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第33屆北京圖書訂貨會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行,著名作家、中國作協副主席張煒攜其新作《我的原野盛宴》出現在活動現場。《我的原野盛宴》是張煒迄今唯一一部長篇非虛構作品,是一個關於人在大地上詩意棲居的故事,是關於勇氣、友誼、忠誠、犧牲和愛的書寫。
在新書發布會上分享《我的原野盛宴》的創作故事時,張煒說這是他個人最重要的一部分生活儲備,很久以來因為筆力的問題,沒有能力把它寫好,再就是也不捨得去碰,一直想找一個時間,用最大的力量、最強的筆力、最濃烈的色彩、最投入的情感把它表達出來,終於找到這個機會在2018年寫出來。「我個人認為,在某一個時間向度上,這可能是我最好的作品,我為它的儲備、我為它的投入實在是太多了。」
張煒說:《古船》是他個人最強烈的一部作品,而在表達自然社會、自然層面,最強烈的作品就是《我的原野盛宴》。
山東省作協黨組書記姬德君也參加了張煒新書的發布會,他認為,《我的原野盛宴》通過描寫一個人的成長史和心靈史,記錄了一個時代,復活一段歲月;全書充滿了智慧的火花,許多觀點啟迪人心,文筆精湛質樸,堪稱現代漢語寫作的範本,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和思想價值,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而書中描繪了360多種動植物,堪稱一部半島動植物志,相信一定會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和歡迎。
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說,他看了一部分就非常興奮,認為這是這些年來寫大自然最好的作品,不是之一,是最好的。「張煒對大地、對大自然的思考,他的童心和視角,關照到了膠東半島那麼多小生物。讀著書,各種動物的聲音就好像在耳邊叫喚。很多年沒有這種非虛構作品閱讀的體驗了。所以我想,這部作品廣大讀者看了肯定會有很多想法。」
評論家梁鴻鷹則在《我的原野盛宴》中感受到了自然、愛和勇氣。他說,《我的原野盛宴》對過去那段時光進行了還原,那個時代的生態,無論是森林還是海洋,都最大限度地激發了一個兒童成長當中的天性,這一點在書中得到非常充分的展現。「我們森林當中的物種,無論是鳥類還是哺乳類,還是爬行類都非常豐富,張煒對半島地區動植物的還原令人感嘆,裡面包含著類比百科全書式的內容。」
梁鴻鷹還提到,張煒的創作辨識度很強,他的創作中有一種很強的反思意識、警醒價值,他認為大地上的人首先不能被物質、欲望和市場的東西所左右,不能被它們所異化,這是他的一個重要觀點,人要有人文精神和擔當。
在現場,張煒還談到了碎片化網絡時代寫作的難度。他說,在碎片化的網絡數字時代,哪怕寫下來一個自然段,甚至是一句話,你要有很多的理由才能把讀者挽留住,才能讓他在你的文字面前駐足,你的讀者才不會流失,要做到這個很難,不然的話,最後就會被新聞寫作所淹沒,甚至還沒有公文和新聞類的這些文字更耐久、更有價值。
這也導致寫作難度增大。張煒說,今天的文學語言藝術的書寫是一個非常苛刻、非常有難度的事情,它的難度之大、任務之沉重,遠遠超出文學寫作者自己的能力,稍微敏感的人會意識到這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一項工作。「但是恰巧在這樣的一個時期,恰恰是產生好作品的時候,一部分自覺的、頑強的、能夠對應這個時代不斷的調整、調試、苛刻要求自己作品的作家能夠寫出很好的作品。我覺得這個目標對我來說,它既很遙遠,但是又能夠看得清晰,《我的原野盛宴》直接或者間接地回答了我剛才的這些思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師文靜)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