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蠱瑞幸咖啡

2020-12-12 品玩

瑞幸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僅一年,連不喝咖啡的人都知道它的名字。

燒錢補貼、瘋狂開店、「碰瓷」星巴克……這一年下來,瑞幸的成績單也的確夠亮眼:開店 2073 家,累積消費客戶量 1254 萬,售出 8968 萬杯。

2018 年剛過去,瑞幸又添了把火:在 1 月 3 日的溝通會上宣布新一年將新建門店超過 2500 家,並在門店與杯量上超過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

此前不久剛被曝光淨虧損超過 8 個億,瑞幸的高管們在這次溝通會上看起來也似乎不慌,瑞幸首席營銷官楊飛直接回應:「這是戰略性虧損,完全符合預期」,並表示網上的攻擊是因為對手僱傭水軍。

這種大膽引戰的回應方式,的確符合楊飛一貫的行事風格。而瑞幸所表現出來的「瘋狂營銷」,背後很大一部分因素也來自於他的操盤。

想弄明白瑞幸為何會選擇大肆補貼的方式、通過裂變吸引用戶,需將視線聚焦於楊飛。

楊飛其人

中國傳媒大學傳播學碩士,前神州優車集團 CMO,2017 廣告門年度 CMO,「流量池」理論提出者,中國 4A 協會理事,五糧液、中糧集團等多家企業網絡營銷顧問……

這些光環附在楊飛身上,構建出的是一個「被廣泛認可、精通營銷的行業人才」的形象。但他還有另一段履歷被掩蓋於網際網路的信息塵埃之下。

2015 年 2 月 12 日,北京朝陽法院對「口碑互動有償刪帖案」進行宣判。這個案子在當時關注度不低,多家媒體因此做了類似於《解謎網絡刪帖黑色產業鏈》的選題,但到現在已經很少有人記得。

判決結果中有一條是「高管楊飛犯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罰金 4 萬元。」被定罪的這位口碑互動總經理楊飛,便是不久後的神州優車 CMO,如今的瑞幸咖啡 CMO。

由於楊飛等人在 2013 年 10 月便已被抓捕,因此按照判決結果應該是羈押至 2015 年 4 月期滿釋放。然而,此前的媒體資料卻顯示,楊飛在 2015 年 3 月出任神州優車 CMO。從「釋放」到「出任」,履歷記錄上錯位了一個月,這裡面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們不得而知。從公開資料上看,楊飛在這兩段經歷中的對外形象也有很大改變,不細究都難以發現為同一個人。

口碑互動時期的楊飛,並不怎麼重視個人形象維護:

還有更糙的就不發了被羈押一年多之後,瘦了許多:

(圖自京華時報)再出獄,以神州優車CMO身份對外活動時 ,個人形象更加減齡:

百度百科上有關他的個人詞條,個人榮譽部分被修改為「氫互動首席創意官」,所有涉及口碑互動的介紹文字則不知去向。

以至於現在,直接搜索「口碑互動 楊飛」已經很難查找到有效信息。但你依然能找到他與口碑互動之間的微妙聯繫,譬如 2017 年 2 月,上海口碑互動註冊「流量池思維」商標,一年後楊飛出版書籍《流量池》。

口碑互動之前所經營的有償刪帖業務在當時其實很常見,甚至可以說是公關營銷圈中公開的秘密,所以宣判後,坊間便有「口碑眾高管本不需要承擔這麼重的責罰」的看法。

2013 年 9 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有關條例,「以營利為目的,通過信息網絡有償提供刪除信息服務,或明知是虛假信息通過信息網絡有償提供發布信息等服務,擾亂市場秩序,屬非法經營行為」。

規定出來之後,許多相關從業人員都選擇了暫時收手觀望風向,有些還直接解散了公司。但楊飛並沒有。

有意思的是 ,2011 年楊飛還曾在某座談會上表示「網絡水軍、刪帖公司等是行業毒瘤,嚴重幹擾正常的市場運行,是害群之馬」。

從這裡並不難看到他的一部分性格特質:僥倖心理、鋌而走險。

帶著自己創建的氫互動團隊入職神州之後,他將「藝高人膽大」的特質發揮得淋漓盡致。出任不久便提出「安全專車」的差異定位,後又推出「神州買買車」新平臺,通過一系列裂變、促銷活動為神州帶來了大量的用戶,如「七天收官」活動吸引用戶充值了共 20 億。

