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老人被訛」反轉,先入為主思想要不得

2020-12-13 人民日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在張先生拍攝的一段視頻中,家屬稱他們都是合格的公民和守法的公民,否認他們在訛張先生,「誰訛,怎麼還訛你,那別人怎麼不好心呢。」

1月1日,針對此前媒體報導「濟南男子自稱扶老人後被指肇事者」一事,山東省濟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官方微博通報稱,經交警部門調查取證、對兩車痕跡檢驗鑑定,初步查明該起交通事故基本事實:張某某駕駛普通二輪摩託車從馬某駕駛的自行車右側超越時,二輪摩託車左側車把與自行車右側車把刮擦,導致自行車摔倒,造成馬某受傷。

前一刻還自稱是比竇娥還冤的「扶人者」,後一刻就成了被警方蓋章的肇事者,劇情反轉比翻書還快,讓跟風評論的網友和自媒體尷尬異常。事實再次證明,在類似「扶人被訛」事件上,先入為主、跟風站隊、盲目指責有風險,不妨耐心等一等官方的調查,釐清真相再下判斷。否則,自己尷尬不說,更會給無辜者造成二次傷害。

這次輿情反轉事件具有很強的典型性。在警方通報之前,所有「證據」都指向了摔倒老人和家屬在訛人:網傳視頻顯示有目擊路人出面證明老人系自己摔倒;有媒體報導稱交警現場檢查張某某的摩託車沒有發現任何劃痕;傷者家屬拋出了「既然不是你撞的為何要打120救人」這類最容易落人口實的動機論……加之網友們先入為主的偏見,一時間摔倒老人及其家屬成了眾矢之的。甚至,在警方公布調查結果後,仍有部分網友不敢或不願相信,呼籲警方公布調查細節和視頻證據。

很多時候,聽到的、看到的、感覺到的不一定就是新聞事件的真相。事實上,類似「扶老人被訛」的反轉劇現實中並不少見,只要雙方各執一詞、相互指責,肯定會存在一方有意或無意撒謊的情況,最終的結果要麼是還好心人以清白,要麼是讓試圖卸責的肇事者現出原形。在真相水落石出之前,輿論關注度越高,最終扯謊者付出的代價就會越大。以本次事件為例,張某某肇事後立即停車撥打120,但接下來其一系列的言行堪稱「戲精」——他成功地利用了社會的偏見和網友的不理性,把自己打扮成了「好心人」,將受害者一方推向了輿論的對立面。但最終,精心編制的謊言還是被識破了。

說到底,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在技術手段日新月異、攝像頭幾乎覆蓋城市各個路口的今天,警方還原事實真相,只是時間的問題,無論是訛人者還是卸責者都不會輕易得逞。而對眾多關心事件的網友來說,在真相未明的這段時期內,保持耐心、就事論事才是理性的態度。

(來源:光明網)

