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攜手大灣區各市共建世界級人文灣區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香港1月4日電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文旅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及廣東省人民政府日前聯合公布《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文旅規劃》),香港特區政府4日對此表示歡迎並指出,特區政府會按照《文旅規劃》的指導方向,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並與文旅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及大灣區各市的文旅部門攜手合作,共建世界級人文灣區和休閒灣區。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說,《文旅規劃》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整體文化和旅遊發展提供指導性方向,引領大灣區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樞紐及世界級旅遊目的地,亦有助鞏固香港作為國際文化大都會及國際旅遊樞紐的地位。

文化方面,發言人表示,《文旅規劃》中「共建人文灣區」章節提出的大灣區共同推動文化發展、交流和建設,將有助進一步推動大灣區內各城市在文化藝術表演和觀眾群的發展交流和互聯互通,亦創造機會,讓大灣區內的文化藝術團體攜手開拓國際市場。對香港藝術文化界而言,面向更廣闊的大灣區藝術文化表演市場,亦有助促使其提高創作的素質。

旅遊方面,發言人說,《文旅規劃》中「構築休閒灣區」章節提出多項推動大灣區旅遊發展的舉措,這些舉措的落實將吸引更多海外旅客到訪大灣區,並推動大灣區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構築面向全球的宜遊灣區。

發言人指出,《文旅規劃》以及2019年2月出臺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均明確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城市旅遊樞紐及「一程多站」示範核心區。在疫情過後,特區政府會繼續致力發揮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的優勢,善用香港完善的海陸空聯繫及豐富的旅遊資源,吸引海外旅客經香港開展大灣區「一程多站」旅程。(完)

