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死之前留下了哪幾人防止曹彰造反

2021-01-09 吳北玄

曹彰字子文,因其鬍鬚是黃色,曹操稱其為「黃須兒」。曹彰武藝過人,臂力超強,未成年之前就喜歡跟猛虎鬥狠。可見曹彰之勇,也是三國猛將之流。曹操非常喜歡此子,曹操和劉備大戰於關中之時,曹操被趙雲追殺,情勢危急曹操危在旦夕,幸得曹彰帶虎賁軍殺將而來。曹操聽說曹彰來救他,心中大定,並說:「虎兒到也,吾命無憂亦」。事後曹操升曹彰為虎賁軍主帥,專門負責京畿及曹操的安全。

虎賁軍和後來的御林軍相似,都是保衛皇城和皇帝以及皇親國戚的安全。可見虎賁軍之重要,虎賁軍的將士不僅要武藝過人,還要對皇帝百分百的忠誠曹操能委其重任,可見曹彰在曹操心中的地位有多高。但是曹操從未想立曹彰為世子,因曹曹操明白,一個能治國的明君,可不是能打仗勇猛就行了。最主要的是有帝王權術,可以駕馭大能之人,善於治理國家。放眼曹操的幾個兒子中,也只有曹丕是最適合的人選。於是在他死之前,封曹丕為世子,待其百年之後繼承魏國大業。

可是曹操難道就不知道,曹丕登基,曹彰能服氣嗎?何況曹彰兵權在握,若是曹彰趁此造反又該如何。到時魏國必定陷入一場內亂,曹操一手辛苦建立的大魏政權也將毀於一旦。曹操是何等聰明之人,他怎會讓這種事情發生。但是他又不想曹彰恨他自己,更不想讓有功將士寒心,畢竟曹彰數次救了曹操的命,曹操肯定不能對曹彰下毒手。於是他在生前就部署了幾員手握兵權於他的大將和智謀超群的文臣,當然這些文臣武將對他都是忠心耿耿。在他死後,曹丕登基,只要曹彰有任何謀逆之心,格殺勿論。

先說文臣,司馬懿也是曹操安排之人,雖然司馬懿一開始就是曹丕之人,但是也是曹操安排司馬懿去輔佐曹丕的,所以司馬懿也算是曹操的託孤大臣之一。司馬懿的能力就不用多說了吧,連曹操都對他忌憚三分,尤其對其的鷹眼狼顧更是擔憂,怕他多了大魏的政權,數次都想殺他,但是司馬懿太有才了。曹操愛才,就數次放棄了誅殺司馬懿的念頭。只是囑咐曹丕,既要用司馬懿也要遠離司馬懿。曹操深知曹丕鬥不過司馬懿,但是司馬懿對曹丕對大魏有莫大的用處。故只能讓曹丕多防著司馬懿。武將就多了,第一虎侯許褚,許褚對曹操可謂是忠心耿耿,對曹操的安全也是盡心盡力,不敢有絲毫怠懈。曹操對許褚甚是喜歡,當然曹操喜歡的可不止許褚的勇猛和忠心,他更喜歡許褚的單純和身上那股傻勁,因為他知道許褚沒有玩權謀之心,更沒有野心,故對許褚是再放心不過了。在臨死之前,曹操就把許褚省委驃騎大將軍,統領虎豹營,以此來制衡曹彰的虎賁軍。第二是夏侯惇,夏侯惇在軍中名望也是很高,從曹操起兵就一直跟隨曹操南徵北戰,為曹魏政權立下赫赫戰功、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夏侯惇和曹操是表兄弟,從小玩到大,彼此都是很了解,曹操對其也是百分百放心。更何況夏侯惇是曹丕的親娘舅,這一點就是曹彰不能比的。夏侯惇的能力更不用多說,能文能武,統軍能力在曹魏更是屈指可數,可謂是一代帥才,況其手握曹魏近一半的兵權,有其輔佐曹丕,曹操是在放心不過了。第三就是徐晃,徐晃更是天下名將,武力值不必多說,英勇至極。曾經帶君把關羽抵擋在樊城之外,使關羽不得踏進樊城半步,可見其軍事造詣和領兵打仗的能力也是在曹魏難有人與之匹敵。更重要的是,徐晃這人,沒有拉幫結派之心,一心一意輔助曹操每隻聽命與曹操一人,故曹操對此人也是非常放心,臨死之前委之重任。升其做車騎將軍,總領邊疆守軍,既守土衛國更是制衡曹彰。

