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大學生主題實踐活動走進農村留守兒童之家

2020-12-07 紅網

志願者與孩子們一起親密互動。

志願者與孩子們一起包餃子。

活動最後,志願者與孩子們留下合影。

紅網時刻株洲8月12日訊(記者 王興夏 通訊員 李放鳴)8月10日,來自全國各地的30多名大學生,參加「實訓攸州,大學生主題實踐活動」,走進湖南省株洲市攸縣寧家坪鎮雙凡村的留守兒童之家,與當地70多名小孩一起互動。

雙凡村是攸縣一個偏遠的山村,原生態的山林土地,青山綠水包圍著村落。該村有425戶人家,1700多人,但大部分青壯年勞力都已外出打工謀生,留守村裡的都是老人和小孩,留守兒童佔比高達80%。為了給孩子們一個「棲息之所」,村支兩委在村部建立了一個「留守兒童之家」。村支書王敏多方努力找上級部門,希望給當地留守孩子送去關愛和溫暖。攸縣縣委組織部組織實訓攸州大學生和部分年輕選調生,一起來到了這裡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在村部二樓的一個大開間房子裡,志願者與孩子們圍坐在一起,共同繪畫製作卡通掛件。在這些大學生的鼓勵下,孩子們一筆一畫細心地描繪著心中的圖畫,製作得很認真。在評獎環節,志願者鼓勵孩子們大膽走進人群中央,展示自己的創意作品。有一位8歲的男孩子,還大膽地唱了兩首歌,儘管唱得不是很專業,但孩子們出色的表現贏得了在座每一位的熱烈掌聲。志願者們寓教於樂,有的志願者還手把手教孩子們打桌球,上百人在這個大房子裡玩得不亦樂乎,兩臺空調沒有一點效果,但歡聲笑語溢滿現場。

互動遊戲環節之後,志願者和孩子們圍坐在桌子前面,一起現場包餃子。孩子們跟著志願者學習包餃子,很多孩子還是第一次,但大家都熱情高漲,學得十分認真,包出來的餃子也是千姿百態,大小不一,但是這一個個餃子,都裝滿了志願者對留守兒童的關愛,也裝滿了孩子們快樂的心情。當孩子們吃著自己親手包的餃子時,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甜蜜。

鍾鈺是2018屆選調生,6月份在攸縣大橋中學參與過支教活動。「一個大學生改變一個家庭,一群大學生改變一個地方,正如村支書在講話時說的這個道理,我希望今天這個活動能給孩子們種下一顆種子,以後他們能享受一生。」鍾鈺在活動現場忙前忙後,額頭上滿是汗珠。23歲的姚嶽龍,來自香港中文大學,2019屆的選調生,已經多次參加扶貧、支教等社會實踐活動。「我希望今天來陪伴這些留守的孩子們,從中更了解農村,真正了解基層,明確我們的社會責任和擔當。」攸縣縣委組織部人才組組長譚彥告訴記者,「實訓攸州,大學生主題實踐活動」今年是第3屆了,今年有近300人,平時工作日這些選調生、實習生都在各自單位,周末組織他們一起參加各種公益活動,體驗基層、社會實踐、加強交流,培養他們社會擔當精神。30多名大學生,與70多名留守兒童的這次互動活動,讓他們這個暑假留下一生的回憶!

