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詩人陶淵明代表作《桃花源記》裡的桃花源是真實存在的嗎

2020-09-24 自然成科技

桃花源」究竟在哪裡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陶淵明所述的桃花源,真的存在嗎?如果存在,它又在哪裡呢?


桃花源真有其境

一千五百多年前,晉宋詩人陶淵明寫下了一篇引起人無限遐思的美文《桃花源記》,在這篇文章裡,他繪聲繪色地描繪了一個美好的世外仙境。很多人在讀罷該文後,都不禁會想那曼妙的桃花源究竟是詩人的幻想,還是現實中真實存在的。


有人說,陶淵明家鄉廬山的某一座山谷中,就有這樣一個桃花源。有人說在安徽古徽州的濬縣,也有一座桃花源,且這裡的武陵嶺、武陵村都與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的描繪非常相似。但是,更多的人則認為,桃花源是在湖南北部的常德市桃源縣。而無論取信於哪一種說法,它的前提都是「桃花源是真實存在的」。

湖南桃花源頗有名氣,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孟浩然、李白、韓愈、蘇軾都曾在這裡留下足跡。如今,這裡已然成為一個著名的風景區。桃花源依山傍水,風景獨好,桃花源牌坊留下了行人們的歡聲笑語,桃花溪水又將人們帶到仙境中去。沿著溪水前行,有一大片桃林,讓人聯想起《桃花源記》中的「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桃林深處藏有一座古橋,順古橋望去,有一座小小的古洞。踏進古老神秘的洞穴,前行十步,真如《桃花源記》描繪的那樣,眼前「豁然開朗」。不管是「土地平曠」的千丘田,還是「屋舍儼然」的豁然軒,全都如同從畫中拓下一般,美豔絕倫。


根據當地的傳說,秦始皇時一個躲避苦役的男人帶著兩個逃跑的秀女和一個失去親人的孤寡老婦,逃到了桃源一帶。他們在這個荒無人煙的地方組成家庭,相互依靠,自耕自食,不僅頑強地生存下來,還生兒育女。他們的子孫則在這裡建起了村落,過上了令人羨慕的幸福生活。

桃花源的前世今生

據史料記載,湖南桃源縣早在漢代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自然風景區。只不過當時,它的名字還不是「桃源」。到了北周時期,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廣為傳播,人們才開始將此地和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聯繫在一起,後來竟漸漸忘記了該地的本名,而索性稱其為「桃花源」。


唐朝時期,由於政治經濟相對發達,政府開始正式擲資修建桃花源遊覽區,將縣城到水心岸的4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劃歸其中。這次修建對桃源意義重大,它為桃源定下了大致的風貌。到了宋朝,從沅江畔到桃花山已經形成一個成熟而宏美的建築群。

不幸的是,歷史上的桃源曾遭受過兩次十分嚴重的火災,一次發生在元末,一次發生在明末。大火燒毀了桃源中的大部分建築,以至於今天人們看到的桃源多是清朝光緒年間,由縣令餘良棟組織修建的。餘良棟在桃源建起了陶淵明祠堂,並沿著山麓,按《桃花源記》中描繪的那樣修築了亭臺樓閣,譬如問津亭、延至館、窮林橋、水源亭、豁然軒、高舉閣、尋契亭、既出亭、問路橋等。

今天桃花源景區又新開發了桃仙嶺、桃源山、桃花山、秦人村等景點,景區面積達到了150多平方千米,同時還有沅江風景線、戰國彩菱城遺址、熱市溫泉等供人遊覽。


縱觀桃源一地的前世今生,人們會發現,桃花源究竟在哪裡似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陶淵明的啟發下,人們大膽地暢想了一個安寧平和的理想家園,並努力嘗試了將這美好的理想化為現實。因為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座桃花源。

