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大肆挖腳星巴克員工

2021-01-07 中國網

  攜帶10億資本入局的瑞幸咖啡正瘋狂燒錢和擴張,5月8日,有接近瑞幸及星巴克兩家公司的業內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瑞幸大約已挖腳了星巴克北京市場約1/7的員工,部分高端手衝咖啡門店甚至挖走了近1/4員工。其中部分重要崗位開出了星巴克同崗位的3倍薪水。同一時間,瑞幸咖啡在北京召開了「無限場景」品牌戰略發布會,宣布品牌願景和公司定位。此舉被業內視為一場聲勢浩大的品牌發聲之舉,以鞏固目前跑馬圈地的成果和新晉知名品牌地位。

  挖腳對手

  據上述接近瑞幸咖啡的人士透露,該公司從去年12月開始從對手品牌星巴克挖人,主要招募對象為中高層管理人員,且瑞幸咖啡給出的部分崗位工資超出星巴克同崗位3倍以上。根據他以及部分星巴克員工的不完全統計,在北京市場約1/7的員工已被挖走,而部分重要門店的高端手衝咖啡崗位員工甚至被挖走了接近1/4。此外,也有部分星巴克員工屬於主動跳槽,曾就職於星巴克的工作人員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主要是由於瑞幸咖啡開出的薪水較高才最終選擇跳槽。

  以某知名招聘網站為例,瑞幸咖啡共發布207例招聘信息,其中面向兼職人員及咖啡師的招聘信息達93例,其次是各類技術人員和職能運營人才,分別達到了34例和26例,部分高管人才招聘薪資達到了1.5萬-2.2萬元/月;以招聘地區來看,招聘人員較多的主要是北京、上海、天津和廣州等一線城市。很多招聘信息後面直接後綴有招聘人員的手機號碼及微信號,方便直接且迅速溝通。從招聘要求來看,對於運營、技術等高級人才,瑞幸咖啡主要面向擁有3-5年從業經驗的相關人員,招聘信息給出的員工薪資在7000元/月左右波動;對於咖啡師崗位,雖然從業經驗普遍只要求一年以下或者不限,但薪資存在波動,普遍薪資在4000元/月左右,也有部分咖啡師能拿到6000元/月。對比星巴克的公開招聘信息來看,咖啡師的薪資多數為2000-3000元。

  與挖腳大批員工相匹配的是瑞幸咖啡瘋狂擴張的速度,作為一家2017年底才創立的品牌,此前的試營業期間,瑞幸咖啡通過App咖啡錢包購買飲品券,可享受「買2贈1」、「買5贈5」等福利,再加上「大師出品」、「順豐配送」以及聘請湯唯、張震兩位明星代言。北京商報記者在5月8日瑞幸咖啡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試營業期間,瑞幸咖啡累計完成訂單約300萬單、銷售咖啡約500萬杯,服務用戶超過130萬。截至目前約3個月的時間品牌完成全國525家門店的布局,整體開店速度驚人。而據瑞幸咖啡內部員工提供的北京市場數據顯示,目前品牌在北京已有約40家傳統門店、35家左右外賣門店,加上裝修中的門店已超過100家。

  資源對壘

  在瑞幸咖啡召開的發布會上,公司宣布正式開業並發布「無限場景(Any Moment)」戰略。實際上,瑞幸咖啡在此之前早已通過廣告、代言以及免費贈飲等方式大肆推廣,此次發布會被業內解讀為一場聲勢浩大的品牌發聲之舉,以鞏固目前跑馬圈地的成果和新晉知名品牌地位。

  發布會現場,瑞幸咖啡發布了供應商合作細節,彰顯對產品等資源的優勢。如與全球咖啡機製造商瑞士雪萊(Schaerer)與弗蘭卡(Franke)公司、世界百年糖漿品牌法布芮(Fabbri 1905)公司、全球最大的乳製品企業恆天然集團(Fonterra)、全球前三的咖啡生豆貿易商三井物產(MITSUI&CO.)、亞洲規模最大的專業咖啡烘焙廠之一臺灣源友(Yeuan Yeou)6家全球咖啡配套供應商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瑞幸咖啡創始人兼CEO錢治亞還在發布會上提到,在產品上,瑞幸選擇的阿拉比卡豆,由WBC冠軍團隊精心拼配。

  對此,據一位具有咖啡大師資質的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品牌如星巴克、 Costa以及韓國主流咖啡品牌都使用此豆種。但不同團隊有自己的烘焙手法和拼配,由首席咖啡師定下最終味蕾,因此品牌中的咖啡師團隊顯得很重要。至於WBC冠軍團隊,上述人士解釋稱,WBC是行業裡比較有名的世界咖啡師大賽,瑞幸咖啡引入的團隊是今年的大賽冠軍,同時這個賽事的主辦方也是世界咖啡貿易團隊。

