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入駐靈隱寺 網友調侃要大悲還是超大杯

2020-12-11 手機鳳凰網

星巴克入駐靈隱寺景區(圖片來源:資料圖)

網友評論靈隱寺的香火混著咖啡,那一定是濃濃的商業氣(圖片來源:資料圖)

2012年9月23日《現代金報》報導,星巴克入駐靈隱寺景區,被稱為「不僅入得皇城,還入得空門。」有網友稱,「憑著星巴克的知名度加上靈隱寺『保佑』,一定生意興隆。」也有網友認為,靈隱寺的香火混著咖啡,那一定是濃濃的商業氣。 

贊成 包容是文化自信表現

一個打著正宗西方標籤的星巴克,開進了靈隱寺景區,頓時讓許多網友不爽:中國傳統文化的地段,怎麼能有西方的文化介入?

其實對文化的理解,不可過於狹隘,如果按這些網友的思維模式,那麼算起來佛教本身也是源於印度的外來文化,與來自西方的星巴克和諧相處又有何不可?有著五千年文明的中華民族,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其包容性,對於外來文明,永遠展示的是足夠的自信心,這是中華文明的一個核心精神,外來文明如果能入鄉隨俗,那就融入中華文明,不能改變,那也只能自動退出。如果對一個小小的賣咖啡的連鎖店都如此牴觸,生怕其破壞了自己的傳統文化而顯得畏首畏尾,談什麼大國文化、文明復興,又談什麼「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記得關於星巴克的爭議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當年星巴克入駐故宮,央視英語主播芮成鋼還專門寫了一篇《請星巴克從故宮裡搬出去》的博客,說星巴克進入傳統文化古蹟「這不是全球化,只是侵蝕中國文化。」一個咖啡店,僅僅是拿產品換利潤的民營企業而已,為什麼非得拔高到「侵蝕中國文化」的高度?李商隱有句詩寫道「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雛竟未休」——你以為別人來跟你搶什麼,事實上人家也許壓根沒這個意思,要是給什麼都戴上民族主義的枷鎖,在文化方面很容易會錯意,只會引來與現實相去甚遠的尷尬。

且避開文化的層面,僅就現實意義來說,不管是香客或者是遊客,來到靈隱寺,累了倦了,喝上一杯咖啡,是相當愜意的事情,就因為星巴克是西方文化的產物,就要把它趕出去,非自己傳統的杭州龍井茶不喝,如此矯情的做法,不是在保護傳統,恰好是打著保護傳統的旗幟,違背理性在做一些傷害文化的事情。保持一個大國心態,用包容的思維去應對,這才是對自己傳統文化最為自信的表現。

大驚小怪沒有理由

不少人可能認為這是一條比較新奇、會引來諸多爭議的新聞,其實大可不必對此感到驚訝,也不必將忙於對此口誅筆伐。且先不說靈隱寺與星巴克的故事,就先來看看上海著名的香火勝地、旅遊重地——靜安寺。靜安寺雖然面積很小,但在中國佛教中卻也是非常重要的寺廟之一。要說其周邊區域,那可是熱鬧非凡、商業繁華。不要說常見的星巴克了,緊鄰其隔壁、走路才半分鐘不到的久光百貨裡就是奢侈品雲集,而包圍其周邊的幾條馬路更是商業重區,「靜安寺」三個字已經不單單只是指寺廟了,更是已經完全泛指了這一地區。既然被商業如此融合、甚至已經成為一個地方的代名詞,多年的寺廟都沒有人提出質疑或感覺不妥,那麼其實也並沒有理由對於在靈隱寺之外開一家喝咖啡的星巴克感到大驚小怪。

筆者認為,靈隱寺和星巴克這兩個性質全然不同、價值也完全不一樣的地方之所以會成為一種爭議,主要在於「組合」很少會被人所聯繫在一起,而一旦兩者有所結合,那麼勢必會給人們的思維造成一種衝擊,認為是對傳統觀念的大不敬和不尊重。

