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臨死前留下的三位猛將,他們不死,司馬懿絕對不敢奪魏

2020-12-10 風清歷史

曹操臨死前留下的三位猛將,他們不死,司馬懿絕對不敢奪魏

我們都知道,司馬懿是三國中最大的贏家。事實證明,欲成大事者必須懂得隱忍,司馬懿最終能夠成就大業,就是因為他懂得隱忍,能夠等那麼多年。司馬懿之所以在曹叡死後才奪魏,是因為有三位猛將在,他們都是曹操臨死前留下,並且一手提拔的,他們不死,司馬懿絕對不敢動手。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在曹操和曹丕去世之後,司馬懿仍然忌憚的三位大將。

第一位:張郃

剛開始的時候,張郃是冀州韓馥的部下,後來袁紹攻下冀州之後,就投奔了袁紹。在官渡之戰中,張郃曾經與張遼打了個平手。可見張郃還是頗有幾分本事的。後來在官渡之戰失敗之後,張郃就投降了曹操。曹操對於張郃的歸降非常高興,對他加以重用。

然而在三國演義中,張郃卻處處被張飛、趙雲等人碾壓。其實,張郃並沒有三國演義中的那麼弱雞,三國演義中之所以那麼寫,是為了襯託蜀將的光輝形象。張郃曾經隨著曹操攻打烏桓,還打敗過五虎上將之一的馬超。建立了很多戰功。

雖然張郃的確被張飛擊敗過,然而,在定軍山戰役之中,夏侯淵戰死之後,在全軍危急的情況下,張郃成為代元帥,獨自挑起了大梁。在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張郃曾經隨著曹真一起攻打諸葛亮,結果大敗蜀軍。後來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時候,司馬懿強行命令張郃追擊諸葛亮,因此而戰死,可以說張郃其實是被司馬懿害死的。

張郃歷經曹操,曹丕和曹叡三代,可以說是三朝元老,在三國演義中也被稱為五子良將之一,張郃死後,司馬懿再也沒有了任何顧忌,所以才奪取了魏國的政權。

第二位:曹真

曹真是曹操的養子,在曹真的親生父親去世之後,曹操將曹真與自己的兒子養在一起,當親兒子看待。曹操在世的時候,曹真並不是多麼的耀眼。但是曹丕繼位之後,曹真成為鎮西將軍,表現非常突出。曾大破羌胡聯軍,平定了河西。

後來,曹丕臨死之前,還讓曹真成為輔政大臣,輔佐曹叡處理政事,並且官拜大將軍。曹真曾經成功地多次抵禦諸葛亮的北伐。假如曹真不死,司馬懿根本不可能得到兵權。

第三位:曹休

曹休是曹洪的親侄子,同時也是曹操的侄子。曹休十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去世了,因此曹操將他當親兒子看待。曹操討伐董卓的時候,曹休,從千裡之外投奔了曹操。曹丕繼位之後,命令曹休守衛曹魏東線,曾經多次機打敗了吳國的軍隊。後來被封為大司馬。他還曾經誘降了多位吳國的將領。但是在徵討吳國的時候,在石亭之戰中被陸遜打敗,曹休因此身負重傷,不治而亡。

