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設計大師:柳宗理」——一生重要的10件作品

2021-12-28 工業設計俱樂部

收錄於話題 #設計大師 18個

『我認為工業設計不該只是外觀的設計,要是沒有革命性的創新實在毫無價值,而革命性的創意,當然需要經過一次次腳踏實地的實驗作業才能產出。』

——柳宗理

今天文章的開頭引一段柳宗理的語錄

來感受下這位設計大師對設計的理解

現在我們對這樣的言語已經習以為常

而當時柳宗理所在的日本設計環境是在上個世紀50年代

那時候的日本剛剛經歷戰後的挫折

國家經濟實力和設計意識都十分落後

提出這樣的設計論述

對當時的設計界可謂是照耀了一盞明燈

並指引著設計的開拓、發展


後來柳宗理和同時代設計師一起

通過一系列的設計實踐

及豐富的設計作品

開啟了日本現代設計篇章

今天為大家介紹柳宗理一生中重要10件作品

有我們熟知的蝴蝶凳、象椅

也有許多金屬炊具和木製家具、陶瓷製品

··

文底投票討論:

《你最喜歡柳宗理的哪類作品?》

歡迎留言討論、補充

1954年推出的蝴蝶凳是柳宗理最著名的設計作品。它由兩片彎曲定型的纖維板,通過一個軸心,反向對稱連接在一起,造型像一隻扇動翅膀的蝴蝶而得名。

二戰後,柳宗理在美國拜訪了近代設計大師查爾斯.伊姆斯,學習到使用膠合板加彎來製造家具的技術。回國後,他嘗試用新技術來製作家具, 在反覆實驗中蝴蝶椅成形。1957年,蝴蝶椅在米蘭設計三年展(Triennale) 參展,意外獲得金獎。

這把椅子使用的膠合板是幾片單板用粘合劑黏合,再熱壓成形。兩片彎曲定型的纖維板在背部以螺絲鎖緊,最後用一根銅棒連接和固定椅腳,結構相當簡單。椅子最初由日本天童木工獨家製造,成名後歐洲廠商也開始生產,並被世界各大設計博物館收藏。 蝴蝶椅造型優美,像一隻在扇動翅膀的蝴蝶,隱約也可以見到日本傳統建築構造的影子。依託於現代製造工藝,一把椅子融合了地域的美學意蘊及現代的簡約舒適,經典得益於此。

象椅是日本設計大師柳宗理經典之作,於1954年柳宗理39歲時候所設計,當時採取FRP材質亮面處理,簡約又具有優雅曲面的漂亮外觀,集結了理性與感性,兼具了東西方並蓄的美學特質,蔚為經典。

第一代「象椅」停產後,2000年時由當時擔任英國家飾品牌Habitat的設計總監Tom Dixon選為「20世紀經典設計」而予以復刻發行,由於當時仍無法解決霧面處理後所可能產生的褪色問題,故仍保持光亮表面,並獲得大師首肯以黑白兩色發售。2004年,「象椅」的生產從最初的KOTOBUKI到Habitat,再到Vitra.手裡時,材質上改用PP塑料製作發行,將容易影響塑料作品平滑表面完整度的分模線,隱藏在椅凳正反兩面的交界轉折處,完全不顯露於外,除了增加了椅面的作工細膩度。


崇尚民藝運動的柳宗理認為,日常生活的美學即是從生活器物開始,因此他設計了許多廚房與餐桌上使用的鍋碗瓢盆。雖然這些線條極簡的生活道具,看似不是什麼厲害的設計,但卻饒富職人的手作精神,十分符合柳宗理所提倡的「用之美」哲學。

1999 年設計的南部鐵器(Nambu Tekki) 鑄鐵鍋,流暢的邊緣曲線令湯汁更易傾倒。南部鐵器與普通鐵器的區別在於厚度,厚實而緊密的器物內壁令受熱和散熱都更均勻。

柳宗理這款鍋設計帶有濃厚的日本傳統設計元素,寬大的雙耳把手,優美的線條,無不體現日本的感覺。鑄鐵是由天然的礦石提煉,能軟化水質,用的越久越好。品質較高的鑄鐵鍋能釋放微量的金屬元素。日本南部鐵器有很高的純度,材質更優越。

