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提升共享單車管理效能 暢通市民出行「最後一公裡」

2020-12-21 中國建設新聞網

「短途出門,騎1輛共享單車,不僅方便快捷,還有助於鍛鍊身體。工作以後運動變少了,長胖了不少,所以我經常通過騎車或走路的方式消耗熱量。1個小時以內的路程,我基本都會選擇騎共享單車出行。」南京市民李先生說。

共享單車在有效解決公共出行「最後一公裡」難題、推動城市綠色交通發展的同時,也對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過幾年的實踐探索,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在共享單車的規劃與管理上,走出了共享單車「特色管理」之路。

「差別化」管理

破解亂停亂放難題

共享單車亂停亂放,是南京市老城區管理停車的一大難點。為解決這一難點,南京市城市管理局聯動各區城管部門,進行管理目標、管理力量等「差別化」,不斷優化資源,實現停車有序。

為督促各家共享單車企業做好運維,南京秦淮區首推「首位激勵、末位淘汰」機制。據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停車設施管理處處長葉彬介紹,在保持秦淮區單車總量不突破4.5萬輛的前提下,減少考核最後一名的共享單車企業的市場配額,獎勵給考核第一名的企業。上半年,市、區兩級雙重打分後,排名末位的企業讓出了8000~10000輛投放額給排名第一的企業。

秦淮區地處老城區,旅遊景點眾多,每天湧進新街口核心區的單車、電動車等非機動車輛達4000~5000輛,且進的多、出的少,停車難問題日益凸顯。若不及時進行轉運,共享單車就會出現積壓現象。但新街口地區嚴禁道路亂停車,共享單車企業把單車運出去也面臨著違停處罰的窘境。為此,新街口區域嘗試設置了4處臨時單車轉運點,分別位於印象匯廣場、新百優衣庫門前、友誼廣場、石鼓路和王府大街交叉口。位於新街口印象匯廣場的臨時轉運點,可容納1000輛左右共享單車,城管協管員、非機動車管理人員每天把散落在路面上的車輛轉運至臨時點,達到一定數量後,再通知各單車企業運維人員,單車企業必須1分鐘內響應,30分鐘內到達現場將單車轉運出去。

江寧區聯合共享單車企業進行整治調度。組織三家共享單車企業(美團、哈囉、青桔)運營負責人召開共享單車企業整治調度部署會,要求「總量控制、精準運維、分區編碼」,督促各運營企業突出做好總量控制,配足運維管理人員,進一步科學規劃共享單車停放泊位,精確到點位、標號、可停放數量,並製成標誌標識設置在各點位上,強化重點區域運維,提升共享單車運行質量。對於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現象,加大巡查力度,落實長效管理,通過微信工作群、共享單車監管平臺嚴格督促各共享單車企業加大投入和運維,提升運行質量。截至目前,全區共創建非機動車停車示範路32條,整治難點區域20處,清拖、整理亂停亂放非機動車3萬餘輛。

「科學化」管理

打造文明共享秩序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江北新區共有共享單車約5萬輛,主要分布在橋北片區,重點集中於柳州東路和天潤城兩個地鐵站。江北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約談了各家共享單車企業,並組織街道共同商定出關於共享單車管理的五大原則,即總量控制、精細運維、屬地監管、聯動考核、優勝劣汰。

據了解,自今年8月11日起,美團、哈囉、青桔三家共享單車企業採取分批投放方式,每家先投放2000輛,投放車輛上都印有江北新區標識,目前投放工作已順利結束。「在投放2000輛的情況下,我們配備了20位維管人員、配備了10輛電瓶三輪車用於橋北片區地鐵站周邊的運維、配備了1輛廂式貨車用於江北快速路沿線巡查。」美團交通政府事務部相關負責人說。

為方便市民合理停放共享單車,江北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按照「應劃盡劃、能劃則劃」的車位施劃原則,確保在每個地鐵站施劃200至300個共享單車停車位供市民停放。同時,梳理出轄區內需要增設停車泊位的路段劃設非機動車停車位。目前,在柳州東路和天潤城兩個地鐵站周邊,已經沒有了共享單車大面積堆積現象,地鐵周邊也有共享單車企業工作人員在有序運維。

棲霞區的共享單車用上了高科技,實現了有效調度。梯形的小盒子,掛在路燈杆上,看起來非常新奇,走在棲霞區,不少市民都能發現這樣一個裝置。原來,這套設備叫共享單車飽和度監測儀,是棲霞區城市管理局用來監控共享單車的智能系統。有了監測儀,共享單車所有的數據都被匯總到了系統平臺。

