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考新方案 考試科目內容改革成績構成及計分方式制度規定

2020-12-17 閩南網

  4月23日,江蘇新高考方案正式向社會公布。新高考科目設置將採用「3+1+2」模式,總分值由480分變成750分。2021年參加高考(2018年秋季學期入學)的高中學生,將成為迎接新高考方案的第一批考生。揚子晚報「招考部落」鯉魚姐姐將新高考方案畫好了重點,帶您無縫銜接新高考。

江蘇高考新方案

  【新高考方案】

  高考考試科目改革

  總分750分,科目設置「3+1+2」

  【科目設置】

  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3門,不分文理,使用全國卷。

  選擇性考試科目: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學生根據高校的要求,結合自身特長興趣,首先在物理、歷史2門科目中選擇1門,再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科目中選擇2門,考試成績計入考生總分,作為統一高考招生錄取的依據。

  參加統一高考的學生,可以用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考試替代相應科目的合格性考試。

  【成績構成及計分方式】

  高考總分值設置為750分,考生總分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成績和學業水平考試3門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

  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以每門150分計入總分,其中外語科目含聽力考試30分。

  選擇性考試科目每門均為100分。物理、歷史科目以原始分計入總分;其餘科目以等級分計入總分。

  【考試內容】

  依據高校人才選拔要求,以《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課程標準、國家和省相關教學文件為依據,科學設計考試內容,增強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考試形式及時間】

  語文、數學、外語以及選擇性考試科目的考試時間安排在每年6月。外語科目考試由聽力和筆試兩個部分組成。在條件成熟後,外語科目聽力口語考試實行機考。

  高校錄取方式

  以「院校專業組」 的方式,按平行志願投檔

  從2021年起,以「院校專業組」 的方式,按平行志願投檔。

  「院校專業組」指的是某高校對考生選擇性考試科目要求相同的專業(類)的組合。一所院校可設置一個或多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類)。同一「院校專業組」內各專業(類)對考生的選考科目要求相同。

  「院校專業組」是志願填報與投檔錄取的基本單位,與現行的按「院校+專業(類)」填報志願和錄取不同,新高考改革方案是按「院校專業組+專業(類)」進行志願填報和錄取。

  高校依據統一高考成績以及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高中階段綜合素質評價,以「院校專業組」為一個招生單位,按專業(類)進行錄取。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分為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考試

  【科目設置】

  合格性考試包括《普通高中課程方案》所設定的所有科目,其中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10門科目,由省教育廳統一組織考試;藝術(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通用技術、理科實驗,由省教育廳統一制定考試要求,設區市組織,學校實施考查,省教育廳抽查。

  選擇性考試科目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學生根據高校要求,結合自身特長興趣,首先在物理、歷史2門科目中選擇1門,再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科目中選擇2門。學生所選的選擇性考試科目,其所選科目的合格性考試成績必須達到合格。選擇性考試由省統一組織實施。

  綜合實踐活動情況,記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

  【考試內容】

  學業水平考試內容以高中各學科國家課程標準為依據。合格性考試以必修課程要求為準,選擇性考試以必修課程和選擇性必修課程的綜合要求為準。

  【考試成績及使用】

  學業水平考試合格性考試科目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呈現。合格性考試科目成績長期有效。

  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以分數呈現,每門均為100分,物理、歷史科目以原始分計入高考總分,其餘科目以等級分計入高考總分。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當年有效。

  合格性考試成績是高中學生畢業、高中同等學力認定的重要依據;選擇性考試成績納入統一高考總分,作為統一高考招生錄取的依據。

  綜合素質評價

  將作為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參考

  綜合素質評價圍繞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自我認識與生涯規劃等六個方面進行寫實記錄,建立個人檔案。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參考。學生高中畢業前,個人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將以統一格式提供給高校。

  高校要根據學校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要求,制定科學規範的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組織教師等專業人員對檔案材料進行研究分析,採取集體評議等方式作出客觀評價,作為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在考生分數相同時,可作為優先錄取和優先安排專業的依據。高校應在招生章程中明確綜合素質評價的具體使用辦法並提前公布,規範、公開使用情況。