相關焦點

  • 曹操為曹丕留下五位名將,只一人在,司馬懿都不敢篡權
    曹操最大的優點是才能出眾和愛惜人才,他為了招攬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和唯才是用,注重人才的能力,但不注重人才的品德,即使一個人品行不佳,只要才能好,在曹操看來就是可用之才,正因為如此,曹操帳下聚集了大量的人才。 曹操也為曹丕留下了很多人才,但曹丕卻沒有利用好他們,尤其是曹操留下的5員猛將,都被曹丕害死了,否則司馬懿不敢篡魏。
  • 司馬懿敢篡權?「熬」不死曹操的這三個兒子,打死他他也不敢!
    漢末三國,亂世爭雄,然而前期再精彩的三家之爭卻終究讓司馬偷竊了勝利果實,這樣一個結局不知讓了多少人徒呼奈何,為什麼曹操這樣的梟雄,竟然將這樣的一隻「冢虎」留在了曹家呢?甚至都不對他做出約束,任由他不斷壯大嘛?事實,絕不是如此!
  • 曹操曾留下4人防司馬懿,為何全被曹丕弄死了?看完原因使人吐血
    其實客觀來說,司馬懿能成功還有個原因:那會兒魏已沒了能臣與武將,同時曹家宗室也沒幾個拿得出手的大佬。在這種情況下,沒了束縛的司馬懿才可取得大權,最終成為魏權臣。早在曹操臨死前,他其實留下了4個得力助手才防備司馬懿,可惜全被曹丕弄死了,看完整個過程和原因真心讓人吐血了。曹彰是曹丕的兄弟,也是曹操十分欣賞的兒子。
  • 曹操臨死前為何不除掉司馬懿?這其實是曹操一石三鳥之計,真高明
    於是因事而死。可從這一段記載中發現,楊修這個人除了有才外,情商確實不高,不會自我包裝。又愛耍些小聰明,但最終楊修也死在自己多嘴、妄自猜測主帥的軍事行動上。總的來說,楊修死得並不值得。假如不是「雞肋事件」,想必曹操也會找出其他辦法懲罰楊修的罪過。總而言之,只要與曹植有關聯的謀士,都會受到懲罰或整頓。相較於楊修,司馬懿要幸運得多。
  • 司馬懿鷹視狼顧,曹操死之前為什麼不把司馬懿殺了?
    如果曹操知道後世司馬家族會篡奪大魏,肯定會殺了司馬懿,可曹操哪能未卜先知呢?司馬懿生前策劃了高平陵政變,經過司馬師、司馬昭兩兄弟的經營下,司馬家族最終篡魏自立,司馬炎以晉代魏。曹操生前有沒有發現司馬懿以後會圖謀不軌呢?曹操生前看出了,據記載,司馬懿被曹操徵召做官後,曹操逐漸察覺司馬懿「有雄豪志」,又發現他有「狼顧之相」,心裡很忌諱。因此對曹丕說,司馬懿不是甘為臣下的人,必會幹預我們的家族之事。
  • 司馬懿真是老謀深算!死前留下3句遺言,道出空城計真相
    司馬懿真是老謀深算!死前留下3句遺言,道出空城計真相 導語:三國時期爆發了很多場戰爭,但最經典的還是諸葛亮擺出的空城計。當時諸葛亮身邊只有一些文官和幾百個老弱殘兵,司馬懿的十萬大軍很快能追到他們跟前,諸葛亮深思熟慮之後打開城門並讓幾個士兵裝作老百姓的樣子掃地,而自己則帶著兩個童子在城牆上淡定的彈琴。司馬懿率領魏軍到達城下之後表示疑惑,但沒多久後認為城內有於詐是撤退,蜀軍文臣看見之後都捏了一把冷汗,而司馬懿也被世人嘲笑說他膽小如鼠。事實真的是司馬懿膽小嗎?其實他臨死前留下的17字遺言,明確指出了空城計的真相!
  • 曹操司馬懿為什麼不稱帝?篡位也要慢工出細活兒
    雖然曹操在世時基本統一北方,這時候的漢朝統治早已崩潰,但無論是別人反對他,還是他消滅別人,打的旗號都是一樣的,興復漢室,奉辭伐罪。雖然群雄已滅,但曹操臨死時,劉備還在,孫權也還在,如果他先稱帝,在大義名分上,就更加是授人以柄了。尤其是劉備,如果曹操敢稱帝,劉備馬上就會成為天下人心目中的漢室正統。
  • 此人臨終前對曹操說了一句話,曹操不聽最終使江山易主
    三國時期天下形勢變化,形成了以魏、蜀、吳三個政權鼎立的局面,其中在這三個政權之中以魏國獨大,但是可能連曹操自己也想不到自己苦心經營起來的政權會在自己死後被自己曾經最信任的人篡權奪位。 其實說起來,早就有人提醒過曹操,此人就是郭嘉,三國時期曹操帳下最受倚重的謀士。郭嘉其人的謀略並不在司馬懿之下,民間很多人曾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在曹操建立自己政權的過程中正是因為有郭嘉相助。 只可惜郭嘉英年早逝,在幫助曹操平定袁紹之後郭嘉就去世了,試想如果郭嘉再活的久一點兒,那麼曹魏政權是不是就沒人能敵了呢?
  • 曹操用4個人制衡司馬懿,全因曹丕而死,不然司馬懿不敢反
    司馬懿這個人是一個能人,據說長著鷹視狼顧之相,而且長著這樣長相的人據說都是帝王之命,所以其實曹操一直都在提防司馬懿,但是司馬懿有著本領,所以曹操也任用司馬懿。曹操手下第一謀臣郭奉孝曾經在臨死前囑咐曹操,對於司馬懿這個人,自己在,主公在尚且能夠壓制,如果二人不在很難壓制,所以這個人如果不忠必要殺之,否則必成大患。然而郭嘉的話一語成讖,果不其然最後天下盡歸司馬家,而這些都是司馬懿做到的。
  • 熬死了曹魏三代人,等到七十高齡才謀反,司馬懿到底在怕什麼