不僅如此,在棲霞區範圍內,美團、青桔、哈囉三家共享單車企業的運維人員都配備了藍牙電子工牌,城管部門可以有效監測運維人員的位置,及時、合理地對三家企業的運維人員進行調度、管理,實現了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

棲霞區的仙林地區,因有大學城,每天地鐵出入口都會出現車輛淤積、找車不便、停車不規範等問題。據悉,棲霞區共享單車總數近4萬輛,仙林地區單車數量達1.4萬輛左右,屬於超飽和狀態。原先是哪家先進來,哪家的車數量就多。這次,棲霞區以仙林地區為試點,考核三家共享單車企業,決定其在該地區車輛的投放數量,推出「動態配額管理模式」,對三家共享單車企業進行考核,按照考核成績決定各家在棲霞區重點區域投放多少單車,以此來激勵企業做好管理運維。

「精細化」管理

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

南京市的主城區,由於歷史和時空的原因,城市布局車位配建嚴重不足,資源供給嚴重短缺,供需矛盾突出的問題長期存在。秦淮區作為老城區,不斷推動管理力量下沉、管理理念創新、管理手段精細發力,著眼大治理、大城管,把解決停車難、停車亂問題作為民生事項,進一步實施責任精準化、合力精準化、效能精準化,探索以街道為管理單元的停車秩序新融合,真正達到管理提升效能的目的。

實施合力精準化,推動停車秩序管理深度融合警網巡防,建立「條塊結合、上下聯動、以塊為主」的工作機制,將上級的停車管理目標任務平鋪在一張網上,梳理重點、難點、堵點,通過打通信息孤島,使管理力量統籌有序、統一使用。對邊界部分,以現有網格為基礎,建立警網融合三級架構,做到停車管理早發現早治理,積極探索解決問題關口前移的機制,建立管理力量與停車需求的直接對話,把解決問題轉化為服務群眾,真正尋求社會資源廣泛參與,減少交叉重疊,形成條線和板塊結合的管理新格局。

「今年年初以來,秦淮區城市管理局結合綜合執法改革,將執法力量下沉街道,積極探索智慧停車的新路徑、新方法,充分盤活存量、挖掘增量,把停車需求和停車運用有機結合起來,以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為抓手,系統分析數據,精準點對點發力,著力打造管理新業態,切實提升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葉彬表示。

鼓樓區城市管理局與美團、哈囉、青桔三家共享單車企業籤訂協議,積極打破單一管、對抗管的僵局,探索實現共享共治管理新模式——「共享單車試點下沉式管理」。美團、哈囉、青桔三家企業每月各派1輛運維車、3名工作人員會同屬地街道對地鐵出入口、商貿聚集區、大中院校、醫院等重點片區進行巡查,將單車疏導至就近的支路街巷進行規範擺放。為了實現精細化管理,鼓樓區城市管理局繪製共享單車停放點管理地圖,標註重點管控點位、疏導區域、問題易發時段以及運維人員工作職責、權限、範圍等,推動共享單車管理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未來,還將按照季度和天氣分類,編制全區共享單車點位運維力量配置圖以及重大活動應急處置方案。

鼓樓區城市管理局還建立了雙推送雙考核管理機制,為運維人員配備手環、運維車輛配置車載GPS及對講設備,實時掌握人員及車輛動態,及時下達調度指令。此外,區停車管理中心加大街面巡查,以共享單車的擺放秩序以及應急處置能力等為考評依據,適時引入第三方考核評價機構進行專項考核。

「南京擁有優質的騎行環境,有多元化的出行場景,城市原有的道路交通慢行系統比較完善。這裡海納百川、鼓勵創新,讓共享單車這一新生事物能在這裡得到包容、孕育和發展,並逐步融入整個城市的交通體系,深入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未來,美團會繼續提升企業管理服務水平,與相關主管部門保持緊密溝通合作,通過美團共享單車大數據的挖掘,為城市規劃提供科學參考依據,與政府和社會共同為騎行創造更安全的道路條件,為南京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美團交通政府事務部負責人孫可青說。

