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化」融合 「綠富」雙贏 ——「兩山」理念的灣沚實踐

2020-12-06 安青網

「兩化」融合 「綠富」雙贏 ——「兩山」理念的灣沚實踐

2020-12-04 11:04:51   來源:蕪湖新聞網    

【摘要】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該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木託盤、排水蓋、花盆、地磚……這些常見的產品,都是由工農業生產廢棄物製成。

每到夏季,清晨採下的「陶辛蓮子」,下午就能飄香在長三角多個城市的市集。

以上是記者日前在蕪湖市灣沚區採訪時的難忘見聞。從入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名單,到入選生態環境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近年來,灣沚區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兩化」融合為方向,堅持不懈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成功走出了一條既有「綠水青山」、又有「金山銀山」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從耗木材到吃廢料

灣沚區花橋鎮,有著國內規模最大的託盤產業集聚區。入駐企業34家,年生產銷售託盤3000萬片,產值32.3億元,佔據著全國近70%的市場份額。

「傳統木材加工行業要擺脫對生態的消耗,必須依靠創新,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產業生態化。」蕪湖亞太通用託盤包裝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陸貞鳳說,2012年以來,公司與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開展產學研合作,專注於託盤新材料、新技術。他們成功研發了新型木塑託盤一體成型技術,實現了工農業廢棄物在託盤行業的綜合利用。

雖然多年科研花費了數千萬元的資金,但陸貞鳳認為這錢花的值。她給記者算了一筆帳:公司年處理各種廢塑料、廢地膜、廢木屑10萬噸,年產木塑託盤500萬個或生產馬路磚300萬平方米,年節約木材2萬立方米。這意味著能夠少伐80萬棵樹,保護1.5萬畝的森林資源。而且,所有木塑產品可以多次回收、循環利用。

「綠色發展,效益才能可持續。新產品既滿足了許多大客戶對環保的要求,也讓我們的生產成本下降了。我們有信心讓這條綠色生產線一年後實現盈利。」陸貞鳳說,公司是目前國內唯一的木塑託盤生產商,擁有發明專利17項。蕪湖乃至周邊城市的許多鄉鎮都表達了合作的意向。

在當地,託盤產業物料循環利用鏈穩步構建。據初步統計,園區年利用秸稈和刨花約90噸,農膜約30噸,階段性解決了灣沚區及周邊區域廢棄農膜的處理問題。園區還為當地群眾提供1500多個就業崗位,年創稅收1.1億元,實現富民惠民。

產業綠色化也為鄉村綠色化創造了條件。灣沚區大力推進生態循環農業示範建設,目前該區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率達96.1%,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4%。

好風景帶來好光景

上世紀90年代末,憑藉「十縱十橫」的水鄉風貌,「陶辛水韻」入選蕪湖新十景。「單純依靠美麗景致,只能讓在景區工作的人掙錢,群眾受益度不高。」灣沚區陶辛鎮荷花協會會長董宏明說,如何發揮自然地理稟賦、以生態文明撬動鄉村振興,成為時代的新課題。

2017年以來,依託入選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等旅遊產業要素優勢,陶辛鎮和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合作,引進花期長達100多天的「太空蓮」並擴大種植。新品種在滿足觀賞的同時,極大增加了蓮子產量,形成一條集採摘加工、觀光旅遊等於一體「三產融合」示範帶:

「70歲的剝蓮子,60歲的採蓮子,50歲的種蓮子。除了外出務工和求學的青年人,如今是家家有蓮子、村裡無閒人。」 董宏明說,蓮子畝均增收3000元,參與的規模種植戶近200戶。一些村民還利用荷塘的優越水質,混養水產,搞多種經營。每年都會湧現一批示範戶。

脫蓬、剝殼、去皮、通芯、烘乾……全國蓮子加工8條最先進的生產線,有5條在陶辛。當地積極引進農產品加工企業和農村電子商務平臺,打造蓮子加工基地。通過對蓮子、荷葉等荷產品深加工,並利用冷鏈進軍長三角生鮮市場,實現畝產增收2000元,帶動近5000人就業。

如今,陶辛鎮的荷花有近2萬畝。房前屋後的荷塘將村民的生活包圍在「大花園」中;荷花對水質的淨化功能,讓當地地表水常年保持三類水標準;每年到景區來賞荷的遊客更是達50餘萬人次,年旅遊銷售收入近8000萬元。

全民共享綠色發展紅利,在當地得到生動體現。2019年,陶辛荷花小鎮成功入選「安徽省特色小鎮」;今年,「陶辛蓮子」農產品地理標誌已進入申報階段。

生態文明實踐遍地開花

無論是產業為生態轉型,還是生態為產業賦能,「兩山」理念正在灣沚區不斷延伸、得以印證。

近年來,該區走出了獨具特色的「一二三四」「兩山」理念實踐新路:「一」是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指引;「二」是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兩化融合為方向;「三」是指以「兩山」理念實踐創新體制、生態考評科學化、全社會參與三項機制為保障;「四」是指探索出四個轉化模式,即轉型升級模式、創新引領模式、綠色品牌模式和全域旅遊模式。

