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主動拓展新場景

2021-01-07 任天海豚

2019年5月29日,瑞幸咖啡(Nasdaq:LK)公司創始人CEO錢治亞在廈門召開的全球合作夥伴大會暨全球咖啡產業發展論壇上宣布:截止2019年第一季度,瑞幸咖啡全國門店數已經有2300多家,今年預計還會再增加2500家,2021年底建成10000家門店。星巴克在中國發展了20多年,現在每天銷量在100多萬杯,瑞幸咖啡通過一年多的發展,每天的杯量正在快速接近這個數字,今年年底,肯定會超過這個數字。

瑞幸是基於「人、貨、場」的邏輯主動選擇了咖啡

神舟租車的陸正耀、分眾傳媒的江南春,這對老友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服務著寫字樓的白領們,也清楚無論在零售市場還是資本市場白領消費人群是最閃閃發光的。確定了要的「人」:白領,確定了要的「場」:寫字樓,那用什麼「貨」可以進場?在網際網路和金融業最火熱的寫字樓戰場裡,曾湧現過諸多講著「新零售+小分眾」故事的創業項目:零食貨架、自助售貨機、生鮮櫃、擦鞋機、自助咖啡機,誰都無法像分眾傳媒的屏幕一樣廣泛被寫字樓物業和白領們熟知。

2017年10月我抬著笨重的帶著大屏幕的自助果茶機拜訪餓了麼上海總部時發現:每層樓的茶水間裡都擺著自助咖啡機,但是員工的桌子上和手中卻幾乎都是星巴克咖啡,對於這種場景我早已經司空見慣從未想過這裡蘊藏著什麼樣的機會。而同月,瑞幸咖啡的第1家店在北京聯想橋悄然試營業了。

如果星巴克咖啡願意進駐寫字樓大堂,各個物業和樓上的白領一定熱烈歡迎,但是早年就進駐了寫字樓大堂、甚至醫院大廳的星巴克並沒有想這麼幹,於是瑞幸高舉「挑戰星巴克」的旗子、喊著咖啡宣言瘋狂地推寫字樓,一杯「世界冠軍的咖啡」成為了激活「人」、「場」的那個最關鍵的「貨」。瑞幸幹了一件白領們盼望星巴克幹的事情,它比強調是家與辦公室之外第三空間的星巴克更接近辦公室,瑞幸把咖啡店開在辦公室樓下大堂裡。

瑞幸的賽道是寫字樓新零售而不是咖啡

瑞幸咖啡真的會威脅到星巴克麼?並不會,但是瑞幸合併了寫字樓場景上的多條賽道,敲響了寫字樓白領新零售相關的多條賽道上苦苦奔跑了數年的眾多創業者們的喪鐘!就像2006年阿里獲得雅虎10億美元投資後,國內B2B的其他網站都拿不到融資更拿不到流量後紛紛關閉一樣,寫字樓白領新零售賽道上的公司恐怕會越來越難獲得融資。瑞幸充分解讀了這句話:咖啡應該去找人而不是讓人去找咖啡,瑞幸帶著一杯叫板星巴克的咖啡去找它想要的人,還順便達成了主要戰略目標:佔領寫字樓大堂。

瑞幸咖啡宣布在2021年開出10000家門店,這個目標在我看來還是很低調和保守的。把這個目標換個說法可能大家更容易理解:瑞幸咖啡截至2019年3月現在已經佔據了2370座寫字樓大堂,未來到2021年將佔據10000座寫字樓大堂,每個工作日從早到晚陪伴千萬級白領!一二線城市有多少座寫字樓,有了分眾和神舟租車兩隻強悍的地推資源協助,這個3年破10000家門店的目標相當低調。

瑞幸咖啡目前有三種店型:外賣廚房店、優享店和快取店。瑞幸咖啡CEO錢治亞自己也承認戰略重點是在集中在寫字樓大堂佔總數量91.3%的快取店上,優享店主要是做主題打文化牌,外賣廚房店是為了補充沒有開放到的地方。瑞幸咖啡高喊著印成中文咖啡宣言,轉身指揮著地推團隊幹了3件事情:我要寫字樓大堂,我要更多的寫字樓大堂,我要10000個寫字樓的大堂!永遠不要只聽別人說了什麼,而是要看看他都做了些什麼。

