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認為工業設計不該只是外觀的設計,要是沒有革命性的創新實在毫無價值,而革命性的創意,當然需要經過一次次腳踏實地的實驗作業才能產出。』
——柳宗理
今天文章的開頭引一段柳宗理的語錄
來感受下這位設計大師對設計的理解
現在我們對這樣的言語已經習以為常
而當時柳宗理所在的日本設計環境是在上個世紀50年代
那時候的日本剛剛經歷戰後的挫折
國家經濟實力和設計意識都十分落後
提出這樣的設計論述
對當時的設計界可謂是照耀了一盞明燈
並指引著設計的開拓、發展
後來柳宗理和同時代設計師一起
通過一系列的設計實踐
及豐富的設計作品
開啟了日本現代設計篇章
今天為大家介紹柳宗理一生中重要10件作品
有我們熟知的蝴蝶凳、象椅
也有許多金屬炊具和木製家具、陶瓷製品
··
文底投票討論:
《你最喜歡柳宗理的哪類作品?》
歡迎留言討論、補充
」
1954年推出的蝴蝶凳是柳宗理最著名的設計作品。它由兩片彎曲定型的纖維板,通過一個軸心,反向對稱連接在一起,造型像一隻扇動翅膀的蝴蝶而得名。二戰後,柳宗理在美國拜訪了近代設計大師查爾斯.伊姆斯,學習到使用膠合板加彎來製造家具的技術。回國後,他嘗試用新技術來製作家具, 在反覆實驗中蝴蝶椅成形。1957年,蝴蝶椅在米蘭設計三年展(Triennale) 參展,意外獲得金獎。
這把椅子使用的膠合板是幾片單板用粘合劑黏合,再熱壓成形。兩片彎曲定型的纖維板在背部以螺絲鎖緊,最後用一根銅棒連接和固定椅腳,結構相當簡單。椅子最初由日本天童木工獨家製造,成名後歐洲廠商也開始生產,並被世界各大設計博物館收藏。 蝴蝶椅造型優美,像一隻在扇動翅膀的蝴蝶,隱約也可以見到日本傳統建築構造的影子。依託於現代製造工藝,一把椅子融合了地域的美學意蘊及現代的簡約舒適,經典得益於此。
象椅是日本設計大師柳宗理經典之作,於1954年柳宗理39歲時候所設計,當時採取FRP材質亮面處理,簡約又具有優雅曲面的漂亮外觀,集結了理性與感性,兼具了東西方並蓄的美學特質,蔚為經典。第一代「象椅」停產後,2000年時由當時擔任英國家飾品牌Habitat的設計總監Tom Dixon選為「20世紀經典設計」而予以復刻發行,由於當時仍無法解決霧面處理後所可能產生的褪色問題,故仍保持光亮表面,並獲得大師首肯以黑白兩色發售。2004年,「象椅」的生產從最初的KOTOBUKI到Habitat,再到Vitra.手裡時,材質上改用PP塑料製作發行,將容易影響塑料作品平滑表面完整度的分模線,隱藏在椅凳正反兩面的交界轉折處,完全不顯露於外,除了增加了椅面的作工細膩度。
1999 年設計的南部鐵器(Nambu Tekki) 鑄鐵鍋,流暢的邊緣曲線令湯汁更易傾倒。南部鐵器與普通鐵器的區別在於厚度,厚實而緊密的器物內壁令受熱和散熱都更均勻。
柳宗理這款鍋設計帶有濃厚的日本傳統設計元素,寬大的雙耳把手,優美的線條,無不體現日本的感覺。鑄鐵是由天然的礦石提煉,能軟化水質,用的越久越好。品質較高的鑄鐵鍋能釋放微量的金屬元素。日本南部鐵器有很高的純度,材質更優越。
柳宗理這個系列作品簡潔實用,是融合包浩斯設計理念的一個代表作品。大大小小各種尺寸器型滿足了廚房各種使用需求。不鏽鋼水壺,是柳宗理廚房用品系列中的第一件設計。第一眼看起來感覺沒什麼不同,但當你拿起來時就會感覺大不一樣。從材料上來說,這款水壺用的建築級別的不鏽鋼,超級結實耐用。水壺底部面積較大,讓燒開水的時間變得更快。注水口的弧形部分是手工焊接的,製作難度極高。而且像壺把手也是經過反覆設計,只要稍微動一下手指或手腕就能倒出水來,出水量也非常好控制。
柳宗理設計的餐具在日本一直是人氣商品。其原因大概是沒有華麗浮誇的造型和裝飾,也沒有譁眾取寵還不實用的小創意。有的是紮實的用料,經過反覆計算的尺寸和實用美觀的造型。整體統一的系列化的風格,簡潔實用的造型讓這個系列產品保持超長的生命力,至今看來仍不過時。這款醬油瓶的設計,最大的特點在其頭部,從側邊看頭部的造型呈現小鳥的模樣,展現出了一種優雅的姿態,是體現柳宗理設計造型感的代表作品。這款系列咖啡杯的設計採用方形元素,但方形不方便飲用,柳宗理在直線方面做了曲線變形,從圓到方,由方中有圓,突破了傳統,也非常實用。曲線優雅,靠背由一整塊原木熱彎打磨製作而成,在產品細節的設計與材料工藝方面的共同考究是成為經典產品的要素。柳宗理簡介:
柳宗理 日本設計師
英文名:Sori Yanagi(1915年6月29日~2011年12月25日)
1954年任金澤工藝美術大學教授。
1977年起任東京日本民藝館總監。柳宗理雖受到包浩斯和勒·柯布西耶的影響,但他在主持日本民藝館時他的主要興趣仍在日本鄉土文化上。
在他看來,民間工藝可以讓人們從中汲取美的源泉,促使人們反思現代化的真正意義。他堅持自己對現代設計的獨特見解和創作個性。
他認為:
1-美是有用的,好的設計一定要符合日本的美學和倫理學,表現出日本的特色。
2-設計的本質是創造,設計的使命是創造出比過去更為優越的產品,模仿不是真正的設計。
3-傳統本身即來自創造,好的設計如脫離傳統是不可想像的。1956年他設計的彎曲膠合板加金屬配件的蝴蝶凳,即是功能主義與傳統手工藝的結合。
4-真正的設計要面對現實,迎接時尚,潮流的挑戰。他批評當代設計中存在的唯物質條件論和屈服於時尚趣味等不良傾向。他自己的產品設計能融匯西方現代主義法則和日本民族情感於一體。
▼ 別走,參加「投票」,與@大美工 一起繼續討論:
(歡迎參加底部「留言」 ✎ 說說你的想法~)
► 精彩繼續:「從可口可樂到空軍一號」——設計大師羅維:一生重要的10件作品
► 精彩繼續:「頂級設計公司的經營秘訣」——10本好書推薦
► 精彩繼續:「手持類產品設計欣賞」——筋膜槍
► 設計書籍推薦:第二版增加彩圖更好看!
▼ 我們將往期的優秀文章進行了歸類處理,詳情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