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的「修身十二條款」,句句經典,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2020-12-15 琢磨君專欄

文章作者:琢磨君(助力個人成長,弘揚傳統文化,傳播國學智慧)

曾國藩年輕的時候,為人也很輕浮,身上也有不少壞毛病。讀曾國藩的日記,我們發現他內心很矛盾、很掙扎,因為一心想做聖賢,但是所作所為與聖賢相差甚遠。

因此他經常在日記中痛罵自己,還說「不為聖賢,便為禽獸」。最終,曾國藩在良師益友的督促下,給自己專門制定了一個「修身十二條款」,此時的他剛剛滿30歲。

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他的「修身十二款」,句句經典,非常值得學習借鑑。

①主敬:整齊嚴肅,無時不慎。無事時心在腔子裡;應事時,專一不雜,如日之升。

正如《禮記》中所說:「莊敬日強,安肆日偷」,主觀上對人對事對物態度莊重嚴謹恭恭敬敬,就會一天比一天壯大自己,主觀上對人對事對物態度傲慢無禮肆意而為,就會一天比一天消亡自己。

如何做到主敬呢?曾國藩在臨終遺言對兒子們說:內心專一寧靜渾然一體,外表衣著整齊態度嚴謹,這是主敬的方法。一出門就像要去拜訪一個尊貴的客人,就像普通老百姓在祭祀祖先時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恭恭敬敬的樣子,這是主敬的氣氛。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你懂得敬重他人,他人才會反過來尊敬你。更何況,主敬可以加強自身修煉,使得自己言行舉止端莊大方,給人更好印象,彰顯尊貴氣質。

②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半時,體驗靜極生陽來復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靜能生慧」,「靜能開悟」,「靜能正道」。一個人內心浮躁、情緒不能穩定,關鍵是因為缺乏一個「靜」字。曾國藩早年很浮躁,得高人指點一個「靜」字,每日養成靜字功夫,因此能夠逐漸去掉身心浮華,真正有所修為。

《大學》中說:「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人靜下來後,才能思慮周詳,才能終究有所得。

③早起:黎時即起,醒後不沾戀。

早起的家風是曾國藩從祖輩那裡繼承下來的,他堅持了一輩子,還督促子女們也有早起。早起不僅可以治療懶惰,還可以思慮事情,甚至可以增加生命的時間。因此,曾國藩在家書中說:勤字功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恆。

④讀書不二:一書未點完,斷不看他書,東翻西閱,徒循外為人,每日以十葉為率。

為什麼曾國藩講究讀書不二呢?因為他很看重做人做事要「專心致志」。做人三心二意,則會造成心志分散,注意力不夠集中,最後一事無成;反之,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集中精力做一件事的成功概率更高。

⑤讀史:丙申購二十三史,每日讀十葉,雖有事不間斷。

讀史可以明智,曾國藩一輩子酷愛讀歷史,讀歷史可以讀懂人生、人心、人性,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比如說,曾國藩讀了歷史,深知「功高震主」的道理,因為他絲毫不敢居功自傲,剿滅太平軍後馬上裁撤湘軍,因此得以善終。

⑥謹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曾國藩年輕時候話很多,還喜歡開玩笑,但是也因此吃了不少虧,正所謂是「言多必失,禍從口出」。後面他深刻吸取教訓,經常在日記中反思自己,要求自己養成慎言的習慣。

他還在家書中告誡兒子:「爾宜舉止端莊,言不妄發,則入德之基也。」由此可見,修身的功夫的基礎也就是管好自己的嘴巴,慎言慎行,處世戒多言。

⑦養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第一,寡言可以養氣,少說話養氣血,養足精氣神;第二,君子要善養浩然正氣,做到坦蕩蕩,沒有什麼事情不可讓人知道的。比如說,曾國藩的日記公開給身邊人看。這一點,就如處世奇書《菜根譚》中所寫:「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

⑧保身:節勞節慾節飲食,時時當作養病。

曾國藩30多的時候生了一場大病,父親連忙趕去京城看望他。父親在觀察曾國藩的生活作息後,發現了問題的癥結,他告訴曾國藩要「節勞節慾節飲食」。曾國藩平時忙於各自交際應酬飯局,縱慾過度,還加上暴飲暴食,所以傷害了自己身體。

