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5 16: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端午
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到!
作為流傳千年的節日,
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除了吃粽子、掛菖蒲、佩香囊……
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下面,請大家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端午節的正確打開方式!
節分端午自誰言 · 萬古傳聞為屈原
端午節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
已有2000多年歷史。
究其由來,有屈原說、伍子胥說、曹娥說、
三代夏至節說等。
其中,為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屈原,
是在民間影響最大的說法。
端午習俗亮點多 · 小編逐個給你說
「端」有開頭、初始之意,
端午又至,
這是氤氳著濃鬱氣質的佳節,
讓我們在一個個傳統項目中感受儀式感,
在思接千載、
神遊萬仞中體會文化鄉愁。
來!五月五,過端午~~
掛艾草菖蒲
農曆四月的最後一天,大清早,家住端州城區的居民就將一束艾草、菖蒲懸掛在自家門前,有的還在家門口張貼「艾旗迎百福,蒲劍斬千邪」的對聯。除了包粽子,這也是端州人過端午的一種習俗。
端州區上遊社區居委會的漁民們還會到西江河邊取水回來,用艾葉煮沸後,供全家人擦拭身體或洗澡之用,此舉又叫「洗龍舟水」,寓意避邪和祈求健康平安。
金利賽龍舟
高要區金利鎮是有名的「龍舟之鄉」,也是廣東省最早開展民間賽龍舟活動的地方之一,龍舟活動已有200多年歷史,素有「廣州看花市、金利看龍舟」的美談。2018年,金利龍舟習俗入選廣東省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詳情>>>
△金利龍舟賽歷史圖片。高要區供圖
今年端午節,因疫情防控,金利不舉辦龍舟賽。龍舟賽雖然停辦了,但金利人骨子裡的龍舟熱情不會因此減弱。
喝蒲酒吃艾餈
廣寧縣的端午節好比「衛生防疫節」,很多習俗都跟衛生息息相關,比方說與端州一樣,習慣將艾草、菖蒲懸於門戶。有的地方還喝蒲酒,把酒灑在屋外四周,以避蛇蠍。
△圖源 廣寧廣播電視臺
廣寧人端午包粽子的同時也用艾草做餈,寓意去毒氣、避瘟疫,並認為端午節始源於「夏至」,因此廣寧民間素有「到五月節才收棉被」之說。
龍母誕祈福
端午假期恰逢龍母誕(農曆五月初一到初八),往年「賀誕」的景象十分熱鬧。相傳,龍母生辰誕有為龍母娘娘沐浴更衣的習俗,民間還有搶炮頭、摸龍床、賽龍舟等習俗。
△悅城龍母誕歷史圖片。岑曉鋒 攝
值得注意的是,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市民遊客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避免人員聚集,目前,德慶縣龍母祖廟等景區繼續暫停對外開放。
泡「午時茶」
端午節當天中午封開當地人會帶上籮筐或麻袋,一家大小到野外採摘草藥,用草藥煮泡「午時茶」。當地人認為端午當天採摘的草藥功效最好,喝了「午時茶」能驅除穢氣,清熱解毒、防病治病。
互送粽子
端午節懷集人會互送粽子作為禮物,寓意大吉大利。此外,端午節當天,詩洞、大崗、冷坑等鎮的男人們會到溪邊洗頭,表示洗走汙穢,健康成長。
非常時期,萬「粽」一心,
每個人都是防疫鏈條上的重要一環。
讓我們調整紀念節日的方式,
減少不必要聚集,
用心紀念穿越千年的家國情懷。
在端午的粽葉飄香間,
傳承你我共同的文脈和歷史根源,
互祝安康,平安吉祥!
資料來源 肇慶文明網《人文端州》
編輯 莫莎
文章轉載請註明
來源於「肇慶發布(zhaoqingfabu)」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