靈隱寺不但是佛門重地,同時也是旅遊景點。在毗鄰旅遊景點之外開設一家讓遊客休憩、解渴的咖啡店並沒有絲毫地玷汙宗教的意味。不然若一定要以商業會有辱佛門清淨、有違歷史傳統為由對此批判的話,那麼是不是可以認為,在本來不應該有女性出現的寺廟之內建女廁所也在對宗教的不敬和褻瀆呢?顯然,這種道理是完全站不住腳的。相反,筆者倒覺得,引入星巴克是當地旅遊管理部門從遊客的感知角度出發的、以人為本的考慮,甚至還可以進一步地聽取遊客的意見和建議,再引入更多的不同類型的旅遊配套設施、商店。

所以,民眾對於星巴克的開張完全不用有什麼有辱宗教文化、宗教信仰危機等想法,這只是很正常的、無傷大雅的商業行為,民眾對此應當完全予以寬容和理解。

反對文化騷擾不中不西

杭州靈隱寺不僅是千年古寺,更是在佛教文化基礎上形成的獨具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聖地、獨特的文化符號。且以靈隱寺為題材的詩文、傳說,也有很多,比如宋之問的《靈隱寺》:「鷲嶺鬱岧嶢,龍宮鎖寂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凋。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待入天台路,看餘度石橋」等。清康熙南巡時,登寺後的北高峰頂覽勝後,還即興為靈隱寺題匾等。所以,說靈隱寺就是傳統文化的代言,也不為過。經濟發展迅猛,我們也應該保留這份文化幽靜、精神綠地。

星巴克是世界領先的特種咖啡的零售商,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有超過9000家連鎖店。它不僅是市場化產物,更是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所以,它「入駐」靈隱寺,不僅是一個商業動作,更會讓靈隱寺的幽靜、古樸、厚重氛圍,會受到騷擾和汙染。

換言之,浸潤了太多西方味道、商業味道的靈隱寺,已經不是傳統意義和厚重意義上的靈隱寺了,其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原生態的幽靜以及古樸,久而久之,就會變色,而成為了不中不西、不倫不類的文化怪胎。

有人總說,文化要包容、寬容,是的,文化的發展應有充分的包容態度。但這種包容更多情況下,是文化觀點、文化價值觀的相互借鑑,相互學習,相互薰染,而不是大張旗鼓、轟轟烈烈的「嫁接」,不然的話,文化的獨立性和傳統性,就無法得到繼續保持。

延伸

靈隱寺可以商業化 星巴克必須講文化

就一外國咖啡店在某某地方開了個分店,本來根本不算個事情,可星巴克在靈隱寺開分店,居然就能引發一陣網上熱議,等於是免費做了極為成功的廣告。這不得不讓人懷疑,是否又是一起人為的策劃?眾所周知,作為五年前的「十大文化現象」之一,星巴克最後是在質疑聲中走出了紫禁城;取而代之的是,不僅賣咖啡還賣麵條的故宮餐廳。所謂「文化衝突」,問題原來根本不在於故宮裡面能不能搞商業經營,而是在於誰來搞商業經營;也不在於只能賣麵條不能賣咖啡,而是在於「和尚摸得,你摸不得」。

當年,星巴克曾回應輿論稱,星巴克在故宮開分店,是抱著對紫禁城文化歷史傳統的尊重和高度敏感;不過,在靈隱寺開分店,它也許用不著回應是「抱著對中國宗教文化的尊重和高度敏感」,因為人家沒開在靈隱寺裡面,而是開在外面的商業街上。所謂商業街,自然是用來搞商業的;肯德基、知味觀都開得,星巴克自然也開得。我很納悶,明明就是一個商業的事情,怎麼又扯上了文化,如果不是星巴克自己炒作,那就真是我們的文化自信太脆弱了。

進去這家星巴克店後,服務生會微笑地問:施主,您是大「悲」還是超「大悲」,或者是「大慈大悲」?當然,也會有顧客諮詢:「我能續悲嗎?」——網友用「悲」諧音「杯」,調侃得很有趣。不過,這樣的調侃,用在靈隱寺上也未嘗不可。少林寺都準備要上市了,靈隱寺自然也免不了商業化;事實上,放眼全國,哪個千年古寺不是旅遊景點呢?搞旅遊開發不就是搞商業化嗎?門票收入有大幅分成,賣香抽籤賣紀念品和遊客的施捨奉獻更是尤為可觀。凡此種種,難道就是千年古寺的「文化內涵」嗎?

