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詳解二:孟母三遷才找到「學區房」?環境有那麼重要?

2020-08-08 塵子渝

現代社會有句老生常談的話其實非常有道理,「和優秀的人做朋友,你就會變優秀」,其實早在先秦時代就有類似的說法了。

荀子在《荀子·禮論》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晉朝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也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即使是周敦頤《愛蓮說》中讚美蓮花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優秀品質,也是從側面明證能夠「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是非常稀有罕見的,是具有高貴典雅的品質的。

因此,孟母三遷實際上非常有必要,小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和環境的潛移默化。所以古語有言「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當然,這是一句非常片面的諺語,但是家長教育和後天環境是孩子成長的必然影響因素。

孟子三次搬家,實際上是在找「學區房」

第一次孟子居住在墳墓旁邊,就學人家祭祀、辦喪事。孟母沒有責怪孟子,選擇了立刻搬家。第二次孟子居住在屠戶附近,孟子又學習屠戶殺豬,孟母依舊選擇直接搬家。第三次孟母將家庭安置在學宮旁邊,孟子學習讀書行禮,最終成為一代亞聖。

故事的真假不必探究,但是這個故事,經久不衰,一直被人所津津樂道。實際上時間背景放到現代社會不就是家長們心心念念的「學區房」。

當然現代社會本末倒置了「學區房」的真正用處和含義,因為孩子上學需要「學區房」這個硬性條件而不是孩子學習環境需要「學區房」來產生正面影響。

住在學校旁邊,必然接觸的自然是學生多 ,但是不可否認,任何學校都有品質好和品質差的學生。但是相對來說,越是優秀的學校,必然學生素質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

因此,孟母找的「學區房」實際上是一種有益的學習環境,讓孟子接觸的,耳染目濡的都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一面,這樣幼小的孟子,潛移默化之中,必然比在墓地和屠戶旁邊生活要更大概率變得優秀。

人是環境的產物,或多或少必然受到環境的影響,越是年齡小則越容易被影響

小時候,家長應該都害怕孩子去網吧,去賭博,一般家裡有家長喜歡上網或者賭博的,孩子也有較大機率沾染上這些陋習。

因此,努力給孩子好的環境是很多父母前進的方向,但是過度解讀環境的影響也是非常不科學的。就比如前文所說的「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這當然不僅僅是一種偏見,只是相對來說,父母的影響是很重大的,但決然不是固定的,決定的。

遠有劉邦、朱元璋的父母大字不識,一樣白手起家,近有馬雲、雷軍、馬化騰、劉強東等等其家庭可能比下有餘,比上自然也稱不上富豪。

但是其家庭必然有其可取之處,後天教育上,實際上父母能做很多,能做的又極少。

孟母斷機,也表明,孩子的成長決不是單憑好的環境就能一蹴而就的,家長的循循善誘和當機立斷是一個持續的引導過程

三字經》中不僅講了孟母三遷,還講了孟母斷機。原來孟母雖然搬了三次家,終於讓孟子跟著學宮的人學讀書、學禮儀了。結果年紀大一點之後,孟子也像很多青少年一樣叛逆,逃學,有一次孟母發現孟子很早就逃學回來了。

就把孟子叫到織布機面前,剪斷了織布機上的布,教育孟子學習就像織布機上的布,一斷鬆懈就會荒廢學業。孟子這才又開始認真學習,終於成長為一代大儒。

因此《三字經》裡講:「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環境的影響、家庭的教育才是影響孩子本性的決定因素,教育孩子要讓孩子學會專心致志,這樣做任何事情,都可以事半功倍。

