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人文灣區和休閒灣區

2021-01-10 人民資訊

本報訊(記者吳麗蓉)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在文化和旅遊領域合作,共建人文灣區和休閒灣區。

《規劃》設置11個專欄36個項目,通過實施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程,開展青少年交流重點項目、重點藝術交流活動,建設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重點項目、文化產業園區和展會項目、文化協同發展平臺,開發特色旅遊產品、特色旅遊項目,推進濱海旅遊重點建設項目,完善旅遊資源推介平臺,深化旅遊人才培養等,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在「十四五」期間構建和完善新時代藝術創作體系、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體系、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代文化產業體系、現代旅遊業體系、現代文化和旅遊市場體系、對外文化交流和旅遊推廣體系,不斷鞏固文化和旅遊發展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相關焦點

  • 香港特區政府:攜手大灣區各市共建世界級人文灣區
    中新社香港1月4日電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文旅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及廣東省人民政府日前聯合公布《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文旅規劃》),香港特區政府4日對此表示歡迎並指出,特區政府會按照《文旅規劃》的指導方向,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並與文旅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及大灣區各市的文旅部門攜手合作
  • 共建粵港澳人文灣區,南方電網「跨界」辦展啦
    賴增鵬 攝《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增強大灣區文化軟實力,共建人文灣區。在人文灣區建設的大好契機下,廣東省嶺南文化藝術促進基金會主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嚴格按照專業化標準建設「嶺南文化藝術館」項目,充分利用館藏資源,挖掘地域文化特色,開館首次亮相的「嶺南∙高度」主題藏品展展出100多件館藏精品,將繪畫、書法、廣彩、廣繡、廣作琺瑯彩等具有嶺南特色的獨有魅力彰顯出來,推動新時代文化藝術的繁榮發展。
  • 香港特區政府:構築面向全球的宜遊灣區
    記者近日從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官方網站獲悉,香港特區政府對文化和旅遊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及廣東省政府聯合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表示歡迎,並表示,特區政府將按照《規劃》的指導方向,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並與文化和旅遊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及粵港澳大灣區各市的文化和旅遊部門攜手合作,共建世界級人文灣區和休閒灣區。
  • 重慶規劃布局四大灣區!沙坪垻進入灣區時代
    2020年12月9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以下簡稱重慶市規資局)公開發布《重慶市中心城區長江文化藝術灣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正式披露了長江文化藝術灣區的規劃範圍。長江文化藝術灣區是重慶公開的第一個灣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重慶中心城區規劃的其餘三大灣區分別為:◎ 兩江交匯歷史人文灣區;◎ 長江生態文明灣區;◎ 嘉陵江智能創新灣區。
  • 構築廣東特色休閒灣區,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旅遊產業轉型升級
    休閒是指在非勞動及非工作時間內以各種「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調節與放鬆,達到生命保健、體能恢復、身心愉悅目的的一種業餘生活。構築休閒灣區是以旅遊業、娛樂業等服務業為龍頭形成產業系統,大力發展公園、博物館、體育、影視、交通、景區度假區、餐飲、娛樂、購物以及由此連帶的產業集聚。
  • 灣區藝術家畫灣區 深圳美術館展現「灣區好風光」
    、人文風情和城市建設的發展,以國畫和油畫(水彩)對比的方式,來展示不同畫種在面對「灣區風光」在表現上的差異性,同時凝聚灣區美術家的力量,熱情表現自己身邊的生活。同時,通過展覽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各地區與城市間的文化藝術交流,對大灣區當代藝術的前端狀態進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討,為中國當代的發展勾畫出清晰的發展脈絡,釐清當代藝術發展狀態。
  • 「戲劇情、丹青意、絲竹樂」,《人文灣區•嶺南三秀》新書首發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陳川)8月20日,「粵韻風華——《人文灣區·嶺南三秀》新書發布會暨灣區嶺南文化發展研討會」在南國書香節主會場琶洲會展中心嶺南文化區舉行。本次叢書發布會活動由廣東省文藝研究所、廣東省評論家協會聯合主辦,受邀參加的多位專家為新書導讀、點評,並就嶺南文化傳承創新、人文灣區建設等話題進行交流對話。
  • 打造世界級文化產業中心 粵港澳可向其他灣區學什麼