相關焦點

  • 神反轉!小學生扶摔倒老人被訛反轉:就是小孩撞倒的!
    尤其是十多年前很知名的南京徐老太事件,南京老人徐壽蘭在水西門廣場一公交站臺被撞倒摔成了骨折,徐壽蘭指認撞人者是剛下車的小夥彭宇,彭宇則予以否認,稱自己是做好事扶老人。最後雙方當事人在二審期間達成了和解協議,案件以和解撤訴結案。無獨有偶,四川也發生了一起「扶老人事件」。
  • 「小夥扶老人反被訛」事件反轉 帶來哪些思考?
    濟南警方公布「小夥扶起老人」調查結果:老人確實被撞並非訛人。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2018年12月26日,在濟南市經十路和陽光新路路口東口南側公交站牌處,一名騎自行車的老人倒地,騎摩託車的張先生將老人扶起並撥打了120急救電話送醫,老人清醒後指認張先生為肇事者。被指認後,張先生發布了在事故現場以及在交警中隊遇到老人家屬時拍攝的視頻,以圖自證清白。
  • 女大學生扶老人事件陷「羅生門」 專家:扶老人被訛是小概率事件不...
    原標題:扶老人被訛是小概率事件不應放大 □ 本報見習記者 範天嬌 近日,安徽淮南師範學院的一名女學生稱自己扶起了一名摔倒的老太,結果被訛要負全責,於是在微博上發起「尋找目擊者」以證清白。而事件中的另一方,被扶老太及其家屬稱,女孩所言不實,老人是被她騎自行車撞倒的。
  • 央媒評「扶老人疑案」:正義女神不能靠感官印象判斷是非曲直
    :37 來源:澎湃新聞 【編者按】安徽淮南女大學生自稱扶老人被訛事件,劇情多次反轉。
  • 四川小學生扶老人反被訛,群眾指責老人?警方:就是小學生撞的
    四川小學生扶老人反被訛,群眾指責老人?警方:就是小學生撞的 這幾年裡,我們多多少少都會看到,老人碰瓷,扶老人被訛,類似於這些事情,這也導致了現在很多人都不願意主動去幫助那些倒地的老人,就算要扶,旁邊也要有人作證,甚至拍視頻才敢去扶。
  • 安徽大學生稱扶老人被訛,首度有目擊者發聲:老人並非被撞倒
    安徽大學生稱扶老人被訛,首度有目擊者發聲:老人並非被撞倒 澎湃新聞記者 周寬瑋 2015-09-11 07:29 來源
  • 扶跌倒老人前先拍照?根本不起作用!
    現在老人跌倒扶不扶成了一個熱議的話題,自從南京彭宇案以來,人們開始談虎色變,扶老人反被訛事件也是層出不窮。使人們對做好事扶跌倒老人產生了恐懼,見到老人跌倒也不敢去扶,但是不扶良心上又過不去。於是就有人出了一個主意,看到老人跌倒以後先不要急著去扶,要先拍照拍視頻,或者請旁邊的人幫著拍照,以證明自己的清白,這樣既可以幫助老人,又保護了自己,真是兩全其美。但是這麼做真的能保護自己嗎?當你翻看這些視頻和照片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拍到的都是老人跌倒以後的情況,和你怎麼樣救助老人的圖像,這樣能證明你的清白嗎?
  • 扶老人被訛報警,警察調查後證明清白,老人這種情況構成詐騙嗎?
    被扶老人不構成詐騙罪。詐騙罪是指行為人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他人財物的行為。詐騙罪的本質特徵必須是使他人受矇騙並主動交出財物。扶老人被訛,被訛者並沒有受到矇騙,其對整個事實是清楚的,被訛者也不會輕信老人的謊言而主動交出財物,所以被扶老人的訛人行為不符合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 乾隆南巡親歷撞倒老人扶不扶,還請老人參加「千叟宴」
    年輕人也急了:「我沒有撞你,只是看你跌倒了,才扶你起來,你怎麼還訛上我了?」這時,圍觀群眾越來越多,都聽這一老一少一個說撞了,一個說沒撞,誰也不知道剛才發生了什麼。有人勸老人先去看大夫,老人卻不肯,說:「我不能先去治,要是他跑了,我找誰付錢,哪怕是疼死,也要先去縣衙斷個明白。」
  • 扶起摔倒的老人反被訛,那我們如何保證在做好事的同時不被訛呢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那麼相對而言人們的道德水平也應該得到相應的提高啊,可是事實好像並不是如此,今天我們就舉一個非常常見的例子來說吧,相信大家從新聞報導上也看過非常多這樣的事情吧,說的就是路人好心扶起摔倒的老人反被訛,此類的報導近些年好像特別多,好心人扶起摔倒的老人卻反被訛,
  • 湖南:男子扶老人被訛後喝藥自殺,老人家屬:他就是內心太脆弱了
    在湖南湘潭就有一名男子因為扶老人被訛詐,最終選擇了喝農藥自殺。但是事實真的這麼簡單嗎?整件事件中的被扶老人家屬、相關部門和管理部門都是促使男子自殺的重要原因。王某軍看到老人摔倒,趕緊停下車將老人扶了起來。後來袁某哲要求王某軍和李某英賠償100元,王某軍出了60元,李某英出了40元。隨後李某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事後派出所費了很大的勁才找到了她。
