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一詩人斧頭砍妻後自盡,他生前寫的詩被年輕人當個性籤名

2020-12-12 讀天下史

「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很多人用這首詩來當作個性籤名,以此表達感情的美好,然而詩的作者感情生活卻以悲劇終結,這個人就是顧城。

顧城出生於1956年,是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家庭以詩為主,父親對詩歌的熱愛影響到了他,他總是一個人待在一個地方,用筆把自己帶到詩歌的國度中去。顧城在各種文藝作品中發表了自己的詩歌,而到1977年,他的詩歌才在社會上引起很大的反響。

朦朧詩當時的主陣地是刊物《今天》,顧城在1978年閱讀了這一刊物後便向朦朧詩靠近,在這裡他結識了很多寫朦朧詩歌的詩人,比如我國著名的女詩人舒婷。顧城早期的作品是帶有童話性質的,風格明麗,在這裡他為自己也為讀者打造了一個童話國度。而後期他的作品內涵更深,展現了他的矛盾和痛苦。

顧城是詩歌國度的王者,但是在生活中,他卻迥然不同,像一個還沒有長大的孩子一般。1979年,顧城在火車上遇到了謝燁,他對這個女子一見鍾情,後來,他向她展開了追求。顧城的死纏爛打起了作用,謝燁答應和這個男子戀愛,在1983年,他們結婚了。

謝燁和顧城的性格千差萬別,後者孤僻,喜歡獨處,生活自理能力並不高。而謝燁長袖善舞,交際能力非常出眾,照顧一家人的起居。當時兩人生活雖然雖不是多富足,但是家裡井井有條,生活得很幸福。

好景不長,後來顧城認識了一個叫英兒的女子,他和這個女孩相愛了。而謝燁知道這件事後也並沒有多大的反應,她甚至還願意三個人一起生活。1988年,顧城帶著謝燁和英兒去往激流島,他們都靠著謝燁生活,而英兒後來認識了一個老頭,帶著家裡的錢跑到了德國。顧城痛苦不堪,甚至還專門為她寫了一本書。

謝燁還是和顧城生活在一起,1993年的一天,謝燁決定不再忍受丈夫無端的怒火,她提出了和顧城離婚。顧城還沒有從英兒離開的打擊中緩過來,謝燁此時又想離開他,為了阻止謝燁,顧城竟然決定殺掉她,他拿起了一把斧頭砸向了謝燁。在謝燁倒地後,顧城寫下了遺書,跑到一棵大樹下上吊自殺了。而謝燁也因搶救無效離開了人世。

顧城雖然寫下了很多著名的詩歌,但他的一生是帶有悲劇色彩的。而他悲劇的結尾很大程度上和他的個人主義有關,小時候他便不願意與人溝通,喜歡獨處,而長大後還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有時幼稚有時瘋狂。而情人的離去和妻子的離婚是對他個人主義的沉重打擊,他感覺自己的王國失去了光彩,便以極端的方式離開了人世。