    「港珠澳大橋通車,廣州高鐵直達香港……交通、人文交流以及版權資源交流等的便利,為粵港澳大灣區打造人文灣區提供了非常優質的基礎。」楊曉東說。擁有這樣的優勢,粵港澳大灣區要怎樣在文化產業上做文章?其他三大灣區的做法有一定借鑑意義。紐約灣區藉助其作為世界金融、貿易中心的條件,建設全球媒體、會展和娛樂之都。
  • 世界級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
    世界四大灣區世界頭號經濟大國美國,經濟發達國家世界最大的發達國家經濟體,世界四大灣區美國佔了兩個分別是紐約灣區和舊金山灣區;日本2010以前一直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最輝煌時期日本gdp紐約灣區擁有美國第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是世界第一大經濟中心,其GDP於2013年超越東京,位居世界第一。它也是世界的金融中心,世界500強企業中,有52家總部企業位於紐約灣區。
  • 寶安中心區攜手前海打造「灣區核心引擎」 一批重點項目成為灣區...
    從目前如火如荼的建設來看,寶中正不斷在為灣區未來發展蓄力,逐漸形成大灣區深圳西部商業、總部經濟與文體中心,緊密攜手前海,一批重點項目成為灣區領跑者。 無縫對接前海,打造「灣區核心引擎」 以世界知名灣區為坐標,發展勢頭迅猛的粵港澳大灣區,必將在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中佔有一席之地。
  • 第二屆「共建國際灣區」論壇在珠海召開
    11月28日上午,第二屆「共建國際灣區」論壇在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園區順利召開。粵港澳大灣區政產學研各界人士共聚一堂,圍繞「共建國際灣區:深化人文交流增進文化共識,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主題展開研討與交流。為促進不同文明主體之間深化交流,增進一帶一路國家文化共識和友好互鑑,推動「一帶一路」的共建合作建言獻策,本屆論壇由北京師範大學(珠海)主辦。
  • 觀點回顧|王世福:依託古驛道文化線路,構建世界級人文灣區
    依託古驛道文化線路,構建世界級人文灣區王世福:(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廣東省智慧城市規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南粵古驛道在廣東先行先試實踐了5年時間,需要歸納與思考其中產生的思想、主義與理論,古驛道文化線路和當前更加宏觀的粵港澳大灣區走向人文灣區之間的聯繫。
  • 金聲玉律齊相逢 共繪灣區同心圓
    作為本次藝術季的首場演出,「以青春之名」合唱音樂會聚集了深圳實驗學校初中部晰耳合唱團、香港協恩中學合唱團、澳門嘉諾撒聖心英文中學合唱團、臺北愛樂少年及兒童合唱團、臺北藝術大學打擊樂團等五個在國際和國內多次榮獲嘉獎,頗具「含金量」的青年演出團體。 當天活動在臺北藝術大學打擊樂團一曲活潑悅耳的《夢幻列車》開場樂中正式拉開帷幕。
  • 上海在濱海地區打響「上海灣區」城市品牌
    新華社上海電(記者李榮)上海正在杭州灣北岸的濱海地區——金山區打響「上海灣區」城市品牌,著眼於灣區特徵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建設「產城融合、濱海花園和門戶節點」區域。  據上海市金山區8日發布的消息,上海打造「上海灣區」城市品牌,將著力強化產城融合特徵,聚焦發展大健康產業、綠色化工、休閒旅遊,加快產能提升和動能轉換,全面推動創新發展。
  • 僑鄉江門:塑造灣區人文精神不停步
    僑鄉江門:塑造灣區人文精神不停步  人文灣區僑鄉江門  11月30日,2019中國僑都(江門)華僑華人嘉年華活動閉幕式——第四屆美麗鄉村國際微電影藝術節暨金杜鵑獎第七屆全國微電影大賽頒獎典禮在江門舉行。
  • 「規劃」金山:「上海灣區」將這樣打造城市海岸線!
    詳↓金山區產業規劃圖打造「上海灣區」城市品牌金山地處上海西南門戶,傍海而生,23.3公裡長的濱海岸線,尤其是7.2公裡長的生活岸線,是上海稀缺的城市海岸線,濱海地區也是金山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金山以濱海地區為核心區域,打響「上海灣區」城市品牌,旨在進一步提升金山發展的辨識度和影響力。把「上海灣區」作為金山城市品牌,既是對金山濱海地區功能定位的延續、深化和提升,又著眼於灣區特徵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能夠有效涵蓋「建設成為產城融合樣板城市、濱海花園城市、門戶節點城市」這一目標。
  • 舊金山屬於舊金山灣區,舊金山灣區旅遊景點推薦
    美國舊金山灣區旅遊景點有哪些呢?對於舊金山灣區,或許看官們就會有疑問了,它與舊金山是一個怎樣的關係了,是不是就是同一個地方呢?這二者的關係就是,舊金山是一個大都會區,包括很多的大小城市,其中舊金山這個城市,簡單說來,舊金山屬於舊金山灣區,可別顛倒過來了哦。
  • 灣區硬核資產!預鑑超級灣區的澎湃未來
    圈定大灣區 聚合世界之力 擎領時代熱潮 如今,日新月異的灣區經濟是國際經濟版圖的亮點,也是帶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核心動力源。觀之全球,舊金山灣區的矽谷、亞太地區的東京灣以及美國東部的紐約,都印證了一點:大灣區即為繁華宜居城市群;近觀中國,每一次的發展導向,也始終離不開灣區。
  • 招商蛇口太子廣場展示中心開放 重新定義灣區商務
    2019年8月28日,備受期待的灣區商務新坐標——太子廣場展示中心盛大開放。作為深圳南山的標杆商務項目的展示中心,太子廣場這座外形如藝術館般的甲級寫字樓,在展示中心揭開幕布的那一刻,已註定重新定義灣區商務。
  • 粵港澳直指長三角,灣區中的稻穀產業園正在崛起
    2015年3月《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發布,首次提出打造一個「粵港澳大灣區」。2017年3月「粵港澳大灣區」被正式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成為首個國家定義的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