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這才是四大美人

2020-12-18 溫叔講故事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清晰概括出各朝代擅長文學體裁,如果把唐朝以來各朝代擅長的文學體裁比喻成個性美女的話,在溫叔看來:

唐詩,端莊大氣,大家閨秀

宋詞,婉轉秀麗,小家碧玉

元曲,率真潑辣,敢愛敢恨

明清,才氣卓卓,直抒胸臆

這種各具特色的文學體裁有的出現的很早,直至遇到合適的朝代才表現出來美感,而有的文學體裁卻是適時而生,應時而火,直接給我們留下寶貴的文化財富,那麼為什麼每個朝代都各自擅長一種文學體裁呢?

詩言志詞言情,曲奏民聲,小說書意

唐朝是一個偉大的朝代,在那個時代,世界的文化中心就在長安。文化中心就是全世界的文化創造者都集中在那,而且把文化成果在那發布,所以叫文化中心。人類歷史上真正的文化中心只有三個——公元7世紀的長安,19世紀的巴黎和今天的紐約。正是唐朝的輝煌與強大,行成了文人獨特的氣質,那是一種詩人的浪漫,巴黎和紐約都不曾有的情懷。

當時,全世界其他國家連個像樣的城市都沒有,有個一萬常住民就很不錯了,而長安人口不算城外的就有一百萬,七十幾個外交使團,三萬多留學生,吃的是阿拉伯麵食,用的是羅馬醫術,還通用拜佔庭的金幣和波斯王朝的銀幣。世界各國的宗教在這都有道場,物價便宜,刑事案件極少,人民的幸福指數極高。什麼是萬邦來朝,作為一個唐朝人,骨子裡面就透露著驕傲。

李白

長安實行宵禁,108個坊門關閉,人們晚上不上街,只在坊內活動。這些坊就和現在的酒吧一樣,裡面是西域國家的漂亮姑娘,那時候叫胡姬。如果再往東到洛陽,那裡是連宵禁都沒有的。再到揚州、成都,都是一片歌舞昇平,人人滿面笑顏。那些大詩人,李白、王維,一個個騎馬遊玩,享受人生,何處不歡樂,哪裡無繁華。唐詩吟誦的就是泱泱中華,吐露的正是胸中豪氣。唐詩還兼具表露才學的功能,唐朝皇帝甚至通過流傳的唐詩來招徠才子。

宋朝還是不錯的,雖然它的軍事力量不夠強大,天天被北方的外族吊著打,這是創業完成後路線選擇的問題,但是它經濟發展的好,GDP是唐朝的兩倍,各行各業都很發達,資本主義萌芽都出現了。宋家皇帝有錢了,花錢向北方買和平,反正也是錢多,老百姓有錢了,那就是消費,全民繁榮,那時候的娛樂活動不多,畫舫之類的談心之處還是很多的。因為宋朝重文輕武,國內掃盲會好一些,有些文化的人就能吟誦幾句,文人墨客每日把酒取樂,歌姬作陪,陳詞濫調總有膩歪的時候,新詞新曲逐漸出現。這是一個娛樂的時代,每日流連勾欄的文人,最難消得美人恩,只把濃情賦新詞

蒙古部隊來了,鐵蹄南下入中原,北去萬裡奔如電。半個亞洲佔了,半個歐洲佔了,如果不是海洋的阻隔,非洲也要被佔領了。這幫放牛牧馬的建立了元朝,這下不應該再帶來更多文學創造了吧?也是啊,元朝一共才90幾年的建國史,元朝漢人地位很低。但這些都沒能阻擋文化的發展,《馬可波羅遊記》詳細記錄了歐洲旅行家在元朝的見聞,那麼美好的描述就是元朝啊,可見元朝其實還是很文明富裕的。

元朝在文化上分: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民、九儒、十丐。人們的三六九等劃分裡面,儒生竟然是倒數第二位,僅比乞丐高一點,這已經被貶低的無法直起腰肢了。朝廷科舉制度飄搖不定,文人沒有上升路徑,為了謀生,轉向其他行業。元曲本是「胡樂」,在文人無處安放自身的時候,轉向了元曲創作。你看,孔子、屈原、李白、杜甫,一個個成就那麼高,竟然沒看過戲。這是元朝這個時代特有的成就,元曲堪比古希臘悲劇和古印度梵劇,大大豐富了中國文化。

明清小說主要是明朝小說,包含各種題材,歷朝歷代豐富的傳說野史在民間發酵。普通市民階層對文化娛樂的需求大大刺激了這個市場的發展,逐漸出現了更多的民間說唱藝術。這個時期的創作多為總結民間傳說,藝術處理後投入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印刷術的發達更為小說脫離口頭創作進入書面創作提供了條件。中國四大名著就是在這個時期完成的,前面朝代的發展好像只是一種嘗試,各自創新,在明清這個時候是對歷史的總結,用一種詳細的語言來描述,不信你看,從唐詩、宋詞、元曲到明清小說,字數是不是越來越多了。

