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建設生物多樣性體驗園

2020-12-06 瀟湘晨報

目前,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正有序推進生物多樣性體驗園項目建設。作為《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的室外展覽展示項目,生物多樣性體驗園按照「一宮一線多園」的規划進行建設,展現雲南省豐富的物種資源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傳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理念。

市民在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園漫步。

【來源:雲南省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走進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央廣網昆明12月10日消息:作為《生物多樣性公約》作為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的室外展覽展示項目,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樣性體驗園項目正有序推進建設。生物多樣性體驗園按照「一宮一線多園」的規划進行建設,展現雲南省豐富的物種資源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傳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理念。雲南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地形複雜,氣候多樣,擁有從熱帶到寒帶的不同生態系統類型。在雲南分布的1000種高等植物中,包括大量的珍稀瀕危和特有植物。
  • 「生物多樣性宣傳周」採訪團啟程,10285種野生植物種子保存在昆明
    「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活動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COP15雲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雲南廣播電視臺承辦。宣傳周期間活動精彩紛呈,中央駐滇新聞媒體、省內主流新聞媒體組成「生物多樣性宣傳周」採訪團,將深入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等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地現場採訪。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啟程
    本報訊(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孫貴升)12月3日下午,「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啟程儀式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舉行。當天,採訪團到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進行實地採訪。
  • 昆明植物所在PhytoKeys組織發表「中國植物多樣性」專輯
    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以下簡稱「熱點地區」)是物種多樣化程度高度集中,且是面臨由自然或人為因素造成的生境喪失和破碎化嚴重的區域。對熱點地區的調查和研究,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監測、保護、利用和相關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礎。
  • 雲南發布全國首部生物多樣性方面的白皮書——《雲南的生物多樣性》
    5月22日,記者從雲南省2020年「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廣泛宣傳生物多樣性,同時為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以下簡稱COP15大會)在昆明舉辦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雲南發布全國首部生物多樣性方面的白皮書《雲南的生物多樣性》白皮書(以下簡稱《
  • 昆明植物所:努力建設國際一流植物學研究基地
    近70年來,我國幾代最優秀的植物學家相繼在這裡耕耘、發掘,使雲南這片世界上生物多樣性的富集之地煥發出絢麗的光彩;而1998年開始實施的國家知識創新工程,更使這裡的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突飛猛進,成為我國乃至世界植物學界矚目的中心。 1999年,昆明植物研究所第一批進入國家知識創新工程。
  • COP15全民愛科普開放日即將在昆明植物園舉行
    為慶賀《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以下簡稱COP15大會)於明年在雲南昆明舉行,由中共昆明市委宣傳部主辦,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昆明報業傳媒集團(昆明日報社)承辦的「COP15全民愛科普開放日」,將於11月21日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園東園開展,通過「聚首春城昆明 共建美麗世界」、「約定在昆明」、「我親愛的朋友
  • 【聚焦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生物如此多嬌
    在玉溪市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人們可以通過一片片封存於寒武紀地層的化石中,找到生命起源的最初形態,人類的祖先竟然是一條魚;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動物研究所中,一粒玉米都有著各式各樣的種子,通過一條小丑魚,便能觀測到珊瑚礁的生存與毀滅;在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望天樹為了爭奪陽光和雨露,不惜長高40米,昂首望天,藤蔓植物以「先寄人籬下,再出人頭地」的生存方式,形成絞殺奇景……
  • 「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在昆啟動
    雲視網訊(記者 李冬梅)明年5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簡稱:COP 15)將在雲南昆明舉辦,今年9月3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重要講話,歡迎大家明年聚首昆明,共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大計。
  • 23項活動精彩紛呈 「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
