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強:又名黃炎,號拙人,別名赤道之子。廣東花都區岐山人。
1932年生於馬來西亞麻坡,1949年畢業於麻坡中化中學,1950年就讀於新加坡中正中學高中部。早年學習西洋畫,從事油畫創作。1954年回國深造,1960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成績優秀留校任教。曾任裝飾藝術系和書籍藝術系副主任、基礎部主任、教授兼學院學術委員會與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曾任馬來西亞國際現代藝術集團駐中國教育總監、雲南大學現代藝術學院院長兼理事、湖南正山國際設計藝術學院副院長。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美術教育學會理事。
黃國強從教五十多年,著書立說,既是藝術家,又是教育家,憑學識、膽識不僅造就自己,更造就了千百個弟子。黃國強擅長焦墨山水與彩墨人物。編著有:《中國傳統裝飾藝術》、《黃國強畫集》、《黃國強畫集速寫篇》、《黃國強畫集焦墨畫篇》、《黃國強畫集彩墨人物篇》、《大愛無疆—黃國強作品集》、《神靈—黃國強速寫集》等。
黃國強曾在澳大利亞、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法國、奧地利、德國和香港、哈爾濱、北京、上海、蘭州、威海、濟南等地舉辦畫展和學術講座。作品《雪蓮》由中國文化部選送參加摩洛哥第三十三屆國際蒙地卡羅繪畫大展。個人傳略入《中國美術家名人大辭典》、《世界當代書畫大辭典》和日本向陽社出版的《中國國畫家名鑑》。作品被一些國家博物館、藝術中心、藝術院校和收藏家收藏。
我 的 畫
文/黃國強
我的畫,國畫不像國畫,油畫不像油畫,是什麼畫?是我自己畫的畫。
漢畫氣魄的宏偉、深沉;佛畫色彩的燦爛、飄逸;唐代壁畫的厚實、瀟灑;是我主要繼承的傳統。我要表現的是——人民,尤其是少數民族兄弟姐妹的淳樸、善良、美麗。我要表現的是——大山、大海、大自然的磅礴、多嬌、生生不息。
我用我全部的愛來擁抱這個世界以求物我合一,達到物我兩忘的佳境。這條道路我走了六十多年了。我東西求索,走得很艱難,走得很寂寞,只好埋頭耕耘,收穫甚微。人生苦短,一晃我到了八十了,只有用我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藝術中,以求得安慰,滿足。
國畫變革的先行者
——袁運甫教授談黃國強
文/袁運甫
我當室主任的時候,我請他當教授,是中國畫教學的第一位教授。因為當時中國畫還沒有引起社會那麼廣泛地重視,特別是寫生,那時也就是說中國畫從寫生開始大概還沒有這樣學術上的定義,所以有一批學習西畫的人開始對中國畫有興趣了,他們就把對西方繪畫的寫生潛移到中國畫的學習,初期就重視寫生。我覺得黃國強是初期中非常重要的藝術家,那是在好幾十年前。同時黃國強是我們系裡負責裝飾畫教學,負責中國歷代裝飾藝術分析研究。黃國強的老師就是龐薰琹,龐薰琹老師在裝飾藝術裡面是一個祖師爺。黃國強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承前啟後的藝術家,對中國傳統藝術用裝飾風格的概念來系統的分析和研究,那自然他就對裝飾繪畫的發展,對壁畫藝術的發展,對中國畫改革多種風格的豐富起了很關鍵的作用。
黃國強先生與吳冠中先生、阿老先生在河北農村
欣賞他的多種藝術,他那種很強勁、很概括而不是過分的追求細枝末節的體驗,而是大氣象、博大的胸懷、高遠的視覺,這樣就引起了在中國畫教學中對於寫生的注意。到生活裡去,到大自然去,再把這種體驗帶到中國畫的基礎教學中來,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今天大家對於寫生習以為常,可是在當時五、六十年代是一個比較新的東西,而且並沒有真正在藝術教育實踐中作為制度化、科學化去認識。因為那時候的教學大綱要經過高教部的批准,並且要有系統的理論依據,在這方面黃國強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他的老師原工藝美院的老院長龐薰琹也算是 30年代新藝術運動的啟蒙人,能夠認識到中國傳統繪畫的裝飾性的修養這個成果的重要性,推動中國現代藝術的發展是起著關鍵性作用的。不懂裝飾無從談起走向現代,在現代這個大的概念裡面,它不同於寫實主義的原因就是它有自己的藝術判斷,這個判斷就是裝飾性的認識,像敦煌壁畫、永樂宮壁畫、福海寺壁畫等,最重要的特點就是他的裝飾性。從裝飾性的高度到藝術的領域,成為一個藝術家所必需的具有的能力,黃國強恰恰有著這種能力,而且有這個思解並把它編排到課程教學計劃之內來進行教學,這也是黃國強的過人之處。