  「不少咖啡及設備商都可能通過在這一賽事中獲勝而增加名氣和銷量,往年一些數十美元的咖啡豆因為獲獎而立刻成為冠軍咖啡豆,實現銷量翻倍,同時也有一些衍生商品如該團隊的咖啡豆研磨機等一同列入爆款行列。」不過,上一年度的WBC冠軍在今年初也參與了星巴克上海烘焙工廠的開業培訓。可見品牌都在加碼專業團隊資源,並可以此打造爆款產品。

  關于越來越多中國消費者對咖啡口味的了解與挑剔,北京一位咖啡領域資深人士測評稱,如瑞幸的美式咖啡中,衣索比亞咖啡豆的表現比較突出,屬於深度烘焙,這使得咖啡散發的氣味有更多的巧克力和花香,在白領外賣市場中也贏得一定好感。這種深度烘焙會產生咖啡豆的二次爆裂,會減小油脂激化但能保持原始風味,因此在烘焙手法的抓壓舌感和油脂二選一中,瑞幸選擇了風味,這樣做的優勢是會在內行群體中評價較好,但風險是普通咖啡群體可能不太能接受花香的酸感,同時認為它口味偏淡。

  加碼場景

  對於瑞幸的擴張,業內認為,外賣咖啡通過數據化運營管理,獲客成本、管理成本相對較低,流量更易超越傳統線下門店。同時依託數據資源,對未來品牌的定位、擴張能提供更有利條件。雖有諸多利好因素,但目前中國人均咖啡銷量不高,更注重咖啡場景消費,商務社交的功能性佔比較高。咖啡品牌要想得到良好的發展需要有咖啡文化的根基和隱形文化的渲染,而這些因素往往能夠通過線下消費場景來彌補,線上與線下的結合能讓產品有多維功能,從而走得更遠。

  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朱丹蓬也表示,瑞幸咖啡的擴張無疑是看到了新生代主流消費人群對咖啡品類認知的提升,從而進行市場布局,且價格定位區別於上下遊品牌,對初級咖啡愛好者能產生一定的吸引力。但星巴克多維的產品功能、隱性價值以及對咖啡文化的傳播與普及,並不是每一個企業都可以複製和克隆的。新興品牌要想立足市場,需要有咖啡品牌支撐、品牌文化的沉澱和品牌商業、運營模式等多方面支撐。

  針對燒錢初期階段的瑞幸,北商研究院特約專家、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認為,燒錢的優勢能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吸引人流,目前不少企業在發展中都認為,流量和規模最為重要,以為有了這些就可以把企業做大,獲得關注從而更容易得到投資,因而使用各種促銷手段。但事實上,不少消費者是衝著優惠來的,優惠一旦停止,品牌是否還有相應的核心競爭力來留住爭取來的流量才是關鍵。

  此外,也有觀點認為瑞幸咖啡主打外賣咖啡,但又有別於傳統的線上、線下咖啡品牌,開闢了新的市場,在品牌定位、產品定位方面實現差異化競爭,並且初期通過多重方式吸引了一定量的消費者形成品牌根基,在此基礎上進行「無限場景」的戰略布局要比一開始就選擇線下連鎖模式更為有利。

(責任編輯:張潔欣)

