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場,學會斷舍離!

2021-01-08 人生五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自由:時間自由、金錢自由、精神自由.....殊不知人生下半場,是刪繁就簡的過程,斷舍離,會讓你的生活變得很輕鬆,精神更自由。

正如康德說:「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當你學會做減法的時候,你就懂得了生活的意義。年輕的時候,總覺得人生是做加法,渴望看遍天下美景,品嘗天下美食,擁有豐富的學識和閱歷;然而隨著年齡增長,才發現減去不必要的人和事,你會過的更開心。

學會斷舍離,會讓你的生活更加簡潔。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拼的不是速度和激情,而是一個人的自律和堅持。如果我們想要過好這一生,是需要具備多種能力的,比如:能拿得起,放得下;能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能嚴於律已,以禮待人。

學會斷舍離是你走向自由的第一步。很多人常常把這個詞掛在嘴邊,那什麼是斷舍離?簡單的來說就是做減法,具體一點就是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迷戀。

重新審視自己與物品之間的關係,把不需要、不適合、不實用的東西替換成你真正需要的,舒服的東西。

購物時,你要明確購買的每一件物品都有它的用處,一旦可有可無,那就選擇不買;與人相處時,你要知道舒服不累最重要,一旦不適合,就沒必要繼續;避免不必要的支出,減少不舒服的社交,優化自己的生活,改善自己的心靈,從外在到內在,徹底煥然一新。

冰心講:「你簡單,他簡單,這個世界就簡單。」當你內心少雜念,環境夠清爽的時候,你就會發現,簡單才是生活最真的本質,也是生活最美的樣子。

學會斷舍離是一種人生態度,是人在一定階段才可能悟到的精髓。其實,你真正需要的不是物質,而是那種能夠說服自己的自制力。只有你深刻意識到,精神世界的豐盈比物質世界更讓人愉悅,你就能捨棄那些負擔。斷舍離就是不斷將複雜變簡單,最終實現身體和精神自由。

荀子說:「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佔有的物質太多,其實反倒被物質所奴役。聰明的人,都會「斷舍離」,給生活做減法。

到了一定年紀,應該學會從繁就簡,不是再做什麼,而是不做什麼,該斷不斷,該舍不舍,該離不離的結果就是,你活的永遠不如別人!

歷盡世間繁華,才明白,簡單才是人間最有味的歡愉。給欲望做減法,給生活做減法,就是給健康做加法,給生命做加法!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願我們人生下半場,都能學會斷舍離。

本文首發格物讀書(gewuliangzhi),

閱讀是最美的姿態,每天我們相遇在格物讀書,用美文、聲音、故事和你說晚安。安然自若,格物相伴,讓我們一起學習,成長,進步!

