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典推理電影
《利刃出鞘》正在熱映中
很多人看後感情情節似曾相似
由 「007」丹尼爾·克雷格和「美國隊長」克裡斯·埃文斯領銜主演、《星球大戰》系列導演萊恩·詹森執導的懸疑電影《利刃出鞘》近日驚喜亮相多倫多、倫敦電影節,收穫豆瓣9.1分高分、爛番茄100%新鮮度、權威評分網站MTC 84分,口碑爆棚。影片選取一眾好萊塢夢幻陣容,講述了一出由自殺案引發的億萬遺產爭奪的狼人殺式懸疑故事,被媒體譽為「年度最佳懸疑電影」。電影今日發布中文版先導海報、先導預告片。
《利刃出鞘》的故事以一個億萬遺產謀殺案展開,講述富豪小說家在自己85歲生日第二天,被發現在自家莊園離奇自殺,一位偵探受不明人物所僱前來查案。遺產、莊園、龐大的家庭成員,意外、巧合、不停的反轉反轉……這不就是典型的阿加莎式探案麼。導演也直接表示,《利刃出鞘》就是致敬阿加莎的作品。
這段故事立馬讓人想起
阿加莎親自開創的「鄉間別墅派」寫作
兇案總是發生在一個特定的密閉空間中
受害者身上凝聚了眾人對其複雜的恩怨
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有作案動機
通常兇手就是這種緊密關係裡的
某個人或幾個人
觀眾仿佛在和故事中的偵探
一起辦案,一起搜集線索
甚至同場競技
看看誰先找出真兇
仿佛在和小說或者電影裡面的角色
玩「狼人殺」
從他們的發言中找到誰是兇手
但據說海報「劇透」了
您要不要看看海報呢?
阿加莎·克裡斯蒂是誰?
她可是享譽全球的「推理女王」
今天我們就帶您走入她的推理世界
城 市
文化範
投得一手好壺,打得一手好馬球
在金氏世界紀錄中文網站上可以查到
阿加莎是世界最暢銷小說家
她的作品累計銷量已經突破20億冊
是無可爭議的偵探小說女王
偵探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她一生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
創作生涯持續了五十餘年
總共創作了八十部偵探小說
而將所有形式的著作收入計算
只有威廉·莎士比亞的
著作的總銷售量在她之上
她的著作更是被翻譯成超過103種語言
阿加莎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哥哥
在她撰寫的自傳裡,曾經這樣記述
姐姐很早就被認為是家裡最聰明的孩子
母親和姐姐的反應快得驚人
她自己總是不善言辭
比別人慢半拍
年輕時候的阿加莎·克裡斯蒂
但她沒有因此苦惱
很自然的接受了這個事實
後來她20歲的時候
突然意識到她家人的反應能力
都高於一般人的水平
所以不是自己反應慢
而是家人都太快了
然後回憶說
不善言辭可能是
促使自己從事寫作的原因之一
城 市
文化範
最「毒」的女人
這次的《利刃出鞘》
不但在很多地方致敬阿加莎
就連整個案件的關鍵點
都和「藥物」有關
這和阿加莎過往的經歷是分不開的
她曾經當過戰時醫院的護士
這段經歷激發了她後來
創作愛用的「投毒「梗
投的是什麼毒呢?
阿加莎經常提到的致命物是嗎啡
例如《外國學生宿舍謀殺案》
《遺產風波》等
在電影《利刃出鞘》中
嗎啡登場了
作用還很耐人尋味
它是推動整個懸疑故事發展的關鍵
城 市
文化範
阿婆曾是「消失的愛人」
1926年12月3日,星期五
大概晚上11點鐘
飽受煎熬的阿加莎·克裡斯蒂
駕駛著她心愛的小汽車離開家
消失在夜色中……
這起失蹤事件轟動全國
這樣懸疑的事件
甚至吸引柯南·道爾加入其中
報紙上全部都是她失蹤的消息
當年的報紙
對阿加莎變裝後可能的打扮作出推測
自然而然地
她的丈夫阿爾奇成為了
最大的懷疑對象
阿爾奇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
主動說出自己和情婦在一起
阿加莎與阿爾奇
超過上萬人加入尋找阿加莎的隊伍裡來
在歷時12天的大規模搜尋後
阿加莎被發現棲身於
約克郡哈羅蓋特的海卓酒店
她用了丈夫情人的名字
作為自己入住的化名
所幸的是
現實並沒有像電影《消失的愛人》中
那般戲劇與殘酷
阿加莎最終還是和丈夫離了婚
阿加莎與第二任丈夫
考古學家馬克斯·埃德加·盧西安·馬洛溫
但這12天到底發生了什麼?
她又經歷了什麼
即便在她的自傳裡
她也依然避而不談
選擇性的「失憶」了
城 市
文化範
「推理女王」也是當時的「新媒體女王」
被譽為"偵探推理女王"
除了著作等身的80多部偵探小說
太還創作了19部劇本和廣播劇
獲得了相當大的轟動
目前國內的很多阿婆劇目
就是根據當年的劇本改編的
阿婆的戲早已有中國版
當然
您也不用擔心看過原著會劇透
阿婆相當聰明
她會刪改人物,更改劇情設定
在同一部劇裡提供幾種不同的結局
所以你可能常看常新
每次看到的結局和兇手都是不同的
慶祝《捕鼠器》公演60周年海報
這也難怪
《捕鼠器》成為了
有史以來連續上演時間最長的舞臺劇
從未間斷地上演
超過半個世紀的傳奇戲碼
並且隨著在更多國家上演
每晚都在創造新的世界紀錄
也難怪很多觀眾感嘆
「一直在猜,卻一直沒有猜中」
中文版《捕鼠器》也在不斷刷新紀錄
城 市
文化範
阿婆處女作百年紀念
1920年
阿加莎的第一部
小說處女作
《斯泰爾斯莊園奇案》面世了
這部作品也是
大偵探赫爾克裡·波洛第一次出場
後來阿加莎曾在自傳裡抱怨
如果她知道她的寫作生涯
會延續這麼長
她就不會將波洛設計得如此老了
影視作品裡的波洛形象
這個故事靈感源自於
阿加莎·克裡斯蒂一戰時
在醫院做志願者時的經歷
寫成後曾輾轉投給6家出版社
全部被退稿
但最後接下出版工作的出版社
條件十分苛刻
阿婆需售出2000冊後
才可以得到版稅分成
最後這本書真的只售出2000冊
於是阿加莎·克裡斯蒂
從自己的處女作裡只拿到了
25英鎊的雜誌連載權收入
但這絲毫不能否定這本書的經典
2020年是這本書誕生100周年
為此新星出版社還特意
再版了這本書
並配上了全新的裝幀
我國的「阿婆熱」始於1979年7月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在中國上映,大偵探波洛深受觀眾的歡迎和喜愛。再到今年年初,全套的中文版阿加莎克裡斯蒂作品完整呈現。今年夏季,無數阿婆的舞臺劇登陸北京的戲劇舞臺。再到年底《利刃出鞘》的熱映,讓很多人看到了阿婆的影子,回憶起了曾經閱讀過的作品。相信隨著明年處女作首發100周年,大家能欣賞到更多他的作品。也希望大家有機會不妨抱上一本她的作品,抽絲剝繭後,感受到其中的人性光輝。
本期嘉賓
新星出版社
阿加莎克裡斯蒂 版權經理
《無人生還》 中文譯者 陳雯(左)
新星出版社
午夜文庫編輯 鄭雁(右)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