相關焦點

  • 叫板星巴克,燒錢打價格戰,瑞幸咖啡宣布完成2億美元B輪融,董事長放...
    此外,瑞幸咖啡依靠補貼用戶、大手筆的廣告宣傳,以及對標星巴克等方式迅速在國內市場火了起來。數據顯示,2018年初試營業,5月8日正式營業,瑞幸咖啡,在不到9個月時間實現14個城市近1200多家門店布局,迅速成長為國內第二大咖啡連鎖品牌。
  • 在中國瑞幸咖啡如何擊敗星巴克
    5月以來一家名為瑞幸咖啡的企業開始炮轟星巴克,稱其對瑞幸供應商夥伴頻繁施壓要求站隊;此後星巴克回應稱,瑞幸咖啡是在進行碰瓷式市場炒作行為。瑞幸模式能否成功,最關鍵的是什麼?騰訊財經請到了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外籍教授Jeffrey Towson,看看他對中國咖啡零售業的田野調查得出了怎麼樣結論?他又如何看待星巴克的顛覆者的誕生和它的新零售試驗?
  • 瑞幸「驚醒」星巴克,咖啡走出咖啡館
    在2020年到來之前,瑞幸在中國的門店數超過了星巴克。據美國數據公司Thinknum的統計,截止2019年12月16日,瑞幸咖啡在中國的門店數量達到4910家,與星巴克同期的門店數相比,多了600家。瑞幸方面對此消息的回應為「不予置評」。
  • 瑞幸咖啡:就是有硬剛星巴克的底氣
    2018年,一個小藍杯攪動了中國近乎壟斷的咖啡市場,它就是瑞幸咖啡。這一年,湯唯和張震在電梯間裡手握小藍杯陪伴你日復一日的早出晚歸;5折券、3.8折券刷爆了你的微信群、朋友圈;「碰瓷」星巴克讓你知道喝咖啡除了雀巢和星巴克還有一個新選擇,那就是瑞幸咖啡。
  • 星巴克的員工為何挖不走?深度剖析星巴克的「夥伴文化」
    來源 | 高維學堂(ID:gaoweixuetang) 編輯 | 王留全 李嶧 / 01 / 最自豪的成就:夥伴關係 2019年5月17日晚,網際網路咖啡品牌瑞幸咖啡納斯達克敲鐘
  • 星巴克中國組織架構調整,要向瑞幸咖啡學習?
    一是在咖啡市場新常態下所做的市場應對,目的是為了提升星巴克中國的市場競爭力。2019年5月17日,瑞幸咖啡在納斯卡克上市,此時距瑞幸2018年初的首次上線運營才剛剛過去1年半的時間。驚人的「瑞幸速度」,無疑給星巴克帶來了巨大競爭壓力。
  • 誓要碾壓星巴克的瑞幸咖啡,能進行場景變現嗎?
    2018年12月25日這一天,瑞幸咖啡幾乎所有的員工都在朋友圈奔走相告,轉發「瑞幸2000家門店計劃已達成」的消息。此刻距離瑞幸咖啡「出世」,不過剛一年多一點。而從它誕生伊始,就一直宣稱要對標的星巴克,這個全球第一大咖啡連鎖品牌,則用了17年,才在中國完成2千門店的布局。瘋狂的市場覆蓋,也讓瑞幸備受爭議。對標星巴克?步ofo後塵?越來越多的質疑中,不過是落入了瑞幸所設計的另一個蠱中。星巴克不是對手?對手不是星巴克!自始至終,瑞幸和星巴克就沒有在一個跑道上,此事無關孰優孰劣。
  • 【深讀】瘋狂的瑞幸咖啡
    cici的公司就在樓上,已經習慣了每天下樓買杯咖啡,以前是星巴克現在改成了瑞幸,因為口感不差而且價格更實惠,「優惠券也很多,辦公室不喝咖啡的同事都被我們拉來了。」同樣杯型的拿鐵,星巴克31元,Costa31元,瑞幸定價24元,再加上各種優惠,平均12~15元就可以喝到。離開時,記者順便拐到同一棟樓的星巴克看了一眼。
  • 瑞幸咖啡不再免費配送 不少網友認為仍比星巴克價格「香」
    原標題:瑞幸咖啡不再免費配送,不少網友認為仍比星巴克價格「香」近日,有細心的消費者發現,瑞幸咖啡北京地區的外送服務已不再享受免費配送,配送規則從原本的消費滿55元即免費配送,更改為配送費6元,消費滿55元配送費減3元。不少網友表示,對比星巴克、皮爺咖啡等價格,瑞幸咖啡價格依然「很香」。
  • 瑞幸咖啡稱星巴克向供應商施壓要求站隊
    記者從瑞幸咖啡(lucking coffee)獲悉,瑞幸咖啡今日發布了《致星巴克的一封公開信》,《公開信》稱,近期,瑞幸咖啡在業務發展中遇到了以下情況,主要包括:第一,星巴克與很多物業籤訂的合同中存在排他性條款;第二,星巴克對瑞幸咖啡的供應商夥伴頻繁施壓要求站隊
  • 星巴克不甘落後,首次開賣茶飲冰激凌!瑞幸咖啡該如何應對?
    星巴克開設2000家門店用了17年時間,而瑞幸咖啡開設2000家門僅用了一年時間,成長速度十分驚人,是咖啡界的後起之秀。瑞幸咖啡還曾豪言,將在門店數量上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來勢洶洶的瑞幸咖啡,無形中給星巴克強加很大的壓力。
