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996」 勞動法專家們都怎麼說?

2020-12-21 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

  2019年4月22日晚,由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中國人民大學社會法教研中心和中國人民大學勞動和社會保障法研究所主辦的第30期社會法前沿論壇「996事件」法律問題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順利召開。

  來自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央財經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天津大學、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的專家學者,以及來自德恆律師事務所、北京外企服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FESCO)、中智北京的參會代表等近200人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在研討會上,參會嘉賓對當下引起社會熱議的「996」問題發表了各自獨到的觀點。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沈建峰:

  勞動法需要一場「啟蒙運動」,即廣大勞動者對勞動法的理解可能需要再次被啟蒙,需要建立普通勞動者對勞動權利保護的觀念。「996」工作制引發的某些加班問題具有違法性,「996」中有關個人奮鬥的表達其實是勞動關係本身權利和義務的配置問題。同時,「996」備受關注,與當前的經濟形勢和產業競爭有關。網際網路用工帶來了很多就業優勢,同時擠佔了其他企業的競爭空間。市場配置勞動力資源本身有很大的不足,勞動力供給越來越旺盛,勞動力價格就會不斷下跌。從更宏觀的角度來說,「996」工作模式還會帶來消費萎縮的現象和忽略子女養育的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常凱:

  「996」爭論的是勞動法適用問題。我國勞動法在工時基準上,確實存在加班時間較短的問題。但在法律沒有修改的前提下,勞動法是底線,僱主依然必須遵守。「996」受到如此廣泛關注源於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但必須堅持的是,網際網路經濟下勞動關係的性質並沒有改變。僱傭關係依然作為僱主與員工關係的基本形態,其中的從屬性仍然是最重要的。因此,僱主必須承擔勞動法中規定的保護勞動者的義務。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鄭尚元:

  工作和生活兼顧的原則是《勞動法》的基本原理之一,「996」工作制違反了這一基本原理。我國勞動法頒布於90年代,對於工作時間的規定並未區分勞動者的差異性,也未區分工種的差異性,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法律制度未能及時修改完善;對於不執行工作時間的情況,用工單位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以及勞動者權利救濟的路徑仍需法律進一步明確。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趙紅梅:

  我國工時基準的立法在新時代發展中面臨嚴峻挑戰。首先就工時立法而言,在我國還是有提升的空間。加班可以延長,但不是一概延長,而是應該區別不同的勞動者、不同的工種、不同的工作性質。其次,共享經濟的出現導致兼職更加便利,未來需要技術共融,才能對多重勞動關係中的工時進行管制。再其次,要認識到人工智慧對勞動法的挑戰,也是跟工時相關的。最後,要貫徹落實8小時工作制,不僅需要強大的執法能力,還需要發揮集體協商的作用,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張恆順:

  「996事件」反映出我國勞動法治存在一定的缺失。工會在企業中的角色被弱化,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也未能通過集體協商等方式形成勞動合同雙方的制衡關係。「996事件」並不可怕,但背後反映了中國勞動法治亟需進一步完善。

  德恆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建平:

  「996現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意義,也有特殊意義,並不是全面地體現了當下勞資關係的真實情況。「996事件」體現了老一輩勞動者的覺悟,也反映了年輕勞動者面對生活壓力的無奈。建議國家可以進一步出臺強制性的規定以保障工時制度的落實,同時也要考慮給企業減負,平衡企業的責任。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鄭愛青:

  「996工作制」在現行勞動法有明確的加班工時規定之下,是不合規的。但在尊重企業正常需求和保護勞動者基本權利之間,勞動法律規範的確很難平衡。建議工時的規定應該區分適用,細化到不同工種的勞動者。同時也應加強勞動監察部門對工時制度的監督。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教授範圍:

  我們的確需要一場對勞動法的啟蒙。工時制度是勞動基準的問題,既然是基準,不僅涉及到勞動者生存權保障的基本需求和底線,還關聯到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公平原則。此外,從宏觀上說,「996事件」會對人口增長造成影響,加班問題會擠佔就業,工作時間的延長會提高安全生產的風險。

  天津大學法學院教授田野:

  「996事件」暴露出來的問題,其實不是新問題,是老問題。比如說自願加班、普遍加班、勞動監察等問題。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時期的勞動法律都會在僱主和僱員之間進行利益均衡,現在有效的法律是已經充分考慮到僱主和僱員雙方利益的,當前必須遵守。結合新時代的特點,未來可能會誕生出新的工時制度,需要我們做好當下和未來的平衡問題。另外,「996事件」直接涉及勞動監察的問題,如果要制止「996」,就必須進一步加強法律責任。

  北京外企服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FESCO)總經理李熠:

  「996事件」在當下這個時點被爆出來,其實跟網際網路公司整體的經營、運營壓力相關。我國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失調長期存在,這直接導致未來「996」現象可能會愈演愈烈。要喚醒大家的合規意識,並加大執法力度。

  中智北京法律服務中心法務總監張家瑋:

  網際網路企業普遍的加班現象源於網際網路行業和新業態經濟的快速發展,這種發展動能必然需要供給大量勞動力。而企業中自主加班的現象是很難以被認定為勞動法上的加班的。同時,企業遇到經濟下行的現實之後,不斷進行著人力資源的優化,包括通過管理和激勵進行調配優化,亦或用工模式的優化。這種優化並不是在解決「996」,其目的在於激發員工在固定的工作時間內為企業創造更大價值。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林嘉:

  在新時代網際網路發展的條件下,需要思考勞動法的角色和使命問題。首先勞動法的立場是保護勞動者權利,勞動法中關於工時的規定,屬於勞動基準法,是強制法。過度加班會造成勞動者身心健康權益、休息休假權利的減損,「996工作制」所反應的過度加班是不符合法律原則和現行法規定的。其次,當這種強制法被現實所規避,那麼這一法律規範自身的合理性以及避免規避的技術方案就需要重新被反思。最後,勞動法在司法訴訟過程中是剛性的,但在企業管理過程中卻是軟性的,面對當下激烈的勞動力市場競爭,勞動力市場的靈活性、安全性與勞動法的強制性之間的平衡問題再次突顯,勞動法自身也面臨者新一輪的危機和變革,勞動法學者需要進一步思考勞動法的修訂與完善。

