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孟母三遷」到《小歡喜》,對孩子的成長只關注環境真的夠嗎?

2020-11-29 沐春風育兒

環境真的可以影響人的一生!

兩千多年前「孟母三遷」的故事,講述的是孟子小的時候非常調皮,他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他,三次遷居,我們來看看孟母是為何「三遷」的:

「一遷」:墓地

孟子家原來住在墓地附近,孟子常常玩築墳墓或學別人哭拜的遊戲,母親認為這樣不好,」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裡了」!

「二遷」:市集

孟子的母親又帶著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殺豬宰羊的地方。可是孟子又模仿別人做生意呦呵、討價還價和殺豬宰羊慘叫的遊戲。母親認為這樣不好,」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裡了」!

「三遷」:學堂

當孟子的母親把家搬到學堂附近後,孟子就跟著學生們學習禮節和知識。 孟母認為這才是孩子應該學習的,心裡很高興,就不再搬家了。

孟子居住學堂附近,耳濡目染,潛心學習,加上母親教化有方,孟子長大後學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論一個環境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兩千年前看「孟母三遷」,當今時代看熱播劇《小歡喜》。

最近熱播劇《小歡喜》中,幾位家長為了孩子的高考能夠有一個更好的備考環境,租住進了學區房。一到高考那年,一些沒有能夠買到學區房的家長,花著每個月15,000元起步的租金搬進書香雅苑。

而宋倩擁有四套學區房,除了自己租住的一套外,其他三套都租出去了,宋倩認為學區房 「這叫搶佔教育資源」。

的確,優越的環境是孩子形成正確思想和優秀人格的基礎,「孟母三遷」和《小歡喜》都深刻體現了這一點,但我們對孩子的成長只關注外在環境真的夠嗎?

我認為孩子自身是否努力拼搏進取,更是影響孩子以後能否成功的關鍵。如果孩子自己不努力,放到再好的環境裡,最終也是徒勞。

我的建議是:很多家長不必過於「拼學區」的執念,畢竟優勢資源有限,而且分布不均衡。除了環境,我們更多的該教化孩子自身的努力。只有當一個孩子在好的環境裡,充分利用環境優勢,自身不斷拼搏進取,才離成功更進一步。

你們認為呢?