瑞幸一邊努力證明是在賣咖啡,另一邊積極找新「貨」進場

跟星巴克一樣,星巴克菜單上咖啡產品的佔比並不高,現在瑞幸的菜單上咖啡產品的數量佔比也在逐步下降,畢竟咖啡是瑞幸進駐寫字樓的通行證、是聚攏白領的文化名片,可以說它在打劫咖啡流量。這個場景下瑞幸確實會攔截一些原本星巴克消費的單子,兩者顧客會在寫字樓白領這個範圍趨向高度重合而很難擁有專屬擁躉。所以咖啡不僅是瑞幸對外宣揚的文化,也是瑞幸的流量產品,但肯定不會是利潤產品。

瑞幸咖啡完成了N多新零售創業者共同的夢:佔據寫字樓大堂!瑞幸咖啡用18個月完成了零食貨架、生鮮配送、自助售貨機等多條賽道上死拼的公司幾年的目標,它用一杯咖啡包抄了他們的場景。佔據著寫字樓大堂這個黃金位置,瑞幸可以慢慢打磨供應鏈和產品結構,慢慢的賣零食、賣生鮮、賣輕食和飲品,甚至是醫療、教育、保險、旅遊、房產、汽車!

在中國,咖啡並不像珍珠奶茶一樣擁有草根基礎

中國人多少歲才會喝到人生的第1杯咖啡?我們去看下百姓生活的地方:中小學旁邊只有N多的奶茶店而沒有咖啡店,小部分的大學校園裡才會出現咖啡店,而中國目前上過上大學的人佔人口比例不足5%。我們再看看大大小小的飯店,水單上過去是瓶裝飲料、果汁,現在多了各式奶茶和茶飲,還是沒有咖啡。珍珠奶茶像野草一樣蔓延進了早餐、奶站、快餐、燒烤、火鍋,而咖啡時至今日仍距守寫字樓、CBD商圈、創業園區,咖啡進入百姓的生活場景的數量相當有限。

沒有草根文化底蘊和沒有被壓抑的消費需求,單靠瑞幸站在咖啡飲用人群裡喊咖啡宣言,咖啡概念仍不會爆。有咖啡飲用習慣的人年齡段喝區域是很穩定且緩慢增長的,這個範圍如果沒有出現向更年輕或更年長的年輕層變化是不會出現風口的。奚夢瑤的一摔,讓很多原本沒聽說過維秘的大爺、大媽都知道什麼是維秘;但誰又沒聽說過咖啡呢,只是要麼不喝、要么喝不到而已。

瑞幸並沒有為咖啡在中國的市場拓展新的場景和人群,只是以咖啡文化的名義攔截了寫字樓白領的流量。瑞幸與星巴克在咖啡上,會像蘋果與微軟在作業系統上的關係一樣,宣揚自己是行業唯一的老二,喊著永遠要打贏老大的口號。

2000年起對於諸多網際網路從業者,星巴克就是他們除了辦公室和出租房之外的第三空間。那時候背著雙肩電腦包的網際網路打工仔消費不起其他咖啡廳動輒58元一杯的卡布奇諾、88元一杯的藍山,咬咬牙還是可以請別人喝一杯36元的星巴克拿鐵,如果朋友說不喝咖啡,就可以大大方方的在星巴克免費用馬克杯裝兩杯水喝,還能不停加冰,喝上整整一天享用免費的空調和網絡。因為其他的咖啡廳不會讓你不消費就坐在那裡,但星巴克可以,就像KFC和麥當勞對於經常出差的人意味著相對乾淨衛生的免費洗手間一樣。星巴克咖啡對於70後、80後來說是血液裡人生經歷的一部分,是時代與環境逼的,與消費無關。

瑞幸說星巴克的咖啡貴,但是在瑞幸出現之前星巴克相比很多國內咖啡品牌的價格是便宜的,雖然星巴克中國的價格比星巴克美國要貴,但瑞幸一杯24元的拿鐵相較它的咖啡宣言還是貴了。2-3元在中國培養出喝可樂的消費習慣,想普及首先價格要先草根,咖啡缺少一個類似1元錢奶茶的時代,也很遺憾,瑞幸並沒有用1-2美元的價格賣咖啡,瑞幸咖啡也無意真的製造一個咖啡的風口。