柳宗理這個系列作品簡潔實用,是融合包浩斯設計理念的一個代表作品。大大小小各種尺寸器型滿足了廚房各種使用需求。

不鏽鋼水壺,是柳宗理廚房用品系列中的第一件設計。第一眼看起來感覺沒什麼不同,但當你拿起來時就會感覺大不一樣。從材料上來說,這款水壺用的建築級別的不鏽鋼,超級結實耐用。水壺底部面積較大,讓燒開水的時間變得更快。

注水口的弧形部分是手工焊接的,製作難度極高。而且像壺把手也是經過反覆設計,只要稍微動一下手指或手腕就能倒出水來,出水量也非常好控制。

柳宗理設計的餐具在日本一直是人氣商品。其原因大概是沒有華麗浮誇的造型和裝飾,也沒有譁眾取寵還不實用的小創意。有的是紮實的用料,經過反覆計算的尺寸和實用美觀的造型。

整體統一的系列化的風格,簡潔實用的造型讓這個系列產品保持超長的生命力,至今看來仍不過時。

這款醬油瓶的設計,最大的特點在其頭部,從側邊看頭部的造型呈現小鳥的模樣,展現出了一種優雅的姿態,是體現柳宗理設計造型感的代表作品。

這款系列咖啡杯的設計採用方形元素,但方形不方便飲用,柳宗理在直線方面做了曲線變形,從圓到方,由方中有圓,突破了傳統,也非常實用。

曲線優雅,靠背由一整塊原木熱彎打磨製作而成,在產品細節的設計與材料工藝方面的共同考究是成為經典產品的要素。

柳宗理簡介:

柳宗理 日本設計師

英文名:Sori Yanagi(1915年6月29日~2011年12月25日)

1954年任金澤工藝美術大學教授。 

1977年起任東京日本民藝館總監。柳宗理雖受到包浩斯和勒·柯布西耶的影響,但他在主持日本民藝館時他的主要興趣仍在日本鄉土文化上。 

在他看來,民間工藝可以讓人們從中汲取美的源泉,促使人們反思現代化的真正意義。他堅持自己對現代設計的獨特見解和創作個性。

他認為: 

1-美是有用的,好的設計一定要符合日本的美學和倫理學,表現出日本的特色。 

2-設計的本質是創造,設計的使命是創造出比過去更為優越的產品,模仿不是真正的設計。 

3-傳統本身即來自創造,好的設計如脫離傳統是不可想像的。1956年他設計的彎曲膠合板加金屬配件的蝴蝶凳,即是功能主義與傳統手工藝的結合。 

4-真正的設計要面對現實,迎接時尚,潮流的挑戰。他批評當代設計中存在的唯物質條件論和屈服於時尚趣味等不良傾向。他自己的產品設計能融匯西方現代主義法則和日本民族情感於一體。

▼ 別走,參加「投票」,與@大美工 一起繼續討論:

(歡迎參加底部「留言」 ✎ 說說你的想法~)

► 精彩繼續:「從可口可樂到空軍一號」——設計大師羅維:一生重要的10件作品

► 精彩繼續:「頂級設計公司的經營秘訣」——10本好書推薦

► 精彩繼續:「手持類產品設計欣賞」——筋膜槍

► 設計書籍推薦:第二版增加彩圖更好看!

