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面對強烈的價值衝突,社工要如何做到接納與非批判?

2020-12-21 騰訊網

來自一名婚姻家庭社工的答案

作者簡介:李紅靈,忠縣心一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社工,中級社工師,社會工作專業畢業,從事社會工作實務4年。

前 言:2018年12月承接了由重慶市婚姻登記收養管理中心資助的重慶市婚姻家庭社會工作「家庭和諧計劃」項目,這也是我4年的社工從業以來第一次接觸婚姻家庭社會工作領域。在婚姻登記處,我感受著結婚新人的浪漫和喜悅,同時也揪心於那些預備辦理離婚登記的夫妻,也收穫過勸和後的成就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我看到了許多夫妻「千奇百怪」的離婚原因,有的因為刷抖音、有的因為異地、有的因為婆媳關係、有的因為溝通不暢等等,面對這些原因,我通常能理性的幫助案主客觀地分析問題,因為我認為這些問題可以通過溝通解決,或者說可以有很多其他方法來解決。

但我唯一害怕面對的離婚理由是「小三或者出軌」,在我曾經的個人價值觀裡,認為出軌方就是違背道德和不可原諒的人。當我在做這份工作,我不得不面對這樣的情況,我時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專業的社工,我應該具有尊重和接納案主的基本素養。

在現實的社會工作服務中,當社工陷入自身價值觀與專業價值觀衝突的困境,案主價值觀與社會價值觀的選擇困境,此時的社工如何完全遵循價值中立、堅持社會工作者的基本信念與實踐原則?我的答案是以案主為本,讓案主看到前進的方向。

故事的開始

一對年輕夫妻主動走到婚姻輔導室,舉手投足間的氣質給人一種「大老闆」的感覺。整體感覺,兩人生活層次不低。不存在「麵包」的問題,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兩人走到離婚的邊緣?

華哥(化名)和原配妻子結婚13年,自訴年少輕狂,對家庭沒有什麼責任感,用他自己的話說「自己以前不是好人」。而作為男性,最抵擋不了的就是漂亮女性的魅力或者誘惑,於是在與前妻的婚姻期間內有了婚外情,婚外情的對象就是現在的妻子小雲(化名)。

當社工知道華哥是一個不負責任,小雲是做情人的女人時,內心產生了牴觸情緒,從社工個人的價值觀上來說,男人就應該對家庭負責,對妻子負責,對孩子負責,有正當工作,女人就應該獨立、善良、堅守社會道德,那麼該以一個怎樣的心態面對案主,繼續後面調解?真的十分困難。

雖然有些為難,但是作為一名專業社工,我不能忘記社會工作的基本信念:「尊重」「獨特性」「相信人能改變」,懷著這種信念,我努力站在專業社工的角度,繼續認真地了解他們的問題。

愛情需要保鮮

華哥說,在一起的8年多,自己對她很不錯,想要的都買給她,而小雲用割腕自殺的方式來逼華哥離婚,於是兩人在這種背景下結為合法夫妻。華哥在婚姻輔導室生氣地對小雲說:「當初要不是你纏著我,我會跟你在一起?」真的,無法想像小雲當時的心理感受,或許當時都轟轟烈烈的愛過,為什麼結婚後就變成了「我纏著你」?

華哥自述,以前可能兩人都不是「好人」,但是結婚時就告訴小雲「以後我們好好做人」,社工問華哥:「好好做人」自己的具體定義是什麼?華哥很驕傲地說:「夫妻兩人好好掙錢,養兒子,不欠錢,不賭錢,結婚後,自己也確實是這麼做的,全家人的生活、開支都是自己在負責,生意、應酬都是自己在應對。」 對這一切,小雲都默默承認,毫無反駁。也許是經歷了兩次婚姻,也許是真心相愛,所以願意改變自己,承擔所有的責任。