  高等職業院校分類考試招生

  多樣化考試招生,面向三類人群

  我省將完善以「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為主的多樣化考試招生辦法。面向普通高中畢業生、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社會人員等三類人群分別實施相應的考試招生辦法。

  普通高中畢業生就讀高職院校的途徑

  一是主要在春季進行招生錄取。對符合我省普通高考報名條件的普通高中畢業生,高職院校依據考生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合格性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結合職業適應性測試、本校專業培養要求等多種指標,按照向社會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確定的錄取辦法,綜合評價,擇優錄取。

  二是參加普通高考且未被本科院校錄取的考生,可以參加高職(專科)統招批次的錄取。

  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的升學途徑

  考生主要通過參加對口升學統一考試報考省內部分應用型本科高校,也可報考省內高職院校。

  未參加對口升學考試的考生,可以憑中職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加高職院校錄取。

  對口升學考試內容包括公共基礎知識、專業綜合理論、專業基本技能等三部分。公共基礎知識為語文、數學、英語;專業綜合理論為相關專業類的基本理論知識,專業基本技能採用中職學業水平考試的專業基本技能成績。考試方式均採用全省統一考試。

  社會人員就讀高職院校的途徑

  參加高職院校組織的綜合素質評價(面試)+職業適應性測試,由高職院校綜合評價,擇優錄取。具體招生辦法另行制定。

  【五大變化重點關注】

  變化之一:高考錄取成績構成

  現行高考方案文科類、理科類考生三門統考總分為480分。各科分值設定為:語文160分,數學160分,外語120分。語文、數學分別另設附加題40分。兩門選修科目測試,是以等級來呈現的。

  新高考方案的高考總分為750分。考生總分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成績和學業水平考試3門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語文、數學和外語三門科目以每門150分計入總分,其中外語科目含聽力30分。三門選擇性考試科目的300分,通過分數呈現。

  變化之二:學業水平考試

  現行方案: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必修科目測試和選修科目測試。必修科目測試各科滿分100分,分為「合格」和「不合格」。選修科目測試各科滿分120分,實行的是等級計分,分為6個等級,用A+、A、B+、B、C、D表示。

  新方案:學業水平考試將分為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考試。合格性考試中,10門由省統一組織,分為「合格」、「不合格」;其餘4門由各市組織。選擇性考試每門均為100分。物理、歷史科目以原始分計入總分;其餘科目以等級分計入總分。

  變化之三:志願填報

  現行方案:各批次平行院校志願包含8所院校(每所院校根據理科和文科形成兩條分數線),每所院校志願中含有6個專業志願和1個專業服從調劑志願。

  新方案:普通高考招生錄取以「院校專業組」的方式,按平行志願投檔。考生按「院校專業組+專業(類)」填報志願。

  變化之四:錄取方式

  現行方案:文科類、理科類平行院校志願的投檔原則是「依據文理,滿足等級,按分排序,遵循志願。」

  新方案:從2021年起,以「院校專業組」 的方式,按平行志願投檔。「院校專業組」指的是某高校對考生選擇性考試科目要求相同的專業(類)的組合。一所院校可設置一個或多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類)。同一「院校專業組」內各專業(類)對考生的選考科目要求相同。

  「院校專業組」是志願填報與投檔錄取的基本單位,與現行的按「院校+專業(類)」填報志願和錄取不同,新高考改革方案是按「院校專業組+專業(類)」進行志願填報和錄取。高校依據統一高考成績以及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高中階段綜合素質評價,以「院校專業組」為一個招生單位,按專業(類)進行錄取。

  變化之五:投檔批次

  現行高考方案依然區分了本一、本二批次。但在新高考方案中,本一、本二批次將正式合併。

  【重點答疑】

  Q:計入高考總分的考試科目有哪些?