相關焦點

  • 安家:宮蓓蓓買學區房,同古代的孟母三遷一樣?拼學區房有意義?
    《三字經》裡說:「昔孟母,擇鄰處」。指父母用心良苦,竭盡全力培養孩子。從前孟子小時候,父親早早地死去了,母親守節沒有改嫁。有一次,他們住在墓地旁邊。這個時候,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
  • 學校裡的教育再公平也有學區房,家長們早就準備好孟母三遷
    結果最先反應的是房價,在大部分人都以為西城學區房要走下坡路的時候,反而西城學區房價迎來了一波大漲。不僅是西城學區房,據我身邊朋友了解到的情況,東城學區房乃至全北京沒學區的普通房子,都跟著這一波上漲了不少。大部分媒體以及沒有想搭「末班車」的人,對這次多校劃片後,西城房價都是看跌的。
  • 孟母三遷和拼學區房的父母,究竟誰的方法對孩子更有效果呢?
    而談到一個國家的經濟,房地產市場是不可不提的,提到房地產投資,就不得不說的那些為了孩子的未來,不但辦法想盡,終其一家幾代人的家產,就為了給孩子買一套設施配套完善的學區房的家長們。這個學區房在大城市裡是特別的火,因為據說買到了學區房,孩子就贏在了起跑線上。古有「孟母三遷」,今有父母拼學區房。他們二者之間有沒有所謂的異曲同工之妙呢?下面我們就來分析分析。
  • 古有孟母三遷,今有高價學區房,家長盲目追求小心適得其反
    學區房折射的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贏在起跑線上,孩子在小時候打好基礎,未來的人生才會有希望。01.孟母三遷的典故孟母三遷出自《孟子題詞》,這裡的三遷並不是指三次而是多次。孟母覺得這才是孩子應該居住的地方,於是便在這裡定居下來。逐步孟子在這裡學成了六藝,並且獲得了大儒,這除了有孟母教化的結果,和環境的影響也是密不可分的。
  • 因為有孟母三遷的故事,所以我們應該不顧一切選擇學區房嗎?
    而孟母也就是孟子的母親,可以說正是因為有了孟母,所以才有了孟子這樣子的傑出人物。孟母三遷,也就是講述的孟母為了讓孟子成才而多次搬家的故事。最初孟子一家居住在的地方不在城裡,周圍有比較多的墳墓,他也就經常和周圍的小朋友一塊兒去墳場周邊玩耍。久而久之,也就經常見到,別人下葬等情形。孩子不免有貪玩的天性,於是乎孟子便與其他的小夥伴一起玩起了抬棺材,玩坑埋葬等遊戲。
  • 古有「孟母三遷」,今人「為學換房」,學區房為什麼這麼「吃香」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孟母三遷」這個成語,意思為孟子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曾兩遷三地。現在我國仍然有這樣的現象,就是「為學換房」,為了讓自己的子女接受更加好的教育資源,不惜一切在好學校周圍購買學區房,以前可能住的是大套三,為了孩子的教育,不得不賣房然後買高價的小戶型學區房。
  • 孟母三遷是教子有方還是過於矯情?網友:北京海澱學區房就已證明
    但其為改變育兒環境三遷住地卻是不爭的事實。當代「孟母」們也深諳環境對育兒的巨大影響,大都市的學區房房價飆高不降就是證明。網友一:一個人的成長與其周圍的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一是相鄰同代人的精神追求與人品素質,將直接影響當事人的三觀形成。二是住地教育資源將決定當事人入讀學校的品味。
  • 「孟母三遷擇鄰」面臨現實問題:學區房幾人買得起?
    很早就聽人們講過一個故事:孟母三遷。一遷:從墓地旁遷分到鬧市;二遷:從鬧市遷到屠宰場;三遷:從屠宰場遷到學宮旁。沒錯,環境對於一個人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個觀點直到現在也被大家所認同。特別是在教育問題上,很多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拼命地為孩子提供最好的學習條件。
  • 學區房:現代人的「孟母三遷」,該取消嗎?
    提到房子,不得不說說學區房!這可是多少家長擠破腦袋都想買的。無論有錢沒錢,給孩子整個好的學校,那是做父母的責任啊。圖源網絡就是因為這樣,房地產商才有機會,將這個「學區房」的概念打得這麼響。目前在市場上,好的學區房普遍高出其他房源的20%,但家長照樣買單。近年來,由於學區房炒得過熱,好的教育資源,在不自覺中集中在了一起,這不是讓一些較為困難的家庭壓力變得更大嘛。這時候,政策應運而生。提出了隨機分配多校劃分的方式,來平衡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
  • 孟母三遷:被嚴重低估的學習能力!
    學區房那麼貴,是有理由的。最早為學區房代言的人,大約是孟子;最早意識到學區房的重要性的父母,大約是孟母——她留下了孟母三遷的故事。這個故事在中國可謂老少皆知,《三字經》裡說:"昔孟母,擇鄰處"就是講的這個故事。
  • 孟母三遷––都是為你好!就算混得不好也得三套「學區房」
