往。 一路上,兒神色焦慮忐忑。

晚賓客散,問: 「兒子,你咋了,不舒服?」

「沒有,爸爸,只是有點不安。」

「不安?」

「嗯,今早出門:乘飛機,頭等倉;下飛機,大奔馳;住賓館,總統套。記得師父跟我說過: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父親一時無語。

「爸爸,您為眾生勞頓奔波,有德,所以叔叔阿姨們這樣款待您,您可以坦然接受;而我不同,還是個學生,還沒為社會作過任何貢獻,享受這樣待遇,叫德不配位,今後恐有災殃?」

「兒子,爸爸太高興了!」父親激動,摸了摸兒子的頭,」爸爸放心了,長大了!憑你這番話,你這輩子就不會有大的災禍!」

父親太高興,高興得流淚:「兒子,這樣:今晚你就睡地上,明天去申請做義工,如何?」 「太好了,爸爸,這下我可以睡個踏實覺了。」

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當厚德載物。

以下是成人式說教,為進一階,看看無妨:

為什麼今天的年輕人容易英年早逝?為什麼有些官員一升官就得重病?為什麼有的人家裡剛蓋完房子,人就出車禍了? 為什麼?就四個字:「德不配位」。

我們所有的財富、智慧,我們的一切,老祖宗用一個字來代表叫物。厚德才能承載萬物。

厚,深厚的意思;

德,按照自然規律去工作、生活、做人做事;

載,就是承載;

物就是我們說的福報。

相反的那句話叫德不配位。

位就是我們的待遇、福報,德不配位就是我們的德行不配我們的福報。

打個比方說,這有一張桌子,它能承受10斤重的份量,您非得給它放上15斤、20斤、50斤的重量,那我們看這個桌子怎麼樣?它就開始發抖,它就開始變形了,出現崩潰之前的先兆乃至最後倒塌。

金錢、權力、名望都是自己的福報,都是壓自己的物啊,您能承載的了嗎?靠什麼承載,靠符合萬物規律的德行。

這裡有當父母的,當爺爺奶奶的,你要經常把珍惜福報這句話跟自己的孩子講,對他非常有好處。

福報,就是我們的享受。譬如我吃得好,我穿得好,我能有一萬的不穿一千的,能吃十萬的我不吃兩萬的,這些都叫福報。

中國人講惜食,珍惜的惜,食物的食。惜食、惜衣,你要珍惜它,人貴惜福。你得積攢自己的福報。

有人說:老師,你講的我不相信。 那就四個字送給你:「以身試法」。

過去有一句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個道太重要了。有的商人,以非法的手段,去要那些他命裡頭裝不下的東西,他這不是惹禍嗎?因此坐牢判刑的例子還少嗎?他的德行跟他的待遇、福報不相稱。

我用便宜的手機、穿便宜的布鞋,普通的衣物„„我為什麼要這樣?因為我認為我沒有那麼厚的德行,所以我用這些很簡樸的東西,我心裡很踏實。

若我沒有德行,而要享受的太大,要奔馳、寶馬、豪華別墅,頓頓飯都是上千上萬„„就是消耗自己的福報,折自己的福,您真敢吃,真敢用啊? 現在人們瘋狂的追名逐利,為了出名不惜一切代價,為了掙錢不惜一切手段。

我們現在天天看這個奔馳車好,那個大別墅好,看人家當官當這麼大„„心想,我一定要把這個錢掙到手。大家都是在這樣想,完全不懂得道德。結果會如何呢? 「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現在的學生、孩子也是那樣。他不管自己是什麼身分,就是要最好的。你現在一分錢不賺,你就要最好的,誰教的?

電視教的,社會在教,家長也在教,老師也在教;攀比,家長都鼓勵~媽媽明天給你買個更好的壓倒他。 你看看,完全錯誤。孩子不知道,享福太多了會怎麼樣?我們老祖宗講的,這會折你的福報。老年人過去講「折福折壽」,是有道理的。大家不要忘了,壽命和福報都是能量,人本身就是個能量體。

我們不會愛孩子,現在對孩子的那種愛完全是違背常理知識的。你越愛,他生病越多,越容易出災禍,越容易夭折。

年輕人為什麼年紀輕輕的去世的那麼多?三十多歲,突發疾病為什麼那麼多?因為他的福報、能量快速消耗了。

所以吃的簡樸、用的簡樸,真有好處。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是知道厚德載物,你才敢消受。

你看著領導坐好車,就想把他拉下來。你看那些企業家那麼有錢,就想我要把這個錢拿過來。你就不知道想想,人家有什麼樣的德行和福報,他才能坐在這個位置上,才能坐的安穩。

再說一句《周易》裡的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你看著人家發財,你看著人家出名,你看人家當教授,當領導„„你心裡不平,但你有沒有想過人家(或祖上)有多大的德行。你有沒有?

