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提到:仗義疏財及時雨,孝義三郞天下知。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大家都知道及時雨宋江。但是不得不承認,現在人們關於宋江的形象還保有很大的爭議性,有一部分人認為宋江身上所散發出來的意境完全是正義的不容辯駁,所以他可以成為梁山好漢的首領。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認為宋江身上所反射出來的那種氣息完全是一種小市民氣息,其實宋江是《水滸傳》這部小說中的主角沒有錯,但《水滸傳》的結局是悲劇的,宋江作為劇中的主角,性格和一些主要決定反映出來的信息,其實也暗示著整個劇情的發展,標誌著《水滸傳》的悲劇結果。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宋江他是一個非常飽滿的形象,並不能夠用正義和非正義這樣的形容詞來直接概括。和宋江拜過把子的,還不能忘記《水滸傳》裡面的另一位英雄——武松。武松有4位幾百兄弟分別是魯智深,張青,宋江,施恩。武松和施恩之間的結拜之情是建立在武松殺了西門慶之後被朝廷分配到了施恩父親管轄的地方。
這時候已經聽說過武松故事的施恩覺得武松是一個被冤枉的好人,身上所散發出來的是英雄的氣息,所以施恩非常敬重武松。並且還在父親管轄的地盤內,對武松非常仗義,所以即便武松身上披著被流放的外衣,但是卻得到了被尊重的結局。隨後武松便和施恩成為了結拜兄弟。
武松和張青的結拜故事,最開始是因為孫二娘在開黑店,然而當時張青不在場,武松已經識破了張二娘的陰謀詭計。然而這時候孫二娘以為武松是一個待宰肥羊,所以用了一些迷藥和江湖黑手段,就將武松給弄放倒了。但是武松其實只是配合著孫二娘演戲,等到孫二娘以為計劃就要成功的時候,又故意站了起來,將孫二娘暴揍了一頓。
這時候,同樣身為江湖中人的張青便就趕來了客棧,向雙方介紹了彼此的身份之後,孫二娘更加佩服起武松來,而且武松也就此寬恕了孫二娘的黑色過往。然而張青當時也知道武松是一個俠義之客,於是便在客棧內就和武松拜了把子,成為了結拜好兄弟,但是由於孫二娘和武松之間的關係看起來比較曖昧,所以為了兄弟武松還是想要劃清雙方的距離,這才慢慢疏遠了張青。
武松的第3位結拜兄弟是宋江。宋江在前半部分的時候給人留下的印象非常好,甚至可以直接用仗義正直這樣的形容詞來評價宋江。宋江最開始的時候給武松也是留下了這樣的印象。當時武松出現在柴進府上,所有的人都不願意以尊客的態度對待武松,但是只有貴賓席上的宋江對此不滿,不僅以禮相待了武松,而且順勢還拉攏了武松的人心,與其結拜了兄弟 。
武松的最後一位結拜兄弟是魯智深,兩人的性格非常相似,都是那種非常正直,同時又比較衝動的類型。所以武松在上了梁山之後,與性格比較一致的魯智深很快就拜了把子,成為了患難之交。但是故事的最後,武松卻不和這4位結拜兄弟中的張青與宋江兩人繼續來往了,關於張青的原因,是因為孫二娘和武松之間的關係越來越曖昧。
所以為了擺脫嫌疑,武松便和張青化了界限,這也就拉開了自己與孫二娘之間的距離。而關於武松為什麼不願意繼續和宋江走在一起,其實武松還是站在了觀眾視角上去看主人公的所作所為,所以會覺得宋江是一個善於拉攏人心的小人,在大義面前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一己私利,甚至會因為自己的敏感慫恿他人做很多惡事,是最終促成梁山走向失敗結局的罪魁禍首。
宋江這一人物非常飽滿。《水滸傳》在現在已經有很多版本了,包括2011年張涵宇所飾演宋江的電視劇版本,還有1998年李雪健老師所飾演宋江的電視劇版本...都給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但是人們在了解了《水滸傳》的眾多英雄好漢的性格之後,也會發現宋江有優點也有缺點。
比如說忠、孝、義、智這4個優點支撐起了宋江的思想大廈,但是宋江身上也有一些致命的缺點,是人們所不能夠接納的。比如說愛財如命,有一些敏感,這都標誌著宋江背後的悲劇色彩在越擴越大。2006年,武漢大學教授唐富林先生評價宋江的一生:是從不願意反抗,在走向反抗,以至於最後叛變的三個過程。
從這一句評論當中,大家也可以得知宋江其實也有很多無奈,但是這種臨危受命的無奈感,最後還是讓自己的性格慢慢變扭曲,這種扭曲是不符合人們所期待的價值觀的,所以也就迸發出了很多抨擊宋江的現象。2020年鳳凰網轉發的內蒙古日報評論中有這樣一句話:宋江的思想符合當時那個時代人們的主流思想。
意思就是說宋江這個人物形象有好有壞,其實也飽滿地反射了那個時代下人們的主要想法,他是那個時代人們思想的一個縮影,反射出來的是那個時代的總體特性,所以《水滸傳》的悲劇結局也反射出了那個時代的落後和悲劇。所以人們抨擊宋江的形象是沒有用的,應該感慨的是他所反射出來的那個時代的落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