  A:計入高考總分的考試科目為「3+1+2」。

  「3」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不分文理;

  「1」為在物理、歷史2門選擇性考試科目中選擇1門;

  「2」為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選擇性考試科目中選擇2門。

  Q:「3+1+2」模式和傳統的文理分科有何區別?

  A:一是目標導向不同。「3+1+2」的模式既體現了物理、歷史學科的基礎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學科專業選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是選擇科目組合不同。「3+1+2」的模式,學生可根據個人愛好、興趣、特長和擬報考學校和專業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學校的辦學條件,在12種組合中自主選擇,增大了考生的選擇面,考生選擇物理後,仍可以選擇思想政治、地理,選擇歷史後,也可以選擇化學、生物。

  三是考試內容不同。「3+1+2」的模式中,學生參加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考試時不分文理,而傳統文理分科的數學考試科目,試卷的內容是有區分的。

  Q:體育、藝術類考生文化考試科目有哪些?

  A:根據高校人才選拔需要,及其他改革省份的統一要求和做法,我省體育、藝術類考生除需要參加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考科目考試外,也要根據自身興趣、志向、優勢和高等學校招生選科要求,首先在物理、歷史2門科目中選擇1門,再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科目中選擇2門。

  Q:選擇性考試科目組合有哪些?

  A:選擇性考試科目理論上有12種組合,具體組合如下:

  Q:為什麼物理和歷史按原始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A:錄取時選考物理等科目類和選考歷史等科目類的考生將分開錄取,因此,選擇物理(或歷史)的考生使用同一物理(或歷史)試卷,考試群體相同,成績具有可比性,可以使用原始分計入考生總分。

  Q:為什麼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這4門再選科目的考試成績要採用等級分計入高考總分?

  A:這4門再選科目的原始分之間不具備可比性和可加性,無法直接以原始分計入高考總分。因此,將其原始分按照統一的規則轉換成等級分,能較好地解決不同再選科目之間成績的可比性和可加性問題。

  Q:等級分是如何轉換的?

  A:第一步:按照考生原始分從高到低劃定A、B、C、D、E共五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所佔比例分別約為15%、35%、35%、13%和2%,從而將考生的原始分轉換成了等級。

  第二步:將A至E五個等級內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轉換法則,分別對應轉換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個分數段,從而將考生的等級轉換成了等級分。

  對於某一再選科目,考生該科目的合格性考試成績達到合格,轉換時賦起始分30分。

  經過分數轉換,考生在相應科目群體中的位次不會下降,較好地保障了分數轉換的公平公正。

  Q:普通高考招生錄取志願設置有什麼變化?

  A:高考綜合改革後,普通高考招生錄取志願設置將主要採用院校專業組的方式,按平行志願投檔錄取。具體批次設置、志願數量及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志願設置等將另行公布。

  Q:「院校專業組」的投檔錄取方式有何優勢?

  A:一是能提高考生志願滿意度。考生根據自己所選的選擇性考試科目填報相應的專業組志願,專業組內可能是一個專業,也可能是多個專業,考生按專業組投檔後,符合條件的,可在該專業組內進行專業調劑,提升了考生的興趣志向和最終所錄專業的契合度,真正做到了「學其所好、錄其所長」。

  二是符合高校選拔和培養人才的要求。高校根據專業人才培養對學生學科專業基礎的要求以及學校自身辦學的需要,設置選擇性考試科目要求。按院校專業組投檔錄取,能提高考生選考科目與高校招生專業選考要求的匹配度,使學校招錄到有相應學科特長和興趣的考生,有利於進校後人才培養和學校自身發展。

  三是能夠引領基礎教育健康發展。促使高中學校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興趣特長和專業志向,更多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促進學生的個性特長發展。

  Q:高校如何對考生提出選考科目要求?

  A:高校結合自身辦學定位和專業培養目標,對每個具體專業提出選考科目要求。如某高校的某專業首選科目要求為「物理」,再選科目要求為「化學」,則表示考生3科選擇性考試科目中要選考物理和化學方可報考該專業,對另1門再選科目則沒有要求。

  我省將在考生選科前匯總公布招生高校對考生的選考科目要求。

  Q:本次高考綜合改革為什麼要合併本一本二批次?