相關焦點

  • 陶淵明《桃花源記》裡的「世外桃源」——常德桃花源景區
    東晉詩人陶淵明曾在《桃花源記》中寫道:「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寫道的桃花源,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的。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
  •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裡,漁民的原型是誰?桃花源又代表哪裡?
    東晉時期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一篇名作,嚴格來說是志怪小說,是說有一個捕魚為業的武陵人,乘船遇到一個桃花林,進入探索,來到一個異界。此地人民乃是先秦時人,不知有漢,更不用說魏晉,人民生活樸素安樂至極,後來此人回去後將此事報告給太守,太守遣人去看此事是否屬實,誰知怎麼找都找不到桃花源了,桃花源可遇而不可得。陶淵明生於東晉,這樣浪漫的想像究竟出於何處,陳寅恪先生曾提出過很有意思的構想。
  • 東晉詩人陶淵明《桃花源記》裡的桃花源確定是在湖南常德嗎
    陶淵明詩裡的那個世外桃源確實在湖南常德我們小時候課本裡面講的「桃花源記」,是我國古代著名詩人陶淵明寫的,裡面記載著一個非常優美的地方:「桃花源」。桃花源裡面記載的地方確實是每個人很嚮往的地方,大家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魚肥肉美,草綠菜盛,桃花開滿四季,宛如仙境一樣的美。
  • 《桃花源記》中,桃花源這個讓人嚮往的仙境,是否真的存在
    上學的時候,學習到陶淵明的一篇《桃花源記》,一直在我腦海裡無法褪去,《桃花源記》這個故事以捕魚人的經歷為線索,就像一段故事,向大家娓娓道來,接下來我們來賞析一下這篇《桃花源記》吧。《桃花源記》中,開頭以捕魚人發現了一片淨土,這片淨土名為「桃花源」,這裡的人們安居樂業,溪水清澈而土地肥美,文中「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初步描繪了桃花源的這個自然而美好的地方。
  • 陶淵明的理想狀態是否存在?為什麼《桃花源記》是個謎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世界的想像,這是世界上不存在的,就像網紅李子柒為每個人創造了「世外桃源」,我們只看到了她美麗的一面,卻沒有看到她背後付出的艱辛。在骯髒的世界,陶淵明提供了一種理想的自給自足的狀態,沒有壓迫、剝削,就像「世界大同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裡桃花源可能取材於湖北鄂州西山抔湖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裡桃花源可能取材於湖北鄂州西山抔湖《桃花源記》裡桃花源是創作的,不一定存在。人們在田野裡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村裡的人看到「陶淵明」,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陶淵明」詳細地做了回答。村裡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裡去(做客),設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 「陶淵明」由此受到啟發,寫出了」桃花源記「。
  • 落英繽紛處,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否真實存在呢?
    其餘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待了幾天便回家,之後人們怎麼找也找不到這個桃花源了。桃花源究竟存在嗎?中國桃花源的地名有很多,重慶酉陽、湖南常德、湖北十堰、江蘇連雲港、安徽黃山、臺灣基隆、河南南陽、重慶永川等地都有桃花源,《桃花源記》中的到底是哪有好幾種說法。說法二:桃花源可能是個古墓,漁人到的地方是個」死人國「漁人他在這個古墓裡面做了個美好的夢,夢醒後就趕緊逃離了這個詭異的地方。
  • 陶淵明的理想之境,到底存在嗎?《桃花源記》為什麼成了謎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的想像世界,是不存在於世間的,就像網紅李子柒給大家營造的「世外桃源」,大家只看到了她展現美好的一面,卻沒有看到她後面所付出的艱辛。《桃花源記》不但讀來甚美,還反映了東晉的社會現象,在一個汙濁的世界裡,陶淵明為大家創造了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自給自足的理想境界,如「世界大同說」一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是這種思想提前了一點,與後來的「世界大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此人才是《桃花源記》中的主角,了解桃花源的真相,並毀了桃花源
    各位朋友可能想必都讀過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大家讀完後也肯定對裡面所描繪的世外桃源生活欣然嚮往,可是更多的朋友只是嚮往這樣的生活,卻覺得這樣的桃花源只存在於書中,現實根本不會存在。可是世間上的事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誰也說不清。
  •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真的是個鬼故事嗎?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原來是個鬼故事!」一旦有人這麼一起頭,這話題的熱度一下子就上來了,網友們議論紛紛:《桃花源記》哪裡成了鬼故事了?會不會是桃花源中鬼魂故意設計讓漁人來的呢?其次,桃花源的布局,據說像極了墓地。在《桃花源記》中,漁人先是經過了「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一片花草之地,然後看到了一個山洞,洞裡還有光。漁人就是從這個山洞進入到桃花源的。有人就說桃花源這個外窄內寬的格局,十分像墓地格局。而「阡」,在古代也有墓地的意思。更是證實了這是墓地的暗示。