在中國,咖啡是一種文化而不是一種消費

「咖啡發燒友」這個詞會更為準確的用來形容身邊的愛喝咖啡和有飲用習慣的人,甚至是咖啡師朋友們。因為他們身上有著如同各種「發燒友」一樣的特質:熱衷搜集各種周邊、興奮於新型號新樣式的設備器材、講出一連串聽起來一定是世界上某個地區和物種的名字、別人嘴巴裡1種咖啡的苦在他們味蕾裡有18種花果的香。

在中國咖啡是一種文化,當人手中拿著一杯咖啡時那是一種範兒的象徵。一杯咖啡你能喝上多久:5分鐘?15分鐘?20分鐘?我不確定李佳琪是否會接到咖啡的單子在直播中拿著一杯咖啡大喊「買它、買它、買它」,但我確定2小時能試380支口紅的他直播2個小時喝不來幾杯咖啡。

不是必需品就要主動拓展新場景、主動去找人

2019年真的給咖啡市場帶來新顧客的不是瑞幸咖啡,而是加了珍珠的喜茶咖啡,是奶茶把珍珠派了出來幫助了一把咖啡。咖啡跟奶茶一樣並不是生活必需品,所以需要像奶茶一樣主動延伸去拓展新的場景、主動去找人。

我身邊的馬拉松愛好者有個習慣,會在跑步之前喝一點咖啡,說是會提升途中跑的狀態;健身愛好者會在訓練前喝一點咖啡,說是會促進脂肪的燃燒。如今在一線城市我們可以看到有健身+咖啡結合的新模式,但是在諸多的馬拉松比賽舉辦的城市,選手們很難在當地喝到一杯如瑞幸咖啡宣言裡講的好咖啡。今年中國馬拉松比賽的場次也是破萬的,這也許才是咖啡賽道上真正的好機會。希望瑞幸能以跑馬拉松的心態,在10000座寫字樓的大堂裡認真做好這杯咖啡。

