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點讚昭通鎮雄 | 衝出烏蒙闖勝途:雲南鎮雄縣的脫貧突圍!

2020-12-11 澎湃新聞

56萬!這是我國貧困人口最多縣、雲南省鎮雄縣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總數。

84年前的1936年2月,紅軍在這裡打響了烏蒙山迴旋戰,徹底擺脫敵人的圍追堵截,衝出烏蒙山,走向勝途。

今天,鎮雄廣大幹部群眾在脫貧攻堅戰場決戰決勝,以艱苦卓絕的鬥爭取得反貧困的勝利。

這是雲南省鎮雄縣魯家院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9月2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萬名幹部結對幫扶拔「窮根」

前不久,場壩鎮巴溜村貧困戶馬超光在家中早產,救護車一時半會兒到不了,萬分危急之際,家人首先想到的是鄧醫生。鄧醫生叫上村醫,抓起簡易待產包,趕到馬超光家裡,立即對產婦和嬰兒做保暖、消毒等處理,隨後聯繫縣醫院並送去做進一步檢查,最終母女平安。

群眾口中的鄧醫生,是鎮裡下派的駐村扶貧工作隊員鄧雪梅,曾在鎮衛生院工作多年。5年前,她來到這個有著1411名貧困戶的村子——烏蒙山迴旋戰中紅軍指揮部遺址所在地。

雲南省鎮雄縣場壩鎮巴溜村駐村扶貧工作隊員鄧雪梅(右)與村民馬超光的家人交談(11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臨近黃昏,47歲的鄧雪梅沿著蜿蜒山路走村入戶。「大家都很喜歡鄧醫生,有困難就找她。」村民李富麗說,鄧醫生常說,我們村是革命老區,當年老一輩艱苦奮戰、不怕犧牲,如今面對貧困,我們要發揚長徵精神,靠自己拼和幹,把日子越過越好。

鄧雪梅是鎮雄萬名下沉一線扶貧幹部中的普通一員。

病人在雲南省鎮雄縣人民醫院就醫。鎮雄縣人民醫院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聯合辦醫,是雲南縣級少有的三級綜合醫院(8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雲南省鎮雄縣場壩鎮巴溜村衛生室醫生在為村民檢查血壓(11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鎮雄1986年就被列為國家重點扶持特困縣,農村貧困發生率一度高達91.03%。到2016年,全縣171萬人口中,確認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仍有56萬,30個鄉鎮(街道)中有20個貧困鄉鎮,263個村(社區)中有235個貧困村。

鎮雄縣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人均耕地不足1畝,交通閉塞,產業匱乏,水源短缺,一些村子到省會昆明需要兩天時間。

為啃下貧困的「硬骨頭」,鎮雄在「五個精準」上狠下功夫:完成全縣32萬戶143萬農村常住人口全覆蓋調查,精準識別貧困戶;建立縣級脫貧攻堅項目庫,精準實施項目;規劃易地扶貧搬遷、農村危房改造、產業扶貧等11個項目,做到精準到村到戶;統籌整合專項扶貧資金、涉農資金、掛鈎幫扶資金等,強化監管,精準使用;推動各級扶貧幹部常態化入戶走訪,根據貧困戶實際情況精準制定237個村的到戶到人幫扶方案。

此外,累計選派42名縣處級黨員幹部擔任30個鄉鎮(街道)「黨委第一書記」。中央部委、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共下派2300多名幹部駐村作戰督戰,共有10341名幹部開展結對幫扶。

雲南省鎮雄縣以古鎮巖洞腳村駐村第一書記郭登會(右)在走村入戶(11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鎮雄縣縣長張洪坤說:「摘掉貧困帽子,要靠50多萬幹部群眾齊心協力拼,沒有捷徑可走。」

各方幫扶補齊最弱的短板

46歲的貧困戶馮登友,是鎮雄6萬多搬入新居的貧困群眾一員。在教育扶貧政策幫扶下,他的三個兒子順利完成大學學業。

馮登友(左)在雲南省鎮雄縣魯家院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巡邏時與搬遷群眾聊天(11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馮登友老家中屯鎮齊心村只有一條泥巴路,到鎮上要走兩個小時,全家人擠在透風漏雨的茅草房裡,吃水要到3公裡外背,家裡常年吃的是苞谷和洋芋。他抽出紙巾擦著淚說:「我當時學習是班級前幾名,但因為家裡窮沒能念下去。以前特別恨我爸,直到有了孩子,才知道貧窮真可怕。」

雲南省鎮雄縣中屯鎮齊心村70歲的貧困戶王建春在家門口接水(9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林碧鋒 攝

齊心村貧困發生率一度高達54%,這幾年在各方幫扶和全村村民不懈奮鬥下,齊心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組通了水泥路,戶戶有了自來水,人人住進安全房,果桑產業近1000畝,小孩都能就近入學。