歷朝文學從文人謀求政治資本,表現自身才能,逐漸轉向表達大眾心聲,為人民代言,這是一種從上而下的轉變,不再只是服務於上層,開始逐漸更多的考慮底層人民需要的文學創造,都是我們的文化瑰寶。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長在不同的環境下,出落出不一樣的風採,如果是四個美人的話,那麼她們都是照著她們父母的樣子長得,她們的父母就是那個時代萬千的百姓。

相關焦點

  •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什麼 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什麼
    唐詩宋詞都是十分出名的,所以很多人都可以脫口而出。其實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代表,例如唐朝的代表是唐詩,宋朝的代表是詞,元代的代表是曲,那麼明清的代表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什麼  中國素有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的說法,這種說法以文化鏈的形式,概括出華夏神州對人類社會所貢獻出的精神財富
  •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解說一個時代的文化標識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是說起來毫無違和感的,唐詩宋詞我們都會被那麼幾首,元曲中的小橋流水人家也是相當熟悉,至於明清小說,《三國演義》,《西遊記》等四大名著都是家喻戶曉。那麼,究竟為什麼詩通常叫唐詩,詞要叫宋詞,曲要叫元曲,而明清又是小說呢?
  • 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民國漫畫,現代呢?喊麥?
    漢代,主要文學形式是漢賦,分為大賦、小賦、騷體賦,這一段時期,湧現了漢賦四大家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司馬相如是其中最為傑出的人物,代表作有《子虛賦》,《上林賦》,《大人賦》,《長門賦》,《美人賦》等。
  • 古有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等文學時代,而現代有什麼呢?
    漢賦四大家是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四人。這四人都有多篇代表性的名篇傳世,在當時及後世文壇影響深遠,是漢大賦的最高成就者,標誌著漢大賦的內容、風格的成熟。宋詞句子有長有短,便於歌唱。它始於南朝梁代,形成於唐代而極盛於宋代。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國文學的閬苑裡,它是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它以奼紫嫣紅、千姿百態的神韻,與唐詩爭奇,與元曲鬥豔,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盛。宋詞是在唐詩以後形成於青樓樂坊,用來和著音樂進行演唱的,由於有固定的曲式(又稱「詞牌」),所以將創作宋詞稱為「填詞」。
  • 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主流文學不同反映社會發展差異
    ——元 馬致遠 《天淨沙 秋思》元曲相對於唐詩宋詞而言,其表達形式更加世俗,不似前者文雅深奧,易於常人解讀。元曲大多通俗生動,豪放飄逸。枯藤老樹昏鴉宋詞,元曲下的「世俗化」時代對比宋詞,元曲與之前的唐詩
  • 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主流文學不同反映社會發展差異
    反過來講,在當代通過不同詩人,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唐詩,我們也能看出這首詩所對應的不同時期,不同環境,不同社會風氣。我想這也是唐詩對於研究古代社會的重要貢獻。宋詞與元曲:文學「世俗化」的產物詞誕生於唐朝,而最終盛行於宋朝;曲誕生於宋朝,而最終盛行於元朝。
  • 古代有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現代有什麼?
    漢朝有賦,唐朝有詩,宋朝有詞,元朝有曲,明清有小說,那現代有啥?看到前面那些陽春白雪的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現代仿佛沒有可以與之媲美的文化。因為現代人,寫賦,基本不會;寫詩超不過唐詩;寫詞,超不過宋詞;寫小說超不過四大名著。現代人真的這般無能嗎?當然不是,詩詞曲賦不如古代,可是許多現代的東西,古人也不會。那麼現代有啥呢?白話文1917年1月胡適在《新青年》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出「八不主義」,倡導「活文學」。從此白話文逐漸代替了文言文。
  • 別只看唐詩宋詞,元曲,也是被忽略的經典
    導讀: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這是每個時代留下的文化瑰寶,唐詩宋詞已不必說,那都是我們語文教材裡邊的常客。即使是明清小說,也幾乎耳熟能詳,四大名著,封神演義,聊齋志異等等。那麼為什么元曲幾乎已經淡出我們的視野了呢,那麼現如今她的傳承又在何處呢? 百度百科:元曲又稱夾心,是盛行於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有時專指雜劇。雜劇,宋代以滑稽搞笑為特點的一種表演形式,元代發展成戲曲形式。
