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文化素質教育怎樣突破短板

2020-12-14 央廣網

原標題:高職文化素質教育怎樣突破短板

經過20多年的實踐探索,普通高校的文化素質教育已相對成熟,進入常態化運行和創新發展階段。相對於普通高校,我國的高職教育起步較晚,在1999年高校擴招後才快速發展,所以也就暴露出忽視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及綜合文化素質的問題。部分高職院校片面強調專業技能的重要性,而忽視了綜合素養的培養,忽視受教育者職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其中的文化素質教育也因為理論缺失、實踐不足、設計缺位而發展緩慢,成為制約高職教育轉型發展的短板。

2015年,教育部出臺《關於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加強思想道德、人文素養教育和技術技能培養,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這有力推動了高職院校對文化素質教育的有益探索。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就充分利用藝術類職業院校的優勢,探索著一條系統推進高職特色文化素質教育的路徑,展示出高職院校提升文化素質教育的一種努力。

文化素質教育與其他基本素質教育協同推進。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審美素質和勞動專業素質,共同構成高職學生基本素質體系,其中文化素質是基礎。高職院校要發展、高職學子要發展,就必須協同推進各項基本素質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同心同向同行,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與專業素質教育相融合,牢記「服務發展、促進就業」辦學宗旨,專業教育與文化素質教育相互滲透,致力於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協同發展的技術技能型人才;與身心素質教育相協調。堅持提升高職學子身體心理素質和培養健康、樂觀、積極的態度,並主動服務於提升廣大學生未來職業可持續發展所需要的身心素質。

文化素質教育與高職教育綜合改革協同推進。將文化素質教育工作與高職教育改革與發展緊密結合,通過教育思想的創新、觀念的轉變,使文化素質教育成為牽動高職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切入點,這已經成為高職教育改革發展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也啟發高職院校著力實現系統突破。

其一,改革人才培養體系。高職院校必須構建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導向,以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高職教育人才培養體系。

其二,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以充分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在高職院校中共建「大師+名師」工作室,在企業共建「教授工作室」,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校園文化、職業文化、地方文化、企業文化等文化內容嵌入到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以此彰顯高職文化素質教育的職業性、實踐性和地方性。

其三,改革教學模式和考核評價方式。高職教育有其特殊性,而推進項目化、體驗式等「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通過行動實現知識、技能與素質協調發展是一大趨勢。這就需要院校改革考核評價方式,構建綜合素質考核評價體系,強化學習過程評價,鼓勵、引導團隊合作學習,並最終通過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不斷提升高職學子的思維方式、工作方法、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合作與溝通交流能力。

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與教師文化素質提升協同推進。教師在全面推進文化素質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是實施文化素質教育的基礎和關鍵。高職院校必須培養能說、能寫、能做的「三能型」管理幹部隊伍和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隊伍,依託「三全」育人平臺,將文化素質教育融入高職院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全過程。

高職院校只有推進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等軟體和硬體建設,營造「人人育人、處處育人、時時育人」的良好氛圍,才能著力打造全體教師員工潛心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良好文化生態,推進文化素質教育在高職落到實處、創新發展。

文化素質教育在校內校外、線上線下協同推進。文化素質教育工作要見成效,高職院校就必須藉助校企合作平臺,實現線上與線下的結合。而依託承接項目、工作室創作、科技文化節、社會實踐、社團活動、技能競賽等載體,高職院校能夠貫通第一、二、三課堂教學內容,使包括文化素質在內的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相互融合,實現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標。

(作者:張阿芬,系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院長、教授)