顧城離開人世後,人們更多的是談論他的詩歌作品,對於他的情感人生,只有少部分人關注到。

相關焦點

  • 1993年,一詩人拿斧頭砍妻後自盡,他寫的詩句被年輕人當個性籤名
    比如說那位在1993年前用斧頭砍妻後自盡的詩人顧城,他留下的詩句被青少年當作個性籤名,可對他本人的思想卻難以明白。他的父親是出色的詩人顧工,從小就給他提供了非常好的教育環境。在這個文藝氛圍濃厚的家庭裡生長,他也養成了安靜好學的性格特點,每天最喜歡的就是閱讀和思考。在姐姐的眼裡,顧城就是一個非常不喜歡熱鬧的人,而這種喜靜獨處的思索讓他早早就打下了詩歌創作的堅實基礎。
  • 27年前,一位詩人拿斧頭砍妻後自盡,他留下的詩句被人當個性籤名
    這是詩人顧城的一首短詩,顧城善於寫短詩,他的短詩雖然僅僅只有那麼一兩句話,但是卻能透露出無盡的深意,因此現如今很多喜歡這些短詩的人,都會用來當作自己的個性籤名,只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這些美好的詩句背後,有著怎樣複雜的感情在其中。 顧城1956年9月24日生於北京一個詩人之家,他的父親顧工就是一個老文藝青年了。
  • 1993年,一著名詩人殺妻後自盡,他生前寫的詩至今被人當個性籤名
    這句詩被一個歌手唱遍大江南北,也變成了許多年輕人的個性籤名。這種帶著綺幻,朦朧的詩句就是被稱為當代「唯靈浪漫主義」的詩人的顧城所寫,他偏愛這種風格,愛到極致。顧城,1956年9月二十四日出生於北京。父親是當年部隊文工農團的創作員,創作過不少劇本,小說以及詩歌。
  • 27年前,童話詩人顧城拿斧頭砍妻後自盡,留下唯一兒子,現狀如何
    ——顧城《避免》在中國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中,有「童話詩人」美譽的顧城永遠佔有一個重要的地位。他的文學和精神世界常人難窺探,除了那些如夢似幻、靈秀雋逸的詩句,他謎一般的死亡也給後世留下了一個永久難解的秘密。1993年10月8日,顧城與妻子謝燁在紐西蘭激流島上發生爭執,隨後顧城用斧頭砍傷謝燁,接著自殺身亡。
  • 「用墨寫的詩,斧頭也砍不下來」
    詩人雷抒雁的辭世,讓文學評論家李炳銀唏噓不已。 2月14日凌晨1點31分,當代傑出詩人、作家雷抒雁因病醫治無效,走向了生命的終點,享年71歲。 1月16日,他受《人民日報》之邀,給20年後的自己寫信。結尾處他寫道:「我們全民族正在努力完成一個『中國夢』。這正是千百年來,無數的仁人志士,流血犧牲,為之奮鬥的一個夢想。親愛的,二十年後這封信我希望你能有幸收到。」
  • 1993年,著名詩人殺妻後自殺,他留下的詩句被年輕人當作個性籤名
    隨著QQ的盛行,造就了一大批自由戀愛,特別是80和90後,QQ成了交往和戀愛的一大軟體,隨著其他聊天軟體的盛行,QQ1956年出生於上海,一出生就處在一個文書世香的大家庭裡,顧城的父親名為顧工,在當代的著名詩人,著名是的小說《瘋人院》和詩集《成熟的季節》等等。可能從小受父親影響,顧城對詩歌這方面也有頗大的天賦。
  • 「童話詩人用斧頭砍妻後自殺」曾引轟動,了解其一生後卻發現……
    按照當時鋪天蓋地媒體報導上的多數表述,1993年10月8日,在紐西蘭一個叫激流島的小島上,詩人顧城「用斧頭砍死妻子謝燁後自殺」。短短幾個字,簡潔鋒利,觸目驚心,成為迄今許多人對這位「童話詩人」最後的記憶定格,連同他最著名的、有隱喻意義的兩句詩: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 到底是什麼心理讓詩人顧城殺妻自盡?
    這句詩有很深的意境。黑夜暗喻現實的殘酷,黑色的眼睛,是亞洲人的特徵,而每個人內心深處的陰暗處都需要光明!從這句詩也看出顧城經歷了許多不如意生活的磨練,而事實也證明,最終他殺了自己的妻子並自盡!為什麼?在那個全社會都流行看詩的年代,詩人正如今天的直播網紅一般,很受人們追捧。而顧城的才華還在於改變古語詩歌,在西方散文詩方面用詞白話通俗,卻準確,直擊人心。很快,顧城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並應邀出訪歐美,他的名氣如日中天。也正是這種被社會認可的激勵下,他更加痴迷於內心世界,於是開始隱居激流島,專心創作。這個期間,一直都是他的妻子陪伴和照顧她!
  • 他是浪漫主義詩人,名利俱全時卻選擇自殺,死前還用斧頭砍傷妻子
    他是寫下「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這一經典名句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卻在37歲那年揮舞著斧頭砍向妻子,妻子不治身亡,而他也自縊於一棵大樹之下。他叫顧城,一個純真而瘋狂的人。在最應該放肆玩耍的年紀,他卻總是一個人獨處,不和其他的人一起玩,一直低著頭寫自己的詩。之後他又隨自己的父親被下放到了山東廣北一個部隊農場,又在那裡度過了5年,但他並不喜歡這樣的生活,這樣的生活讓他感到很痛苦。之後他又學習了畫畫,在許多報刊上零星地發表了一些自己的作品,1977年時他又重拾寫作。
