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 復活?

2020-12-06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瑞幸咖啡,復活?

  1、風頭一時無二的瑞幸,突然被曝財務造假,不得不退市,如今卻意外地活了下來。

  2、它是如何自救的?雖然漲價了,但還是用性價比留住了忠實消費者,還在私域社群裡撬動復購率。暫停無人零售,快取店站上C位,將成本向性價比最高的門店傾斜。

  3、差異定價、拓展合作平臺,沒有資本的持續輸血,瑞幸真能奇蹟般地復活嗎?

  臨近年末,中國咖啡市場賽道又熱鬧起來。

  除星巴克、COSTA等紛紛推出新飲品外,加拿大國民品牌Tims Hortons 5月獲騰訊獨家投資,本月16日首家電競主題店開張,未來將在中國開出1500家門店;麥當勞旗下咖啡品牌麥咖啡同日宣布,三年投資25億元,計劃在中國布局超過4000家門店。

  火熱的賽道上,有一個身影不容忽視——瑞幸咖啡。

  從創立到2019年5月上市,瑞幸咖啡僅用了18個月;如今,又一輪18個月過去,經過了暴雷、退市風波的瑞幸,卻出人意料地活了下來,而且活得還不錯,厚乳拿鐵、小隕石們依然是白領辦公桌上的下午茶。

  瑞幸「自救」的秘密,到底是什麼?

  01

  「新品+價格」 撬開「性價比之門」

  「厚乳拿鐵」是瑞幸9月推出的新品,並迅速成為門店熱銷。「厚乳系列賣得最好。」近日,多家門店店員告訴記者,並未感受到資本風波的影響,門店正常運營,工資正常發放。

  今年春天以來,瑞幸明顯加快了上新速度。新款瑞納冰、小隕石、芋泥等系列層出不窮,幾乎每周一更的頻率。相應的,小鹿茶第二杯9.9元、厚乳拿鐵5.5折等活動也緊跟而上,例如最新的滿20元送聖誕薑餅人活動,正迎合了朋友圈新寵「老漢泡澡」(薑餅人泡咖啡)的段子。

  11月24日,《IT時報》記者來到某商場瑞幸咖啡快取店,中午正值高峰期,兩位店員正在緊張地製作飲品,櫃檯上擺了五六杯做好的飲料,半小時內約有20位取餐顧客,和對門的星巴克旗鼓相當。

  「性價比較高,且我沒有坐在門店喝咖啡的需求,帶回辦公室即可。」在隔壁上班的咖啡重度依賴者王先生說。

  自曝出財務造假以來,瑞幸逐漸把營銷重心轉向留存用戶和私域社群。為激活現有沉澱流量黏性,提高復購率,7月起,瑞幸玩起了社群營銷。

  在多家瑞幸門店口,「加入『福利群』立領4.8折券」的招牌赫然在列,掃碼加入該門店微信群後,會有群主「首席福利官lucky」發放首次入群4.8折券、每天立減15元券、優惠潮品等連結,入群消費者多為黏性較強的老用戶。

  「對於黏性弱的用戶,App會發放力度較大的優惠券,而對我這樣的老用戶,現在通過社群每天可以減15元,喝瑞幸的頻率更高了。」老用戶秦小姐說,「算下來,每杯咖啡的價格在15~20元。」

  高性價比是留住用戶最重要的砝碼,王先生和秦小姐均表示,如果單價高於20元,他們對瑞幸的品牌忠誠度將會降低。

  在現有的咖啡市場上,瑞幸是介於星巴克與全家咖啡之間的獨特存在,又比Manner、Double Win等中等價格品牌擁有更多的連鎖店,具有品牌和便利性的保障。

  02

  快取店「上C位」

  在疫情和資本市場的雙重不利因素下,瑞幸依然在2020年開出了2000餘家新門店。

  據瑞幸客服表示,當前瑞幸全國門店總數為6948家。而瑞幸官網顯示,截至去年底,全國直營店數量為4507家,算上聯營店,瑞幸全國門店總數為4910家。

  這意味著,在命運多舛的2020年,瑞幸門店擴張速度和過去兩年基本持平。

  開新店並不意味著瑞幸的一味擴張,不少用戶沒有坐在門店喝咖啡的需求,瑞幸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點,在門店類型的選擇上只保留了優享店和快取店,並以快取店為主。

