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寧市北郊蕭王序村南有一墓葬群,為東漢任城國國王及其配偶的墓葬群。據《濟寧縣誌·卷一疆域略》載:「九女堆,在縣北五裡,凡九堆,七在西,二在東,參差相向,或以為檀道濟唱籌量沙所築……」所云方位距離相吻。墓群原有土冢九座,由於多年來風雨剝蝕和人為破壞,現地面僅存土冢4座,其餘均被夷為平地。
1號墓坐落濟寧市傳染病醫院北側,封土底徑50米,高10米。1992年,濟寧市文物局對墓群中的一號漢墓進行了挖掘、修復。該墓發現了近800石的漢代題記刻石,這是中國迄今所知漢代石刻中最為重大的發現。;2號墓在蕭王莊村東南約600米處,曾遭破壞,現僅存封土。曾出土一批銅器、陶器等文物。
3號墓位於村莊東南隅,現某空軍雷達部隊駐地院內,封土高約6米,底徑40米,1970年駐軍在其上安裝機器設施時,部分墓室破壞,曾出土青銅器和玉石器若干,現濟寧市博物館收藏的漢白玉石俑(四個)即為3號墓之物;4號墓於村南約400米處,封土高6米,底徑40米;5號墓位於傳染病東南角處;6號墓在醫院「太平房」附近,5、6號封土已無,夷為平地,其餘三座早年已不詳所在。
該墓重大的考古發現是,墓室石塊上鐫刻著大量題記文字,僅內面可觀睹的刻石就有782塊,為目前全國漢墓考古資料所僅見。據墓葬形制、出土物特點和銘刻地名分析,該墓年代在東漢前期,墓主人很可能是東漢任城國始封王--孝王劉尚。劉尚為東平憲王劉蒼之次子、光武帝劉秀之孫,就封於章帝元和元年(84年),薨於和帝永元十三年(101年),在位18年。
2006經國務院批准,公布為第六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上下五千年,每個歷史階段都留有自己特殊的印記。要找尋這些特殊印記背後的故事,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一定是重要的線索之一。近期小編將帶領大家一起探尋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背後的歷史印記。下一篇帶領大家走進位於山東濟寧的東大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