  A:首先是體現了國家改革的總體方向。國務院《實施意見》明確要求要「創造條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其次,代表了全國高考改革的趨勢和方向。大多數高考綜合改革省市都明確合併本一本二批次。通過合併批次,可以進一步增加考生的選擇範圍和空間,同時也有利於高校畢業生平等就業,促進高等教育公平發展。(記者 楊甜子 張琳)

相關焦點

  • 江蘇新高考方案初步形成 英語做好一年多考準備
    江蘇新高考方案初步意見稿已經形成!全省教育改革推進會昨天在南通召開,江蘇省教育廳沈健廳長接受揚子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高考方案初步意見稿已形成,江蘇新一輪考試招生改革已明確了方向,但具體實施細則暫時還不能向社會公布,須等待教育部統一部署。
  • 全科開考,如何計分?新中考改革的關鍵點都在這裡
    此外,在2017年末和2018 年初,浙江、河南、四川、江蘇、吉林等多個省份也逐漸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芥末堆分析各省市新中考改革策略發現,全科開考、一考兩用、新增計分科目、嚴格控制特長加分、探索綜合素質評價成果應用等,成為各省份新中考改革趨勢。
  • 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_全國高考改革方案_高考改革_中國教育在線
    劉教民稱,因此設想進行高校招生考試改革的時間節點是:今年上半年研究出臺實施方案,年底前出臺實施辦法,2015年秋季開學正式實施。實施前,按照"三年早知道"原則,提前公布高考改革方案,讓社會公眾對考試制度改革有一個清晰、明確的預期,也就是我省2018年參加高考的考生,將體驗全新的高考。
  • 8省市新高考改革方案出爐:2021年起實行「3+1+2」模式
    該新高考改革方案將從湖南省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實施,即2021年錄取新生時將按照新高考制度來進行。新高考改革方案則要求以院校專業組為志願單位,一所高校可設置多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考生可以填報同一所高校的多個不同「院校專業組」。
  • 新高考制度改革的現狀與思考:制度變遷的視角
    已經出臺的14省市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和實施細則都體現了新制度改革的宗旨。  (一)新高考的制度結構  高考綜合改革的最大亮點是將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以下簡稱「學考」)有關科目成績計入普通高校招生總成績,從而改變傳統的以全國統一高考(以下簡稱「統考」)成績為主要錄取依據的招生模式。
  • 圖解江蘇省新高考方案,語數外使用全國卷,等級賦分方案未定
    文|冷絲欄目|絲說高考改革在8個宣布實施新高考改革方案的省市中,江蘇省是較為引人注目的省份。圖三看起來只有4項內容,但是,其中的內容可謂包羅萬象。看樣子,實行新高考制度之後,江蘇省的高中生未來的日子也是一刻都不輕鬆,需要參加大量的考試和素質測試。
  • 「全科開考」並非全部 13門學科閉卷、計分考試
    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說,《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國家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設定的全部科目應納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範圍。    「全科開考」不是  全部13門學科閉卷、計分考試  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學業水平考試分考試與考查兩種方式。
  • 新高考適應性考試「適應」什麼?
    新高考適應性考試「適應」什麼?第三批改革省市將迎來全面「演練」近期,江蘇、重慶、湖北、湖南、廣東、福建、遼寧、河北等省市同時發布了2021年「招生考試和錄取工作方案」,標誌著第三批高考綜合改革省市正式進入落地實施階段。
  • 四川:2021年高考統考科目為語數外不分文理科
    四川省出臺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4月18日,備受關注的《四川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出臺。《方案》提出,從2021年開始,統一高考考試科目設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各科滿分仍為150分,不分文理科,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取最好成績計入總成績。考生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必考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選考科目)成績組成。
  • 《廣州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化學等科目考試實施方案(試行)》正式印發和問答
    新方案實施後考試內容範圍是什麼?考試方式是怎樣的?考試成績將如何呈現?……隨小培哥一起來看看吧!1適用對象為2021-2023年廣州市初中應屆畢業生和報考我市普通高中學校的返穗生、往屆生。2021年至2023年考試安排在每年的6月20日至22日進行。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化學等錄取計分科目考試成績以分數形式呈現。用於初中畢業與學歷認定的錄取計分科目考試成績,長期有效。用於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的錄取計分科目考試成績,應屆生當屆有效,非應屆生當年有效。
  • 中考改革方案「全科開考」最受關注,貴陽市教育局作進一步解讀