喜歡付出,福報就越來越多;

喜歡感恩,順利就越來越多;

喜歡助人,貴人就越來越多;

喜歡抱怨,煩惱就越來越多;

喜歡知足,快樂就越來越多;

喜歡逃避,失敗就越來越多;

喜歡分享,朋友就越來越多;

喜歡生氣,疾病就越來越多;

喜歡佔便宜,貧窮就越來越多;

喜歡布施財,富貴就越來越多!

珍惜一切!感恩一切!

複製以下微信號加好友,我們共同成長

wjx190358498 , wan782283647

----

搜索您身邊的訂閱號:中國古文化

每周為大家分享最具意義的中國古文化

喜歡就關注我,讓我們一同學習與成長

掃一掃下面的二維碼就可成功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不要做德不配位的事情,不然就是自損福報
    有人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出自《朱子家訓》——「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非也,《朱子家訓》只有前半句—— 「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倫常乖舛」中的「乖舛」意即違背、出格,是否定了倫常;「立見消亡」意即馬上就會遭禍(疾病、災禍、夭折) 。
  • 人只有享不了的福,沒有吃不了的苦!
    德行不夠,擁有了不該擁有的就是德不配位。有人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出自《朱子家訓》——「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非也,《朱子家訓》只有前半句—— 「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倫常乖舛」中的「乖舛」意即違背、出格,是否定了倫常;「立見消亡」意即馬上就會遭禍(疾病、災禍、夭折) 。
  • 德不配位,必有殃災,且看《水滸傳》武大郎、王倫和晁蓋
    有人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八個字出自《朱子家訓》,然而細讀其原文,卻只有「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八個字,也有人說出自《周易·繫辭傳》,不過查閱原文,卻是「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少而任重,鮮不及矣。
  • 倫常乖舛,立見消亡
  • 陳大惠——「倫常乖舛,立見消亡」
    我們來看八個字: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倫常」是什麼意思呢?倫就是關係,常就是永遠不變的規律。「乖舛」是什麼意思?違背、背叛自然規律。倫常乖舛就是 違背了倫常大道,立,馬上的意思,見就是你能看得到,你能感知的到,消是消耗。亡是什麼?亡敗。倫常乖舛就是違背了倫常大道,你就等著立見消亡吧。  我們現在看講五倫八德。五倫是什麼意思?就是五種關係,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人和人之間存在五種關係。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建議所有人都看看)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為什麼今天的年輕人容易英年早逝?就是四個字——「德不配位」。我們所有的財富、智慧,我們的一切,老祖宗用一個字來代表叫物。厚德才能承載萬物。這就是清華大學的校訓—「厚德載物」。厚,深厚的意思;德,按照自然規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載就是承載;物,就是我們說的福報。相反是那句話叫德不配位。位就是我們的待遇,就是我們的德行不配我們的福報。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建議所有人都看看)
    就是四個字——「德不配位」。我們所有的財富、智慧,我們的一切,老祖宗用一個字來代表叫物。厚德才能承載萬物。這就是清華大學的校訓—「厚德載物」。厚,深厚的意思;德,按照自然規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載就是承載;物,就是我們說的福報。相反是那句話叫德不配位。位就是我們的待遇,就是我們的德行不配我們的福報。打個比方說,這有一張桌子,它能承受十斤重的份量,您非得給它放上15斤、20斤、50斤的重量,那我們看這個桌子怎麼樣?
  • 德不配位,必有餘殃
    如果說一個人一時的付出,沒收到相應的回報,只能說他目前的福報未到,抑或福報不夠,尋根到底就是善業不多,努力不夠。當然了,有些人天生就贏在起跑線上,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只要繼續行善積德,努力奮鬥,福報會越來越好的。正如《周易》所云:君子以厚德載物。的確,德行深厚者,可承載萬物。相反則是應了那句話:德不配位。
  • 梁宏達用「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暗諷郭德綱,網友一句話點睛!
