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團圓》是張愛玲晚年的自敘傳小說,其中講述了自己的愛情經歷。一個受傷卻又義無反顧,最後惘然的過程。
評論界對這個作品的評價一直不是很高,但由於這是一部自傳小說,作為一部理解作家張愛玲卻有重要意義。
「小團圓」不同於傳統的「大團圓」,小說運用了一種參差對照的手法,寫出了平凡男女們的「不徹底」。作品前半部分結構比較混亂,從顧之雍和九莉相遇交往之後,主線明晰起來。
張愛玲寫《小團圓》也是與胡蘭成《今生今世》的對話,因此愛情確實是小說中的重彩一筆。
張愛玲在談到這部作品時說「這是一個熱情故事,我想表達出愛情的萬轉千回,完全幻滅了以後也還有點什麼東西在。」
這是一種典型的晚年寫作,寫了那麼多世態炎涼作品的張愛玲在晚年借這部作品可能也是想給自己的人生一個交代。
1.重構曾經的愛情
晚年在和友人的對話裡,張愛玲對胡蘭成似乎充滿厭棄,但是這種感覺卻並沒有反應到《小團圓》中。相反,在作品中,她講述了愛情美好的樣子。
比如,九莉明知道人與人之間的隔膜,知道詞不達意,有些話說了也只是會懊悔,但是還是忍不住把自己和之雍相處的甜蜜體驗,把之雍說要和自己永遠在一起的話告訴楚娣。
她願意改變自己的常識,忍不住為這一次的甜蜜留下點痕跡。這和她戰時差一點炸死,卻什麼也沒有說形成鮮明的對比。
可見,對於缺乏愛的九莉來說,之雍所帶來的愛情是多麼的非同尋常。這也是為什麼後面,之雍可以讓她這個從不多愁善感,同時抵抗能力很強的人受罪的原因。
小說中將種種愛情中幸福又甜蜜的瞬間係數記下,這是晚年張愛玲清點人生時的一種交代,她也曾說這樣子恐怕會讓胡蘭成得意,但是最終為了文學,她記錄了曾經真實的幸福。
2.義無反顧吃愛情的苦
九莉的愛情似乎從一開始就是個錯誤,在這段感情中她一直矛盾著,受著傷,感受著隨時的失去。
之雍好多天不來,她卻覺得心情的輕快,一件事情圓滿的結束。九莉對之雍雖然沒有表現出特別的喜歡,以至於甚至讓之雍覺得「真是不行,也只好算了」。
但實際上,她卻願意和他在一起,願意戰後一個人去找他。甚至覺得希望戰爭久一點,原因只是希望之雍可以多留在自己身邊一段時間,這可能也是《傾城之戀》中白流蘇一座城換一場愛戀的靈感來源。
通達男女事與情如張愛玲,在面對真實的愛情時也是個普通的女人,有著對愛情的執著和義無反顧。
可即便這樣,之雍還是離開了她後,並很快和小周在一起,甚至寫信講述自己的這段感情,九莉剩下的只有無奈。
3.自己的「小團圓」
書的最後,九莉做了一個夢,夢到自己看影片,從來不喜歡孩子的她看到好多小孩子,這時之雍出現,兩個人拉手。醒過來的九莉高興了好久好久。
小說中說這樣的夢只做過一次,可見,在作家看來,這個夢是很渺茫的,只是一個夢。
但是,這樣一個只做過一次的夢卻被放到結尾處,可謂意味深長。
小說名字叫「小團圓」,這裡或許就是作家一個人的小團圓,九莉曾經和之雍有過一段情,但她最終沒有得到之雍專一的痴情的愛。
可是,對於通曉這種不徹底和不圓滿是人和人生常態的張愛玲來說,「完全幻滅之後也還有點什麼東西在」,所以,這個結尾也是對自己的一個交代,對曾經的感情的一段交代。
畢竟,人間沒有傳統故事中的「大團圓」,有的只是現實中人與人永遠難以到達的彼岸。
這部作品中,張愛玲延續了一貫表現的「普通人的傳奇」的特點,讀來也是透著「人性的蒼涼」的底色。
正如王安憶所言,這是一種「張腔張調」,「不在技巧,亦不在風格,而是直指人世觀念,蒼茫的空間和時間裡,有情人均是一瞬間的擦肩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