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傳說:端午節不只有屈原 你還知道哪些故事?

2020-12-04 人民網

原標題:端午傳說:端午節不只有屈原 你還知道哪些故事?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年曆的一個節日——端午節。

  這個節日,是我們裹粽子的日子。每一年的這一天,許多人家都會包裹粽子,許許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種類的粽子,都會在這個粽香的季節紛紛湧現。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其實向來都說法不一。有些人都將它視為是紀念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有人說,這一個節日在古代,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據文獻上的記載,以及歷代相傳流行下來的許多端午習俗,五月被視為「毒月」、「惡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這一天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如插蒲子艾葉、喝雄黃酒、祭五瘟使者等。

  後來的後來,端午節的意義起了變化。人們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將這個一直流傳的端午原意給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紀念屈原的划龍船及包粽子等習俗,聯繫到他的身上。

  現在大部分得人都只記得端午節和屈原有關,而其實一些新一代的年輕人對於屈原的故事也沒有多大的印象了。他們知道的是,這是吃粽子的節日,如此而已。

  關於端午節賽龍舟,其實現在不是端午節的到來賽龍舟的比賽項目也是處處有。從驅邪避疫,到紀念屈原,端午節的意義起了很大的變化。

  這個節日的原意,在年復一年的社會變遷中漸漸的受到「 蠶食」。

  今天,這個節日變成了一個中國人美食的節日。從舊有的角黍,粽子製作到今天的各式各樣多姿多彩的包粽。許多的地方都融入自己的地方美食特點在粽子中。

  其實,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是賽龍舟。關於龍舟的競渡,文字的記載始於公元五百年前梁代吳均的的《續齊諧記》。較後,許多的記載中都可以找到有關賽龍舟的文字記載。現存中國各地的數千種方志中,共有227種方志有龍舟競渡的記載。

  端午划龍舟,龍舟競渡的說法,包括有「大眾舟齊出發,趕往丞救屈原」及「一吶喊鼓樂嚇退蛟龍」。這些都讓人聯想到屈原。

  下面給大家介紹幾個和端午節有關的幾個傳說故事。

  1. 紀念屈原

  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責編:歐興榮、陳苑)

推薦閱讀

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迴路轉的光陰故事。【詳細】

中國演出市場重回春天?"擠泡沫"任重道遠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15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446.59億元,同比上升2.83%。相較前兩年總體遇冷的「陣痛期」,我國的演出市場呈現出回暖趨勢。【詳細】