相關焦點

  • 瑞幸咖啡提出「無限場景」 超越星巴克「第三空間」
    近日,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宣布正式開業,並發布「無限場景(Any Moment)」品牌戰略,通過開設四類門店來滿足用戶多元化需求。作為後來者,瑞幸咖啡來勢洶洶,以革命者的姿態崛起。除了開店速度更快以外,瑞幸咖啡還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零售模式,提出「無限場景(Any Moment)」品牌戰略。這些場景包括咖啡廳、辦公室、大學校園、加油站、休閒聚會等場景。
  • 瑞幸咖啡又要講新故事了
    自助咖啡機並非新事物,目前,市場上已有咖啡零點吧、友飲咖啡、萊杯咖啡、友咖啡、咖啡碼頭等多個玩家,零售業有一定的先發優勢,瑞幸咖啡想要吃掉這塊蛋糕,繞不過這些羽翼漸豐的新品牌。然而, 瑞幸不是一個和藹可親的市場玩家,新一輪咖啡大戰在所難免。讓人惴惴不安的是,已經上市的瑞幸咖啡,是否要在自助咖啡機市場,再次用資本的瘋狂,掀起驚濤駭浪。
  • 瑞幸咖啡為什麼並不幸運?
    7月11日,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宣布完成2億美元A輪融資,投後估值10億美元。大鉦資本領投,愉悅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和君聯資本參與了本次融資,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科技創新和業務拓展三個方面。
  • 喝瑞幸的咖啡,買蘋果的數碼
    瑞幸作為咖啡行業的「新物種」,背靠雄厚的資本,依託瘋狂補貼,強勢入場。前期瑞幸藉助湯唯等明星代言,通過微信小程序、自有app及公眾號等媒介,用老套的免費送的慷慨促銷方式,有了一個相對轟動的效應。接著,瑞幸通過朋友圈裂變,借鑑拼多多社交玩法,邀請用戶來開團,獲得不同金額的優惠,促使收到信息或有咖啡需求的用戶都自發地轉發推廣,形成「病毒式」營銷效應。
  • 瑞幸咖啡 復活?
    3、差異定價、拓展合作平臺,沒有資本的持續輸血,瑞幸真能奇蹟般地復活嗎?   臨近年末,中國咖啡市場賽道又熱鬧起來。   火熱的賽道上,有一個身影不容忽視——瑞幸咖啡。   從創立到2019年5月上市,瑞幸咖啡僅用了18個月;如今,又一輪18個月過去,經過了暴雷、退市風波的瑞幸,卻出人意料地活了下來,而且活得還不錯,厚乳拿鐵、小隕石們依然是白領辦公桌上的下午茶。   瑞幸「自救」的秘密,到底是什麼?
  • 誓要碾壓星巴克的瑞幸咖啡,能進行場景變現嗎?
    瑞幸咖啡的「無限場景」則是大數據模式。遠景是通過線下、線上結合的方式打破咖啡消費的邊界,但說白了就是通過規模擴張,快速健全用戶在瑞幸手機APP中留存的咖啡下單品類、輕食品類、消費頻度、消費時段等數據,為用戶精準畫像,進而為後一階段的精準營銷、運營管理、智能調度創造條件。凱文·詹森自己也做過對比,瑞幸的很多門店都是「小門面」,不能與星巴克門店提供的全套服務相提並論。
  • 瑞幸咖啡,復活了?怎麼做到的?
    可臨近年末,中國咖啡市場賽道又熱鬧起來。除星巴克、COSTA等紛紛推出新飲品外,加拿大國民品牌Tims Hortons 5月獲騰訊獨家投資,本月16日首家電競主題店開張,未來將在中國開出1500家門店;麥當勞旗下咖啡品牌麥咖啡同日宣布,三年投資25億元,計劃在中國布局超過4000家門店。
  • 二季度瑞幸咖啡淨虧損近7億,盈利無期開講新故事?
    盈利遙遙無期 瑞幸開始講新故事二季度,營收9億元,淨虧損近7億元,瑞幸咖啡距離盈利,依然遙遙無期,如今,瑞幸咖啡又開始講它的新故事。瑞幸咖啡在沒有任何積累的情況下,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跨界進入茶飲市場與頭部奶茶品牌商手裡搶奪市場,勝算幾何?小鹿茶的口味、品質如何?有待市場進一步檢驗。瑞幸的「無限場景」核心打法,通過瘋狂補貼換取市場。對於咖啡來說,消費者最關注的咖啡的品質和服務體驗。通過補貼換來的用戶增長能形成多大的競爭壁壘?
  • 瑞幸咖啡大肆挖腳星巴克員工
    攜帶10億資本入局的瑞幸咖啡正瘋狂燒錢和擴張,5月8日,有接近瑞幸及星巴克兩家公司的業內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瑞幸大約已挖腳了星巴克北京市場約1/7的員工,部分高端手衝咖啡門店甚至挖走了近1/4員工。其中部分重要崗位開出了星巴克同崗位的3倍薪水。同一時間,瑞幸咖啡在北京召開了「無限場景」品牌戰略發布會,宣布品牌願景和公司定位。