這一系列的營銷活動中,還有一條廣為人知: 2015 年的「Beat U」。

(沒想到如今這組文案應驗,但對象是滴滴)儘管廣大網民批評這則營銷活動為「碰瓷 Uber」,但數據再次證明了「用戶無潔癖」。當神州優車發出道歉,並在頁面中放了優惠券補償,反而引導用戶下載 App,當月,下載量環比增長三倍。

數據上的正面反饋似乎再次印證了楊飛那一輩國內營銷人的理念:不管怎麼說,先把用戶拉來最重要。而他也的確將這種營銷方式帶到了如今的瑞幸咖啡。

「Beat U」能落地的最大推動力來自於楊飛,而其創意來源則離不開另一個人:時任神州優車的創意總監,也是氫互動的營銷總監申躍。

而這個人,與前神州優車COO錢治亞、前神州優車CMO 楊飛一樣,也到了瑞幸,現任營銷總監。

神州「私生子」

2017 年 11 月,錢治亞從神州優車離職。當時神州的董事長兼 CEO 陸正耀發了一封全員公開信,對錢治亞表達了自己的讚賞和祝福。

口頭祝福不夠,陸正耀還出了一筆天使投資,另外借了錢,並出任瑞幸非執行董事長。怎麼看,瑞幸都像是從神州優車拿了錢又帶了人出來單幹的「私生子」。

事實上,瑞幸的營銷模式也大部分與此前神州優車操作過的類似。

楊飛曾在混沌大學的課程中表示,luckin coffee 上線前,CEO 問他「你認為最重要的 App 獲客方式是什麼」,他毫不猶豫地回答:「裂變拉新。」

裂變營銷是一種最低成本的獲客方式。廣告的費用是在實際營銷結果未知的情況下把錢付給了廣告公司,但是裂變是在已知的情況下,把廣告的費用變成用戶福利,是在已經獲得用戶的情況下再給他補貼和福利,這種運作方式的表現形式為「補貼用戶」。

燒錢補貼,在外界看來是無節制耗費資本,在楊飛看來則是性價比極高。新客戶免費、介紹新客戶再獎勵一杯、買二贈一……聽起來誘人,數據表現也優秀,至於燒錢,至少目前看來瑞幸並不缺錢。

有此前在神州的成功案例,有成熟經驗的幾位創始人,再加上經歷過大風大浪的老父親式董事長把關,瑞幸在資本市場自帶「神州孵化成熟團隊」的光環。上線不久便打下赫赫戰績,更是讓它容易受資本青睞。

但促銷、噱頭類營銷只能帶來短期用戶的快速增長,拉新完成之後,留存更為重要。神州專車目前屹立網約車市場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其安全、舒適、豪華的商務向專車定位,那麼瑞幸呢?

瑞幸做到了高性價比和便利性,但口味上許多用戶給的評價卻並不美好。此前便有知乎用戶汪惟曝光,瑞幸所使用的咖啡機是瑞士雪萊 Schaerer 全自動咖啡機 Coffee Art Plus,與 7-11 便利店的型號一模一樣,而咖啡豆和牛奶兩者則各有優劣。總的算下來,瑞幸咖啡的口感水平與 7-11 相比差距應該不會太大,然而在定價上卻高於 7-11。

口感難以取悅原咖啡店常駐消費者,而品牌附加價值方面,瑞幸也暫時對星巴克起不到威脅,甚至可以說難以望其項背。

儘管瑞幸已經開了兩千多家門店,但事實是,這些店中絕大部分屬於外賣店,與星巴克、太平洋、Costa 那種能夠一坐一下午,還讓用戶熱衷於拍照發朋友圈的店面完全是兩回事。從咖啡館「第三生活空間」的定位來看,瑞幸咖啡與星巴克沒什麼可比性。