大病治癒後,曾國藩吃一塹長一智,開始變得格外愛惜身體,因此說「時時當作養病」,這也算是因禍得福。國學大師南懷瑾也說:以苦為師、以病為藥,有一點痛苦,有一點身體不舒服,反是對治這個內心最好的藥物。

⑨日知其所亡:每日記茶餘偶談一則。分德行門、學問門、經濟門、藝術門。

日知其所亡,出自《論語》子張篇第五章,意思是說:每天知道一些過去所不知道的知識。說得更加直白就是: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因此曾國藩一輩子非常看重讀書學習,即使再忙,也要抽空讀書學習,記筆記。

活到老學到老,古人在談論讀書時說道:「一日不讀書,塵生其中; 兩日不讀書,言語乏味; 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一代偉人也說:「飯可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由此可見,書籍是人類的精神糧食,需要每天閱讀。

⑩月無忘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以驗積理之多寡,養氣之盛否,不可一味眈著,最容易溺心喪志。

月無忘所能,也說出自《論語》子張篇第五章,意思是說:每月不忘記(那些)已經掌握的東西。用我們現代人的意思來理解就是:每個人要做個月度總結,歸納整理一下一個月的得與失,以便開展下一個月的工作。

曾國藩的做法就是每個月要做幾首詩文,驗證自己是否有進步。我們也可以向曾國藩學習,多總結歸納學習工作生活中的各種事情,積小成大。值得一提的是,曾國藩雖然一輩子不貪財,但是有記帳單的好習慣,這也說明他不願意做個糊塗人。人笨一點可以,但是要腦子勤快一點,手腳勤快一點。

⑾作字:早飯後作字半小時,凡筆墨應酬,當作自己功課,不留待明日,愈積愈難清。

練字也是輔助人來靜心、養心,武則天能夠活到82歲高齡,除了他信奉佛教以外,還和他經常練字養心有關。曾國藩所處的年代,比較注重書寫,所以練字是一項必備技能。更何況,他寫對聯很好,經常替人題字,就更加應該練好字了。

⑿夜不出門:曠功疲神,切戒切戒!

曾國藩年輕時候,喜歡和三五朋友聚會,經常弄到很晚才回來,睡得也很晚。時間長了,身體也每況愈下,還得了一場大病,因此他深記父親教誨「節勞節慾節飲食」,少一點交際應酬。

朋友邀請出參加飯局,白天的時候,不好拒絕,但是晚上可以拒絕,關鍵是靠自己能否管控自己。所以曾國藩制定修身條款「夜不出門」,怕自己曠功疲神,晚上也是養元氣的時候,該早點洗洗睡覺。

結語:

老子《道德經》中說:「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曾國藩之所以最後能夠達到「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高度,就是因為他每日堅持把修身學習的小事情做好了,最後也就成就了大事業大輝煌。

我們要想人生有所作為,首先要通過不斷修身,達到「內聖」的狀態,然後去外部環境努力實踐,爭取達到「外王」的境界。曾國藩30歲的時候,專門制定了修身12條款,因此能夠「內聖外王」。我們若能學習這「修身十二條款」,也可以受益匪淺。

今日話題:

您最欣賞曾國藩的哪句名言呢?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互動。

跟著琢磨君一起,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國學文章,歡迎關注帳號,並在下方點讚、評論、轉發。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曾國藩修身的十二條鐵規戒律,值得我們學習
    古人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放在了第一位,先修身才能管好家族,治理國家。因此晚晴名臣曾國藩,制定了修身的十二條鐵規戒律:一、主敬(整齊嚴肅,無時不懼。無事時,心在腔子裡;應事時,專一不雜。)一日之計在於晨,早起對我們一天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早起對我們的身體也是有好處的經常早起的人精神好,得抑鬱症的機率也十分小,更能安排自己一天的時間,提高效率建議不要有太多的夜生活,注意按時休息,作息規律,有利於我們的身體健康四、讀書不二(一書未點完,斷不看他書。東翻西閱,都是徇外為人。)
  • 曾國藩交朋友的5條原則,值得今人學習借鑑
    曾國藩資質平庸,最後成為了晚清中興第一名臣,建立起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功業,和他結交了很多良師益友有很大關係。特別是在平定太平軍的過程中,曾國藩會識人、能用人,提拔和重用了很多湘軍將領,眾人拾柴火焰高,最終「集眾人之私成一己之公」。那麼,曾國藩有哪些交友秘訣值得我們今人學習借鑑呢?
  • 曾國藩修身十二條,條條是現在年輕人該學習的經典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解讀曾國藩,從各個角度出發,例如做人為官之道,亦或者是讀書,成功學等等。也有很多人問起我,「你覺得曾國藩的成功是否可以複製」,每聽到類似的問題,我的心情都很複雜。首先,從曾國藩的履歷來看,晚清四大名臣,湘軍創立者和統帥,到現在都還有很多人對他景仰不已。但讓人不得不服的是人們「服」他。其實世上很多有大才者,但要做到世人「服」一個人,這是很難的。因為曾國藩取得的成功既不是天賦秉異,也不是起點高,發力猛。
  • 《曾國藩家書》最經典的四句話,句句經典,值得我們收藏
    最近幾年,有關曾國藩的話題可以說是文化界的一大熱點。大的方面到全集、全書、傳記,小的方面到逸聞、語錄,林林總總,可以說是不一而足。而生活中也掀起了一陣「曾國藩熱」,上到政壇領袖、商界精英,下到普通讀者跟平民百姓,好像如果我們沒有讀過「曾國藩」,就算是看再多的書籍也枉然。
  • 曾國藩修身十二法,謹記教誨時時自省,助你走上人生巔峰
    曾國藩是晚晴第一名臣,被譽為中國近代唯一聖人,後世評價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曾國藩天資平庸,能取得如此成就,其中很大原因是他對自己數十年如一日的嚴格自律。他總結了十二條修身法則,靜下心細細品讀,必定多有裨益。
  • 曾國藩為修身勵志訂立十二條功課
    曾國藩與普通人並無二致,一樣有著七情六慾,有著善惡兼具的本性。這從他的學習履歷中就可以看出。曾國藩六歲開始發蒙,二十四歲中舉,連著參加了三次會試才考中個賜同進士出身。在品行方面,曾國藩小時候心胸並不寬容豁達,睚眥之仇必報;亦非老練沉穩之人,稍有成功便沾沾自喜;心氣浮躁,常與人爭強好勝。這些不足,如若不加克制,日後很難有所作為。
  • 曾國藩8則家訓,句句經典,值得收藏!
    曾國藩,曾子的七十代孫子,中國近代的政治家、文學家,湘軍的創始人。曾國藩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都做到了極致,他嚴於律己,做官不自傲,以文官入士,卻獲封了武官的最高榮譽——一等毅勇侯。1、知足天地寬,貪得宇宙隘。
  • 品讀曾國藩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原標題:品讀曾國藩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中國五百年來之兩大完人,前有王陽明,後有曾國藩。曾公文正一生奉行以耐煩為從政第一要義,凡事主張勤勞節儉,不可為官自傲。他嚴於律己,以德待人,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也真真正正地做到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好文推薦】曾國藩的讀書十二規
    鹹豐六年(1856年)九月二十九日,他寫信給九歲的兒子曾紀鴻說:「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餘不願為大官,但願為讀書明理之君子。勤儉自持,習勞習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此君子也。」;  九、日知其所無:每日讀書,記錄心得語;  十、月無忘其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
  • 陳忠平與曾國藩傳人曾樾論修身齊家
    陳忠平特別期盼:曾樾作為曾國藩的傳人,密授曾國藩文化真諦,找到鴻揚人的修身之道。鴻揚集團研發中心張熊兵、家裝事業部闞晚成作為曾國藩日記讀後感優秀代表分享了各自讀書心得:張熊兵說,「鴻揚特別強調員工的自我管理,今年在董事長的『逼迫』下,必須逐個章節閱讀曾國藩日記並寫讀後感。通過近一年的學習,我對照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深感與聖賢差距還很大,在修身、齊家方面正努力向曾國藩靠近。」
  • 老子《道德經》中的這2條「陽謀」,經典實用,值得大家學習借鑑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關注帳號,我們將持續為您提供有價值、正能量的國學文章。老子《道德經》中蘊藏著許多陽謀,其中有2條「陽謀」最為經典實用,值得大家學習借鑑!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曾國藩也說:我要步步站得穩,須知他人也要站得穩,所謂立也。我要處處行得通,須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謂達也。曾國藩一輩子知人善任,量才器使,推薦保舉的下屬有千人之多,其中,官至總督巡撫者就有40餘人;他幫助了很多人取得成功,自己也實現了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大事業。所以說,幫助他人,就是幫助我們自己!