曹操託孤以上幾人,看見曹操的深謀遠慮和超前的眼光。果不其然曹彰後來也是反了,但是有幾大託孤之臣,他也不敢太造次,後被這幾人鎮壓。曹彰奪權的風波也就結束了,一場危機就不費一兵一卒的被化解了。可以說,曹操啟用這幾人不僅救了魏國,救了曹丕,更是救了曹彰。曹彰並沒有因為造反被誅殺,只是被曹丕遣返至封地,在封地之內可以自由生活,但是不能離開封地。這也算是莫大的榮幸了,因為自古以來,皇位之爭都是很殘酷的,有幾人在奪權之中能得善終的。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就是個血淋淋的例子,曹彰算是幸運的。

曹丕

相關焦點

  • 曹操死後留下的歷史疑案,招見兒子曹彰到底想交待什麼
    公元220年,曹操在收到了孫權送來的關羽的首級以後,不久便舊病(頭風)復發,派人叫曹彰趕快來洛陽。曹彰很快來到洛陽,但曹操已死。替曹操辦喪事的,是賈逵。曹彰問賈逵:「先王(曹操)的璽與綬,在什麼地方?」賈逵回答:「先王已經有了太子(曹丕)。
  • 曹操培養4位人才,能防止司馬懿造反,但都被曹丕給害了
    三國時期,魏能坐穩三國第一實力這把頭椅和曹操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但是畢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曹操臨終之前,他都沒有完成天下的一統,南方還有蜀國劉備和吳國孫權與之爭霸,於是曹操後來的第一繼承人曹丕上位了。上位數月便廢了漢獻帝自立為魏帝,追封曹操為魏武帝。
  • 曹操曾留下4人防司馬懿,為何全被曹丕弄死了?看完原因使人吐血
    可惜曹髦身邊無可用之人,他也死在了司馬昭的手下。皇帝被大臣的爪牙而殺,這在中國的歷史上還是很罕見的事情,但追溯這個事情的根源,那就要從司馬懿掌權開始說起了。220年,曹丕廢掉了獻帝劉協,自個兒坐上了龍椅。可他卻忘了老爹曹操囑咐的"司馬懿狼子野心不可重用"的遺言。司馬懿也就在曹丕老闆手上開始逐漸掌權起來。
  • 曹操為防司馬懿留下5名大將,但凡有一人在世,司馬懿不敢奪權
    曹彰是曹丕的弟弟,是一心想要領兵打仗的軍事天才,曹操也無意讓曹彰繼承大統,只是跟著張遼等大將四處徵戰,但在曹丕心中可不這麼想,手握重兵的弟弟威脅太大了,所以曹丕將曹彰招了回來,之後殺害了他。曹彰正值壯年無病無災,倘若一直操練軍隊,必然會被曹叡,曹芳倚重,有效地遏制住司馬家的勢力不能進一步坐大,司馬懿自然不敢奪權,可惜的是沒有如果,曹彰死後初始看不出什麼,實則已經留下了巨大的隱患。
  • 曹操為曹丕留下五位名將,只一人在,司馬懿都不敢篡權
    曹操最大的優點是才能出眾和愛惜人才,他為了招攬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和唯才是用,注重人才的能力,但不注重人才的品德,即使一個人品行不佳,只要才能好,在曹操看來就是可用之才,正因為如此,曹操帳下聚集了大量的人才。 曹操也為曹丕留下了很多人才,但曹丕卻沒有利用好他們,尤其是曹操留下的5員猛將,都被曹丕害死了,否則司馬懿不敢篡魏。