相關焦點

  • 【文明實踐在行動】關愛留守兒童捐贈活動走進東梁小學
    【文明實踐在行動】關愛留守兒童捐贈活動走進東梁小學 2020-12-20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贛州高校大學生開展暑期志願服務活動 關愛留守兒童
    暑期是農村留守兒童溺水、中暑、食物中毒等人身安全事故的高發期,也是開展「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的最佳時期。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主要通過開展留守兒童暑期安全夏令營的形式,圍繞防溺水、用電安全、消防安全、惡劣氣候應對、交通安全、食品衛生安全、地震逃生等知識和技能,通過現場體驗、模擬演練、設置警示標識等方式開展防範意外傷害等安全自護教育,並通過延伸心理輔導、親情陪伴、學業輔導、素質拓展、點亮微心願等志願服務,幫助廣大農村留守兒童度過一個安全、健康、快樂的暑期生活。
  • 留守兒童有了「書香之家」
    □本報記者 田野9月26日,在「童心港灣」開展的迎國慶主題活動中,魯驥(前排中)和展示作品的孩子們合影。11月11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走進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廟灣鎮柳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被一處名為「童心港灣」的區域吸引,牆上貼著一些讀書感悟:「讀書可以讓我體會到快樂、懂得許多道理。讀書是一把金鑰匙,為我們打開知識的大門,每天堅持讀書能讓我們成為博學多才的人。」寫這段話的人叫陳子福,是廟灣鎮柳林小學二年級學生。
  • 大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這個地方都搶著去!
    社會實踐活動是近年來很熱門的話題,為了培養當代青年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精神,儘快了解社會,國家推出眾多扶持政策,社會實踐在大學校園裡開展的如火如荼。每次參加實踐活動,很多人總會為主題而煩惱,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個很適合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好去處——雄安新區。
  • 我校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蓬勃開展
    今年暑期,我校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以「喜迎十九大,青春建新功」為主題,以科技扶貧、理論宣講、社會調研、環保科普、關愛未成年人等為主要內容,各團隊結合實際,發揮特色,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河北省教育廳副廳長王廷山,團省委副書記孫朝陽等上級部門領導參加我校社會實踐主題活動。
  • 大學生三下鄉實踐活動策劃書案例
    「在學校能學到的只是人生知識的5%,而另外的95%則完全依靠我們在社會中去實踐。」作為當代大學生,三下鄉實踐活動有利於增長我們的才幹,磨鍊品格和意志。想當年小編在參加三下鄉實踐活動中,雖然條件艱辛,但受益頗多,至今歷歷在目。
  • ...心手相牽•愛伴成長」留守(困境)兒童教育實踐活動棒棒噠
    基層動態|樂至:「心手相牽•愛伴成長」留守(困境)兒童教育實踐活動棒棒噠 2020-09-01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大學生為留守兒童建夢想書屋 與孩子同享閱讀快樂
    大學生為孩子們建起「夢想書屋」。暑期來了,為了豐富農村留守兒童的課餘生活,今(5)日,重慶工商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學生會分團委和義工協會的10名大學生志願者來到涪陵新城區金銀社區,為孩子們帶去100本課外書籍,幫助他們建立了一所「夢想書屋」,與他們分享閱讀的快樂。    據了解,重慶工商大學文新學院為這次三下鄉實踐活動出資上千元,購買了100本精美圖書,包括故事書、輔導書、兒童漫畫、百科知識等。
  • 株洲石峰區關工委舉辦留守兒童暑期書畫培訓班
    石峰區響石嶺街道李家衝社區關愛留守兒童暑期培訓班開班儀式現場。紅網株洲站7月18日訊(通訊員 彭立平)7月17日,株洲石峰區李家衝社區和報亭社區的留守兒童暑期書畫培訓班同時開班。為了給留守兒童送去關愛,幫助他們學習文化知識,培養藝術特長,豐富暑假生活等,以石峰區關工委主辦,區文體旅遊局承辦,社區關協協辦的方式開辦了「關愛課堂」留守兒童暑期書畫培訓班。在開班儀式上,響石嶺街道辦主任宋彪和杉木塘小學副校長吳群以及家長代表先後講話。
  • 「我的書屋書吧·我的夢」少年兒童閱讀實踐活動啟動
    津雲新聞訊:作為2020年書香天津·讀書月活動之一,「我的書屋書吧·我的夢」少年兒童閱讀實踐活動近日由市委宣傳部(市新聞出版局)、市教委聯合推出,旨在進一步推動本市農家書屋城市書吧深化改革創新提升服務效能,豐富中小學生文化生活,營造樂享閱讀