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從「孟母三遷」的故事出發,解讀社區環境對孩子學業成就的影響
    孟母三遷,在全球華人中,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故事了。孟子小時候應該是典型的「熊孩子」,在他很小的時候,他家附近有一片墓地,於是,小孟子就常常玩辦理喪事的遊戲,他母親說:「這不是我可以用來安頓兒子的地方。」
  • 孟母三遷:外在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家長別再坐著不動了
    許多年後,當她被問到是什麼讓自己這麼努力優秀的時候,她不假思索的說道:「是哥哥的好學讓我不斷進步。」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我們不能用語言和數據來估量的。環境和孩子的成長,究竟是怎樣的一個關係,又會有何不同呢?一、「外界」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 孟母三遷,你知道孟母帶孟子遠離的是哪些環境嗎?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從小生活、學習的環境對於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每個人所處的外在環境可以讓人無意識地與之互動,漸漸形成和環境的相互影響、無論是從思維形式還是行為習慣都會慢慢發生變化。這就是大家都知道孟母三遷的故事。故事講的是孟子的母親為了培養孟子,使他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曾搬了三次家。後來用「孟母三遷」來指父母對子女教育的重視。
  • 「孟母三遷」並非全是好的,打破固化思維,學會引導孩子創造環境
    "孟母三遷"強調社會環境的重要性,這也給許多家長一些思考,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也會注重有沒有"壞孩子"和自家孩子玩、學校環境會不會很亂影響孩子等等,但是卻忘記了,在現代教育裡我們應該注重家庭環境勝於關注社會環境。
  • 孟母三遷的故事,闡明一個簡單的道理,優秀的孩子需要兩種環境
    在中國古代有一個非常經典的育兒案例,名字叫做孟母三遷,相傳孟子的母親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有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先後曾經搬過三次家,第1次搬到了街市當中,第2次搬到了陵園附近,第3次才搬到了一個學堂。周圍環境的改變影響了孟子的性格,在學堂附近,讓他對知識的渴望越來越強烈。
  • 從「孟母三遷」到擇優而居 孩子的教育只差了一個錦繡南山
    (原標題:從「孟母三遷」到擇優而居 孩子的教育只差了一個錦繡南山)
  • 孟母為何要三遷:強調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孟母為何要三遷:強調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2019-04-29 10作為古代教子經典案例的「孟母三遷」,在今天依然有著現實意義,留給後人無限啟迪。  孟母三遷的典故出自漢代劉向編的《列女傳》,其中強調了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史書中記載:「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遊為墓間之事,踴躍築埋。」孟母第一遷是因為孟子看到大人在墓地裡埋葬死人,他就學習大人的樣子,做埋葬死人的遊戲,而且玩得非常高興。孟子那時還很小,還不能體會到他人失去親人的痛苦。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境對孩子成長影響有多大?3個方面揭曉答案
    其內在本意便是說環境對人的影響至關重要。孟母三遷中,孟母為了給孟子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便陸陸續續地遷移了三個不同的地方。雖然孟子當時非常頑劣,但由於孟母的不懈努力,從而使孟子變得乖巧懂事兒。而且因為孟子的學習環境的逐漸好轉,他也不斷的逐漸優秀,從而成為一代聖人。
  • 現在還該不該效仿孟母三遷呢?環境對孩子的影響真的那麼重要嗎
    眾所周知「孟母三遷」的事例,這個事例在我看來是給父母們提供了一個培養孩子的參照。說明從古至今,大眾有一個共識就是環境對於人的發展是有影響的,事實上其孩子發展的結果也證明了孟母當時「三遷」的舉動是正確的,良好的環境確實有利於人的發展。
  • 孟母三遷,對現在的我們還有教育意義嗎?
    有人說,時代變了,環境也變了。不光是對恩師的表達方式變了,連教育的方式也改變了。這種觀點本也無可厚非,但是環境的改變,真的能改變我們的傳統美德嗎?那麼,古人的教育方式,對於當代的我們,還有教育意義嗎?關於環境的改變對於教育的成功,最經典的案例莫過於「孟母三遷」的故事了吧?
  • 母親對孩子的過度管教,註定會毀了孩子
    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 電視劇《小歡喜》,很好的把父母對待孩子教育問題上的關係呈現的出來。 喬英子跳河那一段也是整部電視劇的高潮之一,對於自己嚴加管教的媽媽,喬英子沒有任何感激只剩想儘快結束這種關係的念頭,面對自己孩子對自己的諸多控訴,母親在一旁淚流不止,她以為孩子只有在她的管教下,才能健康成長。
  • 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你知道嗎
    可是,真的沒關係麼?孩子還那麼小,所有的安全感都來自家長的庇護,如果家長們爭吵、動手,孩子會感到非常害怕,有的孩子在父母爭吵時甚至躲在衣櫃裡、桌子下面,有的孩子甚至不回家,在公園、廣場待到父母停下來才敢回家。就這樣,讓孩子擔驚受怕,怎樣讓孩子心理健康?孩子的人格甚至都會扭曲!
  • 孟母三遷:好的環境促進的不只是學習,還有孩子學習的能力
    不管是模仿大人跪拜、號哭,還是模仿殺豬的遊戲,孟母認為這些對孩子的成長都很不利,所以就搬家了。如果孟母不搬家,在那種環境下孟子長大後不是哭哭啼啼就是打打殺殺,根本就不會有他後來的成就,環境對一個孩子的影響很大的。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孟母對孩子表現不聞不問,那麼也不會有後來的孟子。
  • 你贊成孟母三遷嗎?孟母三遷真的有意義嗎?
    我們每個人小的時候都曾經背過《三字經》,而這裡面有這樣一句話,「昔孟母,擇鄰處。」這指的是孟母三遷的典故,孟子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起先孟母和孟子居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常常模仿大人跪拜哭嚎;孟母就帶著孟子搬到了市集處,孟子又開始學著做生意,屠宰豬羊;孟母又帶著孟子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看到了來文廟的官員禮貌相待,自己也會學習他們。孟母為了孟子的教育煞費苦心,終於找到了自己滿意的地方,而這也正是適合孟子學習和接受教育的最佳的場所。
  • 從孟母三遷看孩子交友問題,幹涉只會適得其反,試試這些辦法
    我們從小就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在孟子小的時候,他們家住在墓地附近,孟子就會學大人祭拜,孟子母親看見了,就帶孟子搬到了集市旁邊住,之後孟子又開始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於是他們又搬家了,搬到學校附近,孟子開始喜歡讀書了,孟子母親感嘆說:這才是孩子該住的地方。
  • 現代社會,「孟母三遷」已成高成本方案,改變環境不如改變自己
    之前自己也沒想太多,可兒子跟他們待在一起的時間長了,不僅越發調皮搗蛋,學習成績也下降不少,於是他便告訴孩子不許再和那群小男孩玩。「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覺得我沒做錯,他以後遲早會理解我的。我都跟孩他媽商量了,如果孩子一直這樣,到時候我們就給他換班。古時有孟母三遷,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確實太大了。」
  • 環境對孩子成長至關重要,古人深知此中道理|百家故事
    的章句,講的是「孟母三遷」的故事,國人都很耳熟能詳了,也強調的鄰居對人成長的重要性。《弟子規》上也寫到:「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親近仁德之人,是最好的選擇,身邊有了仁德之人,一個人的道德就會長進很快,過失就會越來越少。戰國時期的大儒荀子在《勸學篇》云:「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 感恩母愛,昔日孟母三遷,只為兒成才
    包括現在幼兒園裡的小朋友們常常背誦的滾瓜爛熟,但是這簡簡單單的六個字背後的故事您知道嗎?這看似簡單的六個字裡卻包含了一個偉大的母親對兒子孟軻深沉的愛。孟子,名軻,字子輿。春秋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的後裔。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主要著作有《孟子》一書。
  • 孟母三遷的故事發生在哪個省 孟母三遷的故事是發生在現在的哪裡
    《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孟母為了孟子能學好,於是搬了三個地方。通過這個故事,我們也明白了孩子的生活環境對孩子性格的養成至關重要。那麼,問題來了,孟母三遷的故事發生在哪個省?《孟母三遷》的故事發生在現在的山東省,也就是古時候的鄒縣城北的馬鞍山下、鄒縣城西廟戶營以及學宮旁。
  • 孟母三遷——孕育生命成長的家庭「氣象」
    為了給兒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孟母煞費苦心,謹慎地選擇居住環境,前後三次改變居住的地方。起初,孟軻的家靠近一片墳崗子地,孟軻自幼天性活潑,喜好遊戲,經常看見送葬、埋死人、掃墓的情景,時常聽到哭喪、哀嚎的悲鳴聲。他就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挖坑、哭喪、打幡、下葬等辦喪事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