相關焦點

  • 今年安徽高職考試招生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
    據通知,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方式。考生須參加高考報名,取得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報名資格後,自主選擇報考不超過4所高職院校。全省統一組織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文化素質測試,統一划定文化素質資格線,達線考生方可參加招生院校組織的職業技能測試或職業適應性測試。
  • 吉林省高職擴招文化素質考核成績公布,志願填報工作即將啟動
    2020年我省高職擴招志願填報及錄取工作即將開始。5日,為方便考生及時了解、掌握招生考試信息,吉林省教育考試院發布了關於我省2020年高職擴招相關工作的通知。2020年吉林省高職擴招普通高中畢業生及中職畢業生文化素質考試成績已經公布,考生可於12月5日通過吉林省教育考試院官方網站(http://www.jleea.com.cn)查詢文化素質考試成績。
  • 素質教育起風了,從業者要補齊這些短板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教育創業的風口,終於到了素質教育從業者身上。這些年素質教育行業迎來了爆發式增長,融資案例和融資總金額不斷刷新紀錄。投資人的加碼,不斷點燃素質教育賽道的活力。據第三方機構統計,2018年素質教育行業融資案例數為196起,全年融資總金額為117億元,達到了歷年素質教育行業之最。與對K12課後培訓的嚴控不同的是,政策也一直在鼓勵素質教育發展。自從1999年教育部發布了有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文件以來,20年來,國家層面強調素質教育重要性的風向從未停止。
  • 2019重慶高職分類考試文化素質測試試題及答案
    2019重慶高職分類考試文化素質測試試題及答案 高考微信   2019重慶高職分類考試已結束
  • 【辣條】農民工等報考高職可免文化素質考試;三峽大學日語課侮辱...
    【辣條】農民工等報考高職可免文化素質考試;三峽大學日語課侮辱女性引熱議 作者:李 婷 發布時間:
  • 高職擴招報名流程是怎樣的?高職擴招有什麼利弊嗎?
    高職擴招報名流程是怎樣的?高職擴招有什麼利弊嗎? 2021-01-14 | 來源:網絡 https://www.eol.cn/ceici/ 高職擴招報名流程是怎樣的?
  • 農民工報考高職可免文化考試:有哪些好處?
    鼓勵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和高素質農民等群體報考高職學校,可免予文化素質考試,只參加學校組織的與報考專業相關的職業適應性測試或職業技能測試。  ——標準先行,試點突破。健全國家、省、校三級標準體系,完善標準落地的工作機制。以打造創新發展高地為抓手,推進關鍵改革,突破瓶頸制約,打造一批職業教育優質資源和品牌,帶動職業教育大改革大發展。  ——地方主責,協同推進。構建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協同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機制,強化省級政府統籌,加強計劃執行的過程管理、檢查驗收和結果應用,確保各項改革措施取得實效。
  • 九部門: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高職可免文化考試
    《計劃》指出,鼓勵中職畢業生通過高職分類考試報考高職學校。推動各地將技工學校納入職業教育統一招生平臺。鼓勵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和高素質農民等群體報考高職學校,可免予文化素質考試,只參加學校組織的與報考專業相關的職業適應性測試或職業技能測試。
  • 高職院校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探究
    摘 要:高職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在本科院校如火如荼地開展通識教育的當前,如何促進高職院校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是高職教育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在梳理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變遷歷程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理論剖析,並為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在高職院校融合提出了發展路徑。
  • 專家稱高職教育成純粹就業教育 功利主義嚴重
    內涵發展的境界追求差異主要體現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遵循社會經濟發展規律和高職教育自身發展規律,滿足上述三方面功能的基本要求。第二個層次是在具備一定發展基礎後,思考和追求向更高層次、更高境界發展。這也是目前很多示範校和原來基礎較好、內涵建設較好的院校所追求的。第三個層次是走向文化自覺,逐步形成自己獨立的精神文化品格。
  • 教育部等九部門: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高職可免文化考試
    多知網9月30日消息,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門發布關於印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的通知。文件提出,鼓勵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和高素質農民等群體報考高職學校,可免予文化素質考試,只參加學校組織的與報考專業相關的職業適應性測試或職業技能測試。
  • 農民工報考高職可免文化考試是怎麼回事?農民工報考條件介紹
    【農民工報考高職可免文化考試】農民工報考高職可免文化考試是怎麼回事?據教育部網站 9 月 29 日消息,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印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 2023 年)》(以下簡稱《計劃》)。《計劃》指出,鼓勵中職畢業生通過高職分類考試報考高職學校。推動各地將技工學校納入職業教育統一招生平臺。
  • 關注丨2020年河南省高職擴招又出一通知,這類人可免文化素質考試!
    凡具有河南省戶籍、具有高中階段教育學歷(含普通高中、普通中專、職業中專、職業高中、成人中專、技工學校)或同等學力、身體健康的退役士兵均可報名參加此次高職擴招。 考試主要以擴招院校單獨招生考試為主,對於符合條件的退役士兵,可免予文化素質考試,由擴招院校組織與報考專業相關的職業適應性測試或職業技能測試。
  • 教育部推動教育教學管理適應高職擴招新要求 切實保障質量型擴招
    教育部印發《關於做好擴招後高職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推動教育教學管理適應高職擴招新要求 切實保障質量型擴招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擴招後高職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導各地各職業院校主動適應高職擴招新要求,全面改進人才培養全流程
  • 強化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
    大連大學是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之一。作為一所市屬高校,能夠獲批為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憑藉的是先進的大學文化理念和將理念紮實予以貫徹的實踐。日前,記者專程採訪了該校黨委書記王志強教授。    記者:作為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之一,大連大學的特色是什麼?
  • 書法教育短板怎樣補齊?
    4月29日,上海市第一師範附屬小學的學生們在「書法名家進校園」活動上練習書法。新華社發  在鍵盤時代,想必有不少人遠離墨香久矣。  教育部日前印發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強調要提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內容的系統性,完善課程和教材體系,加強相關師資隊伍建設。書法教育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高度關注。書法教育如何進入中小學課堂、書法教師隊伍現狀如何等問題,成為書法教育界熱議的話題。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學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
    當前時期,要把推進素質教育作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素質教育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方法要不斷創新,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大學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和新的突破口,以文化人,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高校教育的內容,夯實大學生的文化基礎  大學生素質教育要有針對性,因此必須把獨特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作為高校教育的內容,夯實文化基礎,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  推動高校開設中華文化公開課,建立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修、選修課程體系。如西北大學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切入點,形成了較為成熟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
  • 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
    編者按:自1995年原國家教委決定在高校開展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以來,13年的時間過去了。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工作有成效,但是總體而言離人們的期待還有距離。是什麼遲滯了文化素質教育工作的推進?文化素質教育應如何調整、創新,才能適應充滿變化的新時代?
  • 高職教育園區
    高職教育園區 【概述】2012年,常州科教城5所高職院校及常州大學有專任教師2989人,其中教授205人、副教授997人、博士344人。工程學院被評為全國建材行業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文化建設先進單位。機械工程技術系三年級學生王延春當選「2011江蘇省大學生年度人物」。   專業與課程建設。設化學工程、製藥與生物工程、機械工程、建築工程、自動化技術、材料工程、經濟貿易、計算機技術、體育9個系和基礎部、社科部及繼續教育學院,開設專業42個。
  • 全省高職高專傳統文化教育暑期教師訓練營舉辦
    全省高職高專傳統文化教育暑期教師訓練營舉辦 2018-08-03 09:49:00 來源: 大眾網 作者: 滿德利   7月24日至28日,全省高職高專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傳承暑期教師訓練營在曲阜孔子文化學院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