  • 東臺市南沈灶鎮:「留守兒童氧吧」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中國江蘇網7月10日鹽城訊 在美麗的黃海之濱,蜿蜒曲折的三倉河緩緩流淌。鹽城東臺市南沈灶鎮就位於三倉河畔,總人口5.12萬人。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全鎮現有留守兒童500多人。在管理方式上,中心要求各村(居)氧吧做到「三齊全」,即活動檔案齊全,圖書配備齊全,簡易健身器材齊全。氧吧的教師隊伍專業化。氧吧吸收熱心關愛留守兒童,無私奉獻的社區學校在職教師、退休教師、回鄉大學生組成留守兒童志願者工作隊伍,為有效地指導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氧吧的活動常態化。
  • 各地大學生紛紛赴共青城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中國青年網共青城7月14日電(記者 周旭紅 通訊員 姚毅)隨著2013年暑期的到來,全國各地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全面展開,截止目前,已有華東交大、井岡山大學、南昌工程學院、江西教育學院、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等來自全國各地的多所大學院校的百餘名大學生先後抵達共青城市開展
  • 媒體:一些農村地區賭博風影響留守兒童道德觀念
    通過多年的研究和行動實踐,我們發現,在不同主體的關愛行動中,家庭、學校和社區是與留守兒童聯繫最緊密的、最重要的行動層面,這三者也構成了農村留守兒童生活中最直接的社會小環境。  在關愛留守兒童的多元行動體系中,農村社區扮演著直接而重要的角色,這是任何一項針對留守兒童的政策設計都不應忽略的。
  • 實踐專題丨2019年山東建築大學大學生社會實踐重點團隊採風(二)
    1薪火相傳 不忘初心——「蒲公英·讓愛傳遞」關愛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團隊開展實踐活動為響應「鄉村振興戰略」,通過把志願服務與關愛留守兒童相結合,加深大學生服務國家的意識,7月14日到7月22日,管理工程學院「蒲公英·讓愛傳遞」關愛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團隊以科學調研
  • 讓「留守花朵」別樣綻放 江蘇海安墩頭鎮開展關愛留守兒童主題活動
    傾灑愛的雨露 讓「留守花朵」別樣綻放——江蘇海安墩頭鎮開展關愛留守兒童主題活動慈善公益報(本報記者 王學軍 通訊員 周強)兒童是袓國的花朵,是充滿希望的一代。當前,部分兒童由於父母外出務工,成為「留守花朵」。他們的成長、教育已成為家庭、學校、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用心守護愛,用愛溫暖心,為了讓「留守花朵」也和其他孩子一樣在陽光下綻放。近日,江蘇省海安市墩頭鎮在吉慶小學開展「留心花開 文明同行」主題活動,以「留心」寓意留心關注留守兒童,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愛的天空。
  • 過一個有愛的中秋 湖南株洲各界關愛睏難群眾留守兒童
    (株洲日報記者 易蓉 譚浩瀚)   留守兒童傳遞思親寄語    9月12日,淥口鎮明德小學開展「情暖中秋、大聲說愛」慶中秋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孩子們在明信片中寫下對父母親人的思念和節日祝福。  中秋節關愛留守兒童活動是淥口鎮明德小學品牌活動。「82個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親在外打工,能給予他們關心和愛護的只有年邁的爺爺奶奶或是外公外婆。」校長張洪洲為孩子們送上了月餅和文具,鼓勵孩子們把對父母的思念之情化為奮發的動力,爭當文明少年,以優異的成績和良好的品行來回報社會、學校與家人的愛。
  • 農村愛心書屋讓留守兒童有了第二個「家」
    近年來,碭山縣周寨鎮文化站與關工委聯合,在13個行政村的農村圖書室開闢了「愛心書屋」,新添置愛心圖書500多本。每到周末,農村留守兒童就三三兩兩一起到村裡的「愛心書屋」看書學習。「愛心書屋」成了留守兒童第二個「家」。愛心書屋還設置了智力玩具、電腦遊戲、桌球、象棋等,均致力於留守兒童業餘學習,培養興趣愛好、塑造品格,提升智能。
  • 「走進渭南博物館 感悟故鄉之魅力」關愛留守兒童社會實踐活動走進...
    4月25日,渭南市文化和旅遊局、陝西中國旅行社渭南分公司聯合舉辦的「走進渭南博物館 感悟故鄉之魅力」活動走進臨渭區崇凝鎮中心小學,包括留守兒童和貧困生在內的90多名小學生深受其惠,先後來到渭南3D列印產業培育基地和渭南市博物館參觀學習。
  • 七彩假期 情暖童心|福建水院與泰寧文昌小學結對關愛留守兒童幫扶...
    福建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大一志願者李玉潔坦言,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在這個乘風破浪的年代,我們更應該幫助他人,完善自我。8月14日,「七彩假期 情暖童心」福建水院——泰寧文昌小學結對關愛留守兒童幫扶志願活動正式啟動。
  • 長安大學舉行留守兒童服務站社會實驗基地揭牌儀式
    4月9日,長安大學經管學院在長安文化藝術中心舉行關於安康市老縣鎮留守兒童服務站社會實踐基地揭牌儀式。陝西省學聯辦公室副主任郭浩然、陝西青年社會組織發展培育中心辦公室主任曹熙婭、長安大學團委副書記張俠、經管學院黨委書記胡予欣、經管學院團委書記李小茹、安康市委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肖洋、安康市老縣鎮等相關領導共同出席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