  在上海的518家瑞幸咖啡門店,只有27家優享店(80平方米以上),其餘491家均為快取店,而旗艦店和以前曾在街頭出現的外賣廚房,現在數量為零。

  在鬧市區一家瑞幸門店,原本放著十幾張堂食座位,10月租金到期後並未續租,改為了僅有一個櫃檯的快取店。而另一家位於辦公樓、客流量不大的門店,原本有2名店員,前不久一人離職後並未補充人員,現在僅一位店員,且僅提供自取服務。

  主打快取、精準投放,正是瑞幸控制成本,節約資金流的方式。

  03

  暫停的無人零售

  今年1月8日,瑞幸召開無人零售戰略發布會,發布了兩大智能終端:瑞即購和瑞划算。瑞即購是一款智能無人咖啡機,能生產出和瑞幸門店品質相同的咖啡;瑞划算是一款智能無人售貨機。

  瑞幸前CEO錢治亞在發布會上表示,瑞幸咖啡的無人零售、線下門店和電商渠道,組成了瑞幸咖啡全渠道的自有流量體系,瑞幸正在構建集合自有流量和自有產品閉環的智能零售平臺。對於瑞即購和瑞划算的2020年終端數量目標,錢治亞稱「沒有上限」。

  11月24日,記者在一臺瑞划算無人售貨機前發現貨架空空如也。「好久都沒人來補貨了。」物業表示。在瑞幸App發現,瑞划算位於非常不顯眼的位置,所有網點只有樂事薯片、維他豆奶和西藏冰川水三種貨物,且均處於無貨狀態。

  瑞即購的機器數量很少,且均處於非熱鬧商圈。瑞即購只能提供自取服務,按輻射面來看,僅能服務恰好在此辦公的少數人群。

  瑞幸客服告訴記者,瑞即購和瑞划算從7月起就暫停進場,恢復時間尚未通知。當前,全國已經鋪設的瑞即購數量為152家,瑞划算數量為1945家,上海分別為16家和280家。

  無人零售的暫停或與瑞幸人事變動和成本壓縮有關。5月12日,瑞幸前CEO錢治亞和COO劉劍被停職,有媒體報導稱,前一天瑞幸同時在內部宣布了無人零售的暫停計劃。

  據無人零售發布會介紹,瑞幸無人咖啡機的成本為十幾萬元/臺,遠高於傳統的自動咖啡機設備。

  有數據顯示,瑞幸咖啡快取店的單店成本約為48.73萬元,每年的運營費用約為25萬元。

  儘管瑞即購的成本遠低於傳統門店成本,但它僅能提供少數常規咖啡品種,並無價格和服務優勢,同時還需要更換牛奶、清洗機器等管理成本,而瑞划算也並無口碑優勢和大量市場需求,在資金流緊張的當下,或許是無人零售被放棄的原因。

  04

  悄悄的差異定價和拓展的朋友圈

  或許不少人發現,瑞幸漲價了。不少新品從過去27、28元漲至31元,部分還定價34元,配送費也從過去的滿55元免運費調整為減3元。

  實際上,瑞幸還玩起了差異定價。記者在瑞幸App下單發現,部分門店的咖啡略貴,例如一款厚乳拿鐵,有的門店定價28元,有的門店定價為31元。

  圖源:IT時報

  瑞幸客服表示,這是本月初瑞幸根據戰略調整實行的「二級門店」制度,根據營業額等因素對部分門店實施產品差異定價,符合內部規章。

  對此,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這是瑞幸根據大數據,把門店進行「精準分級」的結果,是中國連鎖門店的進步。