  • 瑞幸咖啡入駐北京故宮
    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故宮箭亭店今天正式營業,為遊客及故宮內工作人員提供咖啡飲品和三明治等輕食服務。數據顯示,北京故宮2017年客流量達1700萬,許多遊客有咖啡消費需求。瑞幸咖啡成為國內首家入駐故宮的連鎖咖啡品牌。據了解,故宮箭亭店是瑞幸咖啡在全國開業的第1099家店,位於故宮太和殿東側的箭亭。
  • 瑞幸「驚醒」星巴克,咖啡走出咖啡館
    但瑞幸在這一年裡接連完成了閃電上市、門店層面盈利、門店數量超過星巴克等目標,這證明了把咖啡塑造成高檔消費品的星巴克並非不可挑戰。消費者開始在咖啡館外更多的消費場景裡飲用咖啡,在中國,咖啡已開始成為更廣泛、更大眾的消費品。
  • 瑞幸咖啡的商業創新:流量池思維與裂變營銷
    場景營銷就是讓品牌這個玄而又玄的東西能夠迅速接地氣、帶流量、出效果的關鍵。品牌如果是一把手槍,場景就是扣動品牌子彈的扳機。相較於傳統咖啡品牌的「社交空間」,瑞幸咖啡強調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滿足客戶各種場景的需求。
  • 錢治亞:瑞幸已經成中國最大連鎖咖啡品牌
    瑞幸咖啡的這種飽和攻擊做法,形成了消費者心智固化,一下子樹立起來了咖啡品牌,還切斷了競爭對手重製瑞幸模式,走向用戶心智的通路。這之後,瑞幸咖啡又持續擴充品牌。比如,2019年9月,瑞幸咖啡宣布小鹿茶作為獨立品牌運營並推出新零售合伙人模式,發力休閒茶飲市場和下沉城市,與瑞幸咖啡形成互補。瑞幸咖啡繼續砸分眾樓宇廣告,鞏固用戶心智。
  • 瑞幸咖啡拆分小鹿茶獨立運營,推新零售合伙人模式
    新京報訊(記者 王子揚)9月3日,瑞幸咖啡營運長劉劍在媒體溝通會上宣布,將對小鹿茶進行分拆,成為獨立運營的品牌,在門店設計、logo、代言人等方面,都進行了全新的設計。同時,為保證小鹿茶更好地擴大市場,瑞幸咖啡還推出了新零售合伙人制度。
  • 瑞幸少了「咖啡味」
    那麼,大力做外賣服務的瑞幸,為什麼打起了咖啡店的生意? 其實不難理解,一方面,只有門店網絡布局得足夠密集,瑞幸咖啡才能縮短訂單的配送時間。 但從長遠看,是錢治亞對瑞幸咖啡商業模式的理解。錢治亞認為,瑞幸是一家「門店+外賣」的新零售咖啡運營商。
  • 瑞幸咖啡小藍杯開創行業新零售模式 帶來更便捷、多元化的體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瑞幸咖啡小藍杯開創行業新零售模式 帶來更便捷、多元化的體驗 說到咖啡行業,近幾年我國的咖啡飲品市場得到了快速發展,線上線下以及速溶新型咖啡等產品不斷滿足著大家對咖啡口感以及便利性的雙重要求,瑞幸咖啡小藍杯就是一個十分典型的代表。
  • 國際咖啡連鎖「押注」中國,瑞幸還能再戰嗎?
    瑞幸咖啡通過高品質咖啡、高性價比的價格以及密集的店鋪網絡實現高便利性,改變了很多年輕消費者的咖啡消費習慣——首先,讓現磨咖啡成為日常飲品,大部分中國消費者對咖啡的認識從速溶咖啡開始,面對現磨咖啡的高價格望而卻步,瑞幸的親民價格以及圍繞學校、寫字樓等場景密集的店鋪,每日一杯美式、拿鐵也毫無壓力。
  • 瑞幸咖啡賣奶茶,又是什麼套路?
    從 " 這一杯,誰不愛 " 到 " 啵一口,小鹿茶 ",自 2017 年底面世以來,瑞幸咖啡從沒停止過 " 折騰 "。這一次,瑞幸咖啡又賣起奶茶來了。近日,瑞幸咖啡在京召開發布會,宣布在全國 40 個城市近 3000 家門店推出 10 餘款小鹿茶產品,進軍新茶飲市場。
  • 瑞幸咖啡營銷策略大盤點,建議收藏!
    這家成立於17年10月的網際網路咖啡服務供應商公司,採取新零售模式,主要供應鮮磨咖啡,在短短的時間裡,已成為國內僅次於星巴克的第二大咖啡品牌,共開出了2370家自有門店,覆蓋全國16個省份中的28個城市,其中絕大多數為一二線城市,累計交易客戶超過1680萬。僅2018年門店數量就達2064家,賣出咖啡數為9000萬杯。
  • 瑞幸咖啡是不是咖啡?——瑞幸咖啡戰略模擬推演及定位解析
    因為只有開到500家店,才能在一線城市建立最基本的網點密度,有了足夠的網點密度,才能對「便宜+便利能夠引爆咖啡消費」這一假設進行驗證。許多咖啡消費者反饋瑞幸咖啡口感的種種問題,對品牌的前景影響有多大?答案是:沒有其他咖啡品牌大。因為瑞幸咖啡的目標顧客,與其說是咖啡愛好者和真正懂咖啡的人,不如說是解決「價格和便利」之後,能夠啟動的新消費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