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節日·端午丨你知道嗎?這個端午節有點不一樣!

2020-12-11 澎湃新聞

我們的節日·端午丨你知道嗎?這個端午節有點不一樣!

2020-06-25 16: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端午

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到!

作為流傳千年的節日,

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除了吃粽子、掛菖蒲、佩香囊……

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下面,請大家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端午節的正確打開方式!

節分端午自誰言 · 萬古傳聞為屈原

端午節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

已有2000多年歷史。

究其由來,有屈原說、伍子胥說、曹娥說、

三代夏至節說等。

其中,為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屈原,

是在民間影響最大的說法。

端午習俗亮點多 · 小編逐個給你說

「端」有開頭、初始之意,

端午又至,

這是氤氳著濃鬱氣質的佳節,

讓我們在一個個傳統項目中感受儀式感,

在思接千載、

神遊萬仞中體會文化鄉愁。

來!五月五,過端午~~

掛艾草菖蒲

農曆四月的最後一天,大清早,家住端州城區的居民就將一束艾草、菖蒲懸掛在自家門前,有的還在家門口張貼「艾旗迎百福,蒲劍斬千邪」的對聯。除了包粽子,這也是端州人過端午的一種習俗。

端州區上遊社區居委會的漁民們還會到西江河邊取水回來,用艾葉煮沸後,供全家人擦拭身體或洗澡之用,此舉又叫「洗龍舟水」,寓意避邪和祈求健康平安。

金利賽龍舟

高要區金利鎮是有名的「龍舟之鄉」,也是廣東省最早開展民間賽龍舟活動的地方之一,龍舟活動已有200多年歷史,素有「廣州看花市、金利看龍舟」的美談。2018年,金利龍舟習俗入選廣東省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詳情>>>

△金利龍舟賽歷史圖片。高要區供圖

今年端午節,因疫情防控,金利不舉辦龍舟賽。龍舟賽雖然停辦了,但金利人骨子裡的龍舟熱情不會因此減弱。

喝蒲酒吃艾餈

廣寧縣的端午節好比「衛生防疫節」,很多習俗都跟衛生息息相關,比方說與端州一樣,習慣將艾草、菖蒲懸於門戶。有的地方還喝蒲酒,把酒灑在屋外四周,以避蛇蠍。

△圖源 廣寧廣播電視臺

廣寧人端午包粽子的同時也用艾草做餈,寓意去毒氣、避瘟疫,並認為端午節始源於「夏至」,因此廣寧民間素有「到五月節才收棉被」之說。

龍母誕祈福

端午假期恰逢龍母誕(農曆五月初一到初八),往年「賀誕」的景象十分熱鬧。相傳,龍母生辰誕有為龍母娘娘沐浴更衣的習俗,民間還有搶炮頭、摸龍床、賽龍舟等習俗。

△悅城龍母誕歷史圖片。岑曉鋒 攝

值得注意的是,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市民遊客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避免人員聚集,目前,德慶縣龍母祖廟等景區繼續暫停對外開放。

泡「午時茶」

端午節當天中午封開當地人會帶上籮筐或麻袋,一家大小到野外採摘草藥,用草藥煮泡「午時茶」。當地人認為端午當天採摘的草藥功效最好,喝了「午時茶」能驅除穢氣,清熱解毒、防病治病。

互送粽子

端午節懷集人會互送粽子作為禮物,寓意大吉大利。此外,端午節當天,詩洞、大崗、冷坑等鎮的男人們會到溪邊洗頭,表示洗走汙穢,健康成長。

非常時期,萬「粽」一心,

每個人都是防疫鏈條上的重要一環。

讓我們調整紀念節日的方式,

減少不必要聚集,

用心紀念穿越千年的家國情懷。

在端午的粽葉飄香間,

傳承你我共同的文脈和歷史根源,

互祝安康,平安吉祥!