相反,小雲在曾經的關係,不懂得當激情退去時,婚姻裡充滿了數不清的瑣碎、爭吵、麻木、疲憊。婚後一如既往愛好麻將,一輸就是幾萬,網貸賭博等等,讓華哥不堪重負,並且小雲不擅長做家務,因此一年多的婚姻生活,已經讓華哥精疲力盡。

當激情退去,用承諾守候彼此

小雲的表現,可能讓任何一個人聽上去都唏噓不已,但做為社工的我,必須忘記個人的情緒與價值觀,努力踐行社會工作的實踐原則中的接納與非批判。

但接納不是認可,而是我相信小雲是沒有找到正確的出口,缺乏家人、朋友的的引導。婚姻期間,華哥只是勸說小雲不去賭博,卻沒有給她實際的改變方案。社工告訴華哥,婚姻生活參與的不平衡,使自己感覺很累,付出很多,其實小雲也很難過,她的內心感覺自己不被需要,空虛無用,所以通過在牌桌上闊綽的手筆、漂亮的外表,來努力凸顯自己的價值和存在感。與此同時,社工也引導小雲認識到婚姻關係中,如果女人不工作,只有男人工作,那麼婚姻也容易失衡,從而面對不平等的相處關係模式。好的婚姻狀態,一定是夫妻雙方共同為美好的生活攜手並進。哪怕面對雞毛蒜皮的瑣碎,也能通過儀式感讓彼此間的相處變得有獨特的意義。

每個人都自己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非批判的態度就是社工不做「有罪」或「無罪」推定的信念。小雲,父母不認可她,華哥有意無意間的語言傷害,更是將她推入深淵。在個案輔導中,社工始終以「相信人能改變」的信念,幫助夫妻選擇適合自己成長、進步的新方式,而不是指責誰的過錯。最後,社工看到兩個曾經都不是「好人」的人眼睛裡充滿渴望與期待,渴望重新來過,期待更光明的未來,最終他們選擇重新開始。

總 結

作為一名婚姻家庭社工,我每天會看到瀕臨破碎的家庭,也見證著這些家庭傷痛或重生,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社工和案主的關係不僅僅是社工在提供幫助,而反過來案主也會促進社工的成長。尤其是當社工面臨強烈的價值衝突時,要摒棄個人固有的偏見,以人為本,真誠地接納案主,並在工作中保持學習成長和突破自己的態度,讓每一次社工服務都成為一次成長的機會。