相關焦點

  • 香港特區政府:構築面向全球的宜遊灣區
    記者近日從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官方網站獲悉,香港特區政府對文化和旅遊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及廣東省政府聯合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表示歡迎,並表示,特區政府將按照《規劃》的指導方向,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並與文化和旅遊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及粵港澳大灣區各市的文化和旅遊部門攜手合作,共建世界級人文灣區和休閒灣區。
  • 世界級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
    中國四大都市圈粵港澳大灣區(珠三角經濟圈)發展具有戰略意義:打造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還要打造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粵港澳大灣區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並稱為世界四大灣區;
  • 共建人文灣區和休閒灣區
    本報訊(記者吳麗蓉)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在文化和旅遊領域合作,共建人文灣區和休閒灣區。《規劃》設置11個專欄36個項目,通過實施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程,開展青少年交流重點項目、重點藝術交流活動,建設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重點項目、文化產業園區和展會項目、文化協同發展平臺,開發特色旅遊產品、特色旅遊項目,推進濱海旅遊重點建設項目,完善旅遊資源推介平臺,深化旅遊人才培養等,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在「十四五」期間構建和完善新時代藝術創作體系、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體系、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 打造世界級文化產業中心 粵港澳可向其他灣區學什麼
    兩場重要的文化活動同一天開幕,這或許是一個巧合,也恰恰折射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事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中提到大灣區要「共同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專家建議,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的蛋糕越做越大,未來大灣區應該打造世界級文化產業中心。
  • 大灣區文旅合作藍圖出爐啦!
    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廣東省人民政府近日聯合公布《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旨在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在文化和旅遊領域合作,共建人文灣區和休閒灣區。
  • 香港推行新措施便利建築及工程業界赴大灣區開業執業
    人民網香港7月15日電(記者陳然)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15日舉行簡介會,向建築及工程業界介紹便利相關企業和專業人士到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開業、執業的新措施。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在簡介會上致辭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去年2月出臺,各市根據綱要中的定位迅速發展,對香港建築及工程界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遇。發展局一直積極與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商議,旨在透過簡便的備案制度,便利合資格的香港企業和專業人士到大灣區開業、執業。據悉,新措施日前獲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批示通過。
  • 把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世界級海洋文化中心
    如今,舊金山灣區大規模進入網絡時代,谷歌、蘋果等網際網路巨頭和高科技企業的全球總部都建立在此。  東京灣區,已形成包括鋼鐵、有色冶金、石化、機械、電子、汽車等產業在內的工業產業帶,以及集金融、研發、文化和娛樂等為一體的金融消費中心,被稱為「產業灣區」。它是世界上第一個主要依靠人工規劃而締造的灣區,它的發展有著更為明顯的政府規劃設計和精密實施痕跡。
  • 粵港澳大灣區加速向國際一流灣區邁進
    「我每周都在大灣區這幾座城市跑一圈。」香港科技園孵化的科技公司Koofy Development創始人馬頌祺說,公司在香港起步,產品運營在廣州,生產加工在東莞,硬體測試在深圳。公司所入駐的香港科技園,能夠快速對接整個大灣區的優質資源。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布,向全世界展示了一個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宏偉藍圖和美好前景。
  • 對標世界三大著名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成全球新的經濟增長極?
    今年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做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目前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已在制定當中,很快會公布。這預示著,把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世界一流灣區的政策靴子即將落地。  實際上,粵港澳大灣區在多個經濟指標上已經超過或者接近世界三大灣區,其2016年的經濟增速更是其他三個灣區的2~3倍。對標世界三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有哪些優勢和短板?離世界一流灣區還有多遠?
  • 搭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四梁八柱」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規則銜接是當前重要任務藍皮書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入全面推進實施階段,「四梁八柱」已經被搭建起來,朝著邁向充滿活力的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穩步前行。粵港兩地電子籤名認證的機制也將升級,國家將大力推進電子籤名證書互認工作,推廣電子籤名互認證書在公共服務、金融、商貿等領域的應用,將由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體服務業司、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香港特區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澳門郵電局電子業務廳四方成立聯合工作組,共同推進電子籤名證書互認工作。
  • 人文灣區專家談|香港要擔當大灣區對外文化門戶
    加上香港藝術館、歷史博物館及文化博物館,展出中華文化藝術的空間將大為提升,可以經常舉辦世界級的大型展覽。 香港剛啟動了《香港地方志》的彙編工作,預計共66卷,約2500百萬字;同時會舉辦多種學術報告會及相關展覽。這項工作將會讓市民更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
  • 大灣區|廣深「雙城記」唱響大灣區,共建改革創新協同發展示範區
    雙方將攜手共建的「改革創新協同發展示範區」,以制度創新共建共享共創為核心,以區域協同聯動發展為重點,以產業互利合作為紐帶,以構建立體全面開放新格局為突破口,通過協同改革、協同創新、協同開放、協同發展,建立健全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協同發展推進機制和保障體系,為廣州實現老城區新活力,在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出新出彩;同時助力深圳朝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方向前行
  • 觀點回顧|王世福:依託古驛道文化線路,構建世界級人文灣區
    依託古驛道文化線路,構建世界級人文灣區王世福:(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廣東省智慧城市規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南粵古驛道在廣東先行先試實踐了5年時間,需要歸納與思考其中產生的思想、主義與理論,古驛道文化線路和當前更加宏觀的粵港澳大灣區走向人文灣區之間的聯繫。
  • 林鄭月娥:希望香港和內地企業攜手共建 拼船出海
    新華社香港6月29日電(記者李濱彬)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9日表示,21年來,香港成功落實「一國兩制」,保障了繁榮穩定,內地企業功不可沒。  香港中國企業協會29日在香港舉辦第15屆會董就職典禮。林鄭月娥在典禮上表示,現在香港有兩個很大的機遇,一個是「一帶一路」建設,另一個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 ...合作猶如「接力跑」——專訪香港特區政府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恆
    中新社香港12月11日電 題:粵港澳大灣區創科合作猶如「接力跑」——專訪香港特區政府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恆中新社記者 曾平今年4月履新的香港特區政府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恆是一位機電工程師,擁有30多年的公共行政經驗
  • 著名經濟學家高尚全:深圳將成為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
    深圳應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進程中起中流砥柱作用「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進程中,深圳應當發揮中流砥柱作用。」談起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尚全首先這樣判斷。1993-1997年,高尚全擔任香港特區預委會和籌委會委員、經濟小組組長,為香港回歸進程中的經濟穩定和發展做協調工作。「那個時候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如何確保香港平穩過渡和穩定繁榮。
  • ...家園齊心建|粵港澳大灣區|粵港|香港|吳傑莊|香港廣東青年總會
    新華社廣州7月7日電(記者徐弘毅、洪澤華)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6日以「愛國愛港 共建灣區」為主題舉辦線上新聞發布活動,現場連線多位香港經濟、法律、教育、文化等界別人士,圍繞愛國愛港、支持香港國安法、推動共建幸福灣區等話題展開交流。與會人士表示,有安全底線作為保障,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方向更清晰、前景更廣闊。
  • 盧榮:粵港澳大灣區從經濟總量看與世界三大灣區相差不大
    他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的GDP,2017年達到了6萬億,佔到全國12%,這個體量是超過了世界第十二大經濟體俄羅斯。目前從經濟總量的角度來看,其實我們是跟世界三大灣區,紐約灣區,東京灣區、舊金山灣區相差不太大的。但是,從另外一個維度上看到,跟全國人均GDP的情況相似,大灣區的人均GDP也是遠遠低於其他的灣區。
  • 中山攜手澳門,未來如何實現全方位合作?
    搶抓機遇發揮優勢,推進全面深入合作 圍繞攜手共建粵港澳大灣區澳門與中山在多個領域具有合作潛力,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和深中通道建設的推進,兩地都迎來重大發展機遇。特區政府將貫切落實和推動既有的合作項目,更將繼續支持澳門企業到內地開拓商機。
  • CEEC科技Corner第三期講座:粵港澳大灣區的世界一流灣區進擊之路
    「國家戰略」、「國際一流灣區」、「世界級城市群」,這些令人振奮的關鍵詞,無一不凸顯出國家對其寄予的厚望, 從2014年1月深圳政府報告首提「灣區經濟」,到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歷經整整五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