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世界長壽之鄉」美譽的廣西浦北縣,山清水秀,生態環境優越。在最近公布的「全國綠色食品(有機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園」名單中,浦北縣五皇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榜上有名,榮獲全國有機農業(紅茶)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園區的稱號,這是浦北縣大力實施「茶旅聯姻」,拓寬致富道路的其中一個典型。
生態茶業讓農民得到實惠
初冬的五皇山,一壟壟的茶樹依然蒼翠茂盛。茶農們在茶樹叢中剪枝、翻土、施肥。
60多歲的張建紹,與妻子鍾漢秀一起在五皇山茶業專業合作社工作,因家裡孩子多,讀書費用大,2015年全家人被識別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現在夫妻倆在茶園裡幹活,平均每天收入200多元,全家2017年已經脫貧。
五皇山茶業專業合作社監事長胡中心介紹,產業基地位於五皇山脈,現有原生態的野生茶樹1000多畝,每年生產茶青350多噸,產值600多萬元。合作社現有600多名社員,解決北通鎮那新、佛新50多戶貧困戶務工就業,通過入股分紅方式,每個貧困戶每年可以分紅0.4萬元。
「在全面發揮生態、資源、富硒優勢的基礎上,我們加快茶業結構調整,轉變生產方式,推動茶產業快速發展。」浦北縣委副書記張海兵告訴記者,茶產業是浦北縣富民產業,也是綠色產業。為推動全縣茶葉產業,成為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示範基地,通過「合作社+基地+村集體+貧困戶」的方式,讓貧困戶流轉土地收租金、就地務工掙薪金、茶苗折資得股金、委託經營拿酬金、集體收益分現金,共享項目紅利。直接帶動群眾增收脫貧,為浦北決勝脫貧攻堅注入強大的動力,推動茶產業上檔升級,真正實現「一片葉子再富一方百姓」。
茶旅聯姻讓農民收穫幸福感
夜晚,浦北縣石祖禪茶園熱鬧非凡,遊客們聚在石祖·舍民宿外面的小廣場津津有味地欣賞當地的非遺民俗文化「跳嶺頭」節目演出,時不時爆發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民宿內,悠揚的古琴曲中,茶藝師正在嫻熟地向遊客展示茶藝。
「近年來,我們推出『茶旅聯姻』的模式,實現茶葉種植和鄉村旅遊的深度融合,助推貧困戶脫貧增收。」石祖·舍民宿負責人葉忠勝說,「遊客們白天跟工人學採茶、制茶、泡茶等技藝,領略中國的茶文化;晚上品茶,欣賞民俗演出。」同時,通過建設四合院古茶坊、花果田園、林中茶亭、石祖古村落等地方特色人文景觀,將茶園打造成廣西五星級鄉村旅遊景區,有力推動了鄉村旅遊產業發展,實現輻射帶動周邊村民及貧困戶發展生態種養、休閒旅遊等產業助農增收。
「以扶貧量化資金入股、扶貧小額信貸等形式,讓全縣108個村入股石祖農產品產銷專業合作,以點帶面推進全縣茶旅產業發展。」浦北縣扶貧開發辦公室主任周捷說,該景區有核心區茶園面積3350畝,拓展區1萬畝。2016年以來,該合作社帶動954戶貧困戶增收脫貧,輻射帶動全縣3000戶以上農戶和貧困戶就業增收,每年為北通鎮那新、佛新等周邊村增加集體經濟收入達30萬元以上。
「浦北八景」之一的平睦鎮五峰山終年雲霧繚繞,山上有2000多畝的古茶園,還有孝子墳、五峰庵等景點。該縣同樣以「茶旅聯姻」的發展方式,創建五峰山生態茶園示範區。目前,該示範區已發展種茶麵積3000多畝,直接帶動農戶發展種茶468戶。
據介紹,浦北縣大力實施「茶旅聯姻」產業發展模式,有效加快了鄉村旅遊振興步伐。目前,全縣建成國家4A級旅遊景區2個、國家3A級旅遊景區6個,建成廣西五星級鄉村旅遊區5個、廣西五星級農家樂1個,廣西四星級農家樂1個,實現旅遊消費71.58億元,同比增長56.7%。目前,全縣78個已脫貧摘帽村和4.2萬名脫貧人口的脫貧成果進一步鞏固,剩餘的593戶2042名貧困人口全部順利脫貧,全縣貧困戶年人均收入增加到14308元。脫貧不穩定戶133戶590人、邊緣易致貧戶545戶2286人的幫扶措施得到精準落實,有效消除致貧風險。連續三年獲得自治區扶貧成效考核「綜合評價好」等次。
End
| 來源:中國經濟新聞網
| 編輯:巫曉東
| 審核:龐瑞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