黃國強先生與龐燻琹教授合影
黃國強在五六十年代就開始注意寫生,把寫生放到教學,黃國強是最早的第一批人。只有這樣才能更統觀地、更全面地認識大自然,把握大自然的特殊技術。蒼茫的大自然結構博大、深遠,把握自己對大自然氣韻的情感,這就是畫家應有的胸懷,這種胸懷不是任何人都有的。黃國強是東南亞的華僑,他比較早大約在60、70年代,就認識這些東西的重要性。因此出去寫生都是畫大的自然境界,讓學生體會如何去認識自然、表現自然。通過認識體現在自己的畫作中,黃國強有這種能力。這種能力和具體的線條的刻畫不一樣,黃國強身上比較充分地體現了這種能力,他這一點比較早。黃國強的焦墨畫只是一個構成,但是這種構成的筆墨裡面已經具備了大統地、視覺地、全面性來觀察自然、表現自然地這種氣魄、這種胸懷、這種能力、這種方法,這些是不同於中國畫的,只用中國畫概括是遠遠不夠的。黃國強繪畫的大氣象、氣勢,另外他用寫意的筆墨把對自然的認識很好地表現出來,這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黃國強先生與吳冠中先生、阿老先生在河北農村
作品欣賞
藝 術 成 就
1980年,彩墨畫作品「神曲」參加澳大利亞世界博覽會,並被墨爾本博物館收藏
1980年,在北京、上海、蘭州舉辦「我們所見的敦煌」巡迴聯展
1981年,在哈爾濱市舉辦個人畫展;並作「傳統與現代、抽象與具象、視覺經驗與視覺形式」的學術報告
1985年,在香港講學並舉辦個人畫展;並分別在香港的兩個電視臺做了「敦煌藝術」的介紹
1985年,在菲律賓中國藝術中心舉辦個人畫展。同時參加中國駐菲律賓使館舉辦的「中國古今名家畫展」
1986年,應新加坡藝術協會與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邀請赴新加坡舉辦「北京三教授畫展」;同時,應南洋文化研究會、亞洲文化研究會等五大學術團體及新加坡教育部邀請,分別作學術報告
1987年,彩墨畫作品「買土陶的老人」與個人傳略被錄入日本株式會社向陽社出版的「現代中國國畫家名鑑」
1989年,彩墨畫作品「雪蓮」入選第三十三屆國際蒙地卡羅繪畫展覽
1992年,在馬來西亞舉辦個人畫展
1993年,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辦個人畫展並在奧地利國立美術學院講學。作品「山茶花」為奧地利國家博物館收藏
1994年,在馬來西亞舉辦個人畫展
1995年,應法國國際藝術城之邀,赴法國、德國、英國、比利時、荷蘭、義大利、奧地利為期半年的藝術考察;並在法國巴黎舉辦個人畫展;並參加了德國法蘭克福的聯展
1999年,在紐西蘭舉辦個人畫展並在美茲大學講學
2001年,在湖南株洲舉辦鍾正山、黃國強雙人畫展
2006年,參加山東威海紅十字會募捐畫展
2007年,在山東威海舉辦個人畫展
2008年,在山東濟南舉辦個人畫展
2008年,在中國TOM網站舉辦的網上大講堂做「敦煌藝術」和「漢畫藝術」的系列講座;
2009年,在廣東中山市參加孫中山143周年紀念畫展
2009年,在雲南昆明參加中國佛教協會舉辦的聯展
2011年,在株洲舉行八十誕辰藝術回望展
2012年,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黃國強教授執教五十周年作品回顧展」
2012年,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舉辦「黃國強作品展」,同時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做「敦煌藝術賞析」的講座。
2012年,在北京農業展覽館參加「第十六屆國際藝術博覽會」
2013年,在廣東中山舉辦「大愛無疆—黃國強作品展」
2015年,在北京鳥巢參加「中央工藝美院8090水墨展」
2015年,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和新加坡參加「傳承/拓展—中國*新加坡藝術交流展」
2016年,在廣州花都舉辦「情系花邑書畫同源清美教授黃國強/花都書協主席黃國強作品聯展」
2017年,在北京國展中心參加「五月光華—清華美院校友作品展」
2017年,在江蘇常州博物館參加「銘記歷史 不忘初心—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師友作品展」
《藝展中國》展出全國一線藝術大家最新力作,是一線大咖與全國藝術同仁、藏家、藝術愛好者最直接最美的窗口,帶最美的藝術展遍全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