  • 老人摔倒扶不扶?評論:嚴格執法為好人撐腰
    老人摔倒扶不扶?評論:嚴格執法為好人撐腰   處理訛詐事件,必須平等適用法律規則,嚴格依法處理,不因年齡而區別對待。  老年人倒地該不該扶、怎麼扶近來又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
  • 外賣小哥扶摔倒老人,被老人一把抓住,而結局讓人想不到!
    遇到摔倒的老人是扶還是不扶,相信很多人對這個問題早就不陌生了,每個人可能都有著自己的回答,可能有人怕被訛上不敢扶,而有人可能會毫不猶豫地去扶,而今天有個外賣小哥則給出了答案。最近在有一位老人不小心摔倒,旁邊剛好有一個外賣小哥經過,馬上就把老人給扶起來了,而這個時候老人一把抓住了外賣小哥騎的車子說他就是撞到自己的那個人。
  • 這位84歲的老人由一位好心人扶起,但他得到了訛錢2000元
    在現實生活中,一定會有一些人遇到老年人碰瓷現象,這讓很多人在老人摔倒時不敢扶、扶。當某人做了一件好事,他會變成訛錢,在這件事上每個人都會有很大的想法。出於一種好心的本能,倪先生立即開車過來看看,原來是一位騎三輪車的老人,因為路太窄,他轉彎時不小心翻到溝裡去了,老人被摔得沾滿了血,情況非常危險。於是他馬上去了工廠,把送貨老闆叫來,他們把老人從溝裡拉上來,把他的三輪車開走。
  • 臧否有道,方為法治——金華「扶人反被訛」事件中警方應當「調解」嗎
    有學術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臧否有道,方為法治——金華「扶人反被訛」事件中警方應當「調解」嗎   羅培新 |法學教授、博士   本文專供本刊公眾號發表,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文中圖片未經註明均來自網絡   作惡者全身而退,是法治的至暗時刻。
  • 2015年新聞反轉劇,真正「反轉」的是什麼?
    當事方、中國老人的家人和涉事旅行社領隊堅決否認碰瓷,並給出了老人受傷的各種證據,也讓這篇報導引發諸多後續爭議。報導記者和日本有關方面都進行了更正和道歉。>>  劇目二:扶老人被訛  9月,淮南師範學院在校學生袁某通過新浪微博發言稱,「因扶起了一個摔倒的老人而反遭誣陷」,由於現場沒有視頻監控,希望路過的目擊者能為自己作證。該微博發出後引起網友廣泛關注。
  • 小品《扶不扶》:沈騰扶「摔跤老人」這個小品夠我笑一年
    《扶不扶》由沈騰馬麗杜曉宇組合。這三人展開新的人物關係,一起上演爆笑劇情。沈騰在小品中飾演「郝建」一角,面對老太太摔倒了扶不扶的問題,郝建「賤」語連珠。而馬麗這次將出演一位摔跤的銀髮老太太。小品《扶不扶》裡面的臺詞被觀眾瘋狂轉發,小品中「你這走是能走啊,可你這是按表走啊」、「你這麼頑皮你家裡人知道嗎」、「你要這麼說話咱以後還能不能一起玩耍了」、「我一老太太擱這兒趴半天,你以為我趴活兒呢」等臺詞,俏皮幽默,被觀眾大量轉發。
  • 這種情況你會扶嗎?南京一拄拐老人摔倒,兩路人身邊路過無動於衷
    導讀老人摔倒應不應該扶這一個話題早已不是熱點話題了!但是對於這一個問題,很多人從先開始的熱心變成現在的冷酷!那麼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有不少事例就是因為扶了倒地的老人而讓自己陷入賠償麻煩!所以對於很多來說,看見並不是不想扶,而是真的不想讓自己陷入麻煩之中!11月28日下午,南京永安花苑小區路口,一位拄拐殘疾男子走臺階時不慎摔倒,一直沒能起來。
  • 遇人摔倒,佛弟子扶不扶?
    近些年來,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出現扶人被訛的新聞,「扶不扶」的問題幾乎每次都會引起社會大眾的熱烈討論。其實每個人生活中都可能會遇到,在路上遇見摔倒在地的老人,要怎樣做?作為佛弟子,遇到摔倒的老人要不要扶?這個不需要考慮,當然要扶!佛陀教我們發大慈悲心,這不是一句空泛的概念,是要我們落實到生活中,落實到心行上,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對於佛弟子而言,扶不扶不是一道選擇題,因為答案就只有一個。現在之所以會有「扶不扶」的問題拿來討論,是確實有這種扶人反被訛的情況發生,但這對整個中國十幾億人口來講,扶人被訛的機率是極低的,不能以偏概全,把少數當成全部。
  • 老人倒地無人敢扶,是社會的年輕人冷漠無情,還是碰瓷成這樣的?
    但是,最近幾年發生了一些事情,導致很多人在面對扶老人這件事的時候,就都會猶豫許久了,這不在12月11日,石家莊就發生了一起老人摔倒後無人問津的事件,路過的車輛和行人不少,但是等待許久,終於才有一個女子願意停下電動車來扶老人。那為什麼路過的那麼多人都沒有伸出援手呢?究竟是社會太冷漠了,還是因為大家忘記了這個優良傳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