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昭通市鎮雄縣作為全國52個未脫貧縣之一,既是革命老區又是高寒山區。農業銀行鎮雄縣支行積極推進精準扶貧,蹚出一條適合縣情的扶貧路徑。截至今年5月末,該行各項貸款餘額48億元,比年初增加8.2億元,其中精準扶貧貸款餘額2.08億元,比年初增加2921.32萬元。
鎮雄支行員工在社區辦理業務。梁志強 攝
扶貧機制不斷完善
金融扶貧關鍵要精準施策,在農業銀行黨委副書記、監事長王敬東的掛點指導下,雲南分行制定了《脫貧攻堅之鎮雄行動計劃(2019-2020)》,提出了「以黨建工作引領全局」的工作思路,統籌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
王敬東監事長在合作社調研企業帶貧情況。梁志強 攝
鎮雄縣支行黨委班子就如何開展金融服務脫貧攻堅,進村入戶、深入帶貧企業開展調研20餘次,及時研究貧困村的現實困境,成立工作小組,整鄉推進扶貧小額貸款的發放和普惠金融政策落地實施,積極開展金融服務脫貧攻堅工作。
該行全面落實黨委脫貧攻堅主體責任,主要領導扛起脫貧攻堅第一責任,支行班子先後召開各類專題會議10餘次,謀划具體扶貧舉措。在此基礎上,該行實施了「機關部門與營業網點一對一掛鈎,分片包幹、整村推進」的制度,做到任務到部門、責任到個人,根據各地情況,優先安排金融產品投放給更貧困的行政村。
黨的溫暖送到心坎
開展金融服務脫貧攻堅工作要注重發揮黨員幹部帶頭作用。該行配齊配強基層黨支部班子,實現了5家營業網點獨立黨支部全覆蓋,在此基礎上開展紅色基因傳承教育等主題黨日活動,增強黨支部凝聚力、號召力。
鎮雄縣支行在支行本部和基層網點成立了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讓黨員和青年員工奮戰在扶貧一線,幫助辦理扶貧貸款,宣傳惠農政策,將黨的溫暖送到農戶心裡。
此外,該行持續開展結對幫扶活動,40名扶貧幹部和6名駐村工作隊員結對幫扶836戶貧困戶共3605人,為當地貧困村、貧困群眾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兩年來,該行組織黨員幹部開展貧困戶走訪活動200餘人次;籌措資金和物資累計80多萬元,用於仁和、簸笠兩村人居環境改善工程,安裝光能路燈191盞,惠及農戶4317人。
鎮雄支行員工在社區辦理業務。梁志強 攝
扶貧產業「落地生根」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鎮雄縣支行黨委通過調研,聚焦特色產業、優勢企業、重點區域,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則為貧困村設計了產業扶貧方案,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對貧困戶進行技能培訓,帶動貧困戶增收。
該行按照「銀行+龍頭企業+貧困戶」「銀行+電商+貧困戶」等產業扶貧模式,構建貧困戶與產業間的利益聯結機制。該行為鎮雄根源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和8個農業專業合作社共發放了2210萬元貸款,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5936人;為中屯、花山、牛場、伍德等13個鄉鎮31個行政村1072戶貧困戶發放扶貧小額貸款5230萬元,1.07萬人享受到了農行的普惠金融紅利。
截至目前,在該行的帶動下,肉兔養殖、花椒、辣椒、馬鈴薯、食用菌種植等扶貧產業先後在各村「落地生根」。鎮雄縣目前養殖肉兔2000多隻,種植辣椒200畝、花椒1000畝,發展食用菌加工項目1個。該行聯合培訓機構和企業開展勞動技能培訓3期,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了23個公益性崗位,確保有勞動力的貧困戶都能就業。
渠道建設是金融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行在去年新增一個物理網點的基礎上,增設自助銀行和惠農支付點,有效提高貧困地區基礎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和便捷度。
目前,全縣254個行政村建成惠農支付點和惠農通工程服務點372個,行政村覆蓋率100%,代理發放易地扶貧搬遷資金7.5億元,涉及24個鄉鎮1.79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342戶1.06萬人。
雲南網通訊員 梁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