這是雲南省鎮雄縣中屯鎮齊心村(11月10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鎮雄縣扶貧辦副主任吉章旭介紹,2014年以來,中央和雲南省累計投入項目資金317億元,各有關單位和對口幫扶城市積極幫扶,僅東莞市就投入資金2.7億元,各方共同幫助鎮雄逐步補齊了「鍋底」短板。

——實施3300項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26萬人飲水安全得到保障;

——完成4.1萬餘貧困戶農村危房改造,61個安置點讓1.4萬多貧困戶住進新房,全縣11萬多貧困戶實現住房安全保障;

動車組列車駛入成貴高鐵鎮雄站(8月1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硬化通村公路1721公裡、村組路4221公裡,所有行政村和半數以上的村民組通了硬化路;高速公路、高鐵先後建成通車,初步形成內聯外通的立體綜合交通網絡;

——新增校舍150萬平方米,義務教育階段貧困戶子女超10萬人,無一因貧失學輟學;發放各類資助資金24.7億元,惠及學生323.9萬餘人次;

——新建村衛生室181個,實現所有村全覆蓋,並配齊了合格村醫;

——累計投入產業扶貧資金23億元,惠及11萬餘戶建檔立卡貧困戶、55萬餘人。三大支柱產業加快發展:馬鈴薯種植74萬畝、生豬出欄102萬頭、蔬菜種植32萬畝;新發展竹產業百萬畝;村級產業培育「雲筍」「雲慄」「烏蒙雲蜜」等優質產品……

雲南省鎮雄縣以古鎮巖洞腳九年一貫制學校的孩子們在上課(11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雲南省鎮雄縣以古鎮巖洞腳村幼兒園的孩子在操場上玩耍(11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外輸內拓,穩崗就業保收入

「廠裡有沒有夫妻房?」「工資福利待遇怎麼樣?」「小孩能不能就地讀書,五險一金買不買?」……這是鎮雄縣駐廣東省東莞市清溪鎮勞務輸出工作站站長張勇,走訪企業最常問的問題。

37歲的張勇去年4月到清溪後,已走訪了當地數百家企業,幫助山區群眾走出大山實現就業。今年2月10日,工廠復工復產,他不顧家人反對,連夜奔赴廣東。通過協調開設綠色通道,一個多月裡累計「點對點」安置鎮雄在東莞務工人員2532人。

鎮雄是勞動力大縣,務工總收入佔貧困戶總收入的82.57%。最近幾年,鎮雄盯住未脫貧戶和零就業家庭,全力組織轉移輸出。

今年疫情期間,鎮雄依託39個外出務工流動黨組織以及在廣東、浙江、安徽等地組建的5個勞務輸出工作站,對所有縣外務工人員開展精準化管理服務。

「從無序輸出到有序輸出,從零散輸出到集中輸出,從短期輸出到長期輸出,下一步,鎮雄的重點是加大內拓和培訓,變體能輸出為技能輸出。」鎮雄縣人社局局長王萬輝說。

鎮雄縣駐廣東省東莞市清溪鎮勞務輸出工作站站長張勇(左二)在清溪鎮一家企業走訪鎮雄籍務工人員(4月24日攝)。新華社發

走出去,可以務工掙錢;留下來,也能在家門口就業。

位於以勒鎮廟埂村的中潤服裝加工扶貧車間,成排的縫紉機嗒嗒作響。39歲的貧困戶吳傳敏和丈夫陳章田每天走十分鐘就能到廠裡上班。吳傳敏說:「孩子還小,外出務工不方便,現在在村裡我們兩人每月有將近7000元收入。」

扶貧車間負責人李俊早些年在浙江工作,2018年通過招商引資回鄉創業,把4個扶貧車間開到村裡,帶動537人就業,其中貧困戶235人,月平均工資3000元左右。

雲南省鎮雄縣魯家院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居民在製衣扶貧車間內工作(11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村民在雲南省鎮雄縣林口鄉木黑村扶貧車間內製作光學鏡片(11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今年以來,鎮雄外輸內拓,共轉移就業勞動力66.61萬人。同時,開發護林員等公益性崗位29000多個,全縣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確保穩定增收,預計今年人均收入超萬元。

