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者與孩子們一起親密互動。
志願者與孩子們一起包餃子。
活動最後,志願者與孩子們留下合影。
紅網時刻株洲8月12日訊(記者 王興夏 通訊員 李放鳴)8月10日,來自全國各地的30多名大學生,參加「實訓攸州,大學生主題實踐活動」,走進湖南省株洲市攸縣寧家坪鎮雙凡村的留守兒童之家,與當地70多名小孩一起互動。
雙凡村是攸縣一個偏遠的山村,原生態的山林土地,青山綠水包圍著村落。該村有425戶人家,1700多人,但大部分青壯年勞力都已外出打工謀生,留守村裡的都是老人和小孩,留守兒童佔比高達80%。為了給孩子們一個「棲息之所」,村支兩委在村部建立了一個「留守兒童之家」。村支書王敏多方努力找上級部門,希望給當地留守孩子送去關愛和溫暖。攸縣縣委組織部組織實訓攸州大學生和部分年輕選調生,一起來到了這裡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在村部二樓的一個大開間房子裡,志願者與孩子們圍坐在一起,共同繪畫製作卡通掛件。在這些大學生的鼓勵下,孩子們一筆一畫細心地描繪著心中的圖畫,製作得很認真。在評獎環節,志願者鼓勵孩子們大膽走進人群中央,展示自己的創意作品。有一位8歲的男孩子,還大膽地唱了兩首歌,儘管唱得不是很專業,但孩子們出色的表現贏得了在座每一位的熱烈掌聲。志願者們寓教於樂,有的志願者還手把手教孩子們打桌球,上百人在這個大房子裡玩得不亦樂乎,兩臺空調沒有一點效果,但歡聲笑語溢滿現場。
互動遊戲環節之後,志願者和孩子們圍坐在桌子前面,一起現場包餃子。孩子們跟著志願者學習包餃子,很多孩子還是第一次,但大家都熱情高漲,學得十分認真,包出來的餃子也是千姿百態,大小不一,但是這一個個餃子,都裝滿了志願者對留守兒童的關愛,也裝滿了孩子們快樂的心情。當孩子們吃著自己親手包的餃子時,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甜蜜。
鍾鈺是2018屆選調生,6月份在攸縣大橋中學參與過支教活動。「一個大學生改變一個家庭,一群大學生改變一個地方,正如村支書在講話時說的這個道理,我希望今天這個活動能給孩子們種下一顆種子,以後他們能享受一生。」鍾鈺在活動現場忙前忙後,額頭上滿是汗珠。23歲的姚嶽龍,來自香港中文大學,2019屆的選調生,已經多次參加扶貧、支教等社會實踐活動。「我希望今天來陪伴這些留守的孩子們,從中更了解農村,真正了解基層,明確我們的社會責任和擔當。」攸縣縣委組織部人才組組長譚彥告訴記者,「實訓攸州,大學生主題實踐活動」今年是第3屆了,今年有近300人,平時工作日這些選調生、實習生都在各自單位,周末組織他們一起參加各種公益活動,體驗基層、社會實踐、加強交流,培養他們社會擔當精神。30多名大學生,與70多名留守兒童的這次互動活動,讓他們這個暑假留下一生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