  除精準運營和社群營銷, 瑞幸還在下半年與電商平臺展開大面積合作,開設京東拼多多自營店;在支付寶上線口碑品牌館、餓了麼上線最低9.9元起的咖啡外賣,不斷擴大其朋友圈;去年雙11上線瑞幸App的「潮品」,現已擴大到與越來越多品牌和品類的合作。瑞幸不再僅僅是咖啡品牌,而是在打造定位「潮流」的電商平臺。

  對於瑞幸的「自救」,朱丹蓬表示:「瑞幸通過這兩年的發展,形成了良好的規模效應。它解決了新生代對於咖啡需求的痛點,產品矩陣圍繞新生代的日常生活消費元素,商業模式布局是良好的。退市只是資本端的一個影響,而理性的投資者和債權方索賠,從整個時間成本到投入成本來說,不會真的逼死它。所以大家會給瑞幸時間,讓它恢復重整,畢竟還有這麼多門店、用戶基數、流量和影響力。只要給它時間,對於投資人和債權人,一定是可以實現價值最大化的。」

  朱丹蓬表示,瑞幸能在許多企業不斷收縮、不斷關店的2020年逆勢而上,證明它已不再是因為燒錢逆勢而上,而是它的品牌效應供應鏈優勢、綜合實力已經凸顯,對它的運營模式及未來可持續發展一直都看好。

(文章來源:IT時報)

(責任編輯:DF381)