    這個故事發生在戰國時代,孟軻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孟子,在孩童時母親為教育他而選擇良好的環境,多次遷居。《三字經》裡說:「昔孟母,擇鄰處」。孟母三遷便出自於此。在戰國時期,孟子小時候非常調皮,他的母親為了讓他受到良好的教育,可費了不少功夫。
  • 從孟母三遷到爭搶『老破小』學區房的防衝動購買指南
    」01孟母三遷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古時候的孟母就深刻了解了環境對於人的影響作用,於是不惜三次搬遷來為孟子創造一個好的條件。學區房為什麼這麼重要?因為它給孩子增加了更多成功的機會。1)變相篩選人群,遠離某些人群。
  • 前灘8盤全部對口「華二」!上海還有哪些在售學區房?
    2000多年來「孟母三遷」的故事廣為傳頌,用現在的語境來說,孟母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孟子,多次遷居,終於找到了一個「學區房」。「再窮不能窮教育」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學區問題永遠都會牽動家長的心。在不少人眼裡,學區房可以說是剛性需求,優質學區更是一房難求。
  • 從「孟母三遷」到《小歡喜》,對孩子的成長只關注環境真的夠嗎?
    「二遷」:市集孟子的母親又帶著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殺豬宰羊的地方。可是孟子又模仿別人做生意呦呵、討價還價和殺豬宰羊慘叫的遊戲。母親認為這樣不好,」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裡了」!孟母認為這才是孩子應該學習的,心裡很高興,就不再搬家了。孟子居住學堂附近,耳濡目染,潛心學習,加上母親教化有方,孟子長大後學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 從「孟母三遷」到「高價學區房」有一條成功捷徑叫「與愛毗鄰」
    三字經中有「昔孟母、擇鄰處」,另外一種說法就是聞名的「孟母三遷」,大概中國幼兒園的小朋友都能背誦。含義很好理解:「以前孟子的母親選擇三次搬家,只是為孟子選擇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和現如今的家長們為了孩子就讀更好的學校而選擇高價購買學區房何其相似。
  • 現代版孟母三遷—寧願用買別墅的錢買面積更小的學區房
    原本以為會有附和聲,但意料之外的是,我的這兩個朋友都沉默了,猶豫了一會兒說:「也不能這兒說,學區房該買還得買啊」。也正因為是這樣,我才如鯁在喉,不吐不快,曾幾何時,家長竟然如此重視對子女的教育,當然了,這應該是被理解和稱讚的,但為了子女能去好一點的學區讀書甚至不惜擲重金,這雖然理解卻並不贊同了;也正因為是這樣,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學區房竟然成為了房地產市場中炙手可熱的產品,即使價格水漲船高,購房者的熱情依然不減。
  • 孟母三遷,五子登科,從三字經裡看教育的力量!
    如果把一個孩子比喻成花朵的話,那麼他的成長和教育環境就是花朵所賴以生長、綻放的土壤,為了孩子的成長,必須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環境,這點很重要,我們可以從《三字經》裡找到答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 從「孟母三遷」談學校教育……
    《三字經》裡說:"昔孟母,擇鄰處。"孟母三遷便出自於此。孟母教子的故事影響深遠,由此也說明了一個道理,孩子教育不但與家庭有關,還與孩子所處的環境有關!孟子小時候,住在墓地附近,就學會了祭拜之類的事;住在集市附近,就學會了做買賣和屠殺之類的事;最後住在了學宮旁邊。
  • 學區房價持續走高 新「孟母三遷」何時不再上演
    原標題:學區房價持續走高 新「孟母三遷」何時不再上演學區房價持續走高 新「孟母三遷」何時不再上演 ——長春市學區房市場調查   新華網長春3月7日電(記者 李雙溪)2月18日,   短短幾周,各地重點校學區房價水漲船高,一些「新孟母」更是採取廣收學區房以待將來就近入學。   「師大附小學區房,年後又漲了一千元。就近入學實施之後,肯定還得漲。」長春市長恆置換公司的經理劉德文在計算器上按個不停。   她所指的是東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
  • 青島學區房價格盤點:「孟母三遷」需要「真金白銀」
    從古至今,為了能給孩子一個良好教育環境而舉家搬遷的情況數不勝數。隨著對教育重視程度的提高,人們的購房選擇愈加傾向於優質的學區房。   隨著9月開學季的來臨,看到親友家的寶寶入讀名校,又聯想到自己子女未來就學事宜,學區問題再一次成為家長型市民關注的熱點。最近,記者走訪了幾大學區房片區,給有購買學區房需求的置業者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