靈隱寺可以商業化,星巴克必須講文化,這當然是十分怪異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讓商業的歸商業,讓文化的歸文化。相比星巴克「糟蹋文化」,給千年古寺洗洗澡去去銅臭,讓千年古寺的香火變得更純淨,這才是真正的保護文化。

三言兩語

●真正想要喝咖啡的人,不會一路風塵地特地趕到靈隱寺去;真正要到靈隱寺去燒香的人,也定然不會是為了喝上一杯星巴克咖啡,但現實的荒誕在於,「去靈隱寺喝咖啡」已經成為一種現代生活的縮影,在各地以各種形式存在著,商業氣息的無孔不入,對經濟效益的追逐,幾乎已經漸漸模糊了所有的界限。

——丁洪峰

●西湖景區,星巴克無所不在,開在哪裡都不稀奇了。開進靈隱寺裡面又怎麼樣?照樣生意紅火。KFC,麥當勞,星巴克,在中國誰能擋得住?

——張雨

●環境倒是不錯,星巴克門前就是桂花樹。

——李達

●在靈隱寺開星巴克,咖啡都可以改名了,比如卡普吉諾改為看破紅塵,摩卡改為達摩,拿鐵改為般若,星冰樂改為空即色……廁所叫六道輪迴。去咖啡臺叫超度。背景音樂是大悲咒。進門服務員就喊:施主您點了一杯看破紅塵,請到超度那裡取。然後來客默默燒了一張紙就當付款了。

——閆野

●簡直無語,佛門清淨之地需要這麼搞嗎?

——趙琳

●恐怕不靜心的不只是星巴克吧,它就是一個商人。今年春節去的靈隱寺,人熙熙攘攘的,香火極盛,商業味道極濃。早已不再是佛門的清淨之地了。

——何蘊琳

●這對品牌有傷害。品牌需要和受眾保持不遠不近的距離,核心是接觸點的選擇,選擇的根本是希望傳遞的文化。

——王冠

●是在景區吧?靈隱寺景區不小,互不幹擾即可。

——李沁春

●大瓷大杯的星巴克找上了大慈大悲的佛祖。西方商業高度發達。又有誰聽說過星巴克入駐他們的教堂?