相關焦點

  • 瑞幸咖啡,復活了?怎麼做到的?
    瑞幸咖啡究竟是怎樣從人人豔羨淪落到人人喊打,將「一手好牌」打爛的?簡單來說,欺騙資本,沒有盈利,還在造假。從2019年4月起到2019年末,瑞幸咖啡公司通過虛構商品券業務增加交易額22.46億元,虛增收入21.19億元(佔對外披露收入51.5億元的41.16%),虛增成本費用12.11億元,虛增利潤9.08億元。
  • 瑞幸咖啡「復活」記:中國廉價咖啡的故事未完待續
    瑞幸的隕落,我們都看到了。原高層領導自食苦果,也是罪有應得。如今,瑞幸在管理層換帥之後,終於開始好好地賣咖啡了。而瑞幸沒有倒下,於中國咖啡而言也算是某種程度上的萬幸。瑞幸咖啡沒有倒下的原因,值得好好研究一番。
  • 瑞幸咖啡起死回生了?是怎麼做到的?
    瑞幸咖啡原地滿血復活了?瑞幸咖啡,曾是全球資本市場的一個奇蹟 —— 從成立到上市不過18個月,創造全球最快IPO記錄,被美國媒體InvestorPlace評為「年度最佳股票」,被譽為中概股的驕傲。然而,又過了18個月,瑞幸又經歷了財務造假、退市風波,在大家都以為它要涼涼的時候,它卻出人意料地活了下來,而且還活得風生水起。厚乳拿鐵、小隕石們成功佔領了白領們的辦公桌。最近幾年,中國的咖啡賽道火爆異常,瑞幸的每一步都可謂是傳奇。
  • 瑞幸咖啡退市的啟示
    6月29日,瑞幸咖啡在納斯達克正式停牌,進入退市備案。從4月份自爆造假醜聞之後,瑞幸不到3個月時間就閃電退市。速度如此之快,主要原因當然是因為瑞幸自身造假無可辯駁,同時也和美國證券交易所監管層的步步施壓有直接關係,側面地也反映了中美貿易戰的微妙關係,美國對中國上市企業的審查日益嚴格。
  • 瑞幸咖啡是不是咖啡?——瑞幸咖啡戰略模擬推演及定位解析
    5月8日瑞幸咖啡品牌戰略發布會現場瑞幸咖啡在咖啡界、營銷界、網際網路和資本界扔下一顆炸彈,在炸出關注的同時,也迅速分裂著你我的朋友圈:咖啡界大多認為瑞幸咖啡是找死。根據咖啡行業歷史,揚言超過星巴克的咖啡品牌幾十個,最後基本都倒掉了;也有人指出星巴克賣的根本不是咖啡,而是環境、服務和社交;星巴克前職員則表示,瑞幸咖啡不僅不能超越星巴克,TA打出的「大師咖啡」概念,分分鐘可能被星巴克通過併購秒掉;定位界連續發出兩篇文章,指出:瑞幸咖啡違背定位,10個億投入註定是黃粱一夢;也有支持者認為,瑞幸咖啡是咖啡界的摩拜,
  • 瑞幸咖啡最新消息:瑞幸已死,瑞幸重生
    前一日晚間(6月26日),本應於6月25日舉行聽證會的瑞幸咖啡在官網發布消息稱,已經正式於24日決定撤回召開聽證會的請求,不再尋求逆轉在納斯達克退市的決定,這意味著瑞幸咖啡退市已成定局,倒計時的指針已經轉動。  對此,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第一時間聯繫瑞幸咖啡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目前不接受採訪。
  • 揭蠱瑞幸咖啡
    瑞幸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僅一年,連不喝咖啡的人都知道它的名字。燒錢補貼、瘋狂開店、「碰瓷」星巴克……這一年下來,瑞幸的成績單也的確夠亮眼:開店 2073 家,累積消費客戶量 1254 萬,售出 8968 萬杯。
  • 瑞幸少了「咖啡味」
    「相比來看,星巴克的美式或者本周咖啡焦苦比較明顯,反而瑞幸這方面做得更好,一直在找尋找適合中國市場的咖啡豆拼配,還請來了專業的咖啡團隊。」朱思迪說,瑞幸請來的兩位咖啡界大咖都是玩第三波精品咖啡的,平常接觸的也大多數是中度、淺度烘焙的咖啡,更能突出咖啡的風土和各種風味的表現。
  • 割資本主義韭菜的瑞幸咖啡
    瑞幸咖啡是神州優車集團原COO錢治亞創建的國內咖啡品牌。2018年創立,總部在廈門,入駐13個城市,開設門店超過4507家,要知道星巴克在中國也只有3000多家門店,但是星巴克開設這麼多門店花費了20年的時間,瑞幸咖啡卻只用了不到2年的時間,那麼瑞幸咖啡是怎麼做到的呢?
  • 瑞幸咖啡什麼情況?瑞幸咖啡否認貸款到底是什麼梗?
    早前有外媒報導,2018年快速崛起的大陸咖啡品牌瑞幸咖啡正向投行尋求至少2億美元貸款。不過,瑞幸咖啡回應指消息不實。外電日前報導,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提出向瑞銀、高盛和摩根史坦利等投行貸款2億美元,主要由他所持瑞幸咖啡的個人股票來支持。
  • 探訪瑞幸咖啡門店
    4月3日,在上海市大華虎城嘉年華瑞幸咖啡店,市民在店內等待已經購買的咖啡。美國當地時間4月2日盤前,瑞幸咖啡內部調查顯示,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間虛增了22億人民幣交易額。開盤前,公司股價就跌幅超過80%,開盤後沒幾分鐘,瑞幸咖啡股價就熔斷了;較上市後高點50美元僅剩不到十分之一,公司市值縮水55億美元。圖為外賣小哥正拿著咖啡送往客戶手中。殷立勤 攝市民正在店內等待咖啡。殷立勤 攝市民正在店內等待咖啡。殷立勤 攝門店內場景。殷立勤 攝外賣小哥正前往店鋪拿取咖啡。