如果把星巴克比為蘋果、MUJI,瑞幸的目標定位應該是小米和網易嚴選。

錢治亞在公開場合表示,瑞幸咖啡的目的是希望讓中國消費者能消費得起性價比非常高的咖啡,面向受眾是更加普惠的大眾市場。「好的東西並不貴,或者說利潤率要控制在 5%,這些是比較符合我的經營理念的。」

另外,現磨咖啡在中國算是一個很小的市場,在這之中佔主流的星巴克用戶們在乎的也並不是性價比,而是品牌所象徵的生活方式、社交空間、品牌形象和理念。

瑞幸總不會以為,星巴克賣的只是咖啡而已吧?

在現磨咖啡市場上,瑞幸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一組數據表明,目前中國咖啡消費結構中,現磨咖啡僅佔 16%,速溶咖啡則佔據 84%。如果瑞幸能成功地將速溶咖啡用戶轉化為現磨咖啡的,這或許是他對業界該做的貢獻吧,而開拓市場又需要繼續「燒錢」。

此時的瑞幸需要持續有資金提供支持,以維持帳面上的現金流不斷掉,否則燒錢到頭,只餘一地紙灰。

(1月6日上午,PingWest品玩向瑞幸咖啡公關求證:口碑互動的高管楊飛與瑞幸咖啡CMO楊飛是否為同一人?截至發稿,無人回應。)

