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網訊 (楚天都市報)(記者羅欣)「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三字經》中,「昔孟母,擇鄰處」這句話還為許多中小學生誦讀。但在武昌區九龍井小學,該校老師在教學生國學經典時,重新編輯教材,捨棄了這一詩句。
今秋開學起,武昌所有的小學均開設有經典誦讀課。「中國國學經典中大多數內容都是好的,但也有一些不科學或與時代發展相悖的東西,如封建思想嚴重,輕視女性、輕視勞動等,我們在教學生時,重新選擇文章,對《三字經》、《弟子規》、《增廣賢文》等經典文本進行了列印編排。」該校德育主任謝輝說。
該校語文教研組主任魏賢佐說,《三字經》中的「昔孟母,擇鄰處」,講的是孟母為了讓兒子成器,將自己的家從一個哭喪的環境(周邊是墳地),搬至做生意和賣肉的環境(周邊是集市),後又搬至一個學習的環境(周邊有學堂)。魏賢佐認為,這個故事也暗藏了「環境決定一切的意思」,而在現代社會,人要學會適應環境、學會與人和睦相處。在編印《三字經》時,便刪掉了「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一句。
華師一附中特級教師嚴育開表示,學校的做法可以理解,初衷是好的。但例如「孟母三遷」這樣的經典故事,從辨證的角度對學生講授一下也有好處,能讓學生正確理解「環境也能影響人成長」的道理。
還有一些老師認為,「孟母擇鄰」其實已出現在現代社會,一些家長為了給孩子選擇優質學校,從小學到高中,多次搬家。老師不講,並不能迴避掉這種事實的客觀存在。
(來源:長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