相關焦點

  • 如何用社工視角談論「警官背摔婦女和嬰兒」
    【導讀】華圖北京社工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如何用社工視角談論「警官背摔婦女和嬰兒」--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更多資訊請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社工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前幾天有這樣一則新聞吸引了大家的視線。
  • 社工開展活動中出現了衝突,這些雷區不要踩
    一味道歉,違心附和對方觀點雷區02接著上面的例子,社會工作者為了順利按照服務方案開展服務,一味道歉,牽強附會服務對象不合理的觀點,可能會讓服務對象在實際服務中感到滿意,但是這違背社會工作專業價值和理念,不利於服務對象發揮自身內在優勢走出困境;阻礙服務對象的抗逆力的提升和潛能的發揮,
  • 「案例分享」社工如何幫助老師眼中的「壞學生」成為一名好學生
    小林在學校經常上課不聽課、不寫作業、不參加考試,班主任對其存在刻板印象,認為他是「壞學生」,當小林與同學發生衝突時,便會嚴厲批評他,導致小林對他的班主任懷有敵視態度。4.家校情況每當小林與同學發生衝突時,其班主任將打架的現場拍視頻發到班級群裡,導致班級其他家長對小林的行為感到不滿,因此,班級家長還聯名要求小林退學。
  • 非社工專業上班族一次性通過初級、中級社工考試經驗分享
    今年,我已在社工的這條路上工作了差不多4個年頭了,目前為止對此工作還是充滿熱情和激情。有了大家的努力,我相信社工行業會越發展越好。好了,題外話就不多說。今天,我要分享的是我如何一次性考過助理社會工作師(初級)和社會工作師(中級)的考試經驗。
  • 面對漢字的網絡新意,我們更應該持抵制態度/接納態度
    1月21日甲級聯賽初賽H組第一場比賽 面對漢字的網絡新意,我們更應該持抵制態度/接納態度 正方:積水潭女子師專隊 一辯:潘軼贇
  • 社工缺口大 省諸多社工類NGO"有錢招不到人"
    省委副書記、省紀委書記朱明國表示,到「十二五」時期末,廣東要實現每萬人有5個以上社會組織,參與社會工作的人數包括專業社工、志願者、義工等要達到常住人口的10%以上。屆時,按照廣東的人口基數,該數字將達到上千萬人。社工荒:「有經費也招不到人」一方面,「服務中心進社區」轟轟烈烈,但巨大的社工缺口和人員的流失,也讓社工NGO組織陷入了「有經費也招不到人」的困境。
  • 如何讓孩子學會應對衝突?家長要教會孩子這些事|微言夜讀 · 親子
    隨著孩子的成長,搶玩具、打架、「不跟你好了」等等之類的小衝突不可避免。那麼,面對孩子間的衝突,家長要如何處理的呢?怎樣教會孩子正確面對衝突呢?孩子間發生衝突不一定是壞事,這也是讓孩子學習解決衝突的好時機。
  • 面對衝突,真正的高手都做到了這2點
    有鑑於此,我們必須考慮的第一個問題是:哪些才是我們需要在關鍵衝突中面對的正確問題? 從上述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學習如何從違反承諾的行為中抓住關鍵問題並不容易,這是一種需要時間去練習的技巧。 顯然,要想最大限度地減少他人違反承諾的行為,你必須具備足夠的耐心、冷靜辨別輕重緩急的能力以及準確描述問題的能力。
  • 當你的內在衝突消失,才有愛別人的能力
    接納自己,是去看見與面對我們內在那些不舒服的情緒,它可能是恐懼、羞愧、傷痛、孤獨。我們多多少少都意識到自己內在這些醜陋的部分。因為害怕別人看見我們醜陋、難堪的真實樣貌,以至於害怕與人親近,害怕有太親密的關係。我們對內在那種不舒服的感覺,感到不知所措,不曉得該如何處理。 這些負面的情緒,是在我們的生命過程中,不斷累積形成的。
  • 殊別價值與普世價值之間:文明衝突的另一面
    文明中的另一種價值是普世價值及體現這些價值的相應制度,如人權、自由、平等、正義、寬容及其制度載體如民主、憲政、法治和自由企業制度等等,這些價值在自由主義意識形態中得到了系統化。它們之所以為普世價值是因為從總趨勢上看這些價值正在被各種文明所接受,而不論其殊別價值如何。含有普世價值越多的文明越先進,越少則相對越落後。
  • 告別黑暗,迎接陽光——禁毒社工工作個案
    3.交流分析理論:是為了了解我們在交往過程中,雙方的關係是相輔的、互補的還是矛盾的、衝突的,幫助他們了解自己與別人互動的本質,對人際交往獲得深刻的領悟力,從而促進服務對象改變生活態度,建立更成熟、更有尊嚴的人際關係。    (二)幹預模式    1.針對本個案的特點,社工採取任務中心模式。