去年,灣沚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4%,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3家,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89.2%。與此同時,大力推進新型智慧園區建設,實現汙染源監測等數據實時共享,園區內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提升至93%以上,汙染物產生及處理量較改造前降低了12.6%,並清理整頓了「散亂汙」企業近200家。

生態環境的扭轉,也帶火了全域旅遊。每逢周末,去往灣沚區觀山親水,成為周邊眾多市民的新選擇。目前,灣沚區有8個A級旅遊景區、打造了藝創小鎮、汽車運動公園、原野森林等15個主要景點,建設了60家星級農家樂、4個省級優秀旅遊鄉鎮和5個省級旅遊示範村。2019年,全區接待遊客總人數達249.3萬人次,旅遊總收入約15.5億元。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該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灣沚區將持續以「兩山」理念為指引,繼續推動傳統產業提檔升級,大力促進位造業向智能、綠色、融合方向轉型,奮力建設成為全域美麗幸福城,不斷開闢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互促互贏的生態文明建設新境界。

蕪湖日報記者 王世寧 張學橋

責任編輯:劉鳴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相關焦點

  • 在山水間逐夢「綠富美」 「兩山」論在尋甸倘甸鎮開花結果
    在山水間逐夢「綠富美」,「兩山」論在尋甸倘甸鎮開花結果。供圖  這裡是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倘甸鎮。依託「民族、生態、文化」三大特色,倘甸堅持把旅遊業作為主要產業來抓,著力把「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走出一條旅遊發展和貧困群眾脫貧致富雙贏,在山水間逐夢「綠富美」的新路子。 好風景帶來好「錢景」倘甸鎮是通往轎子雪山和紅土地的中轉中心,生態優美是其最大優勢。
  • 「兩山」理念之東陽實踐
    讓我們始終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用持之以恆的堅守投身「生態宜居東陽」的建設實踐,讓生態自然之美永駐東陽,積極創建國家「兩山」理念實踐創新基地和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牢牢把握東陽市啟動創建國家級「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和創建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的有利契機,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態價值觀念為準則的生態文化體系,開展「兩山」理念15周年紀念活動,發揮綠色家庭、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綠色企業等綠色創建作用,倡導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經濟發展模式,健全生態文化培育引導機制,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讓人民群眾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
  • 點綠成金 幸福三門「兩山」理念的三門實踐
    通訊員葉本凡/攝初夏,漫步蟹鄉三門,美麗鄉村的喜人畫卷映入眼帘:山間綠意盎然,溪水清澈見底,房前路寬景美,庭院花團錦簇,村民閒庭信步……近十多年來,三門縣忠實踐行「兩山」理念,護美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將「生態資本」切實轉化為「富民資本」,推動蟹鄉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2015年度中國兩化深度融合最佳實踐暨兩化融合傑出應用獲獎名單揭曉
    2016年3月18日,在e-works數位化企業網主辦的「2016(第五屆)中國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高峰論壇暨第十三屆中國兩化融合歲末盤點頒獎典禮」,PLM專家莫欣農和e-works常務副總經理胥軍共同揭曉了獲得2015年度中國兩化深度融合最佳實踐暨兩化融合傑出應用獎的企業。
  • 「兩山」理念的磐安實踐
    「兩山」理念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內容,其精髓就是要因地制宜、最大化地挖掘生態價值,建立「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的轉化機制和可持續轉化路徑。磐安農村的蝶變,正是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沿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路子,一以貫之、持續發展的結果,充分展示了「兩山」理念巨大的理論力量和實踐力量。
  • 「兩山」之路看銅仁
    新理念紮根,「兩山」理念喚醒綠色寶藏 萬山區木杉河畔,四季花叢錦簇,每日人影綽綽、歡聲笑語。 「城區河岸向來寸土寸金地,如果建『江景房』可賣大價錢。但我們這裡卻用來打造了濱河景觀!」晨練市民謝軍語氣中帶著自豪。他踱著悠閒的步伐,眼前一步一景致,步步美如畫。
  • 這裡,被稱為「兩山」理念發源地!丨深讀經濟
    如今,世人對湖州的關注,是因為其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開創性實踐。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湖州安吉縣餘村考察,在得知餘村關停礦山、靠發展生態旅遊讓農民借景致富的情況後,給予高度評價,並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湖州安吉因此被稱為「兩山」理念的發源地。
  • 白塔:打造「兩山」理念實踐示範帶
    4月25日台州日報整版宣傳報導《傾力推進環神仙居美麗鄉村建設白塔:打造「兩山」理念實踐示範帶》為仙居美麗鄉村建設點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是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去年以來,白塔鎮多管齊下,從風貌改造、功能提升、業態引入、社會治理等方面入手,全力推進這些村莊的美麗鄉村建設,推動景區與村莊的融合協同發展、經濟發展與社會治理的協同並進。「以點帶面,串點成線,把環神仙居美麗村落群打造成『兩山』理念的實踐示範帶。」在白塔鎮黨委書記王策的心中,有張宏圖。