——李默默

●最近很多名人熱議星巴克在靈隱寺開店,雖然事件本身頗有爭議,但是能引起廣泛的關注,不用自己炒作,就火了一大把。值得學習。

——王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雷軍喝星巴克 網友:中杯大杯超大杯
    6月5日消息,小米創始人、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發微博表示,自己喜歡星巴克、脫脂牛奶不加糖,以前是喜歡超大杯,為了控制咖啡上癮改喝中杯。雷軍自述是星巴克的老鐵,考慮購買星巴克的股票,做個小股東,這樣喝星巴克可能會更有成就感。
  • 星巴克推出「超大杯」:比你的胃還大
    星巴克顯然是把撐大人類胃容量作為他們的辦店目標之一了。在推出新logo之後,星巴克最近又公布,將在原有的「小(8盎司)、中(12盎司)、大(16盎司)」三個容量上,再推出一款名為「Trenta」的超大杯,容量足有22盎司。  超大杯到底有多大呢?這麼說吧,比你的胃容量還大。
  • 為什麼星巴克咖啡是中杯、大杯和超大杯而不是小杯、中杯和大杯?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不記得老羅有一個視頻,是在星巴克點咖啡,為了中杯和大杯一直在爭論的故事?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你要在星巴克點一杯高杯、大杯或超大杯,而不是標準的小杯、中杯和大杯呢?星巴克的規模背後其實有一段歷史。
  • 星巴克將取消中杯大杯超大杯 杯型改為A杯B杯C杯
    該文章激起了網友的共鳴,許多網友都表示,對星巴克的杯型確認非常煩人。這一意見經過星巴克中國傳達到了美國,引起了美國設計中心的高度重視。據星巴克全球副總裁Siren介紹,星巴克在美國剛創立的時候,杯型其實是分為小杯、中杯、大杯的,而且使用的是英文small、medium、large。
  • 星巴克入靈隱寺打的是什麼「小九九」
    上海統一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官方微博「星巴克江滬浙」發布消息:杭州靈隱門店將於明天開門迎客。消息一出,網絡一片沸騰,網友紛紛轉載並發表評論。專家認為,只是星巴克和靈隱寺代表的文化意義所有衝突,使得市民一時難以接受。  作為在全球擁有9000家連鎖店的星巴克,的確已經超越了傳統商業意義的範疇,已經形成一種文化象徵。而由星巴克所帶來的咖啡文化,正是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
  • 手機也分「中杯,大杯,超大杯」?網友表示:「超大杯」買不起
    相信各位小夥伴們都喝過咖啡吧,星巴克的咖啡分為3個規格,他們分別是中杯、大杯和超大杯,那麼這三杯跟手機廠商有什麼關係呢?下面小編就給各位講講吧!但是隨著這幾年經濟的發展,以及追求極致手機體驗的極客也變多了,這樣的配置層級可能已經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所以推出了這樣一款「超大杯」,把廠商極致的體驗帶給用戶。「超大杯」的出現意味著,增加一個配置版本,就又增加了一個目標人群,這樣來說,手機廠商的收益也會變得高一些,其實,這樣的「小伎倆」也還是可以被用戶所接受的,畢竟給用戶帶來了更加極致的體驗。
  • 星巴克的杯型與消費者的感覺
    星巴克的杯型與消費者的感覺     □鄧也    很多去星巴克喝咖啡的朋友,點單時都有這樣的經歷:「我要小杯」,服務員會面帶微笑地告訴你,「這是中杯」;「我要中杯」,店員會笑著告訴你,
  • 星巴克入駐達州,相約一杯咖啡時光
    星巴克中國區域營運總監江雨先生也感慨不已,「達州是星巴克在四川省入駐的第十二個城市,很感動這麼多顧客因為一杯咖啡和星巴克成為了好朋友。未來,我們將與夥伴們攜手前進,為達州的星粉提供獨一無二的星巴克體驗。」並在開業儀式上與現場嘉賓舉杯共同慶祝這一時刻。
  • 面對「中杯吐槽」 星巴克違背常識更逆人心
    在中國,這不是星巴克第一次遭遇「中杯吐槽」,網上曾經流傳一個視頻,視頻內容是羅永浩在星巴克要點一杯中等杯型的咖啡,但遭到了女服務的拒絕,她還拿星巴克的標準來教育他,在三種杯型中,最小的才叫「中杯」,中間大小的叫「大杯」,最大的叫「超大杯」,羅永浩所持有的最基本的生活常識,在這裡卻被一再羞辱,遂自打數個耳光後離去。
  • 星巴克有「中杯歧視」?才不,這是遊戲化營銷!
    前一陣子是聖誕綠杯惹怒國外網友,這次是杯型設置逼瘋忠實國內顧客,紙杯問題又把星巴克送到了風口浪尖。 這事兒說來也簡單,就是一篇公號推文引發的「中杯歧視說」。 11月13日,一封致星巴克中國CEO的公開推文在朋友圈內傳播開來。推文中,星巴克金卡會員林國童控訴服務員不斷懷疑自己的杯型選擇。「你確定是中杯嗎?」
  • 星巴克員工:點中杯的都是傻,聽了他說的原因後,網友:蠢的是他
