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卡車司機們都有一種感受,車越來越難跑,生意越來越差了。
2020年,他們終於來到命運的十字路口,對於很多司機來說,疫情是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受疫情影響,車多貨少,貨源和運力的供需不平衡情況加劇。卡車司機為了還車貸、養活一家老小,也只能不停歇地找貨、跑車。
在這種情況下,卡車司機應該如何生存?整個物流行業又該何去何從?行情什麼時候可以變好?
在5月2日第六屆卡友節線上直播中,路歌集團董事長、CEO馮雷做了關於物流行業思考的演講。
行情明顯好轉至少還要一個夏天
馮雷表示,疫情過後運費降了,唯一的原因是:貨又少了。5月6日高速恢復收費之後,距離行情明顯好轉至少還需要一個夏天的時間。
找不到貨源,就沒有收入來源,就沒辦法生存。卡車司機以卡車謀生,轉行也很困難。難道沒有別的辦法可以渡過難關,實現他們當車老闆的夢想嗎?
馮雷分享了一個觀點:卡車司機還有另外一種選擇:兄弟抱團。他們不僅可以去做一個開車的司機,還可以以車隊模式團結一切。
那麼,如何幫助卡友更好地生存?如何抱團取暖?帶著這個問題,卡友地帶聯合創始人陳龍表達了他的看法。
結伴,讓卡車司機實現當老闆的夢想
陳龍認為:「當下的變化是猝不及防的,在這種變化下,卡車司機如何獲得一個更好的生活和生意的狀態呢?如何去做一個車老闆而不是打工者呢?」
答案就是兩個字:結伴!這種結伴包含兩個層面:
1、卡車司機與卡車司機結伴
互幫互助、參加分舵聚會、介紹修理廠、推薦各種各樣的資源,卡車司機們在生活和生產上結伴。
2、卡車司機與發貨人結伴
卡車司機和發貨人在生意上結伴,發貨人不僅包括物流公司,也包括有一手貨源的廠家等。
陳龍講述了一個案例。
攀枝花聚力誠信車隊車隊長——蔣林輝,2019 年5月之前一個人單打獨鬥,2019年7月組建車隊,業務上線。
除了把貨源分享給隊員,平時他也會主動幫助大家,互幫互助,遇到難題一起分擔。2020年4月的業務總量突破 354萬,他的成功離不開卡友地帶分舵的支持,更離不開司機們的團結。
增強拿貨能力、找到可靠穩定貨源,才能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在大環境下生活得更好。
如今的物流行業,卡車司機和卡車司機結伴同行,車隊化是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但卡車司機與發貨人結伴才能走得更遠,生存得更好。
這裡再分享兩個案例。
案例一:中外運物流集團原有運作模式:業務外包。路歌在了解其需求後,與其經過五年的合作,改善了現狀。截至目前,該公司已有40多家分公司長途項目直採到車,服務45萬多名司機,重複合作車輛數佔比60%。
案例二:福建盛豐物流集團原先以承運商模式居多,如今希望建立盛豐物流集團的運力直採機制,打造自己的運力生態池,提高核心競爭力,降本增效。
與路歌集團合作後,盛豐物流集團解決了原本存在的一些問題。
最初以項目為單位找尋個體司機,然後與司機重新建立信任關係,之後變調度為經理人服務卡車司機,進一步提升與司機的關係和粘度。最後的結果就是在優質運力集團內進行共享,提升了集團的運作效率。
截至目前,該集團26家分公司長途項目落地實施直採到車,長途項目服務司機數2039名,重複合作車輛數佔比45%。
從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卡車司機希望拿到可靠穩定的貨源,發貨人希望僱傭可靠穩定的運力。
路優運力:重塑司機與發貨人之間的關係
現實中,卡車司機與發貨人之間的業務對接並不是很順暢,很大的原因是其中摻雜著黃牛等各種中間商。
「路優運力」就是要重塑司機與發貨人之間的關係。對公司來說,司機是直屬運力。傳統調度將升級為司機的運力經理人,他是司機和物流公司交流的紐帶,既服務於司機,又服務於物流公司,是雙方利益的代言人。
路歌作為一個平臺,會為司機提供以下權益保障:
1、按時按約結算保障:保障司機在承運這趟貨物時,能按時拿到錢。
2、提前結算:司機在承運廠家貨物時,會因為結算周期,造成資金周轉困難,路歌「路優運力」提供的資金支持,可緩解這方面的問題,保證卡友提前拿到運費。
3、貨損保障:在貨物運輸中,一旦有損壞,對於物流公司或者司機來說都是頭疼的事,路歌為此提供貨損保障,解決雙方後顧之憂!
除此之外,路歌卡友地帶還會賦能司機:
1、自帶帳期:路歌會賦予加入路優運力的司機合理的結算帳期,讓司機和發貨人對接比較融洽,不用擔心資金墊付和資金周轉問題。
2、司機車隊化:提高拿到優質貨源能力,抗風險能力。
3、稅務服務能力:路歌會賦予加入路優運力的司機稅務服務能力,以滿足發貨人對這方面的需求。
有了這些,再加上其他角色的協同配合,我們相信司機可以增強其競爭力,拿到更好的貨源,目前加入路優運力的公司有200多家,未來預估至少會有2萬多家公司加入,在這裡我們也期待更多司機朋友的加入。
面對物流行業的變局,只有抱團取暖才能讓卡友們生存得更好,只有結伴才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