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高職教育成純粹就業教育 功利主義嚴重

2020-12-10 中國新聞網

江蘇鹽城交通技師學院開展系列校企合作,為企業定向培養人才,最近半年已舉辦二類和三類船員、特種船舶、基本安全、危化品申報、汽車高級工等各類培訓班29期,共培訓2088人,通過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考試8429人。圖為該學院教師在為企業培養車輛維修技工。記者 張學軍 攝

  世紀之交,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開始了跨越式發展。在實現規模跨越的同時,從2006年起,以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為標誌,開始了內涵式建設。

  教育改革發展及其目標實現要符合教育自身的發展規律。跨越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要進行結構調整、模式轉型、秩序重建,走向內涵發展;內涵發展到一定階段後,要進入的是回歸本真、常態發展;常態發展則需進一步提升境界、積極追求。「跨越——回歸——提升」是中國特色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戰略選擇和必由之路。因此,在我國高職院校進入全面內涵發展的今天,進一步提升境界就成為了非常現實的問題。

  內涵發展不僅有功能上的區分,而且有層次上的差異

  高職院校的內涵發展主要體現在「高等性」與「職業性」兩個屬性上,包括辦學指導思想、辦學定位等辦學理念,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辦學功能,師資建設、專業建設、課程建設、科學管理等載體。高職院校內涵發展不僅有功能上的區分,而且有層次上的或曰境界追求上的差異。

  內涵發展在功能上的區分,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創新組織結構,理順體制機制,推進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增強辦學活力;二是自身價值追求,以提高質量為核心,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優化專業結構,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三是拓展社會職能,增強高職院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實現行業企業與高職院校相互促進,區域經濟社會與高等職業教育和諧發展。

  內涵發展的境界追求差異主要體現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遵循社會經濟發展規律和高職教育自身發展規律,滿足上述三方面功能的基本要求。第二個層次是在具備一定發展基礎後,思考和追求向更高層次、更高境界發展。這也是目前很多示範校和原來基礎較好、內涵建設較好的院校所追求的。第三個層次是走向文化自覺,逐步形成自己獨立的精神文化品格。

  國家緊鑼密鼓、重錘響音推進高職示範校和骨幹校的建設,其影響和帶動是全方位的。一些老牌專科院校由於瞄準升本目標而沒有進入示範校和骨幹校名單,但並沒有影響其內涵發展,反而一直用示範校標準建設著沒有示範校名稱的「示範校」;而一些新升格或新建高職院校也不甘落伍,努力學習、追趕示範校。這使得整個高職教育經歷了一場涉及辦學理念、人才培養模式、管理制度、合作方式等深層次的教育教學改革和探索,不僅全面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而且使中國高等職業教育匯入了世界高等職業教育新一輪改革與探索大潮之中。

  高職院校功能發揮存在偏差,境界追求分層明顯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高職院校內涵發展因受社會經濟發展、國家現實政策和自身發展內在要求等因素的影響,在功能發揮上存在較明顯的偏差,境界體現上分層也比較明顯。

  從功能發揮上看,一是組織結構創新不夠,與行業、企業互利共生的體制機制尚未真正形成。表現在高職教育的經濟功能和社會功能還比較弱,產業及行業、企業與高職教育之間缺乏良性互動、互利共生的體制機制。二是在價值追求上,功利主義嚴重,偏離本真。一些高職教育變成了純粹的就業教育,甚至已異化為現代工匠的培訓中心,片面強化專業技能的培養,忽視綜合素質的提高。這種工具化、功利化的教育模式磨滅了師生的個性和創造力,不能培育出時代所需要的目光遠大、修養深厚、敬業愛崗、技能高超、富有創新能力的技術應用性人才。

  從境界追求上看,分層也比較明顯。一類是著力提升境界的院校。這類院校建設起步早,已完成資源整合與校區建設,規模大、面貌新、質量高、就業好,內涵建設的重心已從規範教育教學管理向開放辦學、深層次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國際化發展和教育創新方面轉移。這類院校以老牌專科學校和近年來異軍突起的示範校、骨幹校為主。一類是需要提升境界的院校。這類院校正在進行或剛結束資源整合,建設發展與內涵提升並舉,在加強教育教學規範管理的同時開展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同時解決生存與發展兩個方面的問題,其內涵建設的重點是回歸本位、抓綱務實,進一步規範管理、完善條件,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高就業率。這類院校以起步較晚、中專升格院校居多。一類是需要夯實基礎的院校。這類院校還處在擴大辦學規模、改善辦學條件階段,生存是最主要、最突出問題。這類院校主要是一些剛剛升格而且基礎條件較差的民辦院校。存在上述分層的根本原因是我國高職院校分布的地域不同,辦學主體不同,辦學條件不同,辦學歷史不同,所依託的行業和企業背景不同等,從而造成了辦學理念、辦學層次、辦學重心和發展階段、發展水平以及服務功能等方面的差異。