資料來源 肇慶文明網《人文端州》

編輯 莫莎

文章轉載請註明

來源於「肇慶發布(zhaoqingfabu)」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節氣丨你知道端午節的習俗嗎?
    節氣丨你知道端午節的習俗嗎?願大家端午安康作為傳統節日端午節始於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首個躋身世界「非遺」的節日端午習俗吃粽子「粽子香,香廚房。這是舊時流行甚廣的一首描寫過端午節的民謠。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粽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 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這個端午節你在幹嘛?端午節安康!
    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比較傳統的節日,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至於為什麼過端午節,想必大家都比較清楚,是為紀念屈原。在這個疫情期間的端午節,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個特殊的日子,當然了我們要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做一些感興趣的事情,或者分享一下自己小時候過端午節的事情,記得小時候過端午節,媽媽總是在我的手上和腳上綁花花繩,那時的我有多高興,每年端午節都會綁花花繩,據老人說:到了夏天蛇出來了,綁了就會嚇蛇,不敢纏到腿上,到了六月六就剪掉。現在回頭想想都是滿滿的回憶啊。
  • 【我們的節日·端午】「特別」的端午,「粽」有不一樣的打開方式,你get√了嗎?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即將到來,大家的粽子都準備好了嗎?小夥伴,你們知道嗎?端午節每年固定在農曆的五月初五,但它在陽曆中的日期卻非常不固定。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就是「閏月」。農曆庚子鼠年為閏年,增加了一個「閏四月」。這個「閏四月」從陽曆5月23日開始至陽曆6月20日結束。受「閏四月」影響,自此以後,庚子鼠年內的農曆節日,如端午節等,在陽曆中的對應日期相較去年來說,都將向後推遲18天。
  • 端午節?你真的知道這個節日麼?端午居然不只是紀念屈原的?
    端午節乃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有很多名字,看看你知道幾個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ps:是農曆哦,不是陽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
  • 端午節只能說安康,不能說快樂?這個端午節,你有被迫說安康嗎
    而端午節快樂幾乎沒有看到,就算有位朋友,在朋友圈裡發到,端午節快樂,下面也立馬有人指認出來,應該說端午節安康,而不是快樂。讓人十分不解,記得小時候也沒有端午節安康這一說法呀?為什麼端午節應該說安康?而不是快樂呢?說快樂真的不行嗎?印象中的端午節一直都是頗為喜慶的,賽龍舟,吃粽子,大家都喜氣洋洋的,為什麼不能說快樂呢?
  • 端午安康丨那些你不知道的端午節冷知識!
    端午由來端午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從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了。端午最初是為拜祭龍祖,即所說的圖騰祭祀;後有紀念屈原、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等說法,以紀念屈原的說法為主。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是最多的,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端午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女兒節、龍舟節、夏節、 菖節、蒲節、浴蘭節、五月節、天中節、詩人節、屈原日、龍日、燈節等等。屈原不姓屈?
  • 端午節祝福語你知道嗎?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後天(6月25日),就是農曆五月初五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了。據有關資料釋義,端午也叫端五、端陽,中華民族過端午節迄今已有2000餘年的歷史了。大家都知道,端午節有包粽子吃粽子、有觀賞龍舟競渡、喝雄黃酒等民俗。
  • 「我們的節日·端午」「特別」的端午,「粽」有不一樣的打開方式...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即將到來,大家的粽子都準備好了嗎?小夥伴,你們知道嗎?今年的端午節有些特別哦~天文專家表示,它是21世紀最晚的三次端午節中的一次!端午節每年固定在農曆的五月初五,但它在陽曆中的日期卻非常不固定。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就是「閏月」。
  • 我們的節日 端午節