  • 曹丕文採不如曹植武功不如曹彰,智謀不如曹衝,作為儲君優點在哪
    作為曹操的接班人,曹操在世時,曹丕沒有獨自領導過一場戰爭,相反他的親弟弟曹彰還親自領導過一場平定代北烏桓的叛亂,曹彰大獲全勝,俘虜了數千人馬,還迫使鮮卑人臣,論武功,曹彰是曹操所有兒子中最強的,曹丕的武功當然比不上曹彰的武功,這是曹丕的武。
  • 曹彰是不是被曹丕害死的?曹植的一首詩《贈白馬王彪》露出了端倪
    「英雄難過美人關」,這句話用在曹操身上正合適。曹操一生文才武略罕有其匹,是當之無愧的三國雄主,但他卻有個貪花戀色的毛病,一生妻妾如雲,這就帶來一個後果:這些妻妾們給曹操生了一大堆兒子,前前後後一共20多個。
  • 曹操諸子立儲奪嫡之爭,曹丕文不如曹植,武不如曹彰,為何得立?
    曹操妻妾成群,子女極多。原配丁夫人無子,養子曹昂為長子,也是嫡子,本來無可非議,可是曹昂在建安二年(197年)宛城之戰中戰死,丁夫人傷心過度,哭泣無節制,因而被曹操休歸。繼室卞夫人雖然出身倡家(歌舞藝伎之家),卻被曹操寵愛,於是被扶為正室。卞夫人生子依次為曹丕、曹植、曹彰、曹熊(早逝),因而傳統上奪嫡只能在曹丕、曹植和曹彰之間展開。
  • 曹操培養4位人才,能防止司馬懿造反,為何會被曹丕全害死了呢?
    以題中所問來看,曹操所留下的四個人才裡,必須要滿足以下三個要求才行:第一就是元老勳貴班底,這樣才能保證他們對曹魏政權的絕對忠心,在面對野心家意圖控制朝廷之時能夠予以制止或撥亂反正;第二就是曹魏宗室,如夏侯氏和曹氏等人,事實上曹操除了功勞最高的五子良將之外,所用心腹基本上都不出這兩個姓氏後人;
  • 曹操死後,曹丕驚險奪權路,《資治通鑑》揭開鮮為人知的真相
    透過古人留下的史書,我們不難發現,面對危機挑戰,曹丕充分發揮他的政治軍事才能,統攬全局,指揮部署,對幾件關鍵的大事應變自如,處置妥當,才順利接班並完成了由漢入魏的平穩過渡。——《資治通鑑-魏紀》但是,在曹操去世時,他最器重的兩個兒子曹丕、曹植都不在身邊,這樣一來,即使是曹操早已選為繼承人的曹丕,能不能順利繼位,也充滿了懸念。曹操死時,中原的局勢並不安穩,因此,當時在洛陽的群臣甚至都不敢公布曹操的死訊,生怕引發動亂,很多人主張秘不發喪。
  • 傳曹丕趁弟弟曹彰專心下棋時下毒 弟弟被毒死(圖)
    山子道等四人都是一等一的高手,而曹操是當時中國北方的實際統治者,他們跟太祖下棋,恐怕不敢把十成功力全使出來,給太祖難堪,但即便如此,太祖能與他們玩到一塊兒去,戰至旗鼓相當,足見棋力不一般。只是,曹操在政治、詩賦上的修為太強大了,他在棋壇的光芒被遮蓋了太多。  受社會風氣以及父親的影響,曹丕和曹彰也下圍棋。曹丕善文,曹彰善戰,兩人風格迥異,卻熱絡捉對廝殺。
  • 曹叡去世之前,司馬懿一直都是忠臣,為什麼最後會造反
    曹叡在世的時候,司馬懿根本沒有造反的機會,也沒有造反的勇氣。曹叡的帝王之術不亞於曹操和曹丕,雖然司馬懿的性格老奸巨猾,但是面對著殺伐果斷的曹叡,司馬懿根本不敢流露出任何造反的企圖。假如司馬懿在曹叡時期起兵造反,司馬懿肯定會死無葬身之地。
  • 丁夫人已經和曹操離婚,卞夫人為何還去探望?不計前嫌才是大智慧