  • 光山縣踐行「兩山」理念發展油茶產業《綠了山野 富了...
    繼12月1日,《光明日報》頭版開闢專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開篇之作刊發《好山好水好光景——河南光山的綠色實踐》之後,2020年12月9日,《農民日報》頭版刊發《綠了山野 富了百姓——河南光山縣踐行"兩山"理念發展油茶產業紀實》,走進河南省光山縣槐店鄉司馬光油茶園。
  • 美麗中國先鋒榜(3)|浙江安吉縣踐行「兩山」理念...
    2008年,安吉以「兩山」理念為指引,開始實施以「中國美麗鄉村」為載體的生態文明建設,圍繞「村村優美、家家創業、處處和諧、人人幸福」的目標,實施了環境提升、產業提升、服務提升、素質提升「四大工程」,從規劃、建設、管理、經營四方面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創新體制機制,激發建設內在動力。經過十餘年努力,實現了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雙贏,獲得「聯合國人居獎」,成為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的成功樣板。
  • 綠水青山帶笑顏——「兩山」理念在江西的生動實踐
    不只在大鄣山鄉,全省各地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切實保護好山脈、山體、森林、水系、溼地等生態資源,構築起綠色生態屏障。各基地依託自身獨特的資源稟賦和生態優勢,加快推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正確處理和把握好"生態+"與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服務業之間的關係,形成了一批典型的"兩山"轉化模式,實現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雙贏。
  • 社科視窗23丨​「兩山」理念的邏輯價值意義
    在對「兩山」理念這段話的理解上,專家的解讀有兩種,一種認為,前一句從屬於後一句,也就是說,「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的表達只有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緊密聯繫起來才符合習近平總書記的原意,表達了在發展當中要追求的是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的雙贏,強調了「綠水青山」對「金山銀山」的價值。
  • 循跡「兩山」理念15年:浙江實踐「添墨」美麗中國
    浙江用實踐證明,綠色發展是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的歷史選擇,更是通往人與自然和諧境界的必由之路。浙江15年的實踐證明,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嘉興小龍蝦蝦仁連續十幾年出口日本,由於水質原因曾一度減產。浙江治水成功後,近兩年來,小龍蝦產量增加了10%。
  • 「兩山」理念的磐安實踐:生態建設閃金光 綠色發展天地寬
    如何甩掉「貧困縣」的帽子,立足自身生態環境的磐安,在上世紀90年代末提出了「生態富縣」戰略,開啟了探索實踐「綠富美」的發展之路。2003年6月,時任浙江省委主要領導來磐安調研時指出:「磐安的生態富縣戰略提得很明確、很響亮。生態是可以富縣的,生態好不僅可以富縣,而且可以讓老百姓很富,是很高境界的富」。
  • 「兩山」理念的科學內涵及重大意義
    作者: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重點新型專業智庫——寧波大學東海研究院院長 沈滿洪  「兩山」理念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內核和鮮明特色。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了解「兩山」理念的發展歷程,把握「兩山」理念的科學內涵,明確「兩山」理念的重大意義。
  • 「兩山」理念的浙江實踐 讓綠色成為最動人的色彩
    2003年以來,浙江歷屆省委省政府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踐行「兩山」理念,建設美麗浙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讓綠色成為浙江發展最動人的色彩。作為全國首個生態省,浙江從美麗生態、美麗經濟,到美好生活,一個山川秀麗、景美人和的全域大花園,正成為映射未來中國樣貌的鮮活樣板。
  •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 打造兩化融合升級版
    一、兩化融合是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探索的重要特徵  從融合實施進程看,我國兩化融合總體經歷了3個主要階段,分別是業務級融合階段、企業級融合階段、生態級融合階段。  推動生態級融合是兩化深度融合的方向,這一階段主要通過跨企業的業務協作和發展模式創新,對原有生產、經營、管理及服務方式和模式進行全方位、顛覆式變革,實現產業級、生態級兩化融合,打造兩化融合升級版。「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發展指數」、「融合發展成熟度」、「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位化企業比例」等是這一階段的關鍵表徵指標。
  • 用文學生動再現「兩山」重要思想
    《那山,那水》通過深入的實地採訪、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十多年來餘村和安吉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指導下,堅定不移地走生態立縣、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為中國農村的改革發展提供了一份新的樣本、一個新的路標。如果說安吉的實踐是對「兩山」重要思想的現實詮釋和解讀的話,《那山,那水》就是對現實生活和人民群眾實踐的文學解讀、剖析與詮釋。
  • 「兩山」理念誕生地 「三色」繪出新圖景——浙江湖州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杭州6月4日電 題:「兩山」理念誕生地 「三色」繪出新圖景——浙江湖州高質量發展之路觀察  新華社記者何玲玲、商意盈、王俊祿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浙江省湖州市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誕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