  • 社工、志願者、社區工作者都是幹啥的,一個貼子說清楚啦
    什麼是社會工作者(社工)?社會工作者(或稱社會工作師、社工),是指遵循助人自助的價值理念,利用個案、社區、小組等專業方法,以幫助機構和他人發揮自身潛能,協調社會關係、促進社會公正為職業的社會服務人員。社工與一般意義上從事福利性、公益性服務的人員和非專業性助人活動的義工,或志願者有本質區別:(1)社工是受薪人員,也就是說社工是拿工資的,而義工則是無償的付出自己的時間、精力、金錢等,沒有任何工資等的報酬。
  • 做為一個大齡剩女,在單身狀態的時候,要如何面對社會輿論的壓力
    文/長願我心如流水做為一個大齡剩女,在單身狀態的時候,要如何面對社會輿論的壓力呢?我想這個問題,或多或少都會對一些單身大齡女性,造成不同程度的困擾。並不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都能強大到面對旁人異樣的眼光時,還能做到雲淡風輕,寵辱不驚!
  • 新手社工如何做家庭訪談?
    在本文中筆者將結合自身及身邊同仁的實踐,就「新手社工如何做家庭訪談」略談一些見解。對新手社會工作者來說,尤其是在第一次以負責人的身份主導家庭訪談前一定要進行相應的模擬演練。 筆者通常採用讓新手社工與機構同仁以角色扮演的形式進行模擬演練,通過「實戰」式演練將家庭訪談的程序、技巧等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在提升新手社會工作者訪談水平的同時提高其自信心。
  • 現代神話學丨對孟京輝《茶館》批判的批判
    所以有關孟京輝《茶館》的「批判的批判」,和我對這部作品的藝術判斷沒有關係。我認為這是中國當代劇場,或者說「後戲劇劇場」實踐在國內的最高成就,但這個判斷與本文的話題無關。「現代神話學」正讓我們能夠脫離「所指」去追尋那些「漂浮的能指」,值得關注的是,一部目前累計也許只有幾千人在劇場親歷過的戲劇演出,是如何製造數十萬乃數百萬流量的爭議聲浪的?
  • 價值形式:馬克思商品拜物教批判的理論定位
    要實現歷史唯物主義的當代化,就要重新理解馬克思在商品拜物教批判中把握現實運動的基本方式。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批判並不是對於某種「事實」(不論是「觀念事實」還是「社會事實」)的批判,而是對於價值形式分析的階段性成果,即「通過一般等價物建立的商品世界」所作的進一步的形式分析。
  • 《囧媽》只成功了一半——愛是接納和尊重,說的容易,做到太難
    影片開頭沒幾分鐘,就明明白白地開始提出問題:徐伊萬對妻子張璐強烈的控制欲,是他們婚姻破裂的根本原因。而徐伊萬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受到了他媽媽的影響。可能他都沒意識到,儘管自己也很反感來自於媽媽愛的控制,自己卻變成了和媽媽一樣控制欲強的人。
  • 一位老社工的啟迪
    敬愛的老社工——易松國教授分享這位擁有博學和大愛的深圳大學社工教授易松國的小詩和散文語錄,勉勵我們每一位抑鬱症患者重新發現自己,重寫生命故事。也鼓舞越來越多的人投身於心理學事業、社工事業。獻給黑暗中的天使 你捲縮在漆黑的屋角, 周圍是空蕩蕩的世界。 你感到孤獨, 聞不到生命的氣息。 你感到恐懼, 時刻提防刺骨的冷箭。 你感到絕望, 茫然不知如何掙扎。
  • 「意識形態」衝突不可能終結
    同時,亦有學者觀察到,經濟領域中的物質利益問題往往引發思想觀念領域中的意識形態衝突與鬥爭。究竟該如何認識當今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係?如何認識西方學者提出的「意識形態終結論」?本期學海觀潮邀請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袁銀傳對此進行深入辨析。
  • 面對強迫症,你還在諱疾忌醫嗎?
    面對強迫症,你還在認為是小題大做,諱疾忌醫嗎?一位醫院的醫生,其親人患癌症去世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此後,在醫院上班的她總是擔心在接觸癌症患者後,會被傳染上癌症。每次下班後,她總是反覆洗手,回到家,更是要換掉所有的衣物,避免把癌細胞帶回家。儘管她知道癌症不是通過傳染致病,但她就是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