相關焦點

  • 讀書|思考|學會斷舍離,讓人生更輕鬆
    學會斷舍離,讓人生更輕鬆文/竺冰落斷舍離,我們應該都聽說過。那麼,到底什麼才是斷舍離呢?斷,指斬斷物慾;舍,指捨棄廢物;離,指脫離執念。很多人都認為斷舍離不過就是清理廢棄物,其實不然,斷舍離真正指的是一種所謂「物質減法,精神加法」的狀態。
  • 人生,要學會斷舍離
    最近幾年,時常聽過一個詞,叫做「斷舍離」。從更深層的方面去說,斷舍離,從深層來看,它指的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斷去不必要東西,給自己的心靈一點空間,內心自由了,整個人相對而言,也會倍感輕鬆。當你心中的欲望太多,心就不自由,心不自由,你整個人只會被負面的情緒所裹挾,越活越累。斷舍離的本質是什麼?讓我們內心變得更簡單,生活才會輕鬆,人生才會更幸福。
  • 人生下半場,要學會做減法,丟掉這幾樣東西
    文/墨然 都說,人生是一個斷舍離的過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要懂得認清自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才算不辜負自己的人生。 尤其是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段,就應該有不同的覺悟。
  • 人到中年要學會「斷舍離」:給生活做減法的人,餘生才會越走越順
    在下半場的人生裡,你最期望,活成什麼樣的自己呢?可能大多數朋友,都想要富足而又自由吧!那麼,想要活成這種模樣,應該從哪裡做起呢?三個字:斷舍離!」演員陳數就如《斷舍離》作者山下英子說:「表面看,斷舍離是一種家居整理、收納術,從深層來看,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學會給自己的人生做減法,這樣的人生才會煥然一新,簡單舒適。
  • 佛曰: 年將過半,人生漫長,不妨學會「斷舍離」
    山下英子在《斷舍離》中寫到:「斷舍離的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時間軸永遠都是現在。選擇物品的竅門,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這一點必須銘刻在心。」我們的人生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學會在事後把內心中的雜念一掃而空,不僅是人生瀟灑只在的體現,更是一個人的通透。
  • 柳宗元:人生下半場,學會放下
    三十歲之前他是眾星捧月的人生贏家,三十歲之後他是隨風飄零的孤獨隱士。 他是柳宗元。 受苦是人生常態,成年人只能自渡 到了永州之後,柳宗元的日子並不好過。 身處惡劣之地,領著微薄的薪俸,承擔著養家的責任。
  • 女人在情感上學會「斷舍離」,就贏了
    我們父母那一輩的人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經常會在家中堆積一些明明已經用不到的東西,卻總是認為以後還可能會用到的,從而越積累越多,最終家裡即便是很大的空間,也會變得慢慢的擺不下,所以後來就非常的流行一句話,那就是人生在世一定要學會「斷舍離」這三個字。
  • 談談人生的「斷舍離」
    我一直就有這樣一個小小的踐行,每隔一段時間就來一場「斷舍離」,給自己一個輕盈的人生。佛陀說,你是自己的主人。是的!讓我們一起來一場做減法的修行吧!人生路上一定會遇見各種美好的。其實,我們需要的東西越多,就越容易迷失在物品之中。斷絕一切不需之物,才是幸福生活的開始。不要讓自己成為生活的奴隸,欲望無止境、難以滿足的人。
  • 斷舍離是智者應對人生的智慧,是一種難得的人生境界
    刪繁去簡的生活,就是要學會斷舍離,去除心中過多的欲望,讓生命回歸簡約簡單。其實,一個人活著,最難戰勝的人就是自己。去除繁蕪,讓心靈變得明淨,捨棄無用的,留下有用的,超越自己,才是全新的蛻變和成長。人生本來就是一場修行。
  • 斷舍離:過減法生活,獲得輕盈人生,探尋斷舍離的奧秘
    人生本就是在不斷獲得、不斷捨棄的過程。分別是我們必須學會的,也是不得不學會的。回想自己所經歷的時光,其實我們從小就在經歷著分離:小時候我們學會和奶瓶分離、畢業後和同學分離、長大後和父母分離……但同時我們也在不斷遇到新的朋友、新的事物:當我們還奶瓶分離後,我們會遇到碗筷、當我們和同學分離後,我們會遇到同事、當我們和父母分離後,我們會有自己的另一半和子女……我們的人生就是在這樣反反覆覆的丟棄和獲得中度過的。
  • 一生要學會的三種「斷舍離」,特別是女人