相關焦點

  • 深度報導|在「最後一公裡」處拷問素質-來自懷化共享單車市場的調查
    公共自行車不折不扣是「不叫共享單車的共享單車」,其於2016年12月在懷化經開區正式啟動以來,深受廣大騎行者歡迎,很多市民樂於選擇這種綠色便捷的方式,來解決自己「最後一公裡」的出行問題,公共自行車也給相關人士的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便利和樂趣。數據表明,截止到2018年7月20日,懷化經開區公共自行車騎行總量已達12萬多次,日均租車次數為200多次。
  • 哈囉出行新車在合肥全國首發 共享單車邁入「人車交互」時代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如今,共享單車有效解決了廣大市民出行最後一公裡難題。3 月23 日,合肥市舉辦共享單車新車發布會。為了給市民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務,哈囉出行在發布會上亮相了全新設計的哈囉單車、哈囉助力車。
  • 北海交警聯合美團電單車舉辦首批共享電單車隨車安全頭盔投放儀式
    為全力做好「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12月10日,北海交警部門聯合美團舉行北海市首批共享電單車隨車安全頭盔投放儀式,通過警企合作,推動共享電單車行業隨車配備安全頭盔,為市民的安全出行提供便利。
  • 整治共享單車亂停 讓城市道路更暢
    執法人員清理亂停的共享電單車  2017年以來,「解決出行最後一公裡」的口號喊火了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電動自行車。作為一種新的出行方式,共享單車儼然成為市民出行新寵。共享單車大規模投放,在給市民帶來便利的同時,不文明停放的問題也阻礙了交通正常運行、破壞了城區環境。  南昌是「全國衛生城市」也是「全國文明城市」,面對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無序投放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南昌市於12月7日召開「南昌市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電動自行車)集中整治動員部署會議」,宣布於12月9日起進入集中整治階段。
  • 菁菁校園,有一種舒適叫騎「筋鬥雲共享單車」出行
    「大學生活啥都好,就是出行不太方便。一到周末、放假啥的,想要順利地擠上公交車,簡直太難了~」 「咱們學校也太大了吧,從宿舍樓到教學樓,從教室到食堂,每天走的我好累呀!」 「看見校園門口那些吆喝的黑車就上火,本寶寶上次從學校到附近的超市,一共不到2公裡,司機竟然收了40幾塊!」
  • 群雄逐鹿的共享電單車市場 看騎電單車如何「出圈」?
    在共享經濟的發展背景下,共享出行的滲透率逐步提升,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預測,2020年中國移動出行用戶規模將達6.02億人。其中,「最後一公裡」的出行痛點,推動形成了共享電單車。
  • 瞄準中距離出行共享電單車搶灘登錄山東 至少已在7市鋪開
    齊魯晚報4月25日訊(記者 付玉成 孫璇 王尚磊 楊淑君 鞏悅悅 時尚 邱明) 近期摩拜被美團收購,共享單車的風口進入末期,而共享電動車又在起勢。目前共享電動車已至少在我省濱州、濟寧、聊城、棗莊、淄博、臨沂、東營7市上線。  4月25日,齊魯晚報記者走訪調查共享電動車在山東運營情況。目前我省主要有哈羅電單車、小蜜單車、蜜蜂出行三家共享電動車。
  • 老粉絲再提「金點子」 建議杜絕共享出行交通「一刀切」式管理獲回復
    今年11月,湖南省長沙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聯合約談小遛共享、喵走、哈囉出行、青桔、美團、喜寶達6家共享單車企業,集中整治無牌照車輛過量停放、違規停放等亂象,要求6家企業限時清理回收全部無牌照電動自行車。「以前,共享電動車亂停亂放的現象確實太嚴重了。」
  • 首批240輛松果共享電單車落戶瑪曲
    為著力提升瑪曲鄉村旅遊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傳播綠色發展理念,提升城市品質,優化城市交通基礎建設和公共服務, 8月24日,瑪曲縣引進國內最大的智能無樁共享電單車品牌「松果電單車」。
  • 引導市民規範騎行哈囉單車攜手南寧城管局打造「南寧模式」