  • 星巴克的中國對手瑞幸咖啡造就第二位億萬富豪
    瑞幸咖啡是星巴克在華的競爭對手,總部位於廈門,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美國當地時間周五,瑞幸的股價大漲四分之一,收盤時位於歷史新高。瑞幸是在各方的樂觀情緒中實現了股價上漲——人們認為中美接近達成協議,從而緩解雙方貿易摩擦,有利於世界兩個最大經濟體的增長。
  • 瑞幸咖啡不把星巴克放在眼裡?憑什麼這麼牛?
    不把老大星巴克放在眼裡? 這就要說到瑞幸咖啡的的幕後營銷操盤手—上海滬琛品牌營銷策劃有限公司。 滬琛策劃曾操盤過多個大型項目,並打造出多個知名網紅品牌如:喜茶、FF汽車等。 既然有這麼牛叉的營銷諮詢機構操盤著瑞幸咖啡的營銷,就不由得使我產生興趣,探探瑞幸咖啡的營銷思路和套路。
  • 鄭州瑞幸咖啡已開50家 門店數量超過星巴克
    鄭州瑞幸咖啡門店數量超過星巴克   瑞幸咖啡首進鄭州是在2018年8月,並於2018年10月15日攜12家門店在鄭州開業。據悉,2011年星巴克在鄭州新田360廣場國貿店開出第一家門店。將近8年的時間,星巴克在鄭州完成25家的門店布局,而瑞幸咖啡半年時間在鄭州就開出50家門店,並且仍在繼續拓店。從拓店速度和門店數量來看,瑞幸咖啡都超過了星巴克。
  • 揭蠱瑞幸咖啡
    瑞幸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僅一年,連不喝咖啡的人都知道它的名字。燒錢補貼、瘋狂開店、「碰瓷」星巴克……這一年下來,瑞幸的成績單也的確夠亮眼:開店 2073 家,累積消費客戶量 1254 萬,售出 8968 萬杯。
  • 瑞幸咖啡提出「無限場景」 超越星巴克「第三空間」
    近日,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宣布正式開業,並發布「無限場景(Any Moment)」品牌戰略,通過開設四類門店來滿足用戶多元化需求。作為後來者,瑞幸咖啡來勢洶洶,以革命者的姿態崛起。高調入場的瑞幸咖啡野心勃勃,上線伊始便迅速跑馬圈地,在4個月內布局了525家門店,完成訂單約300萬單、銷售咖啡約500萬杯,服務用戶超過130萬。瑞幸咖啡表示,「做每個人都喝的起、喝的到的好咖啡」。
  • 瑞幸咖啡狀告星巴克壟斷 公關碰瓷兒還是必有一戰?
    5月15日,瑞幸咖啡召開媒體溝通會,宣布針對星巴克涉嫌壟斷行為將採取法律行動,包括向相關法院提起訴訟,及向國家反壟斷行政執法機構進行投訴等。這是瑞幸咖啡在5月8號宣布完成500家門店布局正式開業,並發布品牌戰略後首次對外發聲。
  • 虧損同比擴大83.4%,瑞幸咖啡如何單挑星巴克拳打喜奈雙茶?
    8月14日晚間,瑞幸咖啡發布了2019年Q2財報,數據表明,其淨營收為9.091億元,同比增長648.2%,淨虧損為6.813億元。瑞幸咖啡今年上市之後,激進的擴張戰略一直飽受市場質疑,對標星巴克似乎更像是一場營銷。
  • 瑞幸和星巴克誰才能坐上內地咖啡界的第一把交椅?
    前兩天瑞幸咖啡財務造假22億元的事情被揭發,讓我們每個人都吃驚了,沒想到優惠力度那麼大的瑞幸咖啡竟然出現了這麼大的財務問題,本以為瑞幸咖啡可以解決星巴克在內地市場一家獨大的問題,但是沒有料到會有這件事的發生,瑞幸咖啡的上升空間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星巴克和瑞幸咖啡到底誰才能獨領中國市場的龍頭呢?
  • 《瑞幸閃電戰》丨月淨虧2億的瑞幸咖啡:將發券進行到底!
    這篇書評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從星巴克和瑞幸的對比展開,星巴克的「第三空間」模式決定了高價格,瑞幸通過各種成本控制手段壓低價格,力求打造「國民咖啡」。國民咖啡:星巴克為什麼貴?產生這種觀念的罪魁禍首是星巴克,星巴克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咖啡連鎖品牌,一上來就把咖啡價格錨定在了很高的區間,通過20多年的努力,讓人們以為一杯好咖啡就應該是四五十塊。其實咖啡本身並不貴。現磨咖啡的原材料成本只有七八塊錢,一杯好咖啡=6元咖啡豆等食材成本+1-2元包材(杯子+杯蓋+吸管+紙袋+護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