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扶老人事件陷「羅生門」 專家:扶老人被訛是小概率事件不...

2020-12-19 人民網安徽頻道

原標題:扶老人被訛是小概率事件不應放大

□ 本報見習記者 範天嬌

近日,安徽淮南師範學院的一名女學生稱自己扶起了一名摔倒的老太,結果被訛要負全責,於是在微博上發起「尋找目擊者」以證清白。而事件中的另一方,被扶老太及其家屬稱,女孩所言不實,老人是被她騎自行車撞倒的。由於監控視頻沒有拍下事發經過,該事件陷入「羅生門」,引起社會輿論的持續關注。

事發早上究竟發生了什麼

小袁是淮南師範學院大三學生。據她回憶,9月8日早上,她沿著學校北門對面的馬路騎自行車,看到一位老人在她前面走,走得不太穩。當時,她從老人身邊繞了過去,但沒走多遠,就聽到老人痛苦的呻吟聲。她回頭一看,發現老人倒在地上。

於是,小袁將車停在一旁,將老人扶了起來,並詢問老人情況。據小袁反映,當時路上沒什麼人,在她救助老人過程中,有些路人停下來圍觀,但沒有上前幫忙。後來,老人的兒媳婦趕到了現場,不讓她離開。

將老人送到醫院後,老人被診斷為右腿骨折。小袁稱,老人的家屬要求她墊付部分醫藥費,並扣留了學生證。小袁覺得事情不對勁,在輔導員的陪伴下,來到轄區派出所報案。

小袁還在微博中稱,老人的家屬要她全權負責,她想尋求路過的目擊證人還她公道。

很快,有一名目擊者聯繫了她。據這名目擊者稱,她當時和室友去淮南師範學院吃飯,看到小袁騎車從老太身邊經過,但不知道什麼原因,老太就倒地了。因為她與小袁對向而行,能看到小袁從老太身邊過去的時候,他們之間有一段距離,不足以撞到人。她已出面向警方說明看到的情況,並將內容通過微博向社會公開。

女學生沒撞人為何墊錢

老人及其家屬則對小袁的說法提出質疑。面對媒體採訪,今年69歲的老人稱,自己是被一名女學生騎著自行車撞的。被撞後,這名學生還將自己扶了起來。

老人的兒媳徐女士告訴記者,事發後,小袁是當著她面給她道歉,承認是自己不小心撞到了老人,周圍還有圍觀者也聽到了。但在之後,小袁又不承認是自己撞的,讓他們心裡很不舒服。

老人的家屬還稱,小袁到醫院還把同學叫來,付了2000元醫藥費。如果不是她撞的,她會這樣做嗎?

至於為何會交部分醫藥費?自稱來幫忙的小袁朋友發微博稱,事發當天,他接到小袁電話說讓帶點錢去醫院,講她可能撞到人了。到了醫院後,老人的家人要湊2000元錢押金。他以為小袁是撞人了,就先交了錢。等他見到小袁後,才聽小袁說,她騎車速度很慢,確定沒有任何車子觸碰物體的感覺,但老人的兒媳一直說是她撞的,老人也說不知道怎麼倒地的,她就懵了。小袁在病房知道他出了押金後,是認為不應該給錢的。小袁的朋友還稱,他已在派出所做了筆錄。

對此,小袁認為一開始就處理錯了,但是老人家屬咬定是她撞的,她解釋了也沒用。

徐女士表示,老人需要動手術治療,醫院說要3萬元錢。家屬方正在收集老人被撞的證據,並希望派出所能儘快調查清楚,還原事情真相。

關鍵視頻缺失怎麼辦

據事發現場唯一的一段監控視頻顯示,9月8日早上7時44分,老人出現在視頻當中,在非機動車道沿綠化帶行走。一名騎自行車的女生隨後也出現在視頻中,與老人同向行駛。但是監控並沒有拍到老人倒地的畫面。