    》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簡稱:COP 15)將在雲南昆明舉辦,今年9月3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重要講話,歡迎大家明年聚首昆明,共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大計。11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20國集團領導人利雅得峰會「守護地球」主題邊會致辭中,誠摯歡迎各方出席《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為迎接COP 15大會,以積極行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展示東道主良好風貌,11月30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活動在昆明啟動。
  • 薛康先生攜金絲猴主題郵集亮相雲南生物多樣性宣傳周
    精心準備的「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於2020年11月30日—12月06日舉辦。宣傳周的活動精彩紛呈,包括由國際音樂大師譚盾攜手多位國際級音樂家及昆明聶耳交響樂團,在12月03日晚舉辦以「多樣世界美麗中國相約春城」為主題的大型生態交響音樂會;舉行COP15雲南省籌備工作情況暨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題新聞發布會;雲南藝術家生物多樣性主題創作活動開筆禮;以及通過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辦保護生物多樣性音樂、攝影和視覺藝術徵集
  • 國家級生物科技小鎮在昆明盤龍崛起
    位置:昆明北郊,龍泉山麓——茨壩這裡聚集了中科院昆明分院、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雲南林科院、雲南省農科院等國家、省、市級生物科研機構200多個,其中生物科技、高原特色農業科研院校、人才和技術成果佔全省的80%;生物醫藥大健康及高原特色農業領域的專利成果佔昆明市的40%以上。
  • 第6屆昆明科博會開幕 生物多樣性展區引關注
    從第六屆昆明科博會組委會獲悉,本屆科博會由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共昆明市官渡區委、官渡區人民政府、昆明市科學技術協會等單位聯合承辦。本次展會全新升級,無論是參展單位數量,還是展會面積,都創歷屆新高;而且,為迎接明年在昆明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本次科博會特設了1200平米的生物多樣專題展區,尤其引人關注。
  • 第六屆昆明科博會開幕 生物多樣性展區成打卡地
    掌上春城訊11月27日,為期四天的第六屆昆明科普(教育)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科博會」)在官渡區昆明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在此次展會上,一批最新科技成果亮相,並首次設置生物多樣性專題展區,讓更多人認識、了解並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 【生物多樣】來雲南,感受生物多樣性之美
    《植物分類》(《Phytotaxa》)上包括此次新發現的運氣海芋我國已發現9種海芋屬植物且大多分布在西南地區特別是雲南鎧蘭和喜馬拉雅鎧蘭7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員首次在騰衝發現了鎧蘭和喜馬拉雅鎧蘭為高黎貢山南段山系
  • 國家植物博物館園區總體規劃
    場地內包含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雲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昆明植物園、黑龍潭公園多家單位與省級公益林。打造由山水、動植物、建築和景觀相互映襯的,活體生物與人類和諧共存的綜合性展示空間,更為生動和全面地展示中國在生物多樣性發展上的成就。並結合所在地優越的自然環境,將國家植物博物館園區建設成為以森林康養為主的昆明大健康產業示範性項目。 Q:規劃紅線內部用地權屬複雜,如何協調場地內的現狀,構建全園一體的空間體系?
  • 【中國新聞網】中科院昆明植物所與德出版機構合辦英文專業刊物
    10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了解到,由該所與德國Springer出版集團聯合主辦的全英文雙月學術期刊《應用天然產物》(Natural Products and Bioprospecting),已於日前正式在線發表。
  • 筆墨丹青下的大理生物多樣性
    在大理市大理鎮三文筆完小的牆上,繪著一幅幅蒼山生態圖:蒼山冷杉和可愛的小熊貓、白腹錦雞和象牙參、美花報春和長尾山椒鳥、白頂溪鴝和馬纓杜鵑……這些畫的作者叫田震瓊,8年來他畫了蒼山200餘種生物圖譜,動物、植物分門別類。「蒼山生物多樣性太豐富了,單杜鵑花就有60多種。」他感嘆一輩子都很難畫完。
  • 武漢植物園「光谷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建設項目舉行開工儀式
    武漢植物園「光谷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建設項目舉行開工儀式5月16日,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光谷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建設項目開工儀式在武漢未來科技城舉行。武漢分院和武漢植物園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在湖北省、武漢市領導關心和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大力支持下,「光谷生物多校性保護區」順利開工建設。他表示,在中科院、湖北省政府和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武漢植物園全園上下及參建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光谷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必將順利建成,為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的生物產業發展提供技術與資源支撐。
  • 「生物多樣性百科」種子植物·三七:《本草綱目》中的金不換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種子植物·三七三七。作品來源:曾孝濂  三七:Panax notoginseng種子植物,五加科,主產於雲南文山。原籍雲南威信,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參與完成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先後為五十餘部科學著作繪製插圖,曾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在國內外出版多部個人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