今日推薦

來源/新華社 記者 李銀、李懷巖、林碧鋒

原標題:《新華社點讚昭通鎮雄 | 衝出烏蒙闖勝途:雲南鎮雄縣的脫貧突圍!》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衝出烏蒙闖勝途——雲南鎮雄縣的脫貧突圍
    新華社昆明11月29日電 題:衝出烏蒙闖勝途——雲南鎮雄縣的脫貧突圍  新華社記者李銀、李懷巖、林碧鋒這是我國貧困人口最多縣、雲南省鎮雄縣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總數。  84年前的1936年2月,紅軍在這裡打響了烏蒙山迴旋戰,徹底擺脫敵人的圍追堵截,衝出烏蒙山,走向勝途。  今天,鎮雄廣大幹部群眾在脫貧攻堅戰場決戰決勝,以艱苦卓絕的鬥爭取得反貧困的勝利。
  • 昭通舉全市之力 向鎮雄脫貧攻堅發起總攻 向勝利衝刺
    「鎮雄是全市脫貧攻堅最後一個堡壘,也是全市脫貧攻堅的最後一個收官衝刺,全市上下必須在抓好脫貧攻堅鞏固的同時,協同攻堅,全力支持鎮雄做好最後的總攻衝刺,確保鎮雄如期脫貧摘帽交出高質量答卷,實現全市脫貧攻堅圓滿收官。
  • 《人民日報》點讚昭通鎮雄縣
    11月22日《人民日報》要聞版刊發文章關注云南昭通鎮雄縣易地搬遷挪出窮窩、斬斷窮根,雲南實施大規模易地搬遷扶貧工程,數十萬貧困群眾實現從深山到城鎮的跨越。住進新房子、有了新產業,在貧困群眾面前開啟的,不僅有蒸蒸日上的新生活,還有廣闊的奮鬥新天地。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 昭通鎮雄:搬出窮山溝,奔赴康莊道!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 昭通鎮雄:搬出窮山溝,奔赴康莊道!46歲的文啟倫,於2019年12月從鎮雄縣潑機鎮擺洛村童家溝搬到鎮雄縣高山大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文啟倫老家所在的潑機鎮擺洛村,山高坡陡、溝壑縱橫,產業薄弱、基礎設施落後,屬於高寒山區;村民大多種植玉米、馬鈴薯等傳統作物為生,是深度貧困村。而擺洛村童家溝,處在深山中,是「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典型代表,「通信靠吼、治安靠狗、出門靠走」是童家溝群眾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
  • 路雖遠行則必至——農業銀行雲南昭通鎮雄縣支行推進精準扶貧紀實
    雲南昭通市鎮雄縣作為全國52個未脫貧縣之一,既是革命老區又是高寒山區。農業銀行鎮雄縣支行積極推進精準扶貧,蹚出一條適合縣情的扶貧路徑。截至今年5月末,該行各項貸款餘額48億元,比年初增加8.2億元,其中精準扶貧貸款餘額2.08億元,比年初增加2921.32萬元。
  • 東莞對口幫扶雲南昭通6縣(區)已全部退出貧困縣
    11月14日,「雲南省人民政府網」公眾號發布《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批准鎮雄等9個縣市退出貧困縣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顯示,東莞對口幫扶的雲南昭通鎮雄縣已退出貧困縣。這標誌著東莞對口幫扶昭通的6個縣(區)已全部退出貧困縣。
  • 雲南鎮雄村民自編打油詩點讚脫貧新變化
    人民網鎮雄9月18日電 (徐元鋒、曾智慧)村前依山傍水、飛瀑傾瀉;村裡綠樹成蔭,瀝青道路蜿蜒伸展,黃牆紅頂、流簷飛椽的房屋高低錯落,整個村子煥發出勃勃生機。雲南省鎮雄縣芒部鎮松林村上下街,這個昔日的落後山村,如今,儼然已華麗蛻變,成了引領脫貧攻堅的示範、改善人居環境的標杆、促進民族團結的典範。 67歲的王昌富大爺見證了村子裡翻天覆地的變化,不禁作詩一首:松林是個好地方,好山好水好地方,農民走上幸福路,永遠記得黨中央。松林是個好松林,房子修到一兩層,農民走上小康路,永遠記得習近平。
  • 雲南昭通的一個縣,處於三省交界,人口超170萬
    鎮雄縣,是雲南省昭通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昭通市東部,與雲南、貴州、四川三省交界處,被稱為雞鳴三省。位於三省交界的鎮雄,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從高速上看,形成以鎮雄為中心,與周邊昭通、畢節、六盤水、宜賓等城市連接的高速公路網絡,成為雲、貴、川三省交界地區的交通樞紐。從高鐵方面來看,連接成都和貴陽兩個省會城市的成貴高鐵,於2019年12月16日通車,經過鎮雄設有鎮雄站,是昭通地區第一個通高鐵的縣。
  • 雲南鎮雄打破資金壁障 整合涉農資金做強...
    每經記者 張鍾尹雲南攝影報導 每經編輯 陳星鎮雄脫貧了!11月初,雲南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於鎮雄等9個縣(市)退出貧困縣序列的公示。這是雲南最後9個未摘帽貧困縣。這份成績來的實屬不易。鎮雄位於雲南省東北、雲貴川三省結合部,素有「雞鳴三省」之稱,集革命老區、高寒山區、貧困地區於一體,是雲南27個深度貧困縣和全國52個掛牌督戰縣之一。鎮雄能打贏脫貧攻堅戰,「大膽統籌整合涉農資金」這一招功不可沒。
  • 雲南舉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昭通專場)