    想必大家在購買星巴克咖啡的時候,考慮的大多都是喝什麼樣的咖啡,比如我個人非常抗拒的海鹽焦糖瑪奇朵和馥芮白...不過很多人也有想過,到底是買中杯合適、還是大杯亦或者是超大杯?01、點星巴克咖啡有技巧有的人可能喝得比較少,所以往往會選擇中杯的星巴克咖啡,便宜且恰好夠自己喝的;有的人喝得比較多,可能「咕嚕咕嚕」幾口下去一大杯就沒了,所以他們會選擇超大杯的星巴克咖啡。
  • 權遊8第四集驚現星巴克紙杯,網友樂了:這是星巴克強行植入嗎?
    要知道,為了服道化和後期特效植入,HBO為權遊8每集的花費都超過了1500萬美元,而且在IMDb上的評分更是屢奪9.9的高分,如此精良的巨作是非常少見的。所以說這部影視可是不僅集結了粉絲們的期待,更是集結了主創們的心血。按理說一個影視中出現一個小小的穿幫鏡頭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權遊8的第四集出現的穿幫鏡頭卻迎來了網友的熱議。
  • 星巴克杯上的鬼畫符到底是什麼啊!
    我們課堂的宗旨就是「只要氣的閨蜜死,老娘就是碧昂斯」所以在這裡純一老師要交給大家新的裝逼小tip~看看杯子就能猜到閨蜜喝了啥!回想一下自己在星巴克點咖啡的時候,綠圍裙的店員總會一邊假笑一邊在你杯子上塗塗畫畫,潦草至極。(行業小秘密:每個醫生在上班前都會在星巴克兼職練習鬼畫符哦~)(假的!)他們到底在寫些什麼啊?
  • 星巴克「中杯」究竟隱含了哪些秘密?
    相信不少去星巴克喝咖啡的朋友,都有這樣的經歷:當服務員問你要什麼杯時,如果你看著櫃檯上三個紙杯裡最小的那個表示「我要小杯」,服務員會面帶微笑地告訴你,「這是中杯」。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大小咖啡的利潤率:日本經濟學家吉本佳生在《在星巴克要買大杯》一書中,就以日本的星巴克小杯(Short)和大杯(Grande)為例做了成本分析。
  • 星巴克的中杯、大杯、超大杯,蘊含了哪些玄機?
    我經常去星巴克,星巴克對杯型設置很有意思,關於「Tall(中杯)、Grande(大杯)、Venti(超大杯)」還引發了羅永浩的一次「較真兒」。這個問題的調查中顯示,59.48%的人群選擇了Grande(大杯),26.72%的人群選擇Tall(中杯),13.79%的人群選擇Venti(超大杯)。
  • 你好,我點一杯星巴克
    不要驚訝,不要問,過去這一趴)心理過程還是很複雜的,想喝又不知道點什麼,還怕人笑話。唉,我這該死的虛榮心。最後還是假裝從容的說了句:「和剛才那位一樣」成功的化解了我自己內心的尷尬。網友2:你好,服務員,我要一杯short杯的Chai Tea Latte,B奶,沒有的話請你給我現配,半糖,糖要健怡糖,只要三顆冰,冰請去後區幫我拿新鮮的,外面冰槽裡面的已經被汙染了,我不要,謝謝。然後加一份shot,要低因的精萃,再加一份奶油,只要一圈半,最後我還要額外的1.5泵覆盆子糖漿。
  • 星巴克,其實也不貴
    【信用卡優惠】目前,南京地區星巴克所有門店刷民生信用卡每周一可享受買一贈一;刷浦發銀行信用卡大杯免費升超大杯。招商銀行、中信銀行信用卡可以用積分免費兌換飲品。 【巧用金卡】星巴剋星享金卡有「買十次送一杯」的優惠,如果您買2杯,建議分2次結算,就算再搭支星巴克棒棒糖,也記得要分開,這樣10次很容易累計到。 【選對杯型】星巴克有三種杯型:中杯(tall 12oz),大杯(grand 16oz)和超大杯(venti 20oz)。咖啡飲料濃縮漿的份量分別為: 中杯一份濃縮、大杯兩份濃縮、超大杯兩份濃縮。
  • 『星巴克』入駐聊城萬達啦~屬於聊城人的美好咖啡時光從此開啟
    星巴克,Starbucks,スターバックス,Старбакс……世界上有多少種語言的「我愛你」,就有多少種語言的「星巴克」。足跡遍布全球的星巴克,要在聊城萬達廣場落戶啦!!!
  • 星巴克杯子裡的營銷哲學
    意思就是:消費者在星巴克喝咖啡的時候,順手買了星巴克價格不菲的周邊產品。馬克杯、保溫杯、吸管杯、玻璃杯……賣咖啡的星巴克不斷推出杯子,究竟星巴克的杯子裡蘊含了哪些營銷哲學?01中杯/大杯/超大杯關於中杯/大杯/超大杯,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羅永浩老師「較真」畫面。
  • 美國星巴克正式用直飲杯蓋替代吸管,網友熱議:估計還是會提供紙...
    虎撲9月11日訊 9月11日,美國星巴克宣布9月底美國和加拿大所有星巴克將用直飲杯蓋代替吸管。新聞發出後引起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美國星巴克正式用直飲杯蓋替代吸管#,9月底覆蓋所有門店】當地時間9月10日,星巴克宣布,9月底美國和加拿大所有星巴克將用直飲杯蓋代替吸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