    共享單車的出現與普及巧妙的解決了出行最後一公裡的問題,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為了促使市民養成良好的用車習慣,近日,南寧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與哈囉單車合作,開展了一場以「規範騎行守秩序,共建南寧文明城」為主題的活動,引導市民按照規定將共享單車停放在指定區域。
  • 天橋忽然「掉」下來一輛共享單車
    近日,一男子高處拋擲共享單車,不僅單車毀壞嚴重,還造成公共場所秩序混亂,引發社會熱議。記者從廣州市公安局越秀區分局站南派出所獲悉,該男子涉嫌尋釁滋事罪已被刑事拘留。2020年12月20日,廣東省汽車站的天橋下突然「掉」下一輛共享單車。
  • 共享單車出行:一場存量市場的「爭量」戰役
    可到了共享單車市場,這一奉為圭臬的方法論明顯「水土不服」——摩拜、ofo的百億燒錢大戰,最後只是一地雞毛,反倒是低調的哈囉出行「剩者為王」。即使有前車之鑑,資金與流量依舊不死心。如今,資金戰、流量戰似乎再次回到大眾視野。
  • 不只是最後一公裡 共享單車的旅遊健身社交屬性
    據了解,每輛摩拜單車的製造成本約3000元,小鳴單車約1000元,ofo約500元。即便製造成本降低,但加上後期的維護、折損、報廢等,仍然存在著巨大的成本負擔。  共享單車最核心的功能是短距離的通勤,與城市公共自行車在本質上並沒有區別,只是停車地點更加靈活。除了「最後一公裡」的通勤功能之外,共享單車在旅遊、健身、社交領域存在著怎樣的想像空間呢?
  • 關注丨銀川投放最新共享單車,採用義大利進口坐墊!
    它還採用了全新材質和人體工學設計,更加柔軟堅韌,騎行體驗大幅提升。在安全性方面,「風輕揚」是一款更加安全的誠意之作,單車配備了全新的高效能、長壽命剎車系統,剎停距離比傳統剎車條縮短了15%-20%,且不會出現傳統剎車條頻繁使用後的「熱衰減」現象,大大提升安全性能。
  • 摩拜單車發布「十一」共享單車大數據預測報告
    為此,摩拜單車日前發布「十一小長假共享單車大數據預測報告」,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平臺「魔方」,以全球180多座城市的歷史騎行數據為參考,做出策略計算,預判小長假期間全國各地的騎行特徵與趨勢,提醒騎行用戶合理選擇出行的時間、線路、方式,避開出行高峰、易堵路段,安全騎行。
  • 違規停放共享單車將被扣罰!
    離新規實施還有半個月時間,記者5日從摩拜、哈羅等共享單車企業了解到,單車企業將劃出禁停區,引導市民規範停放共享單車。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有共享單車近40萬輛,加上約3.6萬輛公共自行車,通過共享單車和公共自行車互補、促進,解決市民出行「最後一公裡」問題。
  • 共享單車鄭州犄角旮旯都是了 現又來了5萬輛
    不可否認,自今年2月份,共享單車進入鄭州以來,給市民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但摩拜、ofo小黃車共享之戰打響,兩者加大投放量,也導致問題凸顯:佔道停放、維護不及時、堆積路邊。鄭州共享單車飽和度達到全國第一,NO.1。  7月28日,媒體報導,鄭州已經有共享單車39萬輛,暫停共享單車增量投放。
  • 隨意堆積、無序亂停、鳩佔鵲巢……共享單車如此「霸道」 板子應該...
    溫州網訊 「這麼近,還開什麼車,騎共享單車過去就行了。」在日常出行中,共享單車憑藉環保經濟、智能方便、覆蓋範圍廣等特點,深受眾多市民的青睞。但隨之而來的亂停亂放、隨意丟棄等現象也頻頻發生。
  • 西安高新規劃道沿停車區81處 治理共享單車違停亂象
    [摘要]華商報記者了解到,西安市丈八一路作為此次規範管理的示範路段,共享單車亂停放問題較為突出,丈八一路(丈八東路至南三環)全長近1公裡,4個燈控十字路口,含非機動車道雙向共六車道。共享單車方便了市民出行,緩解了城市出行「最後一公裡」的問題,然而,因為違規、不文明停放,卻也給城市交通和文明帶來了一些問題。近日,西安交警高新大隊聯合沿街企業物業等單位施劃81處指定停車位,在整治亂停放之餘也一定程度緩解了共享單車「停車難」問題。
  • 湖南日報丨告別「野蠻生長」——長沙共享電單車,下一步怎麼騎
    2017年,共享電單車開始進入長沙,逐漸成為市民短途出行首選。但從2019年開始,各種出行企業紛紛進入長沙,過度投放、無序競爭、亂停亂放,直接導致了城市秩序問題叢生。 到11月26日,企業共回收無牌電單車21.7萬輛,路上共享電單車少了很多,城市也變得清爽起來。不過,不少市民疑惑,整治之後,能否剎住共享電單車超量投放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