    原標題:6月29日雲南舉行雲南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昭通專場  6月29日,雲南舉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昭通專場,請中共昭通市委書記楊亞林,中共昭通市委常委、昭通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陳真永,昭通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施華松,中共魯甸縣委常委、魯甸縣龍頭山鎮黨委書記李善雲,
  • 昭通易地扶貧搬遷點迎來新一輪入住高峰
    從10月永善縣紅光安置點10000人拿到了新房鑰匙,到11月10日,鎮雄縣碗廠安置點在全縣6大安置點中率先實現了搬遷入住;從11月30日,雲南省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彝良縣發界安置區5850戶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群眾開始入住新家,到12月10日,昭陽區紅路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A地塊舉行喬遷儀式,同一時段,鎮雄縣高山大地安置點迎來第一批搬遷戶……從烏蒙山深處不斷傳來的一條條喜訊
  • 停車難、安置房建設等問題鎮雄上線昭通臺《政風行風》熱線有回覆
    2020-03-30 22:30:30 來源: 在昭通 舉報
  • 繼「水富」後,昭通又一縣「有望設市」,人口居全省第一!
    昭通,位於雲南東北部,是雲南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曾是中原地區進入雲南的主要通道,創造了輝煌的朱提(shū shí)文化,今天的昭通是雲南農業較為發達的地方,所產的蘋果、洋芋十分有名。昭通土地面積約2.30萬平方千米,於2001年撤地設市,現下轄1區9縣、代管1個縣級市。
  • 東莞對口幫扶雲南昭通6縣(區)全部退出貧困縣
    東莞對口幫扶雲南昭通6縣(區)全部退出貧困縣 2020年11月16日 20:44 >東莞陽光網訊 記者從雲南省人民政府網發布的《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批准鎮雄等
  • 雲南昭通:特色產業鋪就致富新坦途
    磅礴烏蒙,神奇昭通。這是一方歷史文化厚重、民族風情濃鬱的土地,昭通市地處成都、重慶、貴陽、昆明的中間位置,獨特的區位優勢決定了昭通市將成為雲南融入成渝經濟圈、連接長三角的重要通道,以及連接中國內地和南亞東南亞的「雙向大走廊」。脫貧攻堅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必須因地制宜、高瞻遠矚、深謀遠慮。
  • 昭通之變——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地級市跨越記
    新華社昆明10月11日電 題:昭通之變——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地級市跨越記新華社記者雲南昭通,地處烏蒙山腹地。它全境96.3%的地域是石漠化嚴重的山區,大山深處的人們生存困難。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從過去的「路不通、業不興、民生艱」,到建成立體交通新樞紐、36萬群眾搬出大山、崛起百億級產業……近年來,當地全力決戰脫貧攻堅,烏蒙之地變了容顏,從閉塞落後到跨越發展。
  • 喜聞鎮雄脫貧出列》
    註:1,鎮雄古稱芒部。 2,烏峰山為鎮雄縣標誌性山峰,位於縣城北郊。 3,閱雲南日報,喜聞故鄉鎮雄脫貧出列,欣喜之餘,又見微友所發文中之《浣溪沙》,有感,故和其韻習填一闋以記之。
  • 《新華每日電訊》關注鎮雄扶貧 | 烏蒙山區建車間:一名港商的千裡...
    雲南省鎮雄縣魯家院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寶濤服裝」扶貧車間裡,縫紉機、雷射切割機、繡花機咔咔作響,工人們有序忙碌著。港商蘇禮宏拿著嶄新的唐裝說:「我們產品主要銷往東南亞。」蘇禮宏在雲南省鎮雄縣魯家院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寶濤服裝」扶貧車間內展示樣品(11月13日攝)。
  • 2020「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到鎮雄開展公益慰問演出
    9月19日至9月21日,2020「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中國煤礦文工團文藝小分隊到昭通鎮雄縣開展公益慰問演出,通過形式多樣的文化文藝活動,為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群眾加油鼓勁。,作為全國52個掛牌督戰縣之一,鎮雄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幹部群眾苦幹實幹,各項脫貧指標全部達標,全縣已達到脫貧摘帽標準。
  • 文博會系列報導:趙金到鎮雄縣參展企業展區巡展
    「創意雲南2020雲上文化產業博覽會」線下展會在昆明舉行 趙金到我縣參展企業展區巡展 鎮雄融媒 記者 餘秋霞 12月12日,「創意雲南2020雲上文化產業博覽會」線下展會開幕式在昆明滇池後海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