相關焦點

  • 996違反勞動法嗎
    現在很多網際網路行業都很推崇996模式,這樣一來,也就把996工作制推到了風口浪尖。從網友評論和一些員工的反饋來看,貶損頗多,主要是大家對一些周扒皮式老闆剝削員工的憤怒,這也是容易引起大眾人群吃瓜地點。就像阿里、華為、京東等企業,可以說都是內憂外患,不進則退的局面,摩託羅拉和諾基亞手機就是最好的例子。多少年經營的帝國可能一朝分崩瓦解。讓我們單從法律層面上進行分析996模式的合理、合法性:一、強迫員工996是違法的強迫員工按照996工作制是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但如果員工下班之後自願加班的除外。
  • 996是什麼意思?996涉嫌違反勞動法
    綜投網(www.zt5.com)4月16日訊  「996」工作制,這一網際網路企業盛行的加班文化,在近日成了熱議話題。但注意,請不要站在道德高地談論「996」。無論是踐行「996」,還是拒絕「996」,都應是個人選擇,而與價值判斷無關。  首先,應該明確一點,強制推行「996」涉嫌違反勞動法。根據我國勞動法規定,我國實行每日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所以,特殊情況下加班可以,但如果「996」成為企業的默認工作制,就已經不止是什麼「價值觀」之爭。
  • 馬雲說的996工作制符合勞動法嗎?
    首先我們看下什麼是996工作制,996工作制是早上9點工作到晚上9點,一周工作6天。下面計算一下工作時長,除去午餐和晚餐各1個小時,每天工作10小時。一周工作60小時。勞動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 「996」挑釁《勞動法》 咋就沒人管?
    早9點到晚9點,一周上班6天,加班的人群中,有一種模式被稱為「996」。(11月29日中國新聞網)  「996」模式讓勞動者超負荷工作。12.9%的人平均周加班時間超過10小時;53%的勞動者有時或者經常在深夜仍然工作;超過8成勞動者承受著一般或更高的精神壓力和身體壓力,處於過勞狀態……近期,武漢科技大學勞動經濟研究所發布的一份職場調查報告中,公布了這樣的數據。
  • 為什麼有勞動法,996工作制依然盛行?
    而讓996工作制度成為眾矢之的的起源,則是今日一名域名為996.icu的小夥伴在某網站控訴部分網際網路公司實行996工作制的行為,並點名批評了最近因為員工關係而備受關注的京東,有贊等。   發布僅僅一小時,該項目就破千,之後更是得到了數十萬人的響應和認同。
  • 《勞動法》不能用嗎?談談我們為什麼會陷入996的泥潭
    最近,「996」工作制的討論,仿佛猛然間佔據了各大社交媒體的頭版。一時間,大家感同身受,由於感覺與自己密切相關,所以有事沒事的都來湊個熱鬧。「996」工作制,即每天早9點到崗,一直工作到晚上9點,每周工作6天。
  • 996違反勞動法,為何還有這麼多企業「獨鍾」?
    996工作時一度被推上熱搜,馬雲也曾經倡議過「996工時」,隨後很多的網際網路企業都紛紛的加入行列。究竟是什麼魔力讓他們紛紛冒著違反《勞動法》,還情有獨鍾?996工時究竟哪裡違背了法律的規定?接下來又將何去何從?
  • 逃離「996」?需要《勞動法》的到位與價值觀的改變
    此前不久,一名程式設計師在GitHub社區上建立了一個「996.icu」(即工作996,生病ICU)項目,披露部分網際網路公司「996」工作制現象,引發了大量「996工作者」的共鳴。而所謂「996工作制」是指員工每天早9點到崗,一直工作到晚上9點,每周工作6天。這樣算下來,「996工作制」的周工作時間最低也達到了72小時。
  • 匹夫之責丨996工作制與勞動法
    《996工作制與勞動法》泱泱神州勞動法,大隊室裡忙監察。何人無德九九六,辱我夢裡大中華?注釋與說明1.996工作制,違反勞動法,損害員工身心健康,因佔用員工過多的休息時間,使孩子失去應有的家庭教育機會,加重社會失業,使社會產生仇富現象甚至由於透支法律滋生「仇官」現象,是一種「踐踏人權」的工作。
  • 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官媒集體抨擊996:違反勞動法,與奮鬥無關!
    01新華社:996違反勞動法4月15日,新華社刊發辛識平《奮鬥應提倡,996當退場》文章稱,算下來,「996工作制」的周工作時間最低也達到了72小時。根據我國勞動法,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很顯然,「996工作制」是違反勞動法的。
  • 「996」工作制違反《勞動法》,網友反對免費加班
    「996」工作制普遍存在於哪些行業?員工對此又有什麼看法?法律作何規定?程式設計師、工程師是「996」主要群體作為濟南某知名企業的算法工程師,王毅直言,「996」工作制已成常態。「對我們來說,早上9點上班,晚上都不一定9點能下班,周末單休有時也難以保障。」王毅說。
  • 對996工作制,你怎麼看?《勞動法》離你還有多遠?
    從對996工作制的專注和熱炒,看《勞動法》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你的工作怎麼樣?最近,996工作制被炒上熱搜,馬雲和劉強東就此話題也發表了自己的的看法。996工作制,是福報?混日子的人不是兄弟?這個話題的表態,明顯分開了老闆和員工兩大陣營。
  • 「996」涉嫌違反《勞動法》,劉強東何以知法犯法?
    根據《勞動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正如《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所說的:「馬雲和劉強東說的是他們自己的真實感受。
  • 中國約84家網際網路公司實行996 專家:涉嫌違反勞動法
    加班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每天的工作時間大概都在10小時左右。「加班很頻繁,大部分原因都是在趕項目,也沒有什麼加班補貼。」姚風告訴《法制日報》記者,他每天到家都很晚,尤其是今年年後,很多同事基本都是晚上10點之後下班。
  • 996很明顯味道《勞動法》,為什麼還是會被提倡?
    其他行業提到996多是一種對自己當下處境的自嘲而不是對不公的聲討。因為對於各行各業大多數勞動人民而言996工作只不過是一種日常,他們只是感覺累,但並不會想到這有什麼不公,更不會大張旗鼓的在網絡中聯合起來去製造輿論,團結隊伍反抗強權。大多數人都是在沉默和沒有選擇的情況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工作下去。官媒會站出來批評網際網路行業的996,但卻從不會為其他行業同樣996的勞動者發一言、寫一字、吭一聲。
  • 996什麼意思 996是指什麼
    平時大家在網絡上有提到996、855,最近也流行了一句「畢業985,工作996,辭職251,維權404」。那麼這個「996」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看看吧!  996什麼意思  所謂的「996」是指的一種違反勞動法的工作制度,就是說早上九點上班,晚上九點下班
  • 996,用英語怎麼說?
    996對國內許多網際網路人來說早已經不是新鮮詞彙了,前段時間,阿里巴巴、京東等企業的負責人相繼就996發表看法。馬雲認為,「你不付出超越別人的努力和時間,你怎麼能夠實現你想要的成功?」劉強東也通過朋友圈表態,「京東永遠不會強制員工995或者996,但是每一個京東人都必須具備拼搏精神!」誠然,對於一個快速發展的科技企業來說,996的工作狀態會成為企業一個巨大的優勢。但對正在踐行996工作制的人們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工作996,生病ICU」是當下很多在網際網路公司上班的程式設計師們的現狀。那996用英語怎麼說呢?
  • 996已成過去式,老闆們都高喊715?嚴重違反勞動法
    不是的,恰恰相反,因為有很多人抱怨,現在不要說每個禮拜多半天工作日,我們很多人經常是連國家法定的雙休都沒有的,不存在的。很多人現在還是每個禮拜只能休一天時間的,所以大家覺得國家有很多好政策根本就會被各種各樣的企業主念歪的。長久以來,在網際網路企業我們很熟悉一個名詞,什麼呢?996。什麼叫996?
  • 馬雲回應996工作制,能996是幸福?
    最近996這個話題爆熱了網絡,好多媒體開始對一職場現象展開了關注,報紙也好,電視也好,電臺也好,總算有了一個可以炒作的話題。一大群人都在談論,甚至有的媒體還從勞動法的角度進行了解讀,認為,這種加班其實是違反勞動法的了。
  • 996工作制:蜜糖還是「毒藥」?
    一邊是反對聲佔多數的員工,一邊是大談責任、事業的老闆們,關於996,你怎麼看?新京報記者採訪了搜狐創始人張朝陽,網際網路公司人力(HR)、法務,法律人士,人力資源專家,以及百度、阿里、京東等企業員工,共同討論關於996的話題。話題1 996是否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