相關焦點

  • 瑞幸咖啡是不是咖啡?——瑞幸咖啡戰略模擬推演及定位解析
    5月8日瑞幸咖啡品牌戰略發布會現場瑞幸咖啡在咖啡界、營銷界、網際網路和資本界扔下一顆炸彈,在炸出關注的同時,也迅速分裂著你我的朋友圈:咖啡界大多認為瑞幸咖啡是找死。根據咖啡行業歷史,揚言超過星巴克的咖啡品牌幾十個,最後基本都倒掉了;也有人指出星巴克賣的根本不是咖啡,而是環境、服務和社交;星巴克前職員則表示,瑞幸咖啡不僅不能超越星巴克,TA打出的「大師咖啡」概念,分分鐘可能被星巴克通過併購秒掉;定位界連續發出兩篇文章,指出:瑞幸咖啡違背定位,10個億投入註定是黃粱一夢;也有支持者認為,瑞幸咖啡是咖啡界的摩拜,
  • 瑞幸咖啡最新消息:瑞幸已死,瑞幸重生
    前一日晚間(6月26日),本應於6月25日舉行聽證會的瑞幸咖啡在官網發布消息稱,已經正式於24日決定撤回召開聽證會的請求,不再尋求逆轉在納斯達克退市的決定,這意味著瑞幸咖啡退市已成定局,倒計時的指針已經轉動。  對此,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第一時間聯繫瑞幸咖啡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目前不接受採訪。
  • 瑞幸咖啡 復活?
    火熱的賽道上,有一個身影不容忽視——瑞幸咖啡。   從創立到2019年5月上市,瑞幸咖啡僅用了18個月;如今,又一輪18個月過去,經過了暴雷、退市風波的瑞幸,卻出人意料地活了下來,而且活得還不錯,厚乳拿鐵、小隕石們依然是白領辦公桌上的下午茶。   瑞幸「自救」的秘密,到底是什麼?
  • 瑞幸少了「咖啡味」
    「相比來看,星巴克的美式或者本周咖啡焦苦比較明顯,反而瑞幸這方面做得更好,一直在找尋找適合中國市場的咖啡豆拼配,還請來了專業的咖啡團隊。」朱思迪說,瑞幸請來的兩位咖啡界大咖都是玩第三波精品咖啡的,平常接觸的也大多數是中度、淺度烘焙的咖啡,更能突出咖啡的風土和各種風味的表現。
  • 割資本主義韭菜的瑞幸咖啡
    瑞幸咖啡是神州優車集團原COO錢治亞創建的國內咖啡品牌。2018年創立,總部在廈門,入駐13個城市,開設門店超過4507家,要知道星巴克在中國也只有3000多家門店,但是星巴克開設這麼多門店花費了20年的時間,瑞幸咖啡卻只用了不到2年的時間,那麼瑞幸咖啡是怎麼做到的呢?
  • 瑞幸咖啡什麼情況?瑞幸咖啡否認貸款到底是什麼梗?
    早前有外媒報導,2018年快速崛起的大陸咖啡品牌瑞幸咖啡正向投行尋求至少2億美元貸款。不過,瑞幸咖啡回應指消息不實。外電日前報導,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提出向瑞銀、高盛和摩根史坦利等投行貸款2億美元,主要由他所持瑞幸咖啡的個人股票來支持。
  • 探訪瑞幸咖啡門店
    4月3日,在上海市大華虎城嘉年華瑞幸咖啡店,市民在店內等待已經購買的咖啡。美國當地時間4月2日盤前,瑞幸咖啡內部調查顯示,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間虛增了22億人民幣交易額。開盤前,公司股價就跌幅超過80%,開盤後沒幾分鐘,瑞幸咖啡股價就熔斷了;較上市後高點50美元僅剩不到十分之一,公司市值縮水55億美元。圖為外賣小哥正拿著咖啡送往客戶手中。殷立勤 攝市民正在店內等待咖啡。殷立勤 攝市民正在店內等待咖啡。殷立勤 攝門店內場景。殷立勤 攝外賣小哥正前往店鋪拿取咖啡。
  • 瑞幸咖啡曝驚天內鬥,陸正耀或另起爐灶拋棄瑞幸
    瑞幸造假風波後近一年,又曝出大瓜。1 月 7 日消息,一封名為 " 瑞幸咖啡七位副總裁及多位高管聯名請求罷免董事長郭謹一 " 的聯名信引起熱議。今日,瑞幸咖啡向媒體回應稱,情況屬實,詳情不方便透露。聯名信中,包括瑞幸副總裁周斌、李軍等在內的 31 位瑞幸中高管聯名籤字,直指瑞幸咖啡董事長郭謹一貪腐無能。
  • 瑞幸咖啡退市的啟示
    6月29日,瑞幸咖啡在納斯達克正式停牌,進入退市備案。從4月份自爆造假醜聞之後,瑞幸不到3個月時間就閃電退市。速度如此之快,主要原因當然是因為瑞幸自身造假無可辯駁,同時也和美國證券交易所監管層的步步施壓有直接關係,側面地也反映了中美貿易戰的微妙關係,美國對中國上市企業的審查日益嚴格。
  • 給瑞幸咖啡算算帳
    1)門店數2017年10月,瑞幸咖啡第一家門店在北京聯想橋開業。2018年2月,瑞幸咖啡宣布5月底門店數要達到500家。2月28日《北京商報》發表《百開要開500家店,瑞幸咖啡底氣何在》,借「業內人士」之口斷定「結合人力、選址等因素,基本沒有可行性。」結果,瑞幸咖啡在100天內開出500家新店,在1年內開出2000家新店。「業內人士」不知做何感想。
  • 瑞幸咖啡到底怎麼了?