  • 瑞幸咖啡曝驚天內鬥,陸正耀或另起爐灶拋棄瑞幸
    瑞幸造假風波後近一年,又曝出大瓜。1 月 7 日消息,一封名為 " 瑞幸咖啡七位副總裁及多位高管聯名請求罷免董事長郭謹一 " 的聯名信引起熱議。今日,瑞幸咖啡向媒體回應稱,情況屬實,詳情不方便透露。聯名信中,包括瑞幸副總裁周斌、李軍等在內的 31 位瑞幸中高管聯名籤字,直指瑞幸咖啡董事長郭謹一貪腐無能。
  • 給瑞幸咖啡算算帳
    1)門店數2017年10月,瑞幸咖啡第一家門店在北京聯想橋開業。2018年2月,瑞幸咖啡宣布5月底門店數要達到500家。2月28日《北京商報》發表《百開要開500家店,瑞幸咖啡底氣何在》,借「業內人士」之口斷定「結合人力、選址等因素,基本沒有可行性。」結果,瑞幸咖啡在100天內開出500家新店,在1年內開出2000家新店。「業內人士」不知做何感想。
  • 瑞幸咖啡到底怎麼了?
    就怕哪一天這個標誌說沒就沒有了,我得好多朋友圈也曬出來瑞幸,那麼今天的你點瑞幸了麼?從4月3日上午十點開始,便已經出現不同程度的卡頓和崩潰,」下午三點多,系統崩潰,上海地區無法點單,也不知道為什麼崩壞已經什麼時候能修復「這是以為瑞幸門店的店員說得。說實話我剛開始出來這樣的消息,以為是瑞幸得一種營銷手段,畢竟現在連我這種對咖啡不敏感的人都知道瑞幸了。
  • 瑞幸咖啡入駐北京故宮
    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故宮箭亭店今天正式營業,為遊客及故宮內工作人員提供咖啡飲品和三明治等輕食服務。數據顯示,北京故宮2017年客流量達1700萬,許多遊客有咖啡消費需求。瑞幸咖啡成為國內首家入駐故宮的連鎖咖啡品牌。據了解,故宮箭亭店是瑞幸咖啡在全國開業的第1099家店,位於故宮太和殿東側的箭亭。
  • 瑞幸咖啡自救!創始人錢治亞卸任瑞幸咖啡法人 郭瑾一接任
    6月20日消息,據天眼查數據顯示,近日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錢治亞卸任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執行董事,由代理CEO郭謹一接任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經理。5月12日晚間,瑞幸咖啡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已分別終止錢治亞、劉劍的執行長、營運長職務,同時任命公司董事、高級副總裁郭謹一為代理執行長。據了解,郭瑾一畢業於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專業博士,2009年至2011年,曾在中國交通科學院擔任研究助理;2011年至2016年,任職於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
  • 【深讀】瘋狂的瑞幸咖啡
    瑞幸到底是咖啡行業中的「滴滴」還是「樂視」?瑞幸半年布店525家,幹了Costa12年的活早上10點,錢江晚報記者到濱江的明豪大廈時,瑞幸咖啡點單臺前的休息區正坐著四五位等著取咖啡的顧客。這是瑞幸進杭州開出的第一家門店,店面很小,只佔了大廈一層二三十平方米的小小角落,一個咖啡製作區、三四名咖啡師和三張小圓桌。
  • 瑞幸咖啡開除了自己的創始人
    錢治亞,瑞幸咖啡的操盤手,陸正耀頂在前面的女人。她在瑞幸公司的地位,就如同當年摩拜單車的胡瑋煒——都是最不可或缺的那面旗幟。由於瑞幸咖啡的光速上市,碰瓷星巴克碰成了現象級公司,她還被評為了2019年十大經濟人物。
  • 瑞幸咖啡為什麼並不幸運?
    瑞幸咖啡突然拔地而起,在背後投資方和資本的支持之下,幾乎是在一夜之間,瑞幸咖啡闖進了一二線城市白領的視野中,沒有做任何的鋪墊。一石激起千層浪,瑞幸的融資消息無疑給早已混戰的中國咖啡市場競爭又蕩起了一圈漣漪(五米那種)。
  • 瑞幸咖啡上下求索
    瑞幸咖啡可看一二。 近兩年,瑞幸咖啡的出現是現象級的商業案例。從創業開始,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便上市。一時間,究竟是資本不理性,還是顛覆模式在創造價值,爭論聲不絕於耳。 反對者認為,瑞幸是一個帶有明顯泡沫色彩的資本故事,和拼多多一樣,拿國內龐大的市場容量做文章。在資本的支撐下,先圈地,做大流量,然後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