  境界追求取決於層次特點的自然要求,更取決於主觀認識程度和努力水平

  高職院校內涵發展的境界追求取決於其層次特點的自然要求,更取決於其主觀認識程度和努力水平。作為一種教育類型,高職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還是一個新生事物,對其自身的規律、特點需要長時期的客觀實踐和理論探索才能逐步了解,不斷總結。其中要把握的最基本的一點就是,遵循社會經濟基本發展規律和高職教育自身發展規律,回歸本真,注重質量的提升,創新發展和特色辦學。

  最後,需要強調的是,高職院校內涵發展只有上升到文化發展,才是真正的可持續的發展、特色發展。因為發展最終體現的是人的素質的提升,是人對自我價值的肯定與實現,是達到自我與社會的和諧共處。所以發展必須最終歸結到一個字,即「人」的發展上,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才能使高職院校真正實現內涵式的發展。因此,高職院校內涵發展最高境界追求是以人為本、文化立校。 (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 李明中)

相關焦點

  • 高職院校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探究
    摘 要:高職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在本科院校如火如荼地開展通識教育的當前,如何促進高職院校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是高職教育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在梳理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變遷歷程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理論剖析,並為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在高職院校融合提出了發展路徑。
  • 「雙高計劃」實施 高職教育要下一盤大棋
    「雙高計劃」實施 高職教育要下一盤大棋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但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卻嚴重缺乏。如何破解如此現狀?我國目前高職教育還存在哪些瓶頸問題?該如何重點支持一批優質高職學校和專業群率先發展?科技日報記者日前走訪了高職學校相關領導與專家。
  • 疫期讀書:功利主義教育批判
    這一現實顯然比我們感到的更為嚴重,而且不僅是道德狀況。 密西根大學的副校長說:「為獲取成就而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對我們的青年是不健康的。在為人生目標努力的同時,年輕人正在因為抑鬱、焦慮和藥物濫用而痛苦。」
  • 高職教育園區
    高職教育園區 【概述】2012年,常州科教城5所高職院校及常州大學有專任教師2989人,其中教授205人、副教授997人、博士344人。(鍾林鈞)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概述】2012年,工程學院有全日制在校生9666人,招收全日制新生3470人,普通批次錄取分數文科185分,理科246分,繼續位居江蘇省高職院校前列。有專任教師610人,其中正高職稱教師16人,副高職稱教師144人。2012屆畢業學生3182人,有3145人就業,就業率98.84%。
  • 貫徹落實《實施方案》 著力推進高職教育類型特色建設
    但在現實中,還存在著重規模輕質量、重硬體輕軟體、重外延輕內涵的現象,教學作為高職院校的中心工作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對教學基本建設的投入還不足,教師、教材、教法還存在薄弱環節,部分高職院校的教學還是本科「壓縮」型,導致出現教師不發展、教材不更新、教法不改革的困境,這種狀況嚴重製約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
  • 淺談高職擴招教育類專業——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
    小學教育是義務教育的重要階段小學教育小學教育專業旨在培養熱愛小學教育事業,具有良好師德、廣博知識和創新精神,具備從事小學語文、數學等多門課程教學和課程開發的能力,同時在某一學科方向上有所專長,能夠勝任小學多學科教育教學及管理需要的高素質小學教育師資。
  • [家庭教育失敗案例]:劉海洋,功利主義教育的怪胎
    以功利主義為主導是我們教育的一大特色,功利主義教育在我們國家有長久   的傳統。中國從隋唐開始大力推行科舉制,這種選拔制度為天下平民學子進入政   權中樞提供了階梯和通道。普通人   家、中小地主家庭子弟,也大多只能通過科舉教育的渠道進入官僚階層。科舉考   試成功可以說奠定了功成利來的基礎。   這種功利主義的傳統使得中國人的教育觀念裡歷來重成績、重成果,而忽視   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八股文盛行時期,吟詩作畫被視為不誤正業,在分數至上的   今天,一切與考試無關的教育措施都可能遭到家長反對。
  • 推動教育教學管理適應高職擴招新要求
    本報北京12月27日訊(記者 高靚)記者今天從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做好擴招後高職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導各地各職業院校主動適應高職擴招新要求,全面改進人才培養全流程、各環節
  • 高職文化素質教育怎樣突破短板
    相對於普通高校,我國的高職教育起步較晚,在1999年高校擴招後才快速發展,所以也就暴露出忽視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及綜合文化素質的問題。部分高職院校片面強調專業技能的重要性,而忽視了綜合素養的培養,忽視受教育者職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其中的文化素質教育也因為理論缺失、實踐不足、設計缺位而發展緩慢,成為制約高職教育轉型發展的短板。