    節 端午青海話更多的是把端午節叫「過當午」,有著本地獨特的節慶民俗。 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 「但凡有點常識,就知道端午不應該說快樂,應該說安康」
    你還在說端午節快樂?錯了,你應該說「端午安康」才對!端午節不應該說「快樂」而應該說「安康」,這個小知識點,我很早就知道了,但我一般也不會去說,因為我從來不在端午節發祝福。既然端午是個祭祀的節日,或是一個紀念先人的節日,那當然不能用「快樂」來祝福了,用「安康」更為合適。我一直對「端午節安康」的說法深以為然,直到我有個同事一臉優越地糾正另一個出於善意用「端午節快樂」問候大家的同事:「但凡有點常識,就知道端午不應該說快樂,應該說安康。」
  • 你不知道的五個端午節冷知識,端午節其實又叫女兒節!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佳節之一,也是我國法定節假日之一,同時也是大家最期盼的節假日之一,在端午節那天,市面上琳琅滿目的粽子吸引著無數人的爭相購買,除了吃粽子,大家還會在端午節這天舉行賽龍舟比賽,一起歡度這個美好的節日。
  • 一樣的節日兩樣的風情 臺灣的端午節怎麼過
    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寶島臺灣當然也和大陸一樣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這些常規的風俗活動之外,還有午時取水、立雞蛋打石戰等習俗值得寶島一探。走進寶島,過一個臺式風情端午節吧!早年漢人定居臺灣,同時帶來端午節的習俗。
  • 端午節又叫什麼節 端午節又叫端陽節嗎
    導語:端午節我們已經相當的熟悉了,但是你知道嗎端午節並不是一直都叫這個名字的,在歷史上端午節有很多個名字,那麼,端午節又叫什麼節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端午節的別稱有哪些,端午節又叫端陽節嗎?你來看看就知道了。
  • 端午節又叫女兒節?漲知識了!這個不一樣的端午,願你我安康!
    今日端午端午節=女兒節?端午節是我國夏季最重要的節日,在農曆五月五日,又稱「端陽節」「粽子節」「詩人節」「龍舟節」「女兒節」等等。端午節還有一個別稱——女兒節,這一別稱從明清時期就開始流傳。明代北京從五月初一開始,至初五日,家家打扮小閨女,給她們戴上石榴花。出嫁女也各自回娘家,看望父母,與家人團聚。另外,端午節被稱為「女兒節」,還表現在姻親交往中。
  • 「端午節」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首先祝看到此文的有緣人端午節安康!然後我們一起看看關於端午節都有哪些不常見的傳說和叫法!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中國的地域廣大,民族眾多,並有著不同版本的故事和傳說,所以就產生了很多不同的節日名稱!你都知道有哪些嗎?
  • 我們的端午節|過端午,我們當然是認真的
    而端午節作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也是首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中國節日,端午食粽的風俗不僅在我國是影響力最大、覆蓋面最廣的飲食習俗,更流傳至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等地。宜昌人的大端午宜昌是一座古城。漫長歲月中,歷史的印記與先民的足跡在同一處空間層層疊加,便化作了一個個記憶的「符號」。
  • 端午只知道吃粽子、賽龍舟?這些端午節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說起端午的習俗,大家一定會想到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葉、帶五色繩、喝雄黃酒等習俗!那慢著!現在這些冷知識可能會嚇你一跳!
  • 端午節:別輕易地說節日快樂
    春節到了,我們打個電話,發個微信給別人,說聲節日快樂,表示祝福,人家感謝你;五一到了,我們打個電話,發個微信給別人,說聲節日快樂,表示祝福,人家感謝你;端午到了,我們打個電話,發個微信給別人,可別說節日快樂,否則別人可能會不高興了。
  • 你不知道的端午節:紀念屈原嗎,端午到底什麼意思,端陽、正陽?
    今天是傳統佳節-端午節,祝大家端午節假期快樂!既然是傳統節日,那今天我們就聊聊端午節,讓我們用漢字的視角理解端午節。端午節那些眾多紛紜的來曆紀念屈原流傳最廣的,也是大家最認可的來歷。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出 ,那時候雖然沒有明確記載名為「端午節」,但是習俗跟今天極為相似。我們可以猜想,無論是屈原懷悲憤投江、伍子胥遭陷害被逼死,還是曹娥哭了幾個晝夜,而後投江。都不是突發的事件,也許是受吳越文化的影響,選擇了這個盛大的祭祀節,而百姓們的紀念只是這個節日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延續和擴大。
  • 端午傳說:端午節不只有屈原 你還知道哪些故事?
    原標題:端午傳說:端午節不只有屈原 你還知道哪些故事?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年曆的一個節日——端午節。   這個節日,是我們裹粽子的日子。每一年的這一天,許多人家都會包裹粽子,許許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種類的粽子,都會在這個粽香的季節紛紛湧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