  • 1993年,詩人顧城用斧頭殺妻後自縊,想活成童話的他終活成了"瘋子"
    他是朦朧派的重要詩人,以孩子般的思路和言辭構造了詩歌的天國。當然,他的詩歌中也包含了更多幽暗的複雜內容,這讓看上去單純的表達有了更深刻的意義。顧城從十七歲開始,他將自己對於生活的理想化寫進詩裡。詩中的情誼當做顧城的深情。
  • 他的詩感動了一代人,卻對自己的妻子舉起了斧頭……
    眾所周知,顧城是我國朦朧詩派最有成就的詩人之一,十多歲就開始了詩歌創作,他的詩也慢慢出現在公眾視線,為大眾所熟知。他在多種詩歌領域都有自己的突出成就,是天才型的詩人,他的天賦是上帝賜予他的禮物。可是,天才詩人顧城在風華正茂的36歲就選擇自縊來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是為什麼呢?
  • 顧城生前舊照:與情人、妻子和平共處,37歲拿斧頭砍妻後自縊
    而如果要說到當代詩人,一代人的作者顧城便是不可繞開的一個人物,如同一位北師範大學教授所言,顧城文本的影響力幾乎超過了所有當代詩人。他的詩歌有著不可替代的特殊的詩學意義,他的逝去是文學史家的一塊心病,但不得不說的是,顧城的生活實在是令人唏噓。
  • 他曾是詩壇巨星,為何卻在37歲時用斧頭砍殺妻子,英年隕落?
    ——顧城他是一個天才,同時也是一個瘋子。他是顧城,中國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被譽為「唯靈浪漫主義」詩人,與舒婷、北島比肩。他一生活在自己建立的理想國裡,渴望把生活過成童話,當夢破碎時,他開始著急了,焦急之下他拿起斧頭砍向自己的妻子,而後自縊而亡。
  • 中國近代著名詩人,用斧頭砍死妻子後上吊自殺,他的詩你很耳熟
    月26日出生於北京一個詩人之家。據說在他8歲時,便寫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首詩。有一次,顧城因為給同學講《三國演義》得到了「故事」的雅號。儘管他喜歡講故事,但卻不喜歡被一群人圍著,所以他便尋求姐姐的幫助,希望姐姐能做他的聽眾。當姐姐沒空聽時,他就一個人鑽進屋子裡,對著牆講。所以幼年的顧城是不合群且孤獨的。
  • 中國近代著名詩人,用斧頭砍死妻子後上吊自殺,他的詩你很耳熟
    據說在他8歲時,便寫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首詩。有一次,顧城因為給同學講《三國演義》得到了「故事」的雅號。儘管他喜歡講故事,但卻不喜歡被一群人圍著,所以他便尋求姐姐的幫助,希望姐姐能做他的聽眾。當姐姐沒空聽時,他就一個人鑽進屋子裡,對著牆講。所以幼年的顧城是不合群且孤獨的。
  • 他離去25年,永遠定格在37歲,大詩人用斧頭砍死妻子,隨後自殺
    他是中國的唯靈主義詩人,他將永遠年輕,因他用死固定了年齡。你大概知道他,那個總愛戴著一頂灰色絨線帽的大男孩詩人。你大概讀過他的很多詩歌,最著名的一首是:「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而他所謂的光明又在哪兒?
  • 26年前,一位著名詩人殺妻後自殺!他留下的詩句被人當作微信籤名
    26年前,一位著名詩人殺妻後自殺!他留下的詩句被人當作微信籤名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這句詩,甚至當做自己的微信籤名。但你知道作者是誰嗎?他就是我們今天聊的這位~~
  • 詩人與世界 ——我在網絡空間的個性籤名緝錄
    詩人與世界——我在網絡空間的個性籤名緝錄 李南方1.這裡是文學空間,這裡是詩人天地,這裡是心靈家園,這裡是夢想世界。2.詩人為世界提供夢想,夢想為詩人燭照路程。3.詩人是世界的心。他試圖在人間的黑暗裡營造的天堂的光明。4.詩人用夢想的光芒輝照世界,把星鬥的語言留在人間。
  • 殺妻又自殺的詩人
    1.他才華橫溢他是少年英才。早在1975年,他就以神童的天賦完成了自己的代表作《生命幻想曲》,並奠定了自己的創作風格。他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他還寫作了著名的自傳體長篇小說《英兒》。
  • 「詩人已死」的年代,寫詩的人都是神經病?「文化人」竟不願提起
    入駱一禾暴病身亡(1989年6月)、戈麥自沉萬泉湖(1991年9月)、顧城激流島上吊(1993年10月)、徐遲病房跳樓(1996年12月),還有諸如蝌蚪割脈、麥殼服藥、阿櫓殺人、嶽冰被刺……或許大家會好奇,他們為什麼要選擇死亡。在這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其中有代表性的幾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