相關焦點

  • 除紀念屈原以外,有關端午節的5個傳說,你還知道哪些?
    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今天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畢竟中國在很早以前就有端午節這個節日,以前在這天不少古人都會賽龍舟,採草藥,掛艾草,拜神祭祖,吃粽子以及佩戴香囊等等活動,十分的熱鬧,可是現在大多數人在端午節這天都過的十分簡單,再也沒有以前那麼熱鬧了,下面就為大家說幾個有關於端午節的小故事
  • 端午節?你真的知道這個節日麼?端午居然不只是紀念屈原的?
    端午節有很多名字,看看你知道幾個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ps:是農曆哦,不是陽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
  • 你不知道的五個端午節冷知識,端午節其實又叫女兒節!
    端午節除了我們熟知的粽子和賽龍舟,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小知識,而這些冷知識卻很少有人知道,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端午的冷知識,看完你就能立馬漲知識。二、屈原竟然不姓屈在端午節這天,幾乎所有的人都會選擇吃粽子的方式來紀念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其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等等名句為後世廣為流傳,屈原的詩句被魯迅成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正是因為屈原的滿腔愛國熱忱之心和愛國行為,成為我們無數人心中的英雄。然而屈原的「屈」字並不是他的姓,而是他的氏。
  • 「端午節」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首先祝看到此文的有緣人端午節安康!然後我們一起看看關於端午節都有哪些不常見的傳說和叫法!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中國的地域廣大,民族眾多,並有著不同版本的故事和傳說,所以就產生了很多不同的節日名稱!你都知道有哪些嗎?
  • 2018年端午節放假安排 臨沂人要知道端午的傳說
    端午節即將來臨,小夥伴們是不是都滿心期待了,端午節吃粽子而且端午節還有假期,這對很多上班族來說無疑是一大幸事,可以藉此緩解工作壓力。   2018年端午節放假安排:   2018年端午節是2018年06月18日,農曆二零一八年五月初五,星期一。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你還知道哪些傳統風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你還知道哪些傳統風俗?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這首童謠所唱的,便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中國 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 屈原投江而後有端午?端午節來源,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屈原投江而後有端午端午節來源,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端午節,中國三大傳統節日之一,《荊楚歲時記》中也有記 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因此又稱重五節或者浴蘭節 唐代韓鄂在《歲華紀麗》中記載:"日夜正陽,時當中午"。古人們還會將端午節稱為天中節。
  • 端午節只是紀念屈原的嗎?關於端午節你不知道的故事!
    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大家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楚國大夫屈原的。可是端午節真的只是紀念屈原的嗎?其實不是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歷其實有很多說法,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關於端午節的另一個故事。只有伍子胥逃脫隻身投奔吳國。伍子胥逃出楚國後來伍子胥幫闔閭奪得吳國王位。
  • 『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真的起源於屈原嗎?
    關於『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真的起源於屈原嗎?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真的起源於屈原嗎?,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你不知道的端午節:紀念屈原嗎,端午到底什麼意思,端陽、正陽?
    漢字的前世今生,內涵故事,看漢字一先生。五月五,是端午,賽龍舟,敲鑼鼓,香粽子,雄黃酒 ,插艾枝,懸菖蒲,掛彩繩,佩香包,小孩頭上畫老虎,端午習俗傳千古。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著名詩人。忠君愛國 、憂國憂民,一生勵志使國家變強。但屢遭小人讒言陷害,楚懷王昏庸無道,不辨忠奸,致使屈原被流放。最終屈原滿懷悲憤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他,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南朝吳均《續齊諧記五花絲粽》:「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五月五日投汨羅江,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貯米,投水以祭之。。。。。。
  • 端午節英語作文:屈原的故事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中小學英語作文>正文端午節英語作文:屈原的故事 2012-06-20 16:24 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
  • 端午節到了,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關於端午的那些傳說
    端午節要在自家門前懸掛著艾草,這種草是神仙的寶劍。水怪想淹一些地方給我做他的地盤,可是這樣的想法被天上的神仙憐憫地上的百姓。便想了一個方法,神仙砍了艾草和菖蒲做成寶劍。先去找水怪決鬥。再經過幾天幾夜。終於勝利了,水怪關於神仙只要是神仙的子孫,它就不去侵犯。
  • 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也過端午節
    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也過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眾所周知,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之一,它還有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等冷僻名稱。唐代文秀《端午》中也寫道:「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而關於賽龍舟吃粽子,也是人們為紀念屈原而衍生出的習俗。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划船撈救,最終還是沒有打撈到屈原的屍體,為避免江中魚蝦誤食屈原屍體,百姓每逢此日便投粽子到江中,逐漸演變成了今日的賽龍舟吃粽子。
  • 屈原也過端午節?韓國人搶端午節?關於端午節需要了解的知識點
    01端午節的由來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古代有各種傳說和故事,如今因為媒體宣傳等原因,許多人多認為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事實上端午節早在屈原之前就已存在,甚至屈原都可能經歷過端午節。關於屈原投江的故事我們都很熟悉,這裡不做過多介紹。值得一提的是,關於屈原自沉之地汨羅,早在2009年9月30日,「汨羅江畔端午習俗」被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標誌著中國的端午節「申遺」成功。
  • 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 人們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 人們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時間:2020-06-25 17:14   來源:未知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 人們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
  • 請不要再說端午節快樂,端午節除了龍舟和粽子你還知道哪些習俗!
    端午即將要來臨了,還有朋友預祝木子卓端午節快樂,雖然感謝,但是好尬!端午節是不能互助快樂的,最多我們也只能互助端午安康,端午節是祭祀的日子呀,朋友們,比如清明、重陽,咱不會互送祝福吧!掃盲結束,那麼端午一個祭祀日子,我們能做哪些活動呢?端午節的活動豐富多彩,如:1、賽龍舟端午節的由來是和古代詩人屈原有關,當時屈原悲痛欲絕投江自盡,當地百姓划船去打撈但終究沒有找到屍體。
  • 「端午節」的節日起源、故事傳說和文化習俗
    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關於端午節的傳說故事,說法甚多,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
  • 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這個端午節你在幹嘛?端午節安康!
    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端午節假期,我們也無法去看賽龍舟,只能宅在家裡,我們的防控意識也一定要有,尤其是我們在北京首都,由於現在疫情的等級上升,出現高風險地區,所以為了大家安全起見,小張在此建議大家一定不要出行,並且出行也一定不要離開別經,疫情期間我們在家不出門就是最大的平安,更是對國家的貢獻。我們只有自身安全了,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 端午只知道吃粽子、賽龍舟?這些端午節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圖片來自網絡)02-屈原不姓屈?說起端午,就能想起屈原,紀念了這麼久,你知道屈原不姓屈嗎?而是姓羋,羋月的羋。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姓是族號,氏是姓的分支),所以稱作屈原。
  • 細說端午:端午節習俗知多少?
    粽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了端午節到底是怎麼來的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和趣事你都清楚嗎?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即今天長江中下遊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