    丁夫人和曹操是原配關係,但是丁夫人不是曹操的第一位老婆。曹操在這之前還有一個媳婦兒劉夫人,劉夫人給曹操生了個兒子曹昂。此後劉夫人早逝,丁夫人嫁給曹操以後,曹昂就成了丁夫人的養子。丁夫人對曹昂是真的好,她自己沒生孩子,就把曹昂當成自己的親生骨肉一樣看待。
  • 曹操曹仁曹純曹洪曹休曹真曹爽曹彰,是什麼關係,曹操最信任誰
    首先得了解曹操的來歷,曹操是曹嵩的長子,曹操還有五個弟弟,分別是:二弟曹彬,三弟姓名不詳,三弟之子是在宛城被殺的曹操侄子曹安民的父親,四弟姓名不詳,只知道四弟有個女兒嫁給了夏侯淵的長子夏侯衡,五弟叫曹玉,六弟叫曹德,跟曹嵩一起被陶謙派人殺死。
  • 奸雄曹操為何還被稱為「教育家」?不然曹植兄弟的成就從何而來?
    曹操要求孩子多讀書勤讀書,但也不是一味地死讀書,他要求孩子也要強身健體,好的身體素質是成就一切事業的根本。就是說曹操製作了幾把好看的寶刀,如果哪位兒子只讀書不習武,那他就賞賜他一把寶刀。看上去是獎賞,實際是用來鞭策自己孩子要重視對身體的鍛鍊。他每次出徵都儘量帶上幾個孩子,讓他們親身經歷磨練。 曹丕6歲會射箭,8歲會騎馬,這些本領還在曹丕小時候救了他一命。
  • 曹操兒子中,曹植其實是文武雙全,而諸子武力最高的者,當之無愧
    另外,還有養子曹真,以及因為母親被曹操收為夫人,也成了曹操養子的秦宜祿之子秦朗、何進的孫子何宴。曹操的25個親生兒子之中,包括稱象的曹衝在內的9個兒子早薨。剩下的16個中,比較有名的就是長子曹昂,次子曹丕,三子曹彰,以及曹植。
  • 曹操生前培養4位大將,能制衡司馬懿,卻全被曹丕斬了!
    在曹操臨死前,專門培養了4位大將,來制衡司馬懿的權力,但是司馬懿靠著與曹丕之間的關係挑撥離間,這四位大將都被曹丕斬了。而且曹洪對曹操非常的忠心,曾經為了幫助曹操逃跑,將自己的戰馬讓給了曹操,自己步行護送,深受曹操信任。但是曹丕與曹洪不和,據說是因為曹丕曾經向曹洪借錢,曹洪沒有借,導致曹丕當了皇帝後要殺曹洪,雖然後來沒有殺,但也不再重用曹洪,最終抑鬱而死。
  • 曹操死後曹丕順利接班?《資治通鑑》這句話卻暴露了殘酷的真相!
    在公布曹操死訊後,青州兵竟然擊鼓鬧事,許多士兵都說當初是跟著曹操幹,現在曹操死了,我們也不幹了,於是竟然成群結隊開始分行李散夥。要是青州兵全部散夥了,曹魏這邊戰力直接減半,甚至更多,要在劉備和孫權的威脅下,這簡直是自廢武功。於是有人坐不住了,建議強勢制止這種錯誤行為,要是有不服的直接派兵鎮壓。
  • 曹操殺死呂布後,呂布的方天畫戟,究竟去了哪裡?
    曹操殺死呂布後,兔馬被曹操送到了關羽面前。那麼,呂布的方天戟在哪裡呢?在這個問題上,一些夥伴認為,使用這種武器的人數並不多,可以作為主要武器使用的將軍也較少。而古代將軍們通常都有自己固定使用的武器,沒有人會半路出家,用呂布的武器。
  • 劉備的兒子叫曹操做外公?
    而當時曹操與袁紹兩大軍事集團戰,與北方龍爭虎鬥,欲決一雌雄。曹操心底裡知道大比起來,實力還是稍弱於袁紹。就想著籠絡已經佔據江東的孫氏集團好騰出手,一心一意爭霸中原。恰好這時,孫家也才擺平地域,各種地頭蛇,整合了統治集團錯綜複雜的派系,是佔領江東,立足未穩。也特別需要對級護士淡淡的曹操搞好關係,集中力量鞏固和擴大孫家在江東的勢力。