    說相聲要具備的條件需要有什麼呢,重要的是要有捧哏的和逗哏的,具體的我也不太了解,反正就是兩三個人站在臺上逗 , 把觀眾逗樂了,他就算是個好相聲。話說這郭德綱呀,不管是在藝術還是在商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之後,人也是很高調。
  • 關於朱子家訓的詩詞名句,句句都是經典!
    ——《朱子家訓·全文》 6、凡事當留餘地,得意不宜再往。——《朱子家訓·全文》 7、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朱子家訓·全文》 8、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原句: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譯文:德行不匹配位置,肯定有災禍誕生。德行不行而位置尊貴,智力淺薄而謀略龐大,力量弱小而負擔很重,都是不行的。擴展資料孔子把「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又分成了三個部分:一、德薄而位尊:就是說一個人的道德和人品的高度與這個人所處的領導位置,不成正比。
  • 《朱子家訓》10句經典名言,句句博大精深,讀完受益一生!
    《朱子家訓》又名《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朱用純編寫的,其內容工整,涵博大悠遠,因而在民間廣為流傳。《朱子家訓》10句經典名言,句句博大精深,讀完受益一生。   1. 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勝珍饈。
  • 為什麼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為什麼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解筱文大凡對中國傳統文化有學習和體悟的人,對「德不配位,必有災殃」這古話還是有所深刻認知的。我個人也經常琢磨這句話,尤其是在現今時代,如何知曉其中的真正涵義。我個人以為,可從如何理解、如何衡量、如何踐行三個層面去認知。
  • 朱熹與《朱子家訓》
    從清代到民國,這《朱子家訓》一度是孩童啟蒙讀物,和《三字經》、《百家姓》一樣令人耳熟能詳。甚至有清代教育家自己掏腰包刊印這本《朱子家訓》萬餘本,贈送給學校裡的孩子們。可見這本「家訓」的巨大影響力了。   《朱子家訓》又名《朱子治家格言》和《朱子治家規範》。由於書名有「朱子」兩字,有人附會是朱熹(1130—1200)所著。其實,此「朱子」非彼「朱子」。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孔子在《周易·繫辭下》有「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歷史上功臣名將、封侯拜相建立宏圖偉業者不可計數,功勞越大死得越快好像已經成了公理和慣例。皇親國戚、王侯公卿不得善終者比比皆是,但是功高而主不疑,位尊而臣不忌的好像只有汾陽王郭子儀,他歷仕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時期,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 閉月羞花之容,金語良言之說,壹庸硬筆書法《朱子家訓》
    朱子家訓,廣為流傳,有很多都是我們制家理事的格言和經典,壹庸硬筆書寫朱子家訓,又是別樣的一番滋味。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鼓勵,有喜歡的老師幫忙收轉。居身務期質樸,教子要有義方。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與肩挑貿易,毋佔便宜;見貧苦親鄰,須加溫恤。刻薄成家,理無久享;倫常乖舛,立見消亡。
  • 西晉: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的典型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意思是說如果你的道德準則配不上你的身份,坐上不該坐的位置,那麼就會造成混亂後果,給社會或個人帶來災難。說到這裡,感覺曹魏可能也是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的典型,因為曹操當年創業的時候因為太艱難了,流動資金不足所以沒事靠著盜墓搞點錢,然後真的遭報應了,曹操起三代人沒有熬死腹黑的司馬懿。司馬懿在曹魏最後有能力的魏明帝死後,就開始一發不可收拾,出身門閥士族的他開始聯合其他門閥士族發動了高平陵之變,架空了曹魏。
  • 朱子家訓 (朱熹)
    刻薄成家,理無久享;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兄弟叔侄,須分多潤寡;長幼內外,宜法肅辭嚴。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乖僻自是,悔誤必多;頹惰自甘,家道難成。狎暱惡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
  • 傳承好家風,弘揚正能量 【線上講座】王家安:《朱子家訓》系列解讀
    《朱子家訓》亦稱《朱柏廬治家格言》,簡稱《治家格言》。
  • 傳承好家風,弘揚正能量--【線上講座】王家安:《朱子家訓》系列解讀
    《朱子家訓》全文如下: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