    「全科開考」是教育部的明確要求《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教基二〔2016〕4號)明確指出:《國家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設定的全部科目應納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範圍。3.
  • 江蘇新高考權威解讀!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快收藏|省教育考試院|...
    最近,後臺經常有家長問小編有關江蘇新高考的問題。今天,小編結合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蘇春海,省教育考試院院長林偉,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處長陸嶽新,資深教育記者戚若予和南京財經大學副教授甘諾作客江蘇首檔大型改革政策解讀節目《黃金時間-改革政策e解讀》,為考生、家長、教育工作者及社會大眾全方位解讀新高考方案。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權威專家的解讀吧!
  • 山東高考改革學生答疑:怎麼選課、怎麼考、成績咋算,最全方案解讀...
    根據《山東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和《山東省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試點方案》,繼上海市、浙江省後,我省作為第二批高考改革試點省份,自2017年啟動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即從2017年秋季學期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實施,到2020年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校招生新機制。第二批高考改革試點省份還有北京市、天津市、海南省。
  • 江蘇深化高考綜合改革具體政策+解讀來了!
    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深入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全面實施新課程新教材,強化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科目的教學,努力提高合格性考試科目的教學質量,全面落實高中課程標準對全體學生的基礎學習要求。【深化高考綜合改革相關政策的解讀】1.我省進一步深化高考綜合改革的背景是什麼?2019年4月,江蘇作為第三批高考綜合改革省份正式發布新高考方案。新方案得到了廣大考生、家長、教師及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同。
  • 珠海新中考改革方案剛剛公布
    剛剛,珠海市教育局公布《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下稱「珠海新中考改革方案」)。根據珠海新中考改革方案,珠海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計分科目滿分為700分,共有8門科目。
  • 解析8省高考改革新方案 「3+1+2」模式有何不一樣
    只要與高考改革有關,總能引來公眾關注。 4月23日,作為全國第三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8個省市,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發布本省市實施方案,明確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高考綜合改革,正式進入了向中西部推廣的新階段。
  • 遼寧2021年新高考改革,政策簡述
    高考總成績考生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成績和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總分為750分。合格性考試科目中的語文(含民族語文、漢語)、數學、外語(含英語、俄語、日語)、物理、化學、生物學、思想政治、歷史、地理和選擇性考試科目均採用閉卷筆試形式,全省統一命題、統一組織考試、統一閱卷、統一公布成績。合格性考試中的其他科目,全省統一制定方案,由各市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
  • 上海新高考改革的三個悖論
    2014年9月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的頒布與浙江、上海兩地考試招生綜合改革試點方案的公布,標誌著我國新一輪高考改革大幕的拉開。根據兩地綜合改革方案的布置,新高考從2014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行,2017年則成為了「新高考元年」。
  • 2021新高考方案!一文徹底理清「3+1+2」模式!
    高考是關於孩子一生命運的大事,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新高考政策,助力孩子們夢圓理想大學,下面為大家精心準備了長圖、電視訪談等系列解讀新高考。 以湖南為例,高考綜合改革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實施,從2021年(明年)起普通高校將按新的考試招生制度錄取學生。
  • 山東公布2020「新高考」實施方案 解讀四大改革變化
    趙曉 攝  中新網濟南12月16日電 (趙曉)山東省教育廳16日召開2020年山東「新高考」實施方案新聞通氣會,解讀高考改革後在考試科目、時間、成績構成、分數轉換等方面的變化。  山東省招生考試委員會近日印發《山東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夏季考試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