據老人的主治醫生表示,老人是右腿骨折,很難講是受到撞擊,還是被帶倒或是摔跌。

記者了解到,淮南警方就此事成立了調查組,已有目擊者前來作證。

在記者發稿前,官方的調查結論還未發布,但是網絡上已經按照「扶老人被訛」的定式思維作出預設。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開玉認為,「扶老人被訛」事件雖然感覺在身邊不斷出現,但其實是個小概率事件。然而,隨著媒體和輿論的放大,讓社會公眾產生了「刻板印象」,認為扶老人會吃虧,導致老人跌倒需要幫助時,會出現圍觀、遲疑。而當老人沒有受到救助造成更大悲劇時,輿論又會跳出來指責社會冷漠。解決這一矛盾就需要法律明確規定,對訛人的人要能依法作出處罰,讓扶人的人有底氣。

淮南市法院系統工作人員高建業認為,扶不扶其實有一個清晰的脈絡,即老人跌倒——權益受損——追究責任。跌倒客觀存在,作為權益受到侵害的老人和老人的親屬,需要做的是舉證。這是一個侵權責任承擔的問題,如果無法協商一致打起官司,法律上是有救濟途徑的。按照侵權責任法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另據民訴法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高建業還認為,老人倒地了,走過去,扶起來。即便是他想訛人,也得有證據。否則,退一萬步說,即便是人撞了,他們舉不出證據來,也只能承擔不利的法律後果。儘管法律裁決無法還原客觀事實,但是在法治的框架下,依據法律規則確定法律事實並作出裁決,應是一個成熟文明社會所該有的準則。

