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國傳統節日。《易經 》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的習俗,慶祝重陽節一般包括登高、敬老、賞菊等活動。
從古至今,描寫重陽的詩句非常多,說到重陽節的詩句,首推唐朝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總是讓人脫口而出。
其實關於重陽的詩詞還很多,比如: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 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杜甫《登高》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 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九日悲秋不到心。鳳城歌管有新音。鳳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黃花笑靨深。——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登樂遊原》
人老去西風白髮,蝶愁來明日黃花。 —— 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 —— 陳師道《次韻李節推九日登南山》
無限枝頭好顏色,可憐開不為重陽。 —— 丘浚《詠菊》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 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問他有甚堪悲處?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 辛棄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後二夕帶湖篆岡小酌》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 文森《九日》
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 —— 晏殊《少年遊·重陽過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