    其一,曹操時期。謀臣如雲、猛將如雨,司馬懿雖有才,但身處這樣的環境註定無法有所作為,且曹操因司馬懿鷹視狼顧之相,對司馬懿堤防有加。而司馬懿自然也是老謀深算,自知曹操在世,他永無出頭之日,因而其明哲保身,不顯山不漏水,乖乖地為曹操做一名帳下主薄。而諸如程昱、荀彧、郭嘉、荀攸等謀臣,張遼、許褚、夏侯惇等武將也都對其採取用其才,但限其權的做法。
  • 曹操死之前留下了哪幾人防止曹彰造反
    曹彰字子文,因其鬍鬚是黃色,曹操稱其為「黃須兒」。曹彰武藝過人,臂力超強,未成年之前就喜歡跟猛虎鬥狠。可見曹彰之勇,也是三國猛將之流。曹操非常喜歡此子,曹操和劉備大戰於關中之時,曹操被趙雲追殺,情勢危急曹操危在旦夕,幸得曹彰帶虎賁軍殺將而來。
  • 司馬懿病危時留下一句叮囑,司馬昭故意漏了兩個字,曹操死不瞑目
    歷史家的職責是要確切、真實、不感情用事;無論利誘威脅,無論憎恨愛好,都不能使他們背離真實。曹操在世時,司馬懿謹小慎微,但仍表現出「狼性關懷」,這讓曹操感到警覺。曹操臨死前一再叮囑曹丕:「司馬懿不是人臣,要預判你的家事。」曹操臨終之言,曹丕不聽,最終導致「高平陵之變」。經歷了大風大浪的司馬懿,在嘉平三年八月走到了生命的盡頭,重病臥床。俗話說,人死也善言。
  • 曹操和劉備臨死前,大喊一個人的名字,若後人聽懂,歷史或將改寫
    曹操和劉備臨死前,大喊一個人的名字,若後人聽懂,歷史或將改寫在三國演義中普遍認為曹操是亂世英雄,劉備是任主是明君。但其實劉備也是亂世梟雄只不過他表現得不明顯。劉備打著興復漢室的名號,其實跟曹操的目標是一樣的,劉備想的也是得天下。
  • 曹操25個兒子,為何沒有阻止司馬懿奪位?原因是什麼?
    實在是因為司馬懿奪位前後,曹操的兒子們沒什麼「實力」去阻止司馬懿,尚在世的幾個都「不堪用」。在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前後,曹操的25個兒子,死的死,養老的養老,面對司馬氏的奪權舉動,曾經表達過態度的也就兩位——燕王曹宇、楚王曹彪。
  • 司馬懿當初為何不敢起兵謀反,非要等到熬死了曹家三代人才動手?
    司馬懿當初為何不敢起兵謀反,非要等到熬死了曹家三代人才動手?很多人都是從三國演義當中才知道中國有三國這個時代,但它只不過是中國漢朝與晉朝之間比較短暫的歷史時期,只有不到60年的時間。作為魏國開國皇帝的曹丕雖然沒有父親曹操那麼厲害,但是也不是一個可以小覷的對手,生性多疑的他並沒有將太大的實權交到司馬懿的手中,司馬懿雖然有點小權利,但他手中的權力不是特別大,想要搬倒曹家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只能繼續小心翼翼地做官,不敢漏出任何馬腳。曹丕雖說是一代雄主,可惜的是命並不長,很快就因為得病不幸去世。
  • 司馬懿臨死都是魏臣,為什麼在三國志裡卻沒有他的傳記?
    雖然他們生前,司馬氏早已實際上控制了曹魏政權,但他們至少名義上仍然是曹魏的官員和大臣,而不是司馬氏建立的晉朝的大臣。而且,他們的事跡也主要記錄在《三國志·魏書》的各自傳記中。而在記錄晉朝主要人物的《晉書》中,並沒有他們的位置。司馬懿出生時,漢朝還在。
  • 司馬懿臨死時把一個詞連說了兩遍,將他一生的老謀深算徹底暴露!
    司馬懿臨死時叮囑自己的兒子,把一個詞連說了兩遍,這個看似簡單的詞實則蘊含巨大的深意,將他一生的老謀深算徹底暴露!說起三國的謀士就不得不提到司馬懿,論智謀,韌性,司馬懿在整個三國裡都堪稱上品。可以說他是三國裡城府最深,心機最重,最能忍的人。
  • 《軍師聯盟》曹操死前對司馬懿說了什麼 《軍師聯盟》結局曹真怎麼...
    由吳秀波、劉濤等人主演的《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正在熱播,由于和偉飾演的曹操即將下線,曹操死前對司馬懿說了什麼,曹真為什麼要殺司馬懿,司馬懿結局如何,曹真又是怎麼死的?《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分集劇情:
  • 司馬懿去世前大呼四個字,司馬昭聽懂了,到死也沒敢稱帝
    司馬懿去世前大呼四個字,司馬昭聽懂了,到死也沒敢稱帝 導語:東漢末期,政局傾頹,官員腐敗,由此引發了黃巾起義,並間接導致了地方軍閥的崛起。這些地方勢力逐漸不受朝廷管制,互相攻伐,最終經過了30多年的戰火之後,曹、孫、劉一起瓜分了天下。可諷刺的是,這三家鬥到最後,卻被司馬家族撿了便宜。
  • 司馬懿死前留一計,千年後被農民破解,為何有人說他不如諸葛亮?
    三國末期,主要由諸葛亮從成都率大軍北伐魏國為亮點,然而魏軍由司馬懿帶兵與之對抗。後來諸葛亮途中病死,司馬懿不戰而勝,贏得更高威望。後來司馬懿逐漸奪走魏朝大權,還在臨終時留下一條妙計,此計歷經千年卻被一個老農民破解,故此就有人說司馬懿不如諸葛亮,這是為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