▼ 我們將往期的優秀文章進行了歸類處理,詳情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柳宗理:日本老一代工業設計大師
    ——柳宗理柳宗理(1915.6.29-2011.12.25)Sori Yanagi 是日本老一代的工業設計大師。他將民間藝術的手作溫暖融入到冰冷的工業設計中,是較早獲得世界認可的日本設計師。柳宗理是日本工業設計的代表人物。
  • 百年民藝,日本設計——民藝設計大師柳宗理
    縱觀整個人類的歷史長河,你會發現民藝無處不在,小到杯子器型設計,大到建築設計,再到人們的生活狀態都可以發現民藝對人的影響。民藝經過了千百年時間和人們的檢驗,正如進化論所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它就是那些時刻伴隨你但你又不自知的一種藝術,融入每個人的生活。提到民藝設計就不得不提日本民藝設計大師柳宗理先生。
  • 柳宗理丨日本的工業設計巨匠
    然而今天介紹的是這個品牌的創始人,日本「民藝之父」柳宗悅之子--日本工業設計師柳宗理。柳宗理,日本老一代的工業設計師,可以說是日本工業設計第一人。1915年出生於日本東京。1936開始在東京藝術大學學習。1942年起,任勒·柯布西耶設計事務所派來日本的夏洛特·佩利安的助手。
  • 日本柳宗理工業設計之美
    柳宗悅創造了日本的民藝學,使日本的民間文化傳統得到保存和弘揚;而柳宗理則以自己的藝術實踐為促進日本的現代工業設計學派的形成與發展做出了開創性的成績,其多數作品也成為日本戰後的設計經典。,他喜歡的是西方現代藝術,和柳宗悅的主張截然相反,一直到柳宗理設計出了蝴蝶凳後,父子倆的關係才開始緩和。
  • 柳宗理誕辰100周年:日本工藝設計之父的器物譜
    近代日本最受景仰,產量豐沛,且倍受國際重視的工藝設計巨匠柳宗理(Sori Yanagi),致力追求「實用之美」的設計哲學,更認為「雙手」是傳達人類心思與觸感的最佳方式,尤其是設計家用器具時,透過手去感受物件與人的契合,以創造出最符合使用性的產品
  • 10個你不得不知的日本國寶級設計大師
    現代著名的日本設計師我們知道很多,而真正在日本設計歷史中擔當先驅的設計大師各位知道幾個呢?今天,就讓我們來科普一下爺爺輩的先驅設計師們是如何影響後來的大師。01 河野鷹思1906年生於東京 1929年畢業於東京 美術學校(現東京藝術大學)圖案專業,日本宣傳美術會的核心設計師, 曾任愛知縣立藝術大學校長。
  • 理念 柳宗理——日本設計哲學Yo-ni-Bi
    ——對於日本設計師柳宗理設計的評價無論在日本還是中國,關於造物的哲學理念以及審美哲學是一直存在的,無論是作為工匠還是設計師需要學習的是如何能夠吸收升華用到自己的作品上,你可以去博物館欣賞古代工匠們的作品,感受他們的情懷和審美意趣,但是這與現代的產品設計又很不一樣。
  • 柳宗悅與柳宗理的民藝與設計
    柳宗悅創立了「民藝學」,使日本的民間文化傳統得到保存和弘揚;柳宗理則以自己的藝術實踐為促進日本的現代工業設計學派的形成與發展做出了開創性的成績,有眾多的經典設計作品。本文梳理了柳氏父子在民藝和設計方面的作為,在展示其歷史定位的同時,也令人思考當下民藝和設計的意義。在日本近代文化史上,柳宗悅(1889-1961)、柳宗理(1915-2011)父子無疑是引人注目的。
  • 世界級設工業設計大師——日本篇
    日本工業設計是不少工業設計師研究和學習的對象,想要更好的知曉日本工業設計及特點,代表性設計師,以及他們的設計作品應該是最好的途徑之一,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十大日本工業設計大師及其代表作品,相信能夠讓你知曉日本工業設計!
  • 「Less is More」——設計大師 密斯·凡德羅 一生重要的10件作品
    「密斯·凡德羅是設計史中著名的設計大師他與賴特、勒·柯布西耶、格羅皮烏斯並稱四大現代建築大師
  • 柳宗悅與柳宗理——這對父子創造了日本的民藝學
    柳宗悅創立了「民藝學」,使日本的民間文化傳統得到保存和弘揚;柳宗理則以自己的藝術實踐為促進日本的現代工業設計學派的形成與發展做出了開創性的成績,有眾多的經典設計作品。本文梳理了柳氏父子在民藝和設計方面的作為,在展示其歷史定位的同時,也令人思考當下民藝和設計的意義。
  • 人物 | 柳宗理"用即是美"的溫柔作品