  • 陶淵明筆下「桃花源」真的存在嗎?30年代已發現,如今是著名景區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真的存在嗎?30年代已發現,如今是著名景區「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千古名篇《桃花源記》是晉宋時代傑出詩詞散文大家陶淵明的手筆,他在其中描繪出一個社會理想圖:環境優美,怡然自得。在這樣的理想社會,沒有君主,沒有戰亂,沒有貧窮,沒有欺詐。人們淳樸厚道,和睦相處,過著自食其力、康樂幸福的生活。
  • 男子稱找到陶淵明《桃花源記》原型地
    東晉陶淵明所撰的《桃花源記》以一句「後遂無問津者」結束了不足400字的全文。「不盡其然。」在長沙工作的安化人張貽明卻聲稱,通過多年的研究和尋找,他找到了真正的「桃花源」。「與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相比,湖南益陽市安化縣奎溪鎮達坳村黃桑坪有20多個特徵符合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昨日,記者在張貽明的陪同下對黃桑坪進行了踏訪,發現這裡的確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有幾分神似。
  • 陶淵明《桃花源記》流傳千年,宋代詩人反其意用之,卻更寫出新意
    陶淵明這篇文章大概產生於公元420年,距離今天已經有1600年的歷史,其對於文學史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後續包括唐宋時期的詩人們,對於陶淵明都很是推崇,對於他筆下的桃花源更是充滿興趣。宋代一個詩人卻反其意用之,寫出了一番新意。
  • 《桃花源記》裡刻畫的是人間仙境嗎?為什麼有人感覺細節恐怖?
    ——《答謝中書書》人人都嚮往世外桃源,但是生活中的世外桃源真的存在嗎?讓我們不禁遐想,陶淵明對世外桃源的嚮往更是承載了我們對世外桃源的想像,但是現實中又有多少這樣的地方呢。很多人都嚮往世外桃源,想像中世外桃源就在我們身邊,深處大山之中,不與外界聯繫,並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都在歡聲笑語中度過。
  • 陶淵明獨愛菊,為何寫《桃花源記》而不是《菊花源記》?
    陶淵明,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是東晉著名詩人、辭賦家,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他曾出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等職,最末一次出任彭澤縣令,八十多年便掛冠而去,歸隱田園。陶淵明愛菊,眾所周知。不但有周敦頤《愛蓮說》中的句子「晉陶淵明獨愛菊」為證,陶淵明自己的詩也吟道「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表達了自己超脫塵世之外的悠閒與自在。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陶淵明如此愛菊,那麼他表達自己理想與追求的名篇《桃花源記》,為何不取名「菊花源記」呢?
  • 世間有無桃花源?陶淵明寫得如此真實,像不像我們今天的生活
    中學課本中節選了東晉偉大詩人陶淵明的散文《桃花源記》,許多人讀過之後,都被其中所描繪的世外桃源所吸引,帶來無限憧憬。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歷史上有無真的桃花源呢?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原是《桃花源詩》前的一篇序,一般認為是詩人晚年所作。
  •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鬼故事?
    《桃花源記》大家都知道,作者是陶淵明。它是中國古文經典之一,主要描述了一個和諧的社會,大家都安居樂業。我的老師當時是這麼說的,但現在讀起來卻覺得這可能是一篇鬼故事!首先我們按照原文對照一下。原文: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在民間桃樹是有著闢邪的作用的,有的墓地會用一片桃樹將墓地圍起來,為的就是隔絕不好的東西。
  • 《桃花源記》是一幅不合現實的圖畫,這是陶淵明在逃避嗎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裡的曾寫到: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多麼親切的情景,一幅恬淡的鄉野生活圖,如同李子柒視頻裡的圖畫。桃花源裡,人無所爭,和諧相處,更難得的是人們活得無憂無慮。陶淵明是東晉詩人,詞賦家,他是怎樣寫出桃花源的呢?從他的家世看,陶淵明出生在官宦之家,他的祖父曾做過太守,太守這樣的官職在古代不小了。在陶淵明的幼年時期,陶父還娶了一房小妾。
  •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原型原來是北方人的真實生活?
    「桃花源」嗎?>陳老認為,《桃花源記》所描繪的「桃花源」是西晉末年以來北方人民塢堡生活的真實寫照。倖存下來的人以宗族和鄉黨為單位,聚居于田野山林之中,戰亂時據堡自守,無戰時則務農自給,這就是《桃花源記》反映的社會歷史原型。
  • 陶淵明《桃花源記》與心中桃花源相距多遠?令世人逐夢桃源在哪裡
    《桃花源記》是東晉末期至南宋初期時代著名詩人、大文學家陶淵明所著的作品。這就是陶淵明寫《桃花源記》的大手筆和高明之處!在生活中,現實版的桃林桃花園在哪裡?關於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究竟在什麼地方?至今還沒有令人非常信服的地方,且爭論不一,那麼離桃花源、接近桃花源的地方呢?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