  • 曾國藩:待人以「誠」,待學以「篤」,自省以修身
    他在晚清做到位極人臣,同時能善得一生,最後達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境界,其人生歷程值得我們學習借鑑。通過閱讀《曾國藩傳》,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穫。這個小故事雖不可行,但也從側面說明他資質確實愚鈍,但也確實非常努力,是「篤」的一個反映。
  • 曾國藩:待人以「誠」,待學以「篤」,自省以修身
    他在晚清做到位極人臣,同時能善的一生,最後達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境界,其人生歷程值得我們學習借鑑。通過閱讀《曾國藩傳》,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待人以「誠」曾國藩在仕途升遷極為迅速,他的晉升速度打破清朝湖南籍官員的最高紀錄,「十年七遷,連躍十級」,十年時間就做到「省部級」。
  • 曾國藩為了「戒色」,想出2個「笨辦法」,管用,值得年輕人借鑑
    曾國藩為了「戒色」,想出2個「笨辦法」,管用,值得年輕人借鑑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從古至今都是如此。但一個男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一定要懂得戒除女色。不然,身體不強、運勢不達、事業不興。他便是被稱作「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國藩。曾國藩一輩子鑽研實踐儒學,努力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上下功夫,實現了士大夫「立德、立功、立言」的最高追求,世有「從政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的說法。但就這樣1個對自身修為髙度自律的人,卻在自己的日記中毫不避諱地公開承認自己有色心。
  • 曾國藩:修身四個獨門心法,你學會了嗎
    曾國藩能有如此成就,與他長期以來堅持自律,堅持修身養性的習慣息息相關,與他修煉修身四個獨門心法緊密相連。1.慎獨則心泰。曾國藩說,慎獨者,遏欲不忽隱微,循理不間須臾,內省不疚,故心泰。曾國藩說,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在修身養性上,慎獨是個人修為的最高境界。能慎獨,則內省不疚,對天地質鬼神。慎獨,則是人生的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是修身的第一要務。《論語》裡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 曾國藩:修身四個獨門心法,你學會了嗎
    曾國藩能有如此成就,與他長期以來堅持自律,堅持修身養性的習慣息息相關,與他修煉修身四個獨門心法緊密相連。曾國藩說,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在修身養性上,慎獨是個人修為的最高境界。能慎獨,則內省不疚,對天地質鬼神。慎獨,則是人生的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是修身的第一要務。《論語》裡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 從《曾國藩家訓》想到的
    近日,單位邀請了著名學者、曾國藩研究專家、讀山詩社社長劉安定來講授千古第一家訓——《曾國藩家訓》,意猶未盡之餘,特意買來此書仔細閱讀,讀後感觸頗多。曾國藩是湘軍的創立者、統帥,被稱為晚清「第一名臣」, 他整肅政風、倡學西洋,開啟了「同治中興」,後來者推崇其為「千古完人」「官場楷模」。他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種種言論影響深遠、澤被後人。
  • 《曾國藩家書》裡的3句經典語錄,句句發人深省,值得收藏細品
    而向他學習最好的途徑就是閱讀他的「家書」,第一次讀《曾國藩家書》還是大學時期,那時候也只是粗略的翻過,而如今重讀,已是畢業多年,但是卻帶給我更多的思考和感悟,其中有3句話,發人深省,分享給大家。懶惰成了我們「悲劇生活」的報應,也讓我們曾經的英雄夢想磨滅,淪為「古今之庸人」裡的一葉扁舟。
  • 莫言最經典的3句話,全是曾國藩名言的翻版,但句句受用!
    大家好,我是「琢磨君」,歡迎大家一起來學習更多國學智慧和歷史知識。如果您想持續收看本欄目,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莫言最出名的3句語錄,和曾國藩這三條箴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琢磨君發現:莫言最經典的3句話,全是曾國藩名言的翻版,簡直是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且句句啟人心智,句句受用。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1、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個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了,馬上就要虧厭;樹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凡事總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恆。
  • 曾國藩心法十二條解讀之主敬
    曾國藩作為儒家最後一位聖人,被譽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關於曾國藩的故事、書籍和文章有很多,從出生巨蟒轉世、少年讀本書、和李鴻章的關係等等,但是不可否認的是,33歲時提筆寫下的修身十二心法對其後半生影響甚大,也是能夠使其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