  • 李協京:扭轉教育的功利主義使其回歸本原
    5位專家圍繞「教育質量怎麼提高」的話題與網民在線交流。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比較研究中心李協京在談及「教育功利主義」時指出,只有社會共同努力,我們才能扭轉教育的功利主義的傾向,使教育回歸它的本原,才能培養出傑出的人才。 李協京指出,在教育領域當中,我們也看到有一些功利主義的現象存在,有很多人自覺不自覺的卷到追求功利的應試教育當中。
  •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全力打造領跑高職教育的「復興號」
    □本報記者史曉琪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全國鐵路系統第一所獨立設置的高職院校始終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科學研判新時代、新業態對職業教育的新要求,主動搶抓「一帶一路」建設機遇,主動服務河南經濟社會發展,圍繞「鐵」字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著力滿足河南省人才強省戰略新需求,著力滿足新時代高等職業教育新需要,全力打造領跑高職教育的
  • 北青快評|不要把教育作為就業的「調節器」
    近年來,不時有學者、專家,提出縮短學制的建議。有的建議縮短小學學制一年,有的建議分別縮短初中、高中學制一年,還有的建議本科縮短一年,研究生可縮短一年。這些縮短學制的建議,還大多比較比較「保守」,沒有從小學到研究生都縮短一年的建議。
  • 我省「雙高計劃」高職院校可辦本科教育
    記者 曲心健 報導晨報淄博1月14日訊 1月10日,《教育部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整省推進提質培優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印發。我省「雙高計劃」高職院校骨幹專業試辦本科層次職業教育,高職院校「5個辦學自主權」實行事後備案。《意見》提出,為促進大學分類改革,培養更多務實致用人才,支持山東把現有半數左右省屬本科高校轉型為應用型本科高校,確保辦學既能「上接天線」、又能「下接地氣」。
  • 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2019年升學比例上升,薪資持續增長,教育成最熱...
    教育成2019屆本科生最熱行業,民企仍是就業中堅力量藍皮書指出,2019屆本科畢業生就業比例最大的行業類是教育業,就業比例15.9%。具體來看,這一增長主要是由民辦中小學及教輔機構和公辦中小學教育機構需求拉動的,2019屆就業比例分別為7.6%和6.1%,較2017屆增幅分別為20.6%、7%。
  • 國外高職教育卓越發展的典型經驗
    儘管由於歷史背景和國情的差異,這幾個國家高職教育走向卓越的過程各不相同,因此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但比較分析中發現,這些國家高職教育實現卓越的發展,也存在一些共性的典型經驗。總結這些典型經驗,可以為我國推動高職教育的卓越發展,建設一流高職院校提供參考借鑑。
  • 科學網—要去除教育功利主義
    目前發生在高中層面上的問題,與教育體制、教學理念有很大關係,但也應該從更多的方面進行解讀。發生這樣的事情,與目前的教育體制有一定聯繫,但不能完全從這個角度進行解讀。 《中國科學報》:教育部門應採取什麼樣的措施才能避免類似現象發生? 蘇君陽:目前教育問題比較複雜,並不是教育本身,比如用人機制等很多問題與教育捆在一起。要想解決,恐怕需要一個過程。
  • 藝術鑑賞:高職美術教育下的素描教學探析,看完恍然大悟!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就業形勢的不容樂觀,使得高職教育也越發的倍受關注。現階段,社會的進步對人才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如何培養出可以與社會相適應的高技能型人才是高職教育的首要任務,因此就需要高職院校要依據實際情況在教學方法和模式方面進行一定的改革,為提高教學效率奠定基礎。[1]此篇文章就針對高職美術教育下的素描教學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 兩岸高職教育英語口語邀請賽將在福建漳州舉辦
    兩岸高職教育英語口語邀請賽將在福建漳州舉辦     第九屆全國高職高專實用英語口語大賽半決賽
  • 「疫情歸國留學生可入學高職高專」遭譏諷,教育問題專家沒你懂?
    5月25日,由於一則「因疫情歸國留學生可入學高職高專」的消息,全國政協委員倪閩景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各種譏諷嘲弄撲面而來。其實筆者只想問一句:人家教育問題專家真的沒你懂嗎?倪閩景的相關履歷告訴我們,他是一位比較成熟的教育問題方面的專業人士,不是你可以隨便取笑的人。倪閩景,男,1967年9月生,漢族,籍貫浙江嘉善,全日制大學,理學學士,1989年7月參加工作,1995年1月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
  • 教育部推動教育教學管理適應高職擴招新要求 切實保障質量型擴招
    教育部印發《關於做好擴招後高職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推動教育教學管理適應高職擴招新要求 切實保障質量型擴招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擴招後高職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導各地各職業院校主動適應高職擴招新要求,全面改進人才培養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