    就怕哪一天這個標誌說沒就沒有了,我得好多朋友圈也曬出來瑞幸,那麼今天的你點瑞幸了麼?從4月3日上午十點開始,便已經出現不同程度的卡頓和崩潰,」下午三點多,系統崩潰,上海地區無法點單,也不知道為什麼崩壞已經什麼時候能修復「這是以為瑞幸門店的店員說得。說實話我剛開始出來這樣的消息,以為是瑞幸得一種營銷手段,畢竟現在連我這種對咖啡不敏感的人都知道瑞幸了。
  • 瑞幸咖啡入駐北京故宮
    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故宮箭亭店今天正式營業,為遊客及故宮內工作人員提供咖啡飲品和三明治等輕食服務。數據顯示,北京故宮2017年客流量達1700萬,許多遊客有咖啡消費需求。瑞幸咖啡成為國內首家入駐故宮的連鎖咖啡品牌。據了解,故宮箭亭店是瑞幸咖啡在全國開業的第1099家店,位於故宮太和殿東側的箭亭。
  • 瑞幸咖啡自救!創始人錢治亞卸任瑞幸咖啡法人 郭瑾一接任
    6月20日消息,據天眼查數據顯示,近日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錢治亞卸任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執行董事,由代理CEO郭謹一接任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經理。5月12日晚間,瑞幸咖啡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已分別終止錢治亞、劉劍的執行長、營運長職務,同時任命公司董事、高級副總裁郭謹一為代理執行長。據了解,郭瑾一畢業於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專業博士,2009年至2011年,曾在中國交通科學院擔任研究助理;2011年至2016年,任職於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
  • 【深讀】瘋狂的瑞幸咖啡
    瑞幸到底是咖啡行業中的「滴滴」還是「樂視」?瑞幸半年布店525家,幹了Costa12年的活早上10點,錢江晚報記者到濱江的明豪大廈時,瑞幸咖啡點單臺前的休息區正坐著四五位等著取咖啡的顧客。這是瑞幸進杭州開出的第一家門店,店面很小,只佔了大廈一層二三十平方米的小小角落,一個咖啡製作區、三四名咖啡師和三張小圓桌。
  • 瑞幸咖啡,復活了?怎麼做到的?
    瑞幸咖啡究竟是怎樣從人人豔羨淪落到人人喊打,將「一手好牌」打爛的?簡單來說,欺騙資本,沒有盈利,還在造假。從2019年4月起到2019年末,瑞幸咖啡公司通過虛構商品券業務增加交易額22.46億元,虛增收入21.19億元(佔對外披露收入51.5億元的41.16%),虛增成本費用12.11億元,虛增利潤9.08億元。
  • 瑞幸咖啡開除了自己的創始人
    錢治亞,瑞幸咖啡的操盤手,陸正耀頂在前面的女人。她在瑞幸公司的地位,就如同當年摩拜單車的胡瑋煒——都是最不可或缺的那面旗幟。由於瑞幸咖啡的光速上市,碰瓷星巴克碰成了現象級公司,她還被評為了2019年十大經濟人物。
  • 瑞幸咖啡為什麼並不幸運?
    瑞幸咖啡突然拔地而起,在背後投資方和資本的支持之下,幾乎是在一夜之間,瑞幸咖啡闖進了一二線城市白領的視野中,沒有做任何的鋪墊。一石激起千層浪,瑞幸的融資消息無疑給早已混戰的中國咖啡市場競爭又蕩起了一圈漣漪(五米那種)。
  • 瑞幸咖啡上下求索
    瑞幸咖啡可看一二。 近兩年,瑞幸咖啡的出現是現象級的商業案例。從創業開始,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便上市。一時間,究竟是資本不理性,還是顛覆模式在創造價值,爭論聲不絕於耳。 反對者認為,瑞幸是一個帶有明顯泡沫色彩的資本故事,和拼多多一樣,拿國內龐大的市場容量做文章。在資本的支撐下,先圈地,做大流量,然後收割。
  • 瑞幸咖啡起死回生了?是怎麼做到的?
    瑞幸咖啡原地滿血復活了?瑞幸咖啡,曾是全球資本市場的一個奇蹟 —— 從成立到上市不過18個月,創造全球最快IPO記錄,被美國媒體InvestorPlace評為「年度最佳股票」,被譽為中概股的驕傲。然而,又過了18個月,瑞幸又經歷了財務造假、退市風波,在大家都以為它要涼涼的時候,它卻出人意料地活了下來,而且還活得風生水起。厚乳拿鐵、小隕石們成功佔領了白領們的辦公桌。最近幾年,中國的咖啡賽道火爆異常,瑞幸的每一步都可謂是傳奇。
  • 瑞幸咖啡主動拓展新場景
    2019年5月29日,瑞幸咖啡(Nasdaq:LK)公司創始人CEO錢治亞在廈門召開的全球合作夥伴大會暨全球咖啡產業發展論壇上宣布:截止2019年第一季度,瑞幸咖啡全國門店數已經有2300多家,今年預計還會再增加2500家,2021年底建成10000家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