    其父是奠定「日本民藝」理論與審美基礎的知名民藝家柳宗悅,自小深受日本傳統民間工藝器物之美所薰陶;也曾擔任在西方現代主義領域中擁有引領地位的設計師夏洛特.佩利安(Charlotte Perriand ,其作品包括與勒柯布西埃聯手設計的多個已成現代主義最經典象徵的沙發 、躺椅、單椅)的助手。
  • 柳宗理:那些美好設計背後的禪宗思想
    日本現代設計開山鼻祖的人物代表,我們或許都知道他並且看過很多他的作品,但是卻少有人研究其背後的設計哲學和對於傳統與現代者哲學文化在設計上的應用。我們習慣於看表層豐富多彩的設計,但是卻不知道這些看起來美好的設計是如何演化而來,如何誕生以及背後的文化脈絡。如果我們不從本質核心入手就很難有所借鑑找到我們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做設計延伸的切入點,更不會產生流芳百世的設計經典,畢竟在現代設計領域,我們是後來者。
  • 讓吉岡德仁、柳宗理這些日本產品設計大師,帶你走進一場關於椅子的...
    「在設計師的一生中,設計椅子的機會非常有限,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完成自己滿意的椅子」,他說道,「對於這把椅子來說,是我設計生涯中一件難忘的作品。」2 佐藤大/Oki Satonendo在日語裡的意思是自由形成的粘土,創始人佐藤大進一步描述展示了何謂「靈活性」。
  • 好物丨柳宗理
    「柳宗理」是1955年由柳宗理本人創立於日本的廚具品牌。柳宗理是享譽全球的日本工業設計巨匠,日本現代工業設計的奠基人之一,是較早獲得世界認可的日本設計師。他一直秉持著「手中成形」的設計觀,將民間藝術的手作溫暖融入到冰冷的工業設計中。
  • ...國寶級設計大師|日本|日本設計|平面設計|龜倉雄策|杉浦康平|...
    ,而真正在日本設計歷史中擔當先驅的設計大師各位知道幾個呢,今天,就讓我們來科普一下爺爺輩的先驅設計師們是如何影響後來的大師。1906年生於東京 1929年畢業於東京 美術學校(現東京藝術大學)圖案專業,日本宣傳美術會的核心設計師, 曾任愛知縣立藝術大學校長。第一個英國皇家藝術協會推選日本設計師。河野鷹思一生從事平面與裝幀設計,是第一個被英國皇家藝術協會推選的日本設計師,被日本設計界定位為日本現代圖形設計的先驅者。
  • 柳宗理的手作之美
    / 柳宗理柳宗理,被譽為「日本工業設計第一人」,是首批被西方認同並載入設計史的亞洲人之一。柳宗理自幼被父親柳宗悅(日本民藝大師)的民藝理論與美學思想耳濡目染,學生時代則受包浩斯和柯布西埃的影響。因此,柳宗理的設計,著眼於日用之器的舒適機能和渾然天成的美感,去除刻意的冗贅矯飾,回歸功能、材質的原點,並將日本傳統美學與西方現代主義融合,將手作精神的溫暖匯入冰冷的工業設計中。
  • 柳宗理誕辰100周年|現在,你仍可以看到他的設計遍布世界
    今年是日本代表性設計師柳宗理誕辰100周年,「Beauty born, not made: Sori Yanagi」展正在新加坡、香港、臺北舉行。20世紀50年代,柳宗理作為自由設計師活躍,2011年逝世,他的設計可謂促進了日本的產業發展。他用自己的手來讓創造物體,不追求作家性的「匿名性」設計,成為了貫穿他一生的理念。大多數人都是通過「蝴蝶椅」等遍及世界的產品認識到柳宗理的設計的。他的設計,將發祥於歐洲的現代設計,在日本的文化背景中消化後,活用於社會。當然他的父親,「民藝運動」的創始者柳宗悅也對他影響很深。
  • 文章頻道 - 那些不得不知的日本國寶級設計大師
    今天我們來科普一下爺爺輩的先驅設計師們是如何影響後來的大師。來源:設計便利店原標題:原研哉也要叫前輩,日本國寶級設計大師現代著名的日本設計師我們知道很多,而真正在日本設計歷史中擔當先驅的設計大師各位知道幾個呢?
  • 【史論空間】柳宗理(Sori Yanagi)
    他將民間藝術的手作溫暖融入到冰冷的工業設計中,是較早獲得世界認可的日本設計師。柳宗理在國際上獲得了很高的評價,他的作品作為永久展品,陳列在紐約的近代美術館和巴黎的蓬皮杜中心。同時世界各地眾多的工業設計師在日常生活中也成了柳宗理作品的超級愛好者。  他不僅致力追求「用之美」的設計哲學,更認為「雙手」是傳達人類心思與觸感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