  • 唐詩、宋詞、元曲,如果各選一首史上最美,那就是這三首了!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每個時代的人都有不同的抒情方式,唐詩起於韻律,宋詞重於感情,元曲頌於舞臺,明清工於文筆。中國四大名著都產生於明清時期,成為古典小說的經典代表。然而說起詩詞,恐怕無人可深得一二,常言道文無第一也。但是作為一種文化消遣而言,為我們喜愛的詩詞曲列個榜單也未嘗不可!
  • 有一種記憶叫元曲,元曲何以與唐詩宋詞並稱?
    有一種記憶叫元曲作為與唐詩宋詞齊名的一代文學詩莊詞媚而曲俗文學從沒有如此得貼近民間成為口口相傳耳熟能詳的民間藝術除《西廂記》(王實甫)、《牆頭馬上》(白樸),有《拜月亭》(關漢卿)、《倩女離魂》(鄭光祖)並稱四大愛情劇。
  • 在當代能和唐詩宋詞元曲相比的文學體裁是什麼(上)
    在現代能和唐詩宋詞元曲相比的文學體裁是什麼?什麼文學能代表當代最巔峰的文學形式?文學的表現形式眾多,但在某一個時代總有一種文學壓過了其他文學形式,綻放出璀璨的光芒。比如眾所周知的唐詩宋詞明清小說。作者因作品聞名於世,並且這些作品能夠代代相傳。
  • 唐詩,宋詞,元曲各自千秋
    但是近體詩中的律詩,由於它有嚴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詩的內容受到束縛,不能自由創造和發揮,這是它的長處帶來的一個很大的缺陷。示例:將進酒·君不見(李白)君不見, 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 為什麼唐詩宋詞那麼著名,元曲卻沒有?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其中唐詩宋詞最為著名,明清小說其次,元曲最後。這是為什麼?個人理解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1、年代背景論中國古代歷史,無論是綜合國力還是文化的鼎盛時期,唐朝和宋詞是佼佼者,其產生的文學作品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是俱佳的。
  • 唐詩宋詞元曲裡的「大雪」,唐詩最豐富,宋詞次之,最後才是元曲
    唐詩宋詞元曲裡的大雪,唐詩最豐富,宋詞次之,最後才是元曲!每年的公曆12月7日或者8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一看就知道,這二十四節氣光照顧北方人了,南方雖不下雪,好歹也過節啊。不過,沒有雪有何關係?我們大可以從中國古代的唐詩宋詞元曲中去尋,不是嗎?在中國詩歌史上,「雪」作為一個重要意象從未缺席,《詩經》裡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楚辭》裡有「增冰峨峨,飛雪千裡些」,若論唐詩宋詞元曲的雪,唐詩最豐富,宋詞次之,最後才是元曲。
  • 國學文化包羅萬象,楚辭漢賦宋詞元曲清明小說,總有一款你喜歡!
    最為我們熟知的中國古代文化,莫過於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了,這些都是每一個朝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學體裁,下面我們先對這些進行初步的了解。楚辭楚辭是戰國時期楚國人屈原所創作的一種新體詩,後人也因此將這種形式的詩稱為「楚辭體」,或者是「騷體」。楚辭中最為與出名,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屈原創作的《離騷》。
  • 簡述中國古代文學成就,哪個才是你的最愛?唐詩VS宋詞
    自先秦至明清,各類文學體裁一時無兩,歷來就有「先秦散文、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之說,今天小編特地整理,到底哪個才是你的最愛?先秦散文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散文蓬勃發展的階段,出現了許多優秀的散文著作,這就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先秦散文。
  • 與唐詩、宋詞鼎足並舉的元曲!
    由此可見,代表元代文學成就的元曲在中華文學史上的非凡地位。元曲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長河中一朵耀眼的浪花,作為一個時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元曲在藝術形式和藝術成就以及思想內容上都體現出獨特的魅力,和唐詩、宋詞鼎足並舉,成為中華文化史上三座重要的豐碑。元曲是一種文學形式,既可以是元雜劇,也可以是元代戲曲和散曲的合稱。
  • 說說唐詩宋詞哪些事
    元曲是漢民族燦爛文化寶庫中的一朵燦爛的花朵,它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上都體現了獨有的特色,和唐詩宋詞明清小說鼎足並舉,成為我國文學史上一座重要的裡程碑。明清是中國小說史上的繁榮時期。從明代開始﹐小說這種文學形式充分顯示出其社會作用和文學價值﹐打破了正統詩文的壟斷﹐在文學史上﹐取得與唐詩﹑宋詞﹑元曲並列的地位。
  • 唐詩宋詞元曲,各有各的美
    唐詩、宋詞、元曲,各有各的美。有人喜歡宋詞,大概是詞譜的長短句更具節奏感,其實這些古詩詞曲也都是唱詞,跟現在的流行歌曲沒什麼區別,所以當然是形式越豐富越具有流傳價值,後來唐詩演變為宋詞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 唐朝詩,宋朝詞,元朝曲,明清小說
    唐詩 唐朝是我國古典詩歌成就最輝煌的時期,名家名作輩出,燦若星河,在唐代不到三百年的時間中,遺留下來的詩歌就近五萬首,著名詩人約有五六十個。而在唐代燦爛群星中,有兩顆最明亮的巨星,那就是李白和杜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