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0年是不平凡之年,是舉國戰「疫」之年、脫貧攻堅決勝之年、迎接建黨百年之年。在習近平總書記給青年的系列回信精神感召下,著眼時代命題和現實關切,2020年思想政治實踐課程設置「心有所信 方能行遠」「不畏艱險 衝鋒在前」「改革開放 五位一體」「紮根沃土 決勝小康」「一帶一路 命運共同體」五條主線,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作為課程主持單位,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主講單位,教務部作為主管單位,校團委作為執行單位,協力推進思政實踐課方案完善和實施。100多位思政課教師、專業教師等擔綱思政實踐課任課教師,25個開課院系書記或院長全部參與帶隊,在革命老區、城鎮鄉野、田間地頭開展實踐課教學;100多位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各院系研究生黨員擔任思政實踐課助教;3226名選課學生正在生動的社會大課堂中學思踐悟總書記回信,讀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追尋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足跡,觸摸新中國的發展脈絡,在抗疫主戰場感受戰疫精神,在改革主陣地見證發展力量,在歷史大變局中讀懂中國未來,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7月23日,北京大學社會學系舉辦2020年思政實踐行前動員會,系黨委書記查晶、黨委副書記石長翼、2019級本科生班班主任張帆、團委書記鄧安琪出席會議,往年暑期實踐優秀領隊以及來自2020年思政實踐團的60餘名同學參與會議。會議由石長翼主持。
會議現場
查晶指出,這次疫情帶給我們很多方面的思考,也令年輕一代感受到了身上所擔負的沉甸甸的責任,唯有深入體察社會方能實現以行促知、以知促行、知行合一。社會學作為一門和實踐緊密相連的學科,無數前輩學者開展了一系列社會調查工作,形成了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啟發著一代又一代的後輩學人,她鼓勵同學們要向社會學前輩們學習,以社會為實踐學堂,不斷加深對社會學理論的領悟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鍛鍊品格、砥礪意志。她強調,各實踐團要落實安全預案,注意團隊紀律,尊重當地風俗習慣,做好行前準備工作,文明禮貌、謙虛好學,以科研的態度和方法對待此次實踐,在田野中真正有所收穫。
張帆作行前動員。正在藏區做田野的她和同學們分享了實踐調查中的注意事項,首先要尊重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敏銳捕捉到社會構成的豐富要素並發展出自己的興趣,形成知識的增長點;其次要充分進行知識積累,對實踐地的歷史材料、已有研究成果、新聞報導做好梳理,進入田野後做好訪談記錄和田野筆記,不斷積累經驗。她表示,田野調查是同學們成為「社會人」的一個象徵意義上的成人禮,對複雜的社會構成的切身參與是社會學和其他學科最大的區別,同學們觀察社會的同時也是在觀察自己,要不斷進行探索和思考。
往年暑期實踐的優秀領隊分享了自身的實踐經驗。2016級本科生談磊建議同學們以此次實踐為契機,找到自身感興趣並願意生根的研究方向,他還分享了如何進行背景了解、文獻梳理、明確研究問題等方法,以及注意真實記錄、不要做出虛假承諾、保密等研究倫理問題。2018級本科生楊鈺鑫作為去年唯一一支思政實踐團——浙江松陽團的領隊,結合自身經歷分享了田野調查的注意問題和實用技巧,包括行前、行中到行後每一環節應該進行怎樣的準備,鼓勵同學們抓住寶貴機會,打牢專業基礎。
2020年思政實踐領隊介紹了各自實踐團的選題。江西靖安團實踐主題為「從營商環境視角看宜春小企業發展」,探索疫情衝擊之下影響小企業生存的外部環境,著力解決深層次問題;浙江松陽團實踐主體為「探索基層的抗疫經歷和脫貧經驗」,嘗試打破對社會事實的線性認識,發現背後的多元可能;黑龍江漠河團依託當地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生態資源,將實踐主題定為「漠河縣生態保護與扶貧歷程」;雲南羅平團結合當地農業和傳統手藝發展情況,試圖完成「羅平縣基層治理與脫貧攻堅經驗探索」;廣東順德團則依據當地特色的文化傳承,探討「傳統文化語境及地區視域下的文化群體社會關係」。
鄧安琪進行相關工作部署。她向同學們介紹了各實踐團的分組原則、帶隊老師及助教、實踐日期等,並提醒組織建設、安全、宣傳等注意事項,希望同學們能帶著問題出發、尊重事實,線上線下積極配合,將思政教育融入到專業性學術研究之中,在實踐中有所收穫,有所體悟。
行行重行行,碌碌未敢休。社會學系的同學們將把握時代脈搏,紮根鄉土田野,感悟生命歷程,肩負偉大使命,學思踐悟總書記回信精神,「在為人民服務中茁壯成長、在艱苦奮鬥中砥礪意志品質、在實踐中增長工作本領」「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