    作為女性,想要過得幸福自在,就要學會在生活中做減法,要「舍」得捨棄廢物,要懂得斬斷物慾,要能脫離心中執念。01. 對物質的斷舍離在家裡一提到扔東西,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樣糾結。對欲望的斷舍離曾經在網紅節目奇葩說裡討論過一個話題:現代人,你可以窮,但你不可以不精緻。沉醉於表面的這種「體面」和「精緻」就是一個不斷做做「加法」的過程。而更高級的人生,一定是對欲望的「斷舍離」!有一則新聞報導說:一位公司的女會計。
  • 山下英子:斷舍離是人生的新陳代謝
    」代表、斷舍離推廣人斷舍離,源自印度瑜伽中的斷行、舍行、離行,要人們切斷欲望、捨棄執著,學會放下,自在生活。與其說對東西有那麼多依戀,有那麼多的不舍,那我們有沒有覺得我們的人生被這麼多物品佔用了那麼大的空間,消耗了我們大量的時間,我們的人生會覺得太可惜了呢。TOP HER:升級版的斷舍離理念是什麼?
  • 學會「斷舍離」改變你一生
    學會「斷舍離」改變你一生 2012年02月02日 17:04 來源:中新網-華文報摘 2012年一開始筆者要與你分享「斷舍離」的概念,讓你今年靠著它,不論投資理財或生活都能茅塞頓開、煥然一新。  不曉得你有沒有不再需要、不再適合,但卻保留起來的東西?舉例來說,十年前買的洋裝,現在穿了也開心不起來,明明不穿,但就是不想丟掉,可是不願意丟掉也很痛苦,所以便選擇「忘記」它,最後的結果就是一直擱在那,即使本質早已經形同「垃圾」,仍然放著不管。
  • 與人相處,學會「斷舍離」,容易交到「真」朋友!
    不管和誰相處,學會「斷舍離」你的人生會往高處走。很多人不知道斷舍離和相處之間存在怎樣的關係,其實斷舍離也是相處的一種方式。一個人要捨得斷掉,要捨得離開,捨得才會得到,這就是為人處世的智慧。與人相處,學會「斷舍離」,容易交到「真」朋友!
  • 2020年15條斷舍離清單,學會告別,教你走向輕盈精緻的人生
    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場精神的修煉。斷——斬斷物慾,舍——捨棄廢物,離——脫離執念。自2001年山下英子提出斷舍離到現在,這個概念已經成為適合當下的生活哲學。斷舍離不是簡單的「扔」,而是更奢侈地愛自己。通過物質的精簡,實現精神的清澈。1、捨棄視野中的「雜物雜念」,哪怕是微小的,不輕易看見的小障礙物也要丟掉。
  • 2020年斷舍離清單15條,學會告別,帶你走向更輕盈的人生
    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場精神的修煉。斷——斬斷物慾,舍——捨棄廢物,離——脫離執念。自2001年山下英子提出斷舍離到現在,這個概念已經成為適合當下的生活哲學。斷舍離不是簡單的「扔」,而是更奢侈地愛自己。通過物質的精簡,實現精神的清澈。
  • 懂得斷舍離的人生,才會更加高級,快來看看你正確地斷舍離了嗎
    殊不知,斷舍離才是我們生活中最頂級的活法。日本有一位家庭主婦,堅持斷舍離十年,她以前並不喜歡整理收納,自己一個人獨居的時候,房間裡的東西擺放的雜亂而無章法,到處都是散落的書籍,桌面上和衣櫃裡也非常凌亂,衣服超過了500件。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很久,在25歲的時候她突然頓悟,認為自己不能再以這樣的方式生活下去,斷舍離就這樣開始了。
  • 《斷舍離》|讀懂斷舍離,人生從此豁然開朗
    《斷舍離》這本書想必很多人一定聽說過,2013年7月被引進內地,一經推出便迅速攻佔各大暢銷書排行榜,至今熱度依舊不減。從表面上看,「斷舍離」是一種收納整理的指南手冊,但實際上,它更是一種做減法的人生哲學。
  • 人生下半場,且行且珍惜
    而且,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按照道理說,時間滴滴答答,一直都是迅速在溜走,但到了我們的人生下半場,生命後半程,總會感覺,時間在加速,原本還很長的人生好像瞬間就變短了。當一個人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他已經不再年輕,已經來到了自己人生的下半場,可以這樣說,相比人生的上半場,下半場也有自己的精彩,也有自己的福分,但總歸是因為離死亡更近了幾分,心裏面要多一些憂患的意識。也因此,到了人生的下半場,我們更應該珍惜自己的時光,珍惜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那些人人事事,珍惜生命中不會再重來的風景。
  • 人生下半場,做到這點才是人生真諦
    漫漫人生路,多數人跌跌撞撞地走過了上半生,很多的人生經驗,都是親身經歷過後,自己才能體悟得到的。就像人生的下半段路程,該如何去走,取決於上半生的路走得如何。人生下半場,做到這點才是人生真諦其實,並非是下半段的道路變順暢了,而是我們在經歷過一些事情後,對於人生路的看法轉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