相關焦點

  • 女生扶老人陷羅生門 專家:小概率事件不應放大
    近日,安徽淮南師範學院的一名女學生稱自己扶起了一名摔倒的老太,結果被訛要負全責,於是在微博上發起「尋找目擊者」以證清白。而事件中的另一方,被扶老太及其家屬稱,女孩所言不實,老人是被她騎自行車撞倒的。由於監控視頻沒有拍下事發經過,該事件陷入「羅生門」,引起社會輿論的持續關注。
  • 安徽大學生稱扶老人被訛,首度有目擊者發聲:老人並非被撞倒
    安徽大學生稱扶老人被訛,首度有目擊者發聲:老人並非被撞倒 澎湃新聞記者 周寬瑋 2015-09-11 07:29 來源
  • 「小夥扶老人反被訛」事件反轉 帶來哪些思考?
    濟南警方公布「小夥扶起老人」調查結果:老人確實被撞並非訛人。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2018年12月26日,在濟南市經十路和陽光新路路口東口南側公交站牌處,一名騎自行車的老人倒地,騎摩託車的張先生將老人扶起並撥打了120急救電話送醫,老人清醒後指認張先生為肇事者。被指認後,張先生發布了在事故現場以及在交警中隊遇到老人家屬時拍攝的視頻,以圖自證清白。
  • 小學生扶摔倒老人被訛反轉:就是小孩撞倒的!
    我們似乎經常看到這類的新聞,有人扶起摔倒老人後,被狠狠的「敲詐」一筆,做好事還虧錢,以至於許多人都看到老人摔倒後都不敢上前扶起。尤其是十多年前很知名的南京徐老太事件,南京老人徐壽蘭在水西門廣場一公交站臺被撞倒摔成了骨折,徐壽蘭指認撞人者是剛下車的小夥彭宇,彭宇則予以否認,稱自己是做好事扶老人。最後雙方當事人在二審期間達成了和解協議,案件以和解撤訴結案。無獨有偶,四川也發生了一起「扶老人事件」。
  • 四川小學生扶老人反被訛,群眾指責老人?警方:就是小學生撞的
    四川小學生扶老人反被訛,群眾指責老人?警方:就是小學生撞的 這幾年裡,我們多多少少都會看到,老人碰瓷,扶老人被訛,類似於這些事情,這也導致了現在很多人都不願意主動去幫助那些倒地的老人,就算要扶,旁邊也要有人作證,甚至拍視頻才敢去扶。
  • 「扶老人被訛」反轉,先入為主思想要不得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在張先生拍攝的一段視頻中,家屬稱他們都是合格的公民和守法的公民,否認他們在訛張先生,「誰訛,怎麼還訛你,那別人怎麼不好心呢。」前一刻還自稱是比竇娥還冤的「扶人者」,後一刻就成了被警方蓋章的肇事者,劇情反轉比翻書還快,讓跟風評論的網友和自媒體尷尬異常。事實再次證明,在類似「扶人被訛」事件上,先入為主、跟風站隊、盲目指責有風險,不妨耐心等一等官方的調查,釐清真相再下判斷。否則,自己尷尬不說,更會給無辜者造成二次傷害。
  • 央媒評「扶老人疑案」:正義女神不能靠感官印象判斷是非曲直
    :37 來源:澎湃新聞 【編者按】安徽淮南女大學生自稱扶老人被訛事件,劇情多次反轉。
  • 扶跌倒老人前先拍照?根本不起作用!
    現在老人跌倒扶不扶成了一個熱議的話題,自從南京彭宇案以來,人們開始談虎色變,扶老人反被訛事件也是層出不窮。使人們對做好事扶跌倒老人產生了恐懼,見到老人跌倒也不敢去扶,但是不扶良心上又過不去。如果是你碰到老人,然後又去做的這些呢?所以說扶老人前拍照根本證明不了你的清白。那什麼能證明你的清白呢?只有拍到老人跌倒當時的視頻照片,才能證明你與老人的跌倒沒有關係。但是這些情景你是很難拍到的。一,你到現場的時候老人已經跌倒了,也就是說老人跌倒當時你並不在現場,那你又這麼拍到當時的情景呢?
  • 湖南:男子扶老人被訛後喝藥自殺,老人家屬:他就是內心太脆弱了
    在湖南湘潭就有一名男子因為扶老人被訛詐,最終選擇了喝農藥自殺。但是事實真的這麼簡單嗎?整件事件中的被扶老人家屬、相關部門和管理部門都是促使男子自殺的重要原因。王某軍看到老人摔倒,趕緊停下車將老人扶了起來。後來袁某哲要求王某軍和李某英賠償100元,王某軍出了60元,李某英出了40元。隨後李某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事後派出所費了很大的勁才找到了她。
  • 乾隆南巡親歷撞倒老人扶不扶,還請老人參加「千叟宴」
    這老頭摔得不輕,坐在地上直呻吟,抓著年輕人的衣服說,你小子別想走,把我撞到了,快帶我看大夫。年輕人也急了:「我沒有撞你,只是看你跌倒了,才扶你起來,你怎麼還訛上我了?」這時,圍觀群眾越來越多,都聽這一老一少一個說撞了,一個說沒撞,誰也不知道剛才發生了什麼。
  • 老人摔倒扶不扶?他倆以行動回答:扶!
    瀏陽日報訊(記者李小雷)看到老人摔倒,扶還是不扶?面對這一問題,11月24日,文家市鎮的兩名小夥——黃苑東、陶賢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作出了回答。他們在雨中扶起老人的視頻也很快在網絡上流傳開來,不少網友為他們的暖心舉動點讚。
  • 老人倒地無人敢扶,是社會的年輕人冷漠無情,還是碰瓷成這樣的?
    「孝順老人」,是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而大多數的人都有孝順父母的心,能夠把家裡的老人照顧好。只不過出門在外,老人也會遇到一些不方便的情況,那麼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幫助他們。但是,最近幾年發生了一些事情,導致很多人在面對扶老人這件事的時候,就都會猶豫許久了,這不在12月11日,石家莊就發生了一起老人摔倒後無人問津的事件,路過的車輛和行人不少,但是等待許久,終於才有一個女子願意停下電動車來扶老人。那為什麼路過的那麼多人都沒有伸出援手呢?究竟是社會太冷漠了,還是因為大家忘記了這個優良傳統呢?
  • 老人摔倒扶不扶?評論:嚴格執法為好人撐腰
    老人摔倒扶不扶?評論:嚴格執法為好人撐腰   處理訛詐事件,必須平等適用法律規則,嚴格依法處理,不因年齡而區別對待。  老年人倒地該不該扶、怎麼扶近來又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
  • 扶老人被訛報警,警察調查後證明清白,老人這種情況構成詐騙嗎?
    被扶老人不構成詐騙罪。詐騙罪是指行為人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他人財物的行為。詐騙罪的本質特徵必須是使他人受矇騙並主動交出財物。扶老人被訛,被訛者並沒有受到矇騙,其對整個事實是清楚的,被訛者也不會輕信老人的謊言而主動交出財物,所以被扶老人的訛人行為不符合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 小品《扶不扶》:沈騰扶「摔跤老人」這個小品夠我笑一年
    《扶不扶》由沈騰馬麗杜曉宇組合。這三人展開新的人物關係,一起上演爆笑劇情。沈騰在小品中飾演「郝建」一角,面對老太太摔倒了扶不扶的問題,郝建「賤」語連珠。而馬麗這次將出演一位摔跤的銀髮老太太。小品《扶不扶》裡面的臺詞被觀眾瘋狂轉發,小品中「你這走是能走啊,可你這是按表走啊」、「你這麼頑皮你家裡人知道嗎」、「你要這麼說話咱以後還能不能一起玩耍了」、「我一老太太擱這兒趴半天,你以為我趴活兒呢」等臺詞,俏皮幽默,被觀眾大量轉發。
  • 臧否有道,方為法治——金華「扶人反被訛」事件中警方應當「調解」嗎
    有學術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臧否有道,方為法治——金華「扶人反被訛
  • 外賣小哥扶摔倒老人,被老人一把抓住,而結局讓人想不到!
    遇到摔倒的老人是扶還是不扶,相信很多人對這個問題早就不陌生了,每個人可能都有著自己的回答,可能有人怕被訛上不敢扶,而有人可能會毫不猶豫地去扶,而今天有個外賣小哥則給出了答案。最近在有一位老人不小心摔倒,旁邊剛好有一個外賣小哥經過,馬上就把老人給扶起來了,而這個時候老人一把抓住了外賣小哥騎的車子說他就是撞到自己的那個人。
  • 「扶老人被訛詐」不能止於道歉
    來源:人民公安報12月20日,江西省修水縣愛心聯合會的一名義工開車時,路遇一位暈倒的92歲老人,將老人扶起交給家屬後,家屬不顧老人的解釋、以老人年紀大不清醒為由報警,稱義工肇事逃逸。交警調取附近居民家中監控查清事實真相後,責令老人家屬道歉。
  • 扶不扶?石家莊老人不幸摔倒,過路行人避而遠之,騎車女勇敢上前
    老人摔倒了,扶不扶?仿佛成為了全社會人們最難取捨的問題,雖然之前在春晚的小品上面提到了這個現象,但是似乎到現在都沒有找到一個很的解決辦法。不知道你對老人摔倒了扶不扶這個問題有沒有什麼合理的解答辦法呢?近日在河北省石家莊的一條外環路上,有一位老人因為腿腳不好、一瘸一拐地走在一條小路上,結果好不容易走到馬路上之後就突然摔倒在地上了,旁邊一位騎著電動車的男子看到之後立馬騎著走了,過了很長時間,路過的行人都是匆匆而過,沒有人願意出面過來扶老人。
  • 河北石家莊一老人摔倒,路上人流穿梭卻無人去扶,直到她出現
    還記得春晚小品《扶不扶》中的場景嗎?很多的小品也側面的反映出了,現實中所發生的的事情。其實也並不是人情的冷漠,是因為一些事情的發生,讓人們不敢向前邁出那一步,歸根結底還是怕被訛上。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其實國人的心底還是非常善良的,只不過在扶與不扶之間,相互掙扎,關於這個事件,也讓我們看到了冷漠與暖心之間的相互碰撞,在河北石家莊就發生了這樣的一幕。12月11日,河北石家莊一位老人摔倒,